鳥飛 / 輕柔溫煦之風 / 學習怎樣學習 / 或者其他… / 是為習習

Monday, November 3, 2008

豐子愷!!!!!

中國漫畫鼻祖豐子愷110周年誕辰

2008-11-03

【明報專訊】中國漫畫鼻祖豐子愷的家鄉浙江省桐鄉市昨日起舉辦連串活動,紀念這位中國近代漫畫大師誕辰110周年。紀念活動包括豐子愷紀念亭揭牌儀式、仿豐子愷畫展及豐子愷後代成就展示、「子愷杯」第七屆中國漫畫大展、豐子愷誕辰110周年紀念大會、漫畫成果匯報展覽等。

26歲引「漫畫」入中國 諷刺時弊

豐子愷於1898年11月9日生於桐鄉,先入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師從國學大師李叔同,後留學日本,學習西洋畫和音樂,歸國後一直從事美術和音樂。26歲那一年,豐子愷因發表畫作《人散後,一新月天如水》,並將之稱為「漫畫」,成為把「漫畫」引入中國的第一人。「漫畫」的歷史可追溯至史前人們在洞穴以簡單線條記錄生活見聞的壁畫。較接近現今的「漫畫」,則可追溯至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在早期指以簡單線條繪圖,並以單幅或多格為形式創作的作品,題材以諷刺時弊或是呈現社會現象為主。在豐子愷引入「漫畫」一詞前,這類畫作是以「諷刺畫」、「諧畫」或「時事畫」稱之。時至今日,「漫畫」,一詞已不單指上述類型的作品,還包括長篇故事式的連環圖。

啟蒙新文化運動 文革遭批鬥

豐子愷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啟蒙者之一,一生著有文學、音樂、書法、藝術理論等方面的著作150餘種傳世,其中出版漫畫集約50本。1949年後,他一直住在上海;1960年,上海市中國畫院成立,他擔任首任院長;1961年到1965年,他在長女豐一吟協助下,翻譯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語》。到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他蒙受屈辱,背莫須有的罪名,遭批鬥,直到1978年6月5日才平反,但他在1975年已因肺癌逝世,享年78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幅漫畫誤將「新月」變「殘月」

2008-11-03

【明報專訊】中國首幅漫畫《人散後,一新月天如水》背後,原來有一個美麗的錯誤。原來,豐子愷誤把「新月」畫成「殘月」,不過,藝評界仍高度肯定它的詩意;有批評家認為,這一錯誤猶如郵票的錯體版,反而提高了這幅畫的價值。1920年,豐子愷在日本遊學10個月,盤纏用盡後不得已返國。回國後迫於家計而再執教鞭,授課講學。他創作漫畫的動力來自校務會議「過於無趣」,他於是觀察同事不同的姿態,回宿舍後畫成圖稿,漸漸再嘗試其他內容。1924年,朱自清與俞平伯合辦一份刊物《我們的七月》,向豐子愷要了一張畫,那便是《人散後,一新月天如水》。

風格受日漫畫家竹久夢二影響

豐子愷的美術風格,頗受日本著名漫畫家竹久夢二的影響。豐子愷在1920年於日本留學時,在舊書攤上看到《夢二畫集˙春之卷》。豐子愷認為,這些畫作簡直就是「無聲的詩」。他也跟香港有過接觸,1949年,他曾到香港舉行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