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飛 / 輕柔溫煦之風 / 學習怎樣學習 / 或者其他… / 是為習習

Friday, December 31, 2010

立年遺書

最近,媽三不五時會說:「諗諗吓,依家老咗都幾好。」然後就會笑起來。

到底有甚麼好呢?還不是一些小恩小惠小便宜。例如:
  • 在巴士上問「到XX大廈要在哪裡下車」必會得到周到幫助,詳細說明外,到站會告知,有時還會加送一句「好聲行呀」,甚至扶一把
  • 在food court等位遇上遭人爭位的情況,用不著說半句,即有人幫忙護航
  • 有生果金,還有蛇宴政黨的老人「福利」
  • 在菜市場更是橫行無忌。明明標示十元兩斤,只要開口問「能不能只買一斤、吃不完啊」,十居其九還是可能的;又請小販幫忙挑好的水果,回來後打開又真的很好吃;與在市場碰面的陌生婆婆夾份買量多才能較便宜的菜,小販們完全沒她們辦法;開口說要一些「不復存在的東西」(例如買一蚊葱或買菜搭葱之類),又真的能得到

也不用說那些巴士讓座之類的小東西了。

我卻不知道將來能不能體會她經歷。一方面,我們居於老舊小區,人情味濃厚,卻有著重建再發展的陰霾,現在區內已疏疏落落地建起那些如堡壘般隔絕人、也自我隔絕的「豪宅」,地鐵建成後,情況想必更嚴重。更何況,這可不只是一兩個小區的事,而是全香港的事,自我圈養的居住環境、標準而冷冰的消費經驗,必然導致冷漠破落的社區關係。社區內的小便宜小安慰,想必會消失於無形吧…另一方面,她的心裡踏實,才能感受到這些溫暖吧;如果是孑然一身的話,在外感受著這點點溫暖,回到家裡面對著冷漠的四面牆,大概只會更感酸楚吧…

還有,我到底能不能活到她的年歲呢?

彷彿是一個奇怪的疑問,但,一個人能活多久?大概只有天曉得。不是麼?世界上每天都發生著如此這般或希奇古怪的意外,交通失事、地震、塌樓、戰爭、奪命的姦殺或搶劫…怎麼知道哪一天哪種事會臨到自己身上?加上,從小到大,我的身體就是弱,身邊的朋友都應該聽過我那個啪一聲眼前一黑休克掉的故事。誰知道會不會就這樣啦一聲拜拜的呢?然後就是自己也不爭氣,不知從何時開始,竟然養出了一個在憂鬱或忙亂時不吃飯的壞習慣…至今還沒有鬧出個香港餓死人的新聞,要感謝媽的照料和好友硬拉我吃飯去…

又,我想起小時候的一個小故事。話說天后娘娘廿九歲羽化升天(其實咪即係瓜老襯),我是在天后誕當天出生的,小時候會想,我是不是也只能到二十九歲?而對當時的我來說,廿九歲已是遙不可及的了。而今,立年將至,我甚麼也沒有立出來,反而在觀看死亡,大概立個遺書也是合宜之事。

其實,以我這樣虛渡日子、無有作為的人,就是現在兩腳一伸也沒有掛慮。唯一擔心的就只有媽。所以,若幸/不幸我先她而逝,各位中學以降、認識我媽的好友們,請妳們多多關照她。

此外,我希望我的喪禮以基督教的儀式舉行,盡可能地簡樸、環保。基本上,包個草蓆甚至報紙拿去燒就可以了。帛金,媽在的話,當然是她的;但若她也不在的話,就全數給有需要的各個努力的小型非政府組織吧。僅有的遺產也是如此處理。至於在生的各位相知,多有感激,難以言表,還請好好活下去!還有一件事要拜託的,我希望葬在能夠看到海洋的雞蛋花樹底下。這是我小小的任性,抱歉。

還有,我的書。媽不會懂得處理的。雖然我的藏書非常普通、見不得人,但我不希望它們成為廢紙,我希望它們可以繼續它們的天職。請文化界的朋友幫忙,賣也好、捐也好,把書交到惜書愛書讀書用書的人的手上。

二零一零年終書,以備不時之需。

好好活著。

Friday, December 24, 2010

merry christmas


















Wish you all a mindful, thankful, joyful, peaceful, merry and green christmas~

(photo: this year's handcrafted christmas little gift, in the process.)

* * *

年終,休息、總結、內省。合四時之理,中西之道。
《後漢書》:「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
聖誕則合該是靜思並感恩的節日。

‎今年年終會嘗試過out of reach holiday,希望能實踐得好,為明年的日子作準備。


願大家聖誕平安喜樂,並祝新年好。

落紅




















Friday, November 12, 2010

巴士上

01
傍晚,回家的巴士上,我先後看見兩佗穿著同一色調的粉紅上衣、背著紅色方形書包、梳著小丸子髮型的小女孩,和她們的媽媽。她們如此相像,我有一刻把她們誤認為同一人,我以為她和媽媽下了車,但她們依然在位子上。比小說更迷離。

02
在巴士上聽著一個少年傾電話︰「我諗住報下CU philo,佢收得低呀嘛…橫掂我出嚟都係幫阿媽手,或者考飛機師…咁我鍾意讀乜都得啦…我鍾意個名囉…CU喎…入唔到Kong U咪入CU囉…」

外星人不明白地球人的邏輯。

剪存 (10)

承上。

----------------------

Classical classic—— 十首最愛之宗教音樂﹕舒曼的《浮士德情景》

(明報) 2010年11月07日 星期日

【明報專訊】一八四九年七月,舒曼再度陷入創作的狂熱中,不過這次他創作的作品,有非常明確、逼切的期限一定要趕上。一八四九年八月二十八日是德國大文豪歌德百年冥誕,到處都有熱鬧的紀念、慶祝活動。舒曼要寫一部在歌德百年冥誕時演出的致敬作品。他選擇的題材呢?當然是歌德畢生寫過最重要的《浮士德》。早在一八四四年,舒曼就動了要用音樂來表現《浮士德》的念頭,而且實際手寫了一部分樂曲,不過後來卻因為太過辛勤寫作病倒,以致中斷了這項計劃。

讓舒曼病倒的,除了實際作曲的勞累因素之外,恐怕還有強大的心理壓力。一八四五年他都還寫信給好友孟德爾頌,明白地表示﹕「任何試圖改寫這部歌德偉大作品的作曲家,終究不免會被以在這部作品上的表現來定奪其成就,而且還不免被拿來和莫札特相比較。」

因為歌德自己曾經明確地說﹕只有莫札特能夠稱職地改編《浮士德》。莫札特沒有改編過《浮士德》,早在《浮士德》第一部出版前二十年,莫札特就已經去世了。顯然,歌德根本不覺得有人夠格來寫『浮士德』歌劇。

然而內容如此豐富,天上地下神界鬼界穿梭的情節,加上聳動的魔鬼題材、充滿浪漫追求的精神,使得歌德這部詩劇對音樂家們構成了最大的誘惑。十九世紀的音樂家幾乎沒有幾個不曾交出有關《浮士德》的作品。也因此,透過對於《浮士德》的改編,我們也就能看出一位音樂家的性格特質。例如李斯特對於魔鬼梅菲斯特最感興趣。他多次以梅菲斯特為題材創作樂曲,並高度認同「浮士德精神」,一種上天下地追求各種極端經驗的嚮往,不斷探入新的領域,不斷打破各種既有的框架。

舒曼卻不是這樣。一八四四年開始寫《浮士德》,舒曼就設定要寫的是「神劇」(Oratorio),而不是歌劇。一八四九年八月二十八日,舒曼的《浮士德情景》成了百年紀念慶祝上的焦點,分在三個城市,由三個指揮(包括舒曼自己及李斯特)帶領三個樂團,同時首演這部作品,而且立刻獲得了普遍好評。

之後,舒曼又花了很多時間繼續修改,到一八五三年補上了最前面的序曲。作品完成了,可是一直到舒曼去世,卻都沒有出版,因而也沒有出版作品編號。

終極洗滌救贖的意義

明明是舒曼畢生規模最龐大的作品,也在那樣的特殊場合中贏得了各方的讚賞,然而對於樂譜出版,舒曼卻表現得很不積極。一方面是他晚年精神狀愈來愈差,不過另一方面更重要的,這部作品對他而言有太強烈的信仰價值,不一定是基督教信仰,而是一種終極洗滌救贖的意義,以至於寫作本身的成就,遠超過作品出版、演出能夠帶來的報酬。

舒曼謙卑地將作品標示為《浮士德情景》,表明並不是改編整部《浮士德》。而且事實上他也真的只從《浮士德》裏選擇了很少數幾個情景,不交代劇情內容,讓音樂可以充分表現那些段落的氣氛與感情。

別人認為最重要、最吸引人的元素,舒曼幾乎都避開了。《浮士德情景》裏當然免不了要有魔鬼梅菲斯特,然而梅菲斯特只是個單純的配角,沒有什麼淋漓盡致發揮的餘地,浮士德和古希臘美女海倫的戀情,舒曼完全不予理會。還有浮士德被魔鬼帶往地獄的過程,在白遼士作品中構成核心高潮的場景,舒曼也完全不處理。

舒曼一心一意要用音樂來詮釋人的救贖,捨棄了所有的戲劇性熱鬧、墮落的痛苦,面對聖靈的悔罪,藉追求理想來洗滌過去的錯誤,乃至於最後為了保存理想成果願意被永恆拋擲到地獄中,再藉如此的決心邀得聖寵,被迎入天堂,這樣的重點,不足以涵蓋複雜、豐富的《浮士德》,卻可以清楚透顯舒曼的生命情調。在種種浪漫追求中,對舒曼而言,最浪漫的畢竟還是對於救贖的嚮往,經由理想通向救贖的路徑摸索。

文 楊 照

Monday, November 1, 2010

剪存 (8, 9)

承上。

----------------------

Classical classic——十首最愛之宗教音樂﹕威爾第的《安魂曲》

(明報) 2010年10月24日 星期日

【明報專訊】天主教的教宗御座,除了中古「大分裂」時代之外,一直都在羅馬,而羅馬是意大利半島最重要的城市。西方宗教音樂,甚至可以更擴大說西方古典音樂的起源,來自教會,尤其來自天主教會的儀式需要。管風琴、唱詩班是任何教堂必備的元素,並不是因為他們能發出優美的音樂,而是因為他們在儀式上不可或缺。

考慮這些歷史因素,在宗教音樂的創作上,意大利音樂家並沒有什麼特殊、突出的表現,就變成一件耐人尋味的事了。

當然,早在十六世紀時,有傑出的蒙台威爾第,寫了至今流傳的教會音樂。他是意大利人。不過他死於一六四三年,離巴哈、韓德爾出生的一六八五年,還有四十多年。

為什麼一、兩百年間,反而是德奧地區的宗教音樂,比教皇御座所在的意大利更發達、更精彩?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十八世紀之後,意大利的世俗歌劇太發達、太搶眼了,第一流的音樂天分優先投注在歌劇的寫作上,就算偶爾有好的宗教作品,在歌劇的光亮籠罩下,也很容易就被忽略了。

一直要到十九世紀後期,才出現了由意大利作曲家寫的宗教音樂經典,不意外地,寫出這經典的,是一位偉大的歌劇音樂家——威爾第,而且這部《安魂曲》形成、演出的過程,有像歌劇般帶點荒謬感的戲劇化情節。

先是一八六八年,威爾第的前輩羅西尼去世,威爾第提議義大利歌劇界應該聯合創作一首《羅西尼安魂曲》來表示致敬與哀悼之意。一共有十三位當時最有名的歌劇作曲家參與寫出了《為羅西尼的彌撒曲》。本來預定要在羅西尼逝世周年那天舉行首演,然而就在首演九天前,這整件事竟然突然被取消了。

主辦這件事的委員沒有說明取消的理由。威爾第也在這個委員會裏,他將取消的責任歸給了預定要擔任指揮的馬利安尼,表示馬利安尼對這件事根本不熱心,導致最後來不及準備。不過另有傳言卻說是因為馬利安尼的未婚妻,女高音歌手史托爾茲,和威爾第有染,以致於讓威爾第和馬利安尼兩人不歡而散,賠上了這首集體創作上演的機會。

色彩變幻音樂 破舊立新

在此之後,顯然《安魂曲》的形式,和史托爾茲,都留在威爾第的心頭。一八七三年,威爾第喜愛、崇拜的文學家馬佐尼去世,讓威爾第又生出了寫《安魂曲》的念頭。馬佐尼重要的代表作,感動並啟發了威爾第那一代意大利青年的,是他紀念拿破崙去世而寫的詩〈五月五日〉。威爾第成長經驗中,不只讀過、甚至背誦過這首詩。〈五月五日〉等於是馬佐尼為拿破崙而寫的一首《安魂曲》,現在換作威爾第來為馬佐尼寫《安魂曲》了。

這年,威爾第快六十歲,不年輕了,而且累積了豐富寫歌劇的經驗。這個時候創作出的《安魂曲》,最大的特色,就是充滿了歌劇般的張力。雖然運用的是拉丁經文,威爾第卻毫不猶豫用上色彩最濃厚,變化最曲折的音樂,讓合唱團用極為戲劇性的方式,表現這些傳統內容。

另外還有從馬佐尼上溯拿破崙的這段背景故事,又讓這首作品增添了兩種特別的風采。一是清楚的英雄主義情緒,藉由龐大、開展,追求氣勢感染力的音樂,源源不斷向聽眾襲來;二是成熟、巨大尺度的作品中,竟然保留了一些少年的衝動青澀,彷彿在創作過程中,威爾第偶爾縱放自己回到了閱讀、朗誦〈五月五日〉,被拿破崙、被馬佐尼撞擊心胸的記憶中。

第二樂章開頭〈末世經〉搭配的音樂,後面不斷出現,成了貫串這部作品,最重要的主題。那是威爾第獻給馬佐尼和拿破崙的主題,也是統合這部作品的核心樂念。

這部為馬佐尼而寫的《安魂曲》,在馬佐尼去世周年紀念日,一八七四年五月二十二日,在米蘭聖馬可大教堂順利首演。這次,威爾第不找其他人指揮了,他自己上場完成了大受好評的指揮工作。《安魂曲》首演擔綱獨唱部分的歌手,用的是《埃依達》首演時的原班人馬,史托爾茲當然也在其中。

文 楊 照


Classical classic—— 十首最愛之宗教音樂﹕布列頓的《戰爭安魂曲》

(明報) 2010年10月31日 星期日

【明報專訊】英國詩人歐文(Wilfred Owen)出生於一八九三年,在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四日死於法國,那一年,他二十七歲。死得那麼早,而且死在異鄉法國,因為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歐文是英國作戰部隊中的一員,在通過一條運河時,被炮火奪走了他的生命。歐文陣亡後七天,十一月十一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歐文原本默默無名,然而這些特殊的因素,使他的作品在戰後廣泛傳流。他被視為戰爭的悲劇代表,代表了戰爭無情且荒謬的破壞。歐文留下了多首在戰場上寫的,關於戰爭的詩。其中有一首寫﹕「我的主題是戰爭,及戰爭的壞。/詩在壞之列……/一個詩人現在能做的只有警告。」

詩人的陣亡

然而,詩人付出生命代價傳達的警告,顯然不夠有效。第一次大戰結束後不過二十年,一九三九年,歐洲再度陷入恐怖的戰火中。德軍迅速佔領波蘭,接閃電打下巴黎,雖然無力渡海征服英國,希特勒發動了空襲轟炸,意圖屈服英國人的抵抗意志。倫敦遭受慘重損失。一九四○年十一月十四日,重要的柯芬特里大教堂於空襲炮火中。

整整等了超過二十年的時間,柯芬特里大教堂才得以重建再度開啟。教會請了幾位音樂家,為這神聖的儀式編寫音樂,其中一位音樂家是布列頓,他決定要寫一首大型作品,彰顯這儀式的歷史意義。

寫了《戰爭安魂曲》,這部作品樂譜的標題頁,就抄寫了前面提到的歐文那幾句詩。接列了四個名字,他們是這作品的題獻對象,四個人有一項共通點,他們都已不在人世了,其中三個人死於戰場,屍骨都無法送回英國安葬,連墳墓都沒有。唯一有墳墓的一位,幸運地從戰場上活回來,然而在一九五九年六月,原本排定要舉行婚禮的兩周前,他自殺了。

戰爭結束了,戰爭的陰影卻遲遲沒有從英國的天空散開,戰爭裏殞滅的魂靈,也遲遲無法真正安息。到一九六一年,布列頓仍然如此強烈地感受,他要用他的音樂來為戰爭安魂。

這部作品在結構安排上極為特別,共分成很不一樣的三組演出單位。一組是女高音獨唱和合唱團,他們跟完整的管弦樂團在一起。第二組是男中音和男高音,配合的是一個較小型的室內樂團,包括弦樂五重奏加上木管、法國號、打擊樂與豎琴。還有第三組,由男童合唱團加上管風琴組成,但他們不在舞台上,從離舞台有一段距離的地方,傳送來遠遠的聲音。

第一組和第三組,基本上依循傳統的亡靈彌撒,使用的是拉丁文的宗教文本。第二組卻以英文演唱歐文的詩,一共九首。過程中,拉丁文部分與英文部分交錯出現,三組輪流演奏演唱,一直到最後一個樂章的後半,男中音和男高音唱歐文最後的詩句﹕「讓我們安眠吧……」同時男童合唱團以拉丁文唱出﹕「引領他們進入天堂……」,然後女高音及合唱團加進來,以八部卡農的形式接過歌詞,於是三組人才終於一起演奏演唱。

反戰的信念

從頭到尾以英文演唱的男高音,全場只有一個地方,第五樂章結尾,唱了一句拉丁文,那句話的意思是﹕「請賜我們和平。」清楚突顯了布列頓的信念──反對戰爭,追求和平。

布列頓在一九六二年一月完成了這部作品,當年五月三十日《戰爭安魂曲》在柯芬特里大教堂首演。首演時,布列頓自己指揮室內樂團那組的演出。八十五分鐘的龐大樂曲演出完畢,最後一個音消散在教堂裏,全場一片沉默,很長很長的沉默,隔了不知多久,才彷彿大家一同醒來般,爆出了熱烈的掌聲。

那一段沉默,應該也被視為這作品的一部分吧,至少該被視為布列頓音樂成就的一部分,讓聆聽音樂的人暫時懸止在一種靜默沉思的狀態下,感受戰爭的殘酷,痛悔戰爭荒謬。

文 楊 照

Thursday, October 21, 2010

好幸福之二:哪一邊

我發現,當我快樂的時候,我的詞彙就會減少,如同返回小學年代。

周六到馬寶寶參加麵包工作坊,就只懂直叫「好幸福」「好幸福」,這樣的幸福一直延續到執筆的現在。然而,「好幸福」背後,似乎都存在著一種無可避免的鬥爭。

無論去菜園村還是馬屎埔,那交通的便利簡直不真實得令人暈眩。火車,轉小巴/巴士,拐個彎就已經是農村了。不少人每天從家裡到公司學校,還不是一樣的路程?市區與鄉郊的近便,一直是香港的福氣。我記得,我考大學時,學系的筆試題是要我們計劃如何推廣香港旅遊業,我考進去靠的就是這個城鄉之近便。我畫了一張海報,上面有一隻樹蛙抱著一幢高樓大廈,示意到香港旅遊,一次過可以感受城市的繁華和郊野的悠閒。不過,這福氣或許很快就要被推土機輾平。可遊可耕可居的郊野與發展到盡,此為鬥爭一。

這次的麵包工作坊,教的並不是現今日式麵包店售賣的軟綿綿香甜空氣麵包,而是外脆內軟實實在在的十年酸種歐式麥包和玉桂卷。工作坊導師Bella講解,吃東西要麼不吃,吃就要吃真的。從前人們怕牛油的膽固醇,於是自作聰明的發明了植物牛油馬芝蓮,結果一併發明的反式脂肪。而且,人類身體沒有能力辨別這些人造物質,吃了好像沒吃過的一樣,慾望就更不能滿足。她建議,孩子們是需要吃油和糖的(不是反式脂肪和玉米糖漿),女生們生理期之前或其間想吃巧克力也是身體所需要的,那就吃真實的東西吧。吃真實的東西,吃一點就能滿足自己的身體。這是一個好的平衡。吃那些人工仿製品反而叫你的慾望不能抒張、愈吃愈多。不過呢,整個食物工業、營養學和廣告業都不是這麼跟你說的。它們還擺出一副專業和關心你健康的模樣。此為鬥爭二。

等待麵包出爐其間,當地居民帶我們落田參觀。同行有參加過TV耕作班的朋友,告訴我兩種不同的有機耕種。對,有機也有分類。一種就是我們在高級超市看見的、拿著有機認証的有機甚麼甚麼。他們拿有機認証的方法是買有機泥、有機肥、有機種子、有機農藥,然後拿著那一大疊invoice向認証機構証明自己多有機 (但不一定低碳、或者對地球好)。另一種,就是馬寶寶現在實行的那種,自己開墾農田,自己收集廚餘和野草來堆肥,自己為植物留種。然而,這些泥土、泥土裡的微生物、蚯蚓、蝸牛,還有植物自己和它們的種子都不會給你開invoice,它們只會自己好好的生長,愈發適應當地的地土環境。不過呢,你何時聽過買有機食品要去探吓農夫、探吓塊田?我們只給教育成要認清各個有機標誌。此為鬥爭三。

不過呢,管他呢,現在的廣告誰還會相信呢?科學?我不懂。反正他們沒有意思要你懂。他們說的,要麼是「現今科學上未能証明是不安全的」(那麼,是要等你証明了我才不吃嗎?),要麼只上網找一下就能找到同樣穿著「科學」這衣衫的反証。對於不認識這些專業的我們而言,大概只淪為信與不信。我只以常識與良心閱讀上列的鬥爭,一切澄明。

你呢?你在哪一邊?

好幸福之一:馬寶寶的菜

一. 馬寶寶的菜

馬寶寶是位於馬屎埔的一個轉型有機中的農場。周六到馬寶寶跟Bella學弄手工麵包,然後順手買了馬寶寶的菜。


這是枸杞。今次買的三種菜中最驚為天人的一種。
媽說,這枸杞的香和嫩,是一般在菜市場買的所沒有的。不說燒好後它是多麼的香軟鮮嫩入口即化,只是把葉子摘下來,洗乾淨,用筲箕盛著放在水橋備用,走進廚房已能嗅到它那獨特的濃濃的香味。


這是枸杞的最頂端最幼嫩的部分,亦是最最驚為天人的部分。眾所周知,吃枸杞只吃葉不吃莖。莖太硬,只能拿來熬湯。但這最頂端的部份,我們把它摘下來,試著與葉同煮。原來,其食味與葉子完全不一樣!它入口即化,滲出一種甘甜,像茶葉,不,是一樣的幽,但比茶葉的更甜。然後,有回甘,沁滿口腔。
回甘!食菜有aftertaste,你試過未?
這也是一般菜市場所沒有的。


枸杞湯餃子。



枸杞蛋花湯。



這是紫皮圓茄子。很可愛。



蒜蓉炒蕃茄紫皮圓茄子肉末。


這是糯米粟。



薯仔紅蘿蔔糯米粟排骨湯。糯米粟不是那種很甜很甜很甜的粟米,但它很鮮,鮮得這窩湯差不多不用下鹽。而且粟如其名,吃下去糯糯的,很有趣。

Wednesday, October 20, 2010

外星人餐廳筆記

外星人今午外出午膳,吃到中途,對面座位來了一位女子。她點了跟外星人一樣的兩個小菜,不一樣的是,外星人點的跟飯,她要淨米粉,走葱走香蔥片。她的餐點到了,她還要了一杯熱開水。她把濃的菜放到淡的菜的汁裡洗一洗,再放到米粉的清湯裡再洗一洗,才放到嘴裡。淡的菜則少了第一道功夫,但還是要洗。吃到一半,她把熱開水倒進淨米粉裡,彷彿淨米粉的味道還不夠淡的那樣。

外星人原本吃的孜孜有味,看著看著興頭都給她洗呀洗的洗去了,三扒兩撥把飯菜吃掉就走。外星人猜,她大概也不會吃的高興。淡而無味的食物如何能使人吃的高興?甚至,她心裡也不會高興。她一點不算胖,可是坐在她對面的外星人比她要瘦,而且恐怖地白飯伴餸汁的,毫不擔心桌上的食物致肥,或甚麼膽固醇/鈉…

Monday, October 18, 2010

剪存(7)

承上。

----------------------

Classical classic—— 十首最愛之宗教音樂﹕孟德爾頌的神劇《以利亞》

(明報) 2010年10月17日 星期日

【明報專訊】孟德爾頌有猶太血統,卻不信猶太教。事實上,孟德爾頌自己在作品上簽名時,簽下的姓,都不是我們現在熟悉的「孟德爾頌」,而是「孟德爾頌——巴托第」,這才是他認定自己的全名。「巴托第」是孟德爾頌的爸爸在放棄猶太教,改宗信仰基督教,受洗後給自己家族加上的姓。不過孟德爾頌的爸爸正式文書上加了「巴托第」,平常卻不太用這個附加姓氏。要到孟德爾頌,才每次簽名都不忘記加上「巴托第」,換句話說,孟德爾頌爸爸更自覺投身加入基督教的陣營,與自己的猶太出身保持距離。

這樣的身分來寫神劇,不免增添了複雜性,畢竟猶太人相信的上帝,和基督教徒相信的,不是同一回事,更麻煩的,基督教徒眼中看到的猶太人,是一個手上沾染耶穌基督鮮血民族。

「復活」了《馬太受難曲》

也許正是身分的敏感考量,讓孟德爾頌對神劇這個形式格外熱中。孟德爾頌的時代,神劇這個形式其實不再流行了。神劇、宗教音樂式微的一個徵兆,就是巴哈的大型宗教作品,長期失去了上演的機會。然而,也就是在孟德爾頌的手上,「復活」了巴哈的《馬太受難曲》,一八二九年,孟德爾頌指揮了巴哈去世(1750年)以來《馬太受難曲》的第一次演出,讓當時人為之驚豔,原來巴哈還寫過這樣一部作品!

不止這樣,孟德爾頌也花了很長時間(他總共才活了38歲)整理韓德爾的神劇作品,交由英國的出版商出版。或許就是因為有整理韓德爾作品的經驗,一八四六年,孟德爾頌獲得了英國方面的邀請,去參加伯明罕音樂節,他特別創作了另外一首大型神劇《以利亞》,帶到英國去發表。

神界對決 宿命莊嚴

以利亞的事記錄在《舊約聖經‧列王紀》裏,他是大約西元前第九世紀曾經統治過以色列的諸王之一。孟德爾頌採用了William Bartholomens寫的英文歌詞。歌詞中突顯了以利亞的戲劇性神奇力量,包括讓死人復活,藉祈禱讓苦旱的以色列獲得雨水的滋潤,還有最終以利亞乘坐輝煌的火焰馬車升天的壯觀景象。

不過《以利亞》全劇中真正的高潮,主角卻不是以利亞。那是以色列人信奉的上帝耶和華現身,和假神巴力對峙,最後終於打敗了巴力,證明其無上的能力與地位。而且《以利亞》劇中還依照聖經記錄,描寫了隨後巴力假神的信徒被帶走屠殺的情節。

雖然發表後第二年,孟德爾頌就因病謝世了,然而這部作品傳留下來,成為他作品中僅次於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意大利〉交響曲,最常被演出的。孟德爾頌掌握宗教音樂的基本語法,極為成熟,放入巴洛克時代宗教音樂傑作中,毫不遜色。而且在表現大氣魄的戲劇張力上,他的音樂出於韓德爾而更有勝之,尤其是在合唱部分千變萬化的寫法,時而四部時而八部,還穿插了只有女聲的三部形式。雖然只有音樂,但聽者彷彿在眼前看到奇觀景象,最神妙的,畢竟還是那天上神界的對決,如此激動,同時卻又如此超越,立即領受其間的衝突個性,但又清澈明白那種衝突,絕對不是街頭打架血濺五步,有奇特的宿命莊嚴。

能寫出神界對決,正因為孟德爾頌的音樂,不只是巴洛克式的了,浪漫主義精神已經浸潤到他的內在,給了他一種巴哈、韓德爾,甚至莫札特、貝多芬都不會有的語彙,一種創造情緒緊張氣氛的語彙,孟德爾頌將之與傳統元素巧妙結合,才有了這樣一部聽來既傳統又新奇的傑作。

文 楊照

Thursday, October 14, 2010

迷你筆記

外星人田野迷你筆記

水吧師傅甲(中年,男)對水吧師傅乙(青年,男)說:唔好咁認真。咁認真我後生嗰時邊有咁我女朋友?認真喎?拖唔拖個女仔隻手都要諗一大餐喎,乜都無啦…


老少女感人至深小場口

一個女人真正的優雅和美麗,不在於年紀,不在於塗脂抹粉,不在於botox和拉面皮﹐而在於她了解歲月流逝,她不在意年華老去,她從容不迫,她依然好奇,樂於學習,並愛。

這是我的老師,一個優雅的女人,教懂我的。雖然,她在課堂裡教的,與此無關。當老師,重要的真的是身教,而非言教。

(外星人插嘴:就是嘛…被小孩子稱作阿姨有何問題?女子在不同的年紀有不同的美。老是要當姐姐、不願變老的女人實在太神經質,如此之女人又何美之有?)

Monday, October 11, 2010

剪存(6):讚美上帝!

承上。

----------------------

讚美上帝!

的確要讚美上帝。最近心情插水,但無論是社會大事還是身邊小事均好事一件接一件,似乎是要衝來支撐我的那模樣。好像直迫我要數算恩典的那樣。好,天父,我完全收到,我唔死住囉。(恩典則希望有空再書,心裡是一直在數算的。感恩。)

p.s.: 我承認,我是一個非常敏感的人。而我完全感覺得到有人在另處過咗我一棟。但管他的。我這又不是學術的,不過是我喜歡,如何?

----------------------

Classical classic—— 十首最愛之宗教音樂﹕海頓的《創世》神劇

(明報) 2010年10月10日 星期日

【明報專訊】海頓的習慣,在每一份完成的樂譜手稿後面,都會寫下﹕「讚美上帝!」意味作品雖然由他的手上完成,能完成作品的本身,就是上帝榮光的顯現。我們算不清海頓究竟在樂譜上寫過多少次「讚美上帝!」。他活得久,個性穩定勤奮,又長期做需要不斷寫作音樂的工作,所以完成的作品當然很多,更重要的,他寫譜很快,通常不需花幾天,就能簽一次「讚美上帝!」。

不過我們卻清楚知道,在他漫長的創作生涯中,耗費最多時間才寫好的作品。從一七九六年十月一直寫到一七九八年的四月,不只如此,創作過程顯然讓他耗盡心神,所以在一七九八年五月指揮公開首演後,海頓大病一場,久久才得以恢復。

那是一部真正「讚美上帝」的作品,他的神劇《創世》。這部作品中文譯名,常有譯作《創世紀》的,神劇歌詞內容,講上帝開天闢地的經過,當然和《聖經‧創世紀》關係密切,但是中間引用的材料,不只是《創世紀》,《聖經‧詩篇》漢彌爾頓的《失樂園》也同樣重要,並不是《創世紀》的音樂版。

韓德爾神劇啟發

海頓的《創世》,又是一部受到韓德爾影響的作品。一七九一、一七九四,海頓兩度渡海訪問英國,在那裏最大的收穫,就包括聽到了韓德爾的大型神劇。對海頓而言,韓德爾的神劇,不論在編制上、在結構上或在精神上,都遠超過他當時在德國、維也納能夠聽到的。

在英國的時候,海頓從一位所羅門先生(Johann Peter Solomon)那裏得贈一份標題為〈世界創生〉的詩篇。所羅門特別告訴海頓,這詩之前曾經呈現給韓德爾做為神劇的歌詞,但最終韓德爾寫出相應的音樂來,理由是﹕如果真要完整譜寫,這首神劇恐怕要演上四小時才能完事。

多大的誘惑、同時是多大的挑戰。將〈世界創生〉帶回維也納之後,海頓找了一個朋友協助將文本譯成德文,順便也就對原文進行了濃縮改寫,瘦身到剩下不到一半的長度。

《創世》共分三部分,第一部描述上帝創造天、地、日、夜、風、水等自然條件的經過。第二部則在上帝手中出現了動物、植物,以及人。第三部中,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裏幸福歡樂地過日子。和《聖經‧創世紀》相比,最特別的,是神劇在人的墮落來臨前就嘎然結束了。沒有蛇的誘惑,沒有偷吃蘋果,當然也就沒有犯下原罪被趕出伊甸園。這是純然幸福的開端,未被沾染的情景。

海頓破紀錄花了一年多創作這部作品,引起了許多人的好奇與期待。以至於到一七九八年四月,先安排的一場必須憑邀請函才能入場的「試聽會」,會場中貴族雲集,會場外群眾袞聚,必須動員三十名警察來維持秩序。

令人驚訝的,這麼高的期待,竟然沒有帶來失望的感受。海頓的音樂,真的比當時最高的期待想像,更崇高更光耀。要做到這點,其中一個比較簡單的秘訣,是動用空前的大編制。一七九九年三月正式公開首演時,一共動員了一百二十位樂器演奏者,和六十位成員的合唱團,這是韓德爾也沒有的大手筆啊!

和聲與形式 發揮到極致

另外比較細膩困難的成功因素,在於音樂本身的和聲與形式。海頓在這裏將他對於大調和弦,乃至於當時對於大調和弦的開展、擴張效果,發揮得淋漓盡致,無以復加。所有和聲的走向,都是朝外、向上的,幾乎沒有任何曖昧迂迴之處,聽者很容易就依照音樂的指引,看到愈來愈寬廣的風景,看到愈來愈光亮的色彩。

這部作品大受歡迎,不到十年間,海頓去世前,在歐洲各地演出了超過八十場。海頓最後一次親自到場聆聽《創世》演出,是一八○八年三月,當時海頓身體已經很虛弱了,是坐在大椅子上被抬進來的,進場時所有觀眾起立鼓掌致敬,海頓沒有說話,只是反覆地以手向上指,應該是在表示﹕「讚美上帝!」吧!

文 楊 照

Monday, October 4, 2010

剪存(4, 5)

承上。

--------------------------------

Classical classic—— 十首最愛之宗教音樂﹕貝多芬的《莊嚴彌撒》

(明報) 2010年9月26日 星期日

【明報專訊】一八一九年四月,奧地利大公魯道夫被教廷選為樞機主教,身為魯道夫音樂老師,也長期接受魯道夫贊助的貝多芬,趕緊寫了一封信給大公,信中提議:魯正式就任樞機主教時,貝多芬要為他寫一首彌撒首供典禮演奏。

樞機主教就職大典在一八二○年三月二十日舉行,那天在歐繆茲大教堂裏演奏的,卻不是貝多芬寫的彌撒曲。貝多芬黃牛了,沒有交出答應的作品,到主教就職,他才寫出〈垂憐曲〉和〈光榮頌〉兩個部分的草稿而已。

還要再等三年,貝多芬才終於寫完他的《莊嚴彌撒》,一八二四年四月在遙遠的俄羅斯聖彼得堡首演,一八二七年,貝多芬臨終前,這部作品的樂譜才完整出版。

衝破陰影

《莊嚴彌撒》為什麼花了那麼久時間才寫出來?一個因素是貝多芬心裏有前面失敗的陰影。他幾年前寫過一部《C大調彌撒曲》,自己很不滿意,從來沒拿去出版發行;同時代聽過、看過這個作品的人,也都沒講什麼好話。《C 大調彌撒曲》不止是貝多芬嘗試的第一部大型宗教音樂,也是他的第一部大型合唱曲。很多人都同意,在這部作品中,貝多芬展現了他對人聲的高度興趣,與驚人的才華。如何將拉丁文的吐字作腔,安排進高低旋律裏,讓人不止聽到清楚的經文內容,還能同時有相應的情緒感應,這方面貝多芬做得很成功。然而也是很多人都同意的,《C 大調彌撒曲》問題反而出在照理應該是貝多芬最擅長的器樂安排方面。《C 大調彌撒曲》屬於貝多芬創作的「中期」時代,和第四、第五、第六號交響曲重疊,正是貝多芬音樂裏「英雄」風格最突出的時期。然而這種「英雄」風格,卻反而成了有效執行「彌撒曲」的障礙,貝多芬寫出來的器樂部分,很多地方感覺邁不開腳步,甚至一拐一拐地不平衡。

過了「英雄」時期,進入更深沉的後期階段, 貝多芬透過創作《莊嚴彌撒》,要摸索解決《C 大調彌撒曲》留下的問題,創造一種新的音樂形式,讓人聲與器樂取得了新的平衡,不要再為了應和人聲而犧牲了豐沛的器樂創意與表現。這需要時間。

另外,挑戰巴哈的前行典範,也需要時間。一八一八年蘇黎士出版商印出了過去長期被忽略,很少人看過、更少人聽過的巴哈《b 小調彌撒曲》,出版社不客氣地宣傳這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音樂作品」。顯然貝多芬在創作《莊嚴彌撒》的時期,接觸到了這部「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音樂作品」。

他不可能不受到巴哈既磅礡又細緻的宗教音樂手法影響,以他的個性,更不可能輕易服輸,拜倒巴哈音樂聖殿前,而不去嘗試挑戰《b 小調彌撒曲》的規模與地位。

費盡心思,貝多芬的確創作出巴哈不會有的複雜音樂。例如說〈光榮頌〉裏,貝多芬讓樂曲從本來的D 大調轉到降E 大調、再轉到F 大調,然後才再轉回D 大調,〈信經〉裏則用上另一種調性的變化。從教會調式(多利安調式)的D 調轉到正常的D 大調,然後再轉d小調。

突破宗教音樂格局

不止調性和聲進行各種變化,樂曲裏使用的節奏,也絕對不像表面上看到的那麼直接、單純。第三樂章的〈信經〉,整個樂章總標是「不太快的快板」,然而開頭快板之後,下一個段落就轉進了「慢板」,再稍微加快些成為「行板」,然後又放慢成為「富表情的慢板」,經過一小段「快板」過門,變成「很快的快板」,轉回「不太快的快板」,再放慢一點點成「不太快的小快板」,然後呢?以「緩板」結束前還先回加一段回到「快板」的演奏!

看得眼花撩亂了?驚人的不在動用這麼多節奏變化,而在以節奏將〈信經〉的長段歌詞仔細安排切分開來,最後讓演出時,歌詞聲音氣氛與節奏充分配合,讓聽眾,不管在教堂裏或音樂廳裏聆聽,都不會覺得繁瑣複雜,更不會覺得奇怪突兀。

這不單是一部宗教音樂,這是突破宗教音樂格局,結合人聲與器樂的革命突破。

文 楊照

--------------------------------

Classical classic—— 十首最愛之宗教音樂﹕莫札特的《安魂曲》

(明報) 2010年10月3日 星期日

【明報專訊】莫札特的《安魂曲》是個神奇的作品。最神奇的有兩件事:第一,竟然至今我們認定它是莫札特的作品;第二,這作品聽起來竟然如此完整。

依照一度極受歡迎的舞台劇,後來還改編成電影拿下多座奧斯卡金像獎,謝弗(Peter Schaffer)的《莫札特傳》,這部作品是一位神祕、蒙面、如同死神般的黑衣人,在暴風雨的夜晚敲開莫札特家門,委託莫札特創作的。這黑衣人的真實身分,是另一位大作曲家沙里耶利,他嫉妒那麼粗俗又沒教養的莫札特,竟然擁有如此不可思議的音樂天才,決定將莫札特毒死,並且要在莫札特死後,將這部《安魂曲》據為己有,向世人宣告他也擁有和莫札特同等的音樂才能。

握草稿死去

如果沙里耶利成功了,這部作品編入他的名下,今天大概就和所有其他沙里耶利的作品一樣,再也沒有機會演出、錄音了吧。

還有另外一個比《莫札特傳》劇情可信的說法是,這部作品是由一位叫華爾色格(Franz von Walsegg)的貴族委託創作的,但是華爾色格並沒有出面,而是以匿名形式要莫札特寫一部《安魂曲》。為什麼要匿名委託?華爾色格的盤算是,等莫札特交出作品,他會選擇在二月十四日亡妻逝世紀念日上,將它當作自己的作品發表。

唉,如果換成是華爾色格計劃得逞的話,那麼這部作品的命運會更淒慘,誰會在乎一個叫華爾色格的人寫給他太太的《安魂曲》呢?

依照莫札特夫人康絲坦斯的說法,莫札特是在一七九一年夏天,接受了這項委託,領到一筆還算豐厚的「前金」。不過他並沒有馬上動手寫《安魂曲》,而是繼續進行手頭上的歌劇《狄托的仁慈》,還去了一趟布拉格。從布拉格回到維也納,莫札特的健康狀急遽變壞,從四肢末梢開始,出現了浮腫症狀。他開始抱怨(或想像?)有人下毒要害他,同時開始撰寫《安魂曲》。《安魂曲》當中描述、撫慰的抽象死亡,和日益逼近他的肉體痛苦,奇妙地重疊在一起了。因而不止一次,他對康絲坦斯說: 「我覺得這《安魂曲》是為我自己寫的。」

十二月五日子夜剛過,莫札特斷氣時,手中仍然握《安魂曲》的草稿。從康絲坦斯的角度看,《安魂曲》未完,莫札特已逝,帶來的非但不是「安魂」,而是「驚魂」。委託人原本承諾的「後謝」,另外一筆對家計大有助益的金額,豈不泡湯了?

驚慌中,康絲坦斯刻意隱瞞《安魂曲》未完的信息, 先後找了艾伯勒(Eybler)和曾經在病榻邊幫忙抄稿的徐士邁爾來補寫。徐士邁爾不畏艱難接下了任務,在很短時間內補好一共十四個樂章的《安魂曲》。徐士邁爾如此積極、勇於任事,動機或許來自他覺得有機會將來讓世人知道:號稱莫札特寫的《安魂曲》,原來是出自他的手筆,一下子就抬高自己音樂創作的地位。

又一次,還好他沒能稱心如意,不然這部作品也要隨徐士邁爾這個名字沉落在歷史的海底了。

作品完整歸功韓德爾

經過那麼多曲折,《安魂曲》聽來竟然不會讓人覺得支離破碎,格外難得。維持《安魂曲》完整的一項關鍵因素,很可能是韓德爾的功勞。一七八九年,莫札特逝世前兩年,曾接受委託改編韓德爾的《彌賽亞》,以因應現實的宮廷編制。在過程中,莫札特對於大型宗教作品的理解,顯然有了飛躍的成長,更清楚其音樂上的結構,尤其重要的,各種樂思如何透過人聲貫串組合起來。

去世之前,莫札特集中先寫了合唱部分,尤其是賦格樂段。因此鋪設了很堅實的基礎,並彰示了樂思發展的明確方向,讓後來的艾伯勒和徐士邁爾有可依循的準據。

《安魂曲》的作者是莫札特,卻又不止莫札特。除了實際動手修補的艾伯勒和徐士邁爾之外,好像也應該將韓德爾及龐大的教堂音樂傳統算進去吧!在這個中古以來的巨大傳統上,病篤體衰的莫札特才得以完成這樣驚人豐沛、震懾心靈又安定亡魂的作品啊!

文 楊照

Monday, September 27, 2010

抄書

不是因為明天會變成朗豪坊,不是因為明天會有地鐵,
而是因為,土瓜灣就是土瓜灣,
因為我們在土瓜灣居住,土瓜灣就有了值得居住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土瓜灣 西西

下課時恰巧碰上一位乘搭飛機專程來港
到書院來聽牟宗三先生講課的作家
一同步出校園後在土瓜灣天光道上
替他截取的士趕時間赴機場回台北
他匆匆對土瓜灣横掃一眼說道:
你怎麼能夠住在這樣的地方
而且住了這麼久?我的確
在土瓜灣一住住了將近四十年
書院對面的中學是我的母校
書院旁邊的小學是我教書的地方
以前這裡是種瓜種菜的農田
遠些是港灣;同樣的問題
大概不會問這裡的印裔,以及越來越多的
新移民,我也曾是新移民
我們恰恰經過一條横街叫靠背壟道
抬起頭來我可以看見附近一幢沒有電梯的舊樓
四樓上有一個窗口打開了一條縫隙
那是牟老師狹窄幽暗的小書房
他老人家長年伏案眯起眼睛書寫
長年思索安頓生命的問題
無論住在哪裡總是漂泊
但牟老師畢竟在土瓜灣住了許多許多年
土瓜灣就有了值得居住的理由

Monday, September 20, 2010

剪存(3)

承上。

--------------------------------

Classical classic—— 十首最愛之宗教音樂﹕韓德爾的《彌賽亞》

(明報) 2010年9月19日 星期日

【明報專訊】《彌賽亞》是韓德爾最出名的作品,應該也是歷史上最廣為人知的宗教音樂作品。
環繞《彌賽亞》,有很多故事。其中一個故事說的是﹕有一天助理有事要找韓德爾,明明看到他走進房裏,卻在門口怎麼叫都得不到回應,推開門發現韓德爾捧樂譜發呆,而且滿臉是淚。意識到助理的存在後,韓德爾抬起頭來說﹕「我以為我見到了上帝的容顏。」


據說,韓德爾捧的樂譜,翻開來的是《彌賽亞》第二部的結尾。

那段描寫的,是耶穌基督復活之後,升天到了上帝身邊,音樂歌頌﹕從此之後,耶穌基督成了「萬王的王」,其權力凌駕於世間所有王者之上,於是「哈利路亞」的讚美之聲此起彼落,一聲比一聲更高亢。

關於「哈利路亞」的流傳

關於這段「哈利路亞」,還有更有名、流傳更廣的故事。《彌賽亞》首度在倫敦演出,英國國王喬治二世也出席了音樂會,當演唱到「哈利路亞」這段時,國王從座位上站了起來。依照皇家禮儀,國王站起來,周遭的人必須跟隨起立,於是全場沒有人坐,全都站立莊重地聆聽這段音樂。

喬治二世為什麼突然站起來?一種說法是﹕在音樂的讚頌中,國王體會並認知了,耶穌基督是「萬王之王」,因而在耶穌基督之前,他不過就是另一個臣民,心中充滿到那「真王」的敬畏,喬治二世很自然地站了起來。另一種說法主張﹕喬治二世被那崇偉的歌聲給震懾感動了,他無法繼續大刺刺安坐在位子上聆聽,只好站起來抒發並紓解內心的激動。

這些是強調音樂與宗教力量的說法,另外還有一些比較世俗、現實的說法。有人說國王遲到了,(音樂會進行將近三分之二了才到!)所以站在入口處沒有馬上落座,有人發現國王站在那裏,趕緊站起來,終至全場觀眾都站起來了。也有人說因為國王已經在位子上坐了超過一個小時,忍不住要伸伸腿就站起來了。還有人說喬治二世平日就有胃脹氣的毛病,毛病突然犯了,他只好站起來放鬆胃部的壓力。

不過真正的理由是什麼,這個故事反覆傳頌之後,留下了一個傳統──在英國及其他很多地方,演出「哈利路亞」這段音樂時,觀眾會自動起立,站聆聽。

歌劇聖手 產量驚人

一七四一年八月,韓德爾到一位教師詹寧斯(Charles Jennens)的家中作客,一方面不曉得自己該幹嘛,一方面出於對主人好意的回報,韓德爾開始為詹寧斯寫的一套《彌賽亞》歌詞譜寫音樂。一寫寫出興味,更寫出熱情靈感了,從八月二十二日開筆,到九月十四日,韓德爾竟然寫完了一首,分成三部分,演出時間將近兩小時的龐大作品。

詹寧斯寫的歌詞,完全取材於英語聖經,對現代英語形成具有深厚影響的詹姆斯王版本。這是英國人上上下下共同最熟悉的一套文本,將其中字句原封不動當作歌詞,顯然大有助於英國社會接受這部作品。

韓德爾原意並沒有要將《彌賽亞》寫成「神劇」,他寫的毋寧比較接近是搬演聖經故事的世俗劇,而不是伴隨宗教儀式進行的音樂。不過這部作品一七四二年的正式公開首演,是在愛爾蘭的都柏林舉行的。愛爾蘭保留了羅馬帝國時期天主教傳統,奇蹟地沒有在蠻族入侵中被破壞、斷絕,有極為強烈的宗教儀式氣氛。在都柏林的首演,強化了《彌賽亞》的宗教意涵,降低了其一般戲劇性張力。

韓德爾是最早的歌劇聖手,他的歌劇作品數量驚人。對於掌握戲劇性音樂張力,他當然是箇中老手。運用了這種音樂的內在戲劇性,淋漓揮灑耶穌基督的故事,和末世的奇景,成就了這樣一部作品。因為其受歡迎、廣泛流傳的程度,很容易讓我們忽略了其內在真實、強悍將宗教戲劇化的巨大貢獻。

文 楊 照

Thursday, September 16, 2010

剪存(1, 2)

那天,就在全港文化人都聚集在一起聽某少年音樂人的演奏和演講時,我在另一個音樂廳,聽著巴哈的馬太受難曲。我彷彿身在一場敬拜中…這種以經文啟應混合聖詠的方式,現在在傳統的基督教會的崇拜中還是時有可見的…我深被震懾,當然音樂本身亦是重要的部分。到底是教會崇拜模式影響音樂創作,還是倒過來?

一直很希望認識更多古典音樂中的宗教音樂,它們莊嚴,述說和頌讚神的偉大和神聖。它們不像當代新派的教會音樂,後者通常過分強調信徒的位置,以撫慰信徒的心靈為要務。這是我非常非常粗疏淺薄的看法。我不敢說哪個屬好屬壞,只是,我覺得,以音樂感受神的偉大(,而不是安慰),於我是甚有需要的事情。可惜我的認識太少太少。

所以,請容我剪存它們。希望能有機會,一一聽遍。

------------------------------------

巴哈b小調彌撒曲 Classical classic—— 十首最愛之宗教音樂

(明報)2010年9月5日 星期日 05:10

【明報專訊】巴哈和韓德爾是巴洛克時代的兩大巨匠。兩個人竟然同樣出生於一六八五年,更是流傳數百年令人嘖嘖稱奇的巧合。不過這兩位大師在類似背景下,卻做出了很不一樣的音樂。巴哈與韓德爾都有眾多宗教作品,也有不少世俗作品,然而基本上巴哈是個用心在宗教音樂上,同時創作世俗音樂的藝術家;韓德爾剛好相反,他本質上傾向於世俗音樂,然後將世俗音樂上的原理原則,運用在宗教音樂上。

上帝不會也不能被感動。巴哈音樂裏沒有太多試圖去激動人心、操控情緒變化的部分,他不會要用音樂將聽眾拋擲進地獄,再抬升到天堂,那種戲劇性的成分,韓德爾很擅長,卻不是巴哈的手法。

上帝只能被呈示。巴哈音樂從來不曾放掉井然的理性安排,含蓄不誇張地創造著動人的奇蹟。這話什麼意思?奇蹟怎麼可能含蓄?但巴哈的音樂真就是如此,每一個細節都可以被拿出來分析,卻不曾離開嚴謹的規律與秩序,但是嚴格規範下產生的音樂,竟然一點都不乏味,反而充滿了無窮變化與興味。

這是上帝的音樂,或該說與上帝形象最為貼切呼應的音樂。如同世界萬象一樣多采多姿,複雜豐美,卻又都能被統合在明顯的理性、數學安排原則裏。繁與簡的辯證統一,這不正就是人有所求於上帝,希望上帝提供給人的安穩保證嗎?

巴哈從來不相信例外,更不訴諸例外來吸引聽眾。巴哈從來不做驚人意外的事。巴哈音樂裏沒有矛盾、沒有衝突,矛盾衝突是世俗領域的弱點,不是上帝會有的。

巴哈留下的大型宗教作品,包括《約翰受難曲》、《馬太受難曲》和《b小調彌撒曲》等。其中一度被認為矛盾、怪異的,是《b小調彌撒曲》。

為什麼怪異?巴哈活在十八世紀德國 ,一個明確的新教國度。他的兩百多首清唱劇,是因應路德教會禮拜儀式所需而做的,但是大型、連綿幾小時的「彌撒」,卻是個不折不扣舊教、天主教的儀式。屬於路德派新教的巴哈,怎麼會寫了一大首完整的「彌撒曲」?在這樣的疑問下,而有了關於《b小調彌撒曲》的種種猜測解釋。

創作純出於對音樂的好奇

一種說法,這是巴哈純粹出於音樂好奇心的創作,他視「彌撒曲」為單純音樂形式上的挑戰,好地接受了挑戰,就做了一首沒算真正要演出的「彌撒曲」。另一種說法解釋,巴哈寫的不是「真正的」彌撒曲,是一種不純正的彌撒曲,沒有要在教堂和儀式一起進行,而是如同韓德爾的《彌賽亞》或後來貝多芬的《莊嚴彌撒曲》一般,本來就打算在音樂廳演出的。還有一種說法,主張《b小調彌撒曲》的四個部分其實是各自獨立的。巴哈寫了四首較短的禮拜樂曲,後來才由他自己或後人將四首擺在一起,掛上了《彌撒曲》的名義。

這第三種說法,不容易成立。任何聽過《b小調彌撒曲》都能感受到整首前後相衝的氣勢,而且仔細分析各部分的組成,也清楚說明了巴哈式精密的數學原理開展,要說四個部分沒有內在關係,絕對不通的。

前面兩種說法也不完全符合巴哈風格與歷史證據。天主教會使用的彌撒曲,其結構變化差別本來就很大,而且很難想像巴哈會將音樂與上帝分開,對單純的音樂形式有那麼大的好奇與興趣,到去寫長達兩小時的巨製出來。

這些說法忽略了兩樁重要的事實。第一,這部作品的初稿是獻給德勒斯登王廷的,當時統治德勒斯登的薩森尼大選侯同時身兼波蘭 國王,而波蘭是信奉天主教,接受羅馬教皇威權的。

第二,更重要更關鍵的,巴哈是透過音樂接近上帝、理解上帝的,不是透過教義與教會。他所認識的上帝,那繁簡統合的超越性力量,不可能被拘執在教會教派差異裏。他筆下的「彌撒曲」,發展出空前嚴謹細密的變化安排,和他心目中的上帝始終一致,不存在任何儀式的矛盾。音樂裏的上帝,比教會教義中的上帝,更廣闊又更親切,巴哈始終信奉,也只信奉那樣的上帝。

文 楊 照

-----------------------------

Classical classic—— 十首最愛之宗教音樂﹕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

【明報專訊】四年多前,父親突然過世,在最驚愕最傷痛的情下,我從架上找出了克倫培若指揮愛樂管弦樂團與合唱團演出的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那幾天一個人開車時,就只聽這首曲子,靠這首曲子度過了生命中最空洞卻又最激動的一段時光。

面對死亡,最困難的是活的人要想起多少、要感受多少。不可能不憶起逝者的種種,然而每一分回憶都像利刃一般揮劈穿刺,提醒我們這樣的容顏這樣的動作這樣的時刻,永遠逝去了,一去不還。

我們活的人,需要安慰。我們沒辦法無情地忽略死亡事實,回去過正常生活,正常上班上學、正常吃喝玩樂。可是我們有限的精神能量卻又無法負荷時時刻刻沉陷在回憶與悲痛與失悔中。我們需要讓自己留在傷悲中,卻同時能從傷悲中分神的某種協助。

布拉姆斯不一樣的基督徒

我藉《德意志安魂曲》來分神。我聽到曲子裏簡單的德文歌詞唱出的信息,「哀悼者有福了,因為他們的哀傷終將得到撫慰」。「含淚播種者終將歡笑收割。因為所有的肉體皆如野草。所有的肉體終將損滅。因而我們向上帝祈求──啊,讓我知道自己的終局吧!我需要知道自己有多脆弱」。

布拉姆斯不是一個一般意義下的基督徒,他和教會的關係疏離、曖昧,整首《德意志安魂曲》,異於其他典型宗教音樂作品,從頭到尾沒有出現耶穌基督。

《德意志安魂曲》是布拉姆斯第一首成功的大型作品。在此之前,人們認識他,因為他是個風格特殊的鋼琴家,是個還算不錯的合唱指揮,是個活躍的室內樂作曲家。他一直無法鼓起勇氣來創作,發表交響曲,偏偏他唯一一首用上管弦樂法與管弦樂團規模的《d小調鋼琴協奏曲》,試演後引來一片無情、殘酷的惡評。

布拉姆斯缺乏自信,缺乏內在的動力讓他能夠越過內在的自我懷疑,完成大型作品。他的老師舒曼和其他同時代的人,很早就從他的鋼琴曲、室內樂聽出躍然欲出的規模衝動,也鼓勵他將被包裹在小型曲式內的巨大能量釋放出來,但卻不成功。

當然,舒曼不會知道,最終讓布拉姆斯衝破自我限制的,是洶湧的哀傷與痛苦,無法用鋼琴曲、室內樂表達與撫慰的哀傷、痛苦。而這份推湧布拉姆斯成長的哀傷、痛苦,畢竟還是要由舒曼來提供。

舒曼自殺 喚醒了琴聲

舒曼發瘋投河自殺未遂,給布拉姆斯第一次大震撼,讓他重拾起鋼琴協奏曲的寫作。四年之後,舒曼去世,布拉姆斯進一步將鋼琴協奏曲的一段音樂,配上了《傳道書》裏的文句,那就是《德意志安魂曲》最早的開端。

花了四年時間,布拉姆斯一再回到這首作曲來紓解舒曼逝世帶來的壓力,他承襲巴哈「清唱劇」的宗教音樂形式,寫成了四段合唱樂曲,接,一八六五年,布拉姆斯的母親去世,給了他更大的悲慟打擊。

安生者之魂

一八六六年,布拉姆斯帶這首未完成的作品到瑞士休息度假,在那裏修改了各個樂章的結尾部,也許是瑞士湖光山色的影響吧,原本陰鬱沉重的曲子,在每一段後面都有了較為樂觀的轉折,豐富了音樂色彩,也逐漸改變了音樂的意義。

一八六八年四月復活節前,《德意志安魂曲》正式在布萊梅大教堂首演,由布拉姆斯自己指揮。經歷之前波折,布拉姆斯原本對首演沒有太高期待,然而出乎他預料,去參加首演的朋友幾乎個個感動落淚,演出結束全場聽眾反應熱烈。

這首曲子因而不是在安死者之靈,而是安生者之魂,死者與死者引發的傷痛,幫助我們認識在死亡的必然陰影籠罩下,活真正的意義與價值。死亡非但不是取消生存的負號,反而映襯對照出生存背後超越的恩寵力量。我們慶幸自己活,隨慶幸死者曾經活過,活的生命經驗永遠不會磨滅,帶給我們真實且深切的慰藉。

文 楊 照

師說

這課老師的精句甚多:

- 書籍設計師是帶著腳鐐跳舞的舞者,他必須要持守為閱讀而設計的原則。否則他只不過在做一般的平面設計。

- (設計得)不能讀的書是失敗的!這傷害書、傷害作者的觀點。

- 眉目清楚、層次分明,是為版面設計之本

- (現在的設計趨勢是把文字排的很鬆,版心很細,版口很大。老師不喜歡,不利閱讀,亦浪費紙張。但現在就算是作者向出版社反映,出版社會告訴作者:) 書要呼吸的。(老師的評語:) 呼吸,咪呼吸到吹漲咗囉。

- 他們(設計師)不知道的(some basic principle of book/layout design)。他們很慘的,現在設計的training就是要新!純粹為了新,沒有理會閱讀的效果。
(筆者想:the ever seeking of newness should also be counted as a cliche, the very cliche that hindered the continuous of good designs and keep generating new but bad designs)

過節—summer HKIFF 條子小記

非常豐盛的過節。
(依觀看時序)

1. 香港四重奏/陸零柒
陸零柒真的很實驗,邱禮濤的生炒糯米飯很有心,麥曦茵的偏偏與一頁台北一樣拍城市夜幕小品,麥曦茵贏三條街。但因為同一晚看了2,所以一切都給比下去了…

2. 新世紀荊棘傳說 King of Thorn
日本動漫厲害又一例。它的世界設定、華麗感和複雜性,要到EVA和Ghost in the Shell的水平… 加上以Sleeping Beauty作喻,同時反思和顛覆此童話…
tagline: make a wish or it won't come true. 那個true,竟然是以這樣來實現…

3. 芭蕾天后蕭菲紀蓮 Sylvie Guillem: On the Edge
我覺得導演起頭起得好美:拍著sylvie擱在窗邊二郞腿,以"懶骨頭"襯托sylvie的舞蹈生涯,為整個片子(和sylvie這芭蕾天后)增加人性化的元素。

4. 九月號的惡魔 The September Issue
嘩嘩聲。嘩!咁靚!嘩!咁都唔過?嘩!咁樣bargain返個subtle嘅message返嚟。勁!最嘩的是vogue編輯室內的那一面編輯牆:白板+數十個如巴掌大小的相架式磁石貼=他們的編輯重地。每個磁石貼都可插入了一頁雜誌對版的縮小號,平排在白板上成蛇仔表。於是,一目了然。編輯室的人員可以非常容易的調配各頁先後次序,若取消則直接把縮小版面從相架式磁石貼中拿下來。編輯過後不用刻意記錄,而且人人可見。設計得非常好的編輯工具啊~


5. 沙宣魔髮師 Vidal Sassoon the Movie
承上,anna為何堅持vogue的封面女郎是短髮女子?我想這裡可能就是答案。vidal sassoon為nancy kwan剪的bob頭,一時間上了全球不同vogue的封面,立即成為潮流。

這記錄片完全是一堂藝術與設計歷史課。vidal sassoon是受bauhaus的建築影響而發展出他獨特的髮型美學,而開設學院和把影響力伸展至美國似乎亦與bauhaus 的發展是同一路的。而他後來上電視把自己明星化、又推出產品,則不能不說是美國資本主義影響底下的產物。
vidal sassoon設計的髮型的確是一個里程碑:女人從此不用天天上髮型屋去理那些膠著一堆的髮型,她們可以很容易的在家打理自己的頭髮。的確,很容易。
我尊敬所有打破女性鉫鎖的時尚人物,因為他們讓我們知道,女性主義並不是甚麼學術、政治或空談,或嫁不出的女人對男人的仇恨,而是日常… coco channel, ysl, 現在多添一個名字: vidal sassoon

此外,兩點:
他現在一個八十歲老人,但怎樣看,他的樣子都不過像只六十左右,而且身子還是很柔軟,還是能夠把瑜伽動作做得很深。因為,他一直有花這個工夫,他相信:good health, good mind. 這是我等五體不勤之輩需要學習的。
他不是跟從顧客的要求而剪髮,而是給顧客剪他認為最配合該顧客的髮型。他有這樣的vision和talent,這樣的communication skills… 這是設計師們需要學習的。

Saturday, September 11, 2010

從灰黑走向花花的明艷:智海的漫畫世界

洛楓老師的漫評。刊今天信報。竟有故事:原來信報的版本有誤,刊出了未經校對和修正的版本。以下轉貼自洛楓老師在其面書上刊出的完整正確版

洛楓老師此作完全是漫評範本,照顧得到內容和藝術表現方式兩方面。而最最欣喜的是,她指出智海早期的藍調與花花的溫馨是一脈相承。老在聽人家評智海不同了,我一直都覺得,智海的創作核心仍在,一直都想為智海寫一篇好像評stella那篇的文,指出其一體兩面之處。現在老師寫了,固然高興。(只是,我的rp係咪可以摺埋喇?)

----------------------------------
從灰黑走向花花的明艷:智海的漫畫世界
洛楓 原刊《信報》2010年9月11日

灰色的智海與飛天的棺材

喜歡智海的畫,是從《默示錄》(2003)開始,黑白的線條勾出落寞城市的疏離感,人際關係如友情、愛情、親情的煎熬與傷害,沒有濫情或憤怨,卻凝聚緩慢而沉澱的哀傷,內向的主角自絕於人羣與社會,表面冷峻,內裏卻情感澎烈——就是這種畫風,讓我從格鬥連環圖、日本漫畫、幾米繪本和麥兜故事,轉入本土新世代的閱讀,也讓我籌劃第三本詩集《飛天棺材》時,決定找智海繪畫封面;難得他一口答應了,便跟他說希望能有一張充滿死亡灰沉、卻又不失童真的畫作封面,可以很原始、很粗糙,但色彩繽紛。我不知道他是否覺得這樣的意念很自相矛盾,但數月後他交來的封面卻令我「驚艷」:利用孩子剪貼的手工方法繪製而成的樹椏、公路與亡命小巴,綠藍的混調撞擊鮮紅的斑點,既有童趣又帶點黑暗國境的詭異,時值2004年的夏與秋,羅志華仍然在世的日子。(青文書屋倒閉後詩集再版時,智海主動修改了封面,現存的原稿式樣只有十數本流落民間!)

2007年讀到智海的《灰掐》,那是跟台灣鴻鴻小說合作的繪本,仍是單色,但灰的比黑的多,文字和對白很少,形成仿如電影空鏡那樣移動的畫框節奏,漲滿方格的粗鉛筆線條糾結着人性感情、記憶、生活的追索與迷失,每頁兩格上下排列的圖象,從人的現世處境到火車外的窗景、從人的心境到夢的異境,層層叠叠,不辨東西,卻讓人沉痛、沉弱。從《默示錄》到《灰掐》,智海是灰色的,線條簡潔俐落,畫框的跳躍卻是多元的空間,筆下的人物孤僻、內歛、自我,甚至帶點遺世的味道,卻充滿瘋狂的想像,是表面靜默內裏汹湧的矛盾生物。基於這種認知,2009至2010年見到兩冊的《花花世界》,用明媚的筆觸、艷麗的色彩大塊大塊的塗畫溫馨的兒童故事時,我是訝異的,但藝術家也許就是變色龍,灰色的智海終於換上彩衣了!

溫柔的弧線與色彩

《花花世界》系列色彩鮮明亮麗,首冊以灰、綠、藍為主,二冊加入了粉藍、淡黃和橘橙,都是孩童喜悅的顏色;人物的線條貫徹前作,仍以圓線與弧形為主,少見稜角,但神情免去了含忍的苦相,展現了柔和的笑容。書題《花花世界》一語雙關,既指向名字叫做「花花」的小女孩日常生活的點滴,也泛指這個紅塵世界、繁華地區的眾生相,智海藉着孩子在家庭、學校、父母、友羣、鄰居等彼此交纏的關係,映現香港這個城市的生活內容與生存百態,以童真、稚趣襯托不合乎人性常情的歪曲現象,珍視創意、關懷、純樸和節約的美善。可以說,溫柔可愛的花花故事其實也是一面照見現實黑暗的鏡子,只是它沒有前作那樣站遠觀照,而是直接介入生活的點線面,用「身在其中」的視角揭開事理的前因後果。例如智海寫花花充滿想像力的遊戲,像左手跟左手摔角、用鉛筆和間尺砌成戰機、在衞生口罩上塗畫動物臉譜、用貓的頭像代替揮春的文字等等,不但見出孩童天真未鑿的奇思幻想,同時也是久違了、失落的創意,從而比對現代教育重視物質、急功近利、遠離天性的困境。

兩冊《花花世界》着墨最多的是家庭生活,尤其是父母與孩子相處的活動;正如智海所言,王司馬的《牛仔》漫畫給他烙下了不可磨滅的懷舊情緒,但另一方面也由於孩童的故事不能脫離成長的空間,怎樣認知和建立自我往往是家庭價值的體現。因此,智海用一幅一幅親和而不失幽默的圖像,營造一個平等相待、思想開明的日常景觀,父母身教言教,教導孩子善待動物、節儉生活、親近自然,用「同理心」感應萬物,但當中又不避嚴明的批判意識,對社會的貧富懸殊、科技過渡發展導致的生態破壞、官僚政策的失誤毀傷了社區人情等等,無不通過爸爸拖着花花的手,走過高低起伏的畫面而立體呈示,逡巡於這些畫格,我們也躬身自問,然後推己及 人。

跳躍的畫框風格

《花花世界》的畫框充滿跳躍的動感,如小孩蹦跳的腳步,在連貫情節與人物動作之餘,常作天馬行空的飛馳。我們知道,漫畫不是動畫、電影或小說,而是圖像,有或沒有文字,單幅或連環的扣連,很有自己一套獨特形態的藝術形式;有時候會以單幅的圖像(single image)通過時性的次第(temporal sequence),排列或倒置,組成串聯的畫像(image-in-series),每一方格(panel)裝載了空間、人物、景觀或動作,方格與方格之間的串或斷、跳或接,便形成了故事的張力、行動的發展、情緒的延續或空間的移換;一組方格組成一個版面,幾個版面組成一個片斷,連環的圖像便扣連成一個漫畫世界(Hatfield : An Art of Tensions)。此外,漫畫評論人Pascal Leférre也認為漫畫是空間的藝術,印在紙面上的是畫內的內景空間(diegetic space),即敍述的虛構世界,翻揭於外的是外景空間(extradiegetic space),即讀者處身的現實環境,我們的閱讀便是遊離和建構於這二重空間不斷的重叠與甩脫,借用想像力填補畫框與畫框之間的空白、聯擊跳接的情節與行動,「以身代入」人物的處境和情緒,這就是閱讀漫畫的樂趣(The Construction of Space in Comics)。 基本上,《花花世界》是四格漫畫,即每頁四格自成一個單元故事,但智海的畫格卻帶有下列幾種跨界風格:一、同一場景重複呈現兩個不同的結局,像捉迷藏的找到與找不到;二、同一系列的故事截分成幾個段落分開敍述,如花花學習寫字的進階;三、由現實的場域跳入超現實的空間,像夢境(往往以曲線的畫框顯示);此外,還有框內框(frame-in frame)的視點轉移,框內切割(由四格變成五格)造成的對比或連續等等。這些畫框的設置,使《花花世界》跳脫活潑,跨越想像的幅度遼濶(早已不限於四格),完全符合孩童不依常規、背離世俗的靈動變化。

一句到尾︰我們應該當政府冇到,觀看它腐敗至死亡。

自從年中開了fb,已經大大地減少了把這兒當剪報簿,但這篇對談實在太好,必須剪存(並流傳)。

(藍綠色粗體字及*強調號為筆者後加)

刊2010年9月10-11日明報世紀版

-------------------------------------------

世紀 .Voice & Silence

吳志森x陳雲 對談.二之一
戲,剛開始唱


整理/黃靜、陳伊敏、小寶 攝影/余俊亮

編按: 資深評論人陳雲的《信報》專欄被停後,陳在面書貼出消息。數天後同是「疑似封殺案受害人」的《頭條新聞》主持吳志森在微博傳佈此事。民間如巨浪反響——奇招破敵的道士,與勤勞平實的香港聲音,本是老朋友。二人嚴謹辛辣,見到網絡自強,卻仍舊認定傳統媒體是關鍵戰場——他們正與權力一方博弈,形勢看似懸殊,但評論人自有恢宏氣度。編輯請二人在烏陰的海港前撐起黑傘,隱喻風雨飄搖的言論空間。森哥演繹功架十足,而陳雲總是羞澀忍笑。近來陳氏提「自設終局」一說,以無聲為加速專權衰敗設下陷阱,幾成金句;而吳氏心中一團柔韌的火同樣引人入勝。如是,評論人的發聲與沉默意味了什麼?河蟹作風蔓延、23條立法闖關箭在弦上,媒體、評論人、甚或一個市民能夠如何安身立命? 我們請來吳陳兩位近日封殺風暴中的主角,促膝對談,於今明世紀版刊出。

about 吳志森:
人稱「森哥」,為電台主持及時事評論員。82年投身傳媒,「身心俱疲,未能休息」。於《明報》及《蘋果》等撰寫評論,文風理性平實,穩站民間之批判立場,以常識人情照現社會不公。在港台主持《自由風自由Phone》,又於《頭條新聞》中擔任主持,妙語如珠,更扮演深入民心的太后,以笑聲論盡天朝大小事;可最近只獲短期續約,引起坊間力撐。

"其實我已在終局裏。陳雲在懸崖邊,我已跳下去了,還未死就繼續。"

about陳雲:
長大於元朗,負笈德國修讀民俗學博士。回港後於何志平旗下擔當民政局研究總監。不忍政壇顛三倒四而退出,撰文論道。近著有《走出政府總部》、《香港有文化——香港的文化政策》等。常以「貧道」自稱,斬妖除魔見血封喉。其文章既關念草根生活,追認歷史傳統,又偶有奇巧心思,察見權謀佈局。在《信報》撰寫了11年的副刊專欄「我私故我在」近期被停,引起廣泛迴響。

"我是修行人,置生死於度外……我從無急流勇退,今次不是退隱。只是轉移陣地。"

陳:陳雲 吳:吳志森 世紀:《明報》世紀版編輯黃靜

民間社會取代人物政治

世紀:回歸至今偶然就出現言論的白色恐怖氣氛,兩位如何理解民間社會?陳雲自設評論「終局」,為什麼在此時此刻?是否覺得政改通過後更無望?

陳:政治大局已教人無望。個別議題的爭取更值得注意,或者是保育行動,或者是最低工資保障。民間逐次起底、逐次數臭政府,將問題歸結到不民主的議會結構,使民怨累積能量而爆煲,努力不會白費。評論界不用跟政府的大議題搭嘴,讓它自己「起錨」、自己獨白,愈說愈難堪。

吳:同意。枱面上的政治人物,即使當中有人經歷過直選洗禮,也無討論價值——這是其問政水平低落的問題。因此我會對民間社會寄予厚望。他們不再糾纏於像政改的大政治議題中,而是逐單玩,菜園村、最低工資、功能組別,以社會議題為議論主線,令城市的政治文化出現更新的可能。我認為評論也應走此方向。譬如討論城市規劃,道路如何興建,怎樣可以不那麼影響周圍居民等。政策論述會否太細眉細眼?我們就是要細眉細眼。這些是以前評論人不屑談的,過去他們往往要傾大嘢。

陳:以前會覺得這種層次要由社工處理。其實這種議題才攞命!而且介入這些問題的過程,能培養民間的膽量與意識。

世紀:這是一種對民間議政能力的踏實訓練。

吳:天星、皇后保留運動雖然不成功,但成就了好開端。個別議題所引發新的思維,對大論述的建立也有幫助。

世紀:但社運界常有憂慮,每一小政策上的推動未必可以累積到下一議題。

陳:天星、皇后、菜園村的運動,民間社會可能介入得太遲。但如果經歷了這些鍛煉,大家便敏感起來,就可跟貼政府部門的特快諮詢和議會表決,甚至反超前。學術界雖然不活躍於抗爭,但其知識也可以傳佈到社會運動中。

吳:他們喜歡說︰「怎麼現在才出來說話?我們諮詢了很久。」那樣教人欲哭無淚——明明我們說了很久,只是你們不理會。諮詢都有很多狡猾的小手段,這是行政官僚的否定論(negativism)。以前搞社運的朋友或者不懂,現在倒愈來愈多人懂得「大起底」。我發現後山為何突然圍了鐵絲網?以前我也不懂追查,現在學會了。一上城規會查就能查到,就可以追問。

虛實媒體.並駕齊驅

世紀:隨時給中止的評論氣氛對你們的寫作風格有影響嗎?

陳:以前與媒體有互信,長寫長有,可以慢慢來,逐點說明,罵足一年也不心急。現在覺得每篇也可能是最後一篇。

吳:我沒陳雲那麼「盡」、那麼趕時間。或者總有這麼一天,我在電視電台報章所有地盤也都會失去:你很難揣摩媒體主導者某天某刻,碰到某位有權力的人跟他說了某一句 ,就採取某種行動。其實我的節目一點不「盡」︰它讓人發笑。我不是用刀捅的評論人。陳雲用刀,拔出來還見血。我相對溫和——還有那麼多事情,你如何估計高壓線在哪裏?怎麼知道何時犯禁?我這兩日在思考,你不接受這種批評方式,你究竟接受哪一種?但一直想其實會想壞腦。

陳:不讓你知道規範在哪裏︰這是恐怖統治的一種手法。2001、2002年我已開始在《信報》寫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權力問題。當時北京反應很大,我被人滋擾、跟蹤一段長時間。每日十幾個人跟貼我行街,後來我向保安局尋求幫助,還落案調查了。很多人勸我別寫,我也跟報社說要停一停;但編輯說沒關係,請我繼續寫。後來寫了五、六篇「一國兩制」。再後來,看到內地政府開始從我的分析裏面「偷師」,同時內地賣地炒樓熾熱,官民衝突四起,我便決定不再寫了,免得教精政府。 「教精」不是說政府讀了文章會企圖改善,而是指我不想讓他們知道民間思維及解讀問題的精妙方法。終局清楚可見——若撰文幫它分析民怨,其實等於為它消了怨氣,或令它可以從別的方法消解民怨。一句到尾︰我們應該當政府冇到,觀看它腐敗至死亡。然而,梳理民間論述,造福年輕行動者的理論,我往後只會在論壇或小書店的講座裏談,但不會寫下來。

世紀︰網上世界令人想到情緒化的微博、面書和網上討論區。但相信你們也熟悉「民間獨立媒體」,或媒體行動主義(media activism);他們較接近新聞專業運作方法,有清晰的立論自覺和技巧要求。西方國家、韓國、台灣等地的民間媒體發展較成熟,有很強的行動力和機動性。你們怎看這些小本民間媒體呢?你覺得資深傳媒人/評論人如你們有參與空間嗎?當陳雲的專欄被叫停後,網上很多呼籲「獨立媒體需自強壯大」。你們認為民間有可能發揮媲美傳統媒體的影響力嗎?

吳:香港的獨立媒體,無論規模和影響力,還未成氣候,需要長時間的艱苦經營。但方向對頭,它們對主流媒體產生一定的影響和衝擊,在社會運動的高潮,如反高鐵運動時,產生了「議題設定」作用。但我擔心後繼乏力,無論資金和人才能否堅持下去****網絡和主流媒體是兩回事。主流媒體上表達觀點,與網絡受重視程度不同,決策者、達官貴人會讀,對政策有影響力的人會思考。在報上發表時,寫作心態都不一樣。會更為嚴謹。****寫博客、網絡往往只是感情宣泄。

陳:香港捐獻予民間媒體的錢,不足以維持龐大的影響力,但可以把守關鍵位置。傳統媒體的陣地不應放棄,民間網上媒體只是起到先導的作用,而且有媒體本身的限制,媒體群落仍然不夠大。****傳統媒體具有*文*獻*意*義*,且作者編輯要*負*文*責*,有權威與完整性,是一個可翻查的文本。即使《信報》只有幾萬人看,但作用猶在,然後再通過電子媒體、互聯網傳播,威力向外散發。 ****

世紀:反高鐵事件是反證吧。媒體的封殺厲害,巿民從網絡裏影響主流媒體。

陳:是的。民間力量在網絡裏聚焦到一個地步,令媒體不得不報道。互聯網是以發言數量見長,而非言論質素。它要形成很大數量、經過很久才能成為主流意見。言論若要在社會發揮真正威力,便要社會行動配合

吳:同意。虛擬媒體觀點破碎,閱讀心理也不同。要即時、快速、容易明白、一針見血。像陳雲被封的消息,立即就火速反應,有的甚至不認識陳雲,只覺得「一個言論很激的人被打壓」就已情緒激動,粗口連篇。但陳的文章在虛擬媒體很難傳播,五千字啊,讀到流淚。微博140字的格式最合適,再多就不行。傳統媒體至今仍有它對論述改革的意義。紙上媒體和電子媒體有其同質性,但新聞專業的流程不同。「傳統報紙在沉」的說法言之尚早,關乎公信力問題。

冬鳥未至,戲才剛開始唱

世紀︰多年以前,是什麼引發你們兩位擔當評論人?

吳:新聞前線採訪要有氣有力。老了,有本事就變成新聞機構主管、公關公司大員,沒本事者就留在這個壞鬼評論人的位置。

陳:我是被迫的,因為沒有人講我的立場和見解,只能親身出馬。若有人可代替我,或我覺得不應再公開評論下去,我便會退出。

世紀:陳雲自設終局,吳志森你呢?

吳:我在港台不是正職員工,也非公務員,而是逐次計數的 freelancer。只要我繼續選擇這個身分,危機感就會一直存在。每天我都預算最壞的會到來,每天我都在充滿危機感的情况下完成工作。 其實我已在終局裏。陳雲在懸崖邊,我已跳下去了,還未死就繼續。還未死可能因為電視的衝擊力在於即時反應大、當權者受壓大、民間監察力也大。如果不寫專欄,可能一星期後才有人發現;但在電視世界發生類似事情,二十分鐘人們就知道了。

世紀:吳志森縱橫媒體多年路是如何?都一路平坦嗎?

吳:哇,我1982年開始,雜誌、電視都做過。很久前寫過報紙但不是用自己的名字。那是八十年代,我在《信報》「論盡太平山」的專欄,與吳仲賢、黎廷瑤等人一起寫,用筆名發表。《經濟日報》我也寫過。現在不夠精力,不夠智慧。我現在感興趣的是,等天氣冷,鳥飛回來,去拍下鳥的時刻。

世紀︰關於陳雲自定終局,始終希望你能論述多一點:有說我們應在最差的時候留下來;你亦提到再寫不一定為政府進言,而是為民間梳理、強化論述。你可再申論嗎?

陳:我是修行人,置生死於度外。戰鬥開始便要上陣,若等待戰鬥,可以先休息一下。我做事有終局,但無退路。邪不能勝正,他們終須下地獄。要退的是邪惡勢力,不是我。 我從無急流勇退,今次不是退隱,只是轉移陣地。既然政府和財閥成了邪惡的急流,就不應疏導,也不應退,而應冷眼看它如何積累,如何爆發,如何冲毁堤壩。已經不是我們的政府了,那群人不值得我花時間去理會。

我只會為人民、為同志而寫。在《信報》寫的〈兩種租值,分隔香港兩個世界〉一文,就是將香港的萬惡根源,歸結到官商勾結和地產財閥壟斷。這是我最精細的論述,網上有流傳,但討論不多。「快樂抗爭」也是為香港這個特殊環境建設安全的鬥爭理論,很多人參與討論和付諸實行。

戲,剛開始唱。

---------------------------------

吳志森、陳雲對談.二之二:
心酸城市

「我想過參政。適當的時候,真正有機會執政的時候,或有很多「壞孩子」跟着的時候。」
—陳雲

「我有懷疑因為內地翻牆看《頭條新聞》的朋友多了,因而港台受壓更大。」
—吳志森

對談者簡介

吳志森,傳媒三棲健筆,《頭條新聞》愈做愈旺,危機重重。因為身心俱疲,所以更加不能休息。
陳雲,評論者,《信報》專欄被封後,撰〈評論之終局〉,以沉默為器,製造官民對弈的新形勢,力圖出奇制勝。

編按:風波浪接浪。陳雲《報》 專欄被停,《頭條新聞》吳志森僅獲續約十集,馬上就接戰第三回合︰吳志森為陳雲新著《中文起義》寫序、以此事借題發揮,結果給天窗出版從書中抽起。唯有人民掌權才能發聲嗎?吳志森厭棄政治中「犧牲小我」的語言邏輯,與權術劃出一臂之距;陳雲則點頭肯定參政之積極意義。十多年前,報章編輯為陳雲根改筆名「陳雲」,與中共元老同名,正有打着紅旗反紅旗之意︰下文對談中他說要為其假想的抗爭追隨者提供「革命教育」, 亦直取核心,與北京的革命修辭隔岸對峙。港台守成,媒體自主令人憂心,人們疲累上班,共產政權與資本主義沒有成為彼此的掘墓人——但歷史仍未終結。

昨今兩天,世紀版刊登二人對談,為評論人位置、媒體困境、對城市未來的張望一一抒懷。

陳:陳雲
吳:吳志森
世紀:《明報》世紀版編輯黃靜

陣地:從無到有,又從有到無

世紀:《頭條新聞》以往也間中休息停播,像馬季休暑。但這次停播時間更長。正所謂「封殺嫌疑更大」。對你會是格外的衝擊嗎?

吳:《頭條新聞》在過去21 年來,大大小小的角力不知凡幾。但可以肯定,明暗壓力下,香港電台的高層都企硬,所以倖免於難。但這次不是︰壓力來自港台高層。以前最多風聲緊,迂迴一點 表達,從不終止節目或者換人。今日完全兩碼子。雖然可能是謠傳,但若非網上激烈反應,很快會變為事實了。在這種拉扯中,沒人知道《頭》可以生存多久。

陳:同意。此前我未遭遇過地產商。

別說普通小市民,某個官員若要向地產商搞對抗,他們絕對有辦法讓你丟官。2001、2002 年我已開始在《信報》寫一國兩制沒給叫停,現在反而寫幾篇文章就叫停。如果你跟我說寫得柔和點,還有得傾,但他們現在是立刻把專欄停掉。那就只能在戰場見。

世紀:你指和《信報》在戰場見?

陳:可以這樣說。後來有《信報》文化版編輯找我和另外十幾個作家合寫「名家薈萃」欄,我也推辭了。

吳:正如《頭條新聞》,我的存在其實是香港言論空間的點綴。我可以呼風喚雨嗎? 不行。可以煽動十萬人上街嗎?沒有能力。

陳: 但當有人問香港還有言論自由嗎?就可以說,有,起碼還有《頭條新聞》。

吳:對。它只是給言論自由空間多一點色彩,本身不是主流。抽走了,不就是清一色了嗎? 我不明白為何要打壓它,不能讓它存在?這是什麼?這是愚蠢。當然我有懷疑因為內地翻牆看這節目的朋友多了,因而外部壓力更大。其實,點綴的意思是從大局 言,較溫和,講道理。我認為我對當權者沒有太大傷害性,我的存在,某程度更有利管治。

陳: 殖民政府曾經刻意培育議政場合。無也要弄到有:例如論壇、烽煙節目。其實電台曾經有利於管制︰七十年代香港電台就是這角色。有效管治,就是讓人不恐懼政 府,覺得政府會善意回應市民意見。六七暴動之後,需要官民間重新建立信任,讓人感覺政府是自己人的政府。當時政府的公共廣播,請官員上節目解畫,過程讓市 民接觸到政府施政程序、投訴處理。

吳:這就是疏導民怨,讓民眾覺得政府不止壓榨、不是硬銷自己的政策,甚至還主動找人批評自己的不足。當然,它也不會挑戰自己的殖民統治; 但總之,它不會搞清一色。

世紀:陳雲是否覺得現在港台也到了終局?

陳:還未。節目與寫評論不同,節目的象徵意義更大。評論不寫下去,可能因為廣告商的壓力、很忙、寫盡了等,可有種種理由。但一個針砭時弊為主的節目製作可以持續下去,或突然改變製作路線,則是個很重要的象徵。

吳:現在「裏應外合」的局面其實很惡劣。內部火大,資源上壓你,行政上阻擾:他們會問你「用不着做這麼多集吧?」這種白癡問題。我們這些上了年紀的,就慢 慢跟你磨。但新進去的政治節目員工,老闆整天盯着你、挑戰你,年輕人要麼遷就,要麼離開。這怎能傳承?要是有人着我不要說什麼、要說什麼,我會把簿拿出 來,叫他逐字寫下,跟他說「如你夠膽寫我就夠膽讀」,並且會在大氣電波說我讀的就是你寫的。

世紀︰有說無綫掌舵人如袁志偉愈來愈保守、亞視資金來源反覆、有線和Now 陷入收費電視台的困獸鬥中,商台亦有捲入把節目賣給民建聯的風波。近年港台可有新的定位?

吳:本來港台的角色一直尷尬,既是公共廣播機構,又是政府部門,兩者有不可調和的矛盾。自從港台檢討的鬧劇結束,由曾蔭權一錘定音,命港台回歸到政府部門 的位置後,港台一直陷入痛苦之中。到約章簽署,顧問委員會成立運作,港台更多了十個太上皇,內部諸多掣肘,政治壓力愈來愈大,比商營媒體近十多年來面臨的 危機,有過之而無不及。

陳:去年政府決定維持官方身分不變, 承諾增加資源, 但有新的約章和顧問委員會來監督。驚魂甫定,廣播處長又旨在守成,甚至有所退縮,談什麼新的定位?以前港台用新聞節目、時事論壇和寫實特輯來帶動傳媒前進的角色已經失去,現在只是維繫水準不變而已。

媒體︰迴避政治,靠攏商業

世紀:你們覺得此刻對媒體和評論者來說是否真正的壞時代(Real Bad Times)?媒體機制轉變和外界施加壓力是否正在加大?兩位可否提出分析。

吳:回歸以來,愈見倒退。媒體和學術界原本無所不談,現在卻不敢談西藏問題、新疆問題。我們曾經滄海,固然明白其中利害關係,可現在連普通年輕人都會說:這是敏感的,不能談。我初出道的年代,愈反叛就愈吃香。今天的風氣從哪裏來?簡直要請陳雲解毒一下「敏感」二字。

陳:奧運期間,陳巧文示威抗議中共的民族政策,大家竟真的當她有罪。

吳︰文成公主為什麼會嫁往吐蕃?正因為那時它是實體政權。

陳︰「自治」是什麼,再沒有人敢碰了。

吳:我喜歡引起爭論。但如此大氣氛下,怎可能不受影響?——我也很累、很壓抑。

陳:一個人發聲,要有人回應,才能延續討論。

吳:例如最近沈旭暉、阮次山、劉迺強回應的「次主權」問題。都頗熱鬧。不管誰對誰錯, 是否有粗疏, 我敢保證,再來一兩篇,討論就終止了——主權只有一個,不可分割。

世紀︰媒體的自我審查問題,容我嘗試以《蘋果》近來就政改的「轉軚事件」來談:《蘋》代表着資本主義式民主、和政府對着幹的在野位置。他們資本主義先導,又非常民粹。這片香港「言論自由」裸露的陣地,看來正被消解?

吳:媒體不堪,緊跟「市場」。賣紙收視先行,到處媚俗。而其經營資金也愈來愈大,不得不向大財團靠攏,容不下獨立批判的聲音。港台作為公共廣播機構,本來最有條件超然物外,但無奈掌舵人甘心自我設限,自毁公信,最不可原諒。

:《蘋果》鼓吹放任式的資本主義和民粹關懷,是正常商業策略。謾罵諷刺一輪,卻缺乏深刻的分析,不提出新的理論和實踐模式,只是宣泄怨氣,修補舊制度, 使之可以長命百歲。****這只是言論發泄, 並非言論自由。****《蘋果》《東方》一類媚俗報紙,用綜合策略吸納精英媒體內容,但將之淺薄化,它們坐大後精英媒體便不能維持以前的編採質素。同時,精英報紙 被逼柔化身段,結果成了《蘋果》的精英版或A 貨,今年《信報》便走這條路線。

另外,頗多商業被地產財閥兼併,導致廣告客戶集中,財閥容易施加壓力。結果,媒體風格趨同,即使香港仍有幾份報紙,但言論質素差不多。精英報的墮落是真正問題,但製作成本高昂及難以擴張讀者群,是致命傷。

城巿︰政府不仁,人便歇斯底里

世紀: 23 條如果通過, 媒體更加弱勢,身為媒體人,如何應對

吳:不離口誅筆伐

陳:方法是將問題拉闊拉長。03 年開始撰文指出條例如何影響媒體自由、資訊自由會影響生計,影響炒股票接收資訊,斷米路。五六篇連續寫,*讓*普*通*人*明*白*。

吳:我也一樣。記得2003 年,我拿起一本書交給葉劉淑儀,問她: 「局長,我家有很多這類書, 你找人到我家看看, 你覺得是否有煽動、叛亂的可能?」那本書名叫《如何推翻政府》,她連接也不敢。經報道後,大家明白了23 條原來會過問家裏的書架。第二次,我在節目裏問官員,1940 年代的「大公報案」, 有社論被當時的殖民政府檢控,如果發生在今天,會不會捉人?他不敢回答。我們一定要暴露這條抽象法案與日常生活的關係︰圖書館的書本要燒掉?寫文章的報章 要查封?在學校教書也有障限?

世紀: 政府似乎覺得政改方案通過後,做什麼都可以。

陳:現在遍地煙火民怨。議員出來說話,就跟貼他,很多合法的招數可以玩死他。不要覺得群眾沒力量或圍攻立法會沒用。香港其實很脆弱,七百萬人擠在一起,所 有公共設施和資源都已經用盡了,一攻即破。要是所有人一起在八點鐘搭地鐵,中環的人還能夠上班嗎?****民間不合作的歇斯底里,政府能夠承受嗎? ****

吳:大家會愈來愈清楚,有沒有樓都感覺相同,今日我受誰逼害,為什麼生活成本如此高昂?我已每天工作十二小時,打三份工。你會開始問為什麼?去倒垃圾卻斃命了,讓人打冷顫,還聽過被捲進垃圾車的駭人畫面,*香*港*人*做*得*太*累*了*。

陳:聽後令人心酸。

世紀:有沒有想過參政改變現局?

吳:我沒興趣。我是難以承受實際政治的,覺得要操控權術我自己過不到自己那關。我最常聽的,理直氣壯的是,社會的一定要有 人犧牲, 為了大的原則,有人犧牲有何問題呢?我會立即走開,沒辦法接受。我這個人比較婆媽。

陳:我想過。適當的時候,真正有機會執政的時候,或有很多「壞孩子」跟 着的時候。就算毓民也不是很多壞孩子跟隨,且也非糾纏到底令對方屈服;認為真有效才做,不然只會晚節不保,上了議員的位置,變成一個職員議員,無謂。如果 那一天真的發生,那將是思想教育、黨政訓練的問題,未必能那麼理性或民主。抗爭不獨為自己一口氣,而是為整體社會。這是革命教育。

(陳雲、吳志森對談二之二.完)

整理 陳伊敏、小寶、黃靜 攝影 余俊亮

Wednesday, September 8, 2010

一起拒收廢紙吧!


昨天晚上跟同事談起這個免收廢紙小貼紙,忽然腦中想起第十災殺長子之災的意象。當時耶和華要衪的子民在門上塗上公羔羊的血,好讓死亡天使辨出他們,免他們於這殺長子之災。我知道我是有點想多了,但這個小貼紙不就是免你於難嗎?不單是免於收取廢紙之難,更是免於製造這些廢紙的共業之難。

是回家時看見大廈只我這一戶人的信箱貼了貼紙,一時孤單,話多了。

Tuesday, September 7, 2010

something about love

1.
陌路人從同一個入口走進電梯,向左走、向右走,選擇站在一點,與另一個人最遙遠的距離。日復日,年復年,這個距離構成一個關於愛的圖案。And this is sometime about love.

二零零八年十一月十八日攝於尖東公共圖書館,這升降機現已翻新,不復存在了。


2.

這大概是公園員工工作後留下的水痕,不經意地。拍過這張照片後的沒多久,水份就會給蒸發掉。And this is sometime about love.

(我本來拍了一張相片,攝得一對戀人手牽手經過。但這不是太殘忍了嗎?)

二零一零年八月九日攝於香港公園

cafe with a bird


Saturday, August 21, 2010

外星人道聽途說小筆記之細路

1.
早上的巴士上,一母親在講電話:「吓,今日我無俾個仔返學呀。今朝咁大雨,廢事煩啦。」
哦…原來是這樣的,因為麻煩,所以可以不上學。原來上學這回事,對地球家長來說是這麼兒戲的。雖然外星人怎樣也不理解…

2.
以下事情是聽回來的。

述說者與一個小學女生和其爺爺嫲嫲一起在酒家飲茶。

爺爺:叫人啊。
女孩:不用叫的。
爺爺:要叫的。
女孩:兩蚊。
爺爺:給你兩元你就會叫麼?
女孩:對。
爺爺淘出兩元給女孩,女孩收了後,稱呼了述說者一聲。

爺爺:吃這個啦。
女孩:不吃。
爺爺:要吃東西的。
女孩:兩蚊。
同樣地,爺爺淘出兩元給女孩,女孩收了後,吃了面前的那一小碗麵。

外星人聽著述說者說話,無言。

Wednesday, July 28, 2010

外星人田野筆記——拍拖

事例一:
外星人向已婚男同事L宣傳字花園:「字花園好正架,喺個公園度一邊漫步,一邊睇詩,係咪好浪漫先?絕對係拍拖嘅好節目!」
L:「我結咗婚架啦喎,唔洗拍拖架啦喎。」
外星人:「咁結咗婚都要拍吓拖架嘛,得閒去拍吓拖維繫吓感情呀嘛~」
L:「咁…咁都係嘅…」

事例二:
外星人向友提議找某君幫忙一事。
友:「佢都唔喺香港。」
外星人:「咁佢遲啲會返嚟架嘛,佢去咗拍拖之嘛~」
友:「人地結咗婚架啦,唔洗拍拖架啦!」
外星人:「我知佢結咗婚,但係佢特登放低晒所有嘢飛去外國探老公喎~ 咁仲唔係拍拖?」

事例証明,很多人認為拍拖只屬結婚前需要做的事。結婚後則毋須再作此行為。外星人認為,難怪現在如此多人類決定不結婚。

Friday, July 23, 2010

書展物慾小記2010

交通、飲食等雜費從略

簡體字書

楊絳 我們仨 $23
-- 是沖著陸智昌而買的,其實可以不買…

托爾斯泰 天國在你們心中 $15.6
-- 經典,斷貨多年,終於再版,即買。

鈎出超可愛立體小物件100款 $32
-- 唉…又敗了…


三聯 書8折 dvd 9折

因為喜歡它們的出書路向,因為老以為自己買後會"的"起心肝做本土漫畫研究(<--好明顯兩者並無關聯),所以亂咁買

敗在土製漫畫手上:

江康泉 pandaman敗時代 $70.4
-- 江記終於加入土製漫畫行列,瞬間使我有"研究三聯土製漫畫=研究本土漫畫"的錯覺 (放心,我知道不是,我很清醒)

小克 http://www.bitbit.com.hk/ $78.4
-- 小克大人深入電腦世界,極盡諷喻之能事。

貓室動畫大集結dvd $99
貓室 癲噹 $70.4
-- 貓室,我睇好你架,動而優則漫,我會仔細睇你本書架。另外,小克個序寫得太好啦…本土漫畫咪就係喺主流獨立之間玩游擊之嘛!我係咪可以開始寫phd proposal啦~ 定係我可以收皮呢…

麥圓本 stella so 五湖四海家常菜 $102.4
-- 師姐,我唔係為咗我嘅終身幸福而買呢本書架。(懂做菜、懂針黹又如何,我的幸福還是不可能)

阿拔 餐餐有餸加 $56.3
-- 早就該買的一本書…

出版相關 (扮晒係業界嘅人,其實我當然唔係…) :

莊玉惜 街邊有檔報紙檔 $78.4
莊玉惜 印刷的故事 $102.4
陳曦成 英倫書藝之旅 $102.4

送 三聯優惠証 (全年正價貨品9-95折) + bit bit folder + 癲噹folder


kubrick 繁英75折 簡85折 雜誌9折

firenze的設計愈來愈好,潘國靈本新書《親密距離》真係靚到暈,可惜我對潘的文字無乜興趣…

(簡) 別想擺脫書 $34
-- 對,真的,擺脫不了…唉…

字花 #26 $26.1
-- 習慣…

谷崎潤一郎 陰翳禮讚 $75
-- 書呢,想認真的從頭到尾讀一遍好久了,新版的設計與內容是絕配,此時不買更待何時?

自圓記  陳慢由 $54
-- 好似係講女人仔獨身的小說,阿卓做裝幀。關於內容或者裝幀,都是睇完再說。

羅蘭巴特 明室 $90
klack--about intimacy $60

how to plant a tree: a simple celebration of trees and tree-planting ceremonies $84
-- 本書靚到癲呀!!!

postcards from penguin: 100 book jackets in one box $150
-- 企鵝大人… this is a pandora box...


手作 9折

布用印台 x2 $50.4
-- 好貴…但又好想把圖案印在布上…超矛盾…


本次書慾需費共銀$1213.8
一年比一年花的多錢。今年敗在:工作關係入多去一次…
今年,其他慾望當然依然不能舒展,部份更宣佈其不可能…
或者,我真的需要清心寡慾地回去讀書。(請注意:此句的重點詞語在:"清心寡慾"和"回去", which is impossible... 希望能清心寡慾,也是慾望的一種…)

Thursday, July 22, 2010

哎喲

早上醒來,腳丫一伸——

哎喲…
抽筋。

痛得我。

(扮晒喺詩。今朝真係抽筋。)

Friday, July 16, 2010

一瞬


早上,陽光明媚。我在露天巴士總站等巴士。陽光溫暖我的腹,簷篷保護我的眼。我倚欄看書。忽然在書邊閃過一堆黑影,一群鳥兒飛到街燈上,佇立。如此安靜,如此美好。我輕輕的把相機拿出來,拍下這一瞬。然後巴士駛至,掩蓋了陽光、天空和鳥。我走到巴士車尾,抬頭再向街燈一望,整群鳥兒消失得無形,甚至整個天空也沒有半點兒牠們的影踪。
這太過真實,又太過奇幻了。

Wednesday, July 14, 2010

花與紅菱豔



周日,我把放在辦公室的乾花帶去裝飾我的檔口,為著保存著它們的乾燥度,我又把它們帶回冷氣長年開放的辦公室。我收拾著它們的時候,一些細碎的小花從枝幹掉下來,我把它們一一拾起,以小紙片黏貼成小碟,安放它們。

做著做著的時候,我想起了一位友人在到過我的辦公位子後的評語。
"你唔好擺啲乾花喺度啦,會影響桃花運架~"
"我有活生生架,嗱,黃金葛。"
"呢啲無用架,要啲鮮艷開花架嘛,而且你咁多乾花,得嗰盆嘢點夠呀"
她是出於好意的。但難道我要把它們都丟棄嗎?它們代表著友人對我的愛、它們代表著友人的幸福,每一束我都能告訴你,它的來歷。難道我就要割捨掉友人的愛,才有機會得到那如獨角馬如四瓣三葉草那般的愛情?類似的規訓太多。

紅菱豔

另一方面,我得著非常美好的愛,前輩們的愛寵。尤其是他。他讓我想起父親,或者情人。但事實是,甚麼都沒有發生,而我安於這個狀態,安於享受他所給我的,沒有慾念的愛。他完全的信任我,放任我去做我想做的 (至於不想做的,他會有他的辦法,用不著我來擔心。),把事情全然交託給我,信任我的能力,同時又在適時指引我、幫助我、教導我。他照顧我了解我,知我的路癡、冒失和過份緊張,知我所限,並從來沒有因此而責難我。他忍耐我的使性子和壞脾氣,縱使我知道是我不著。他引領我到我希望發掘的領域,他引發我對這對那的興趣,他甚至不介意我因此而放慢了正事。我在他和一眾師長前輩的愛裡成長,不能自已地一頭栽進自己喜愛的物事裡,以我的成果來回應他們的愛。我相信這不會是那雙紅鞋子。是嗎?

細活

忙得都忘了要在這裡說細活的事。嗯…這樣的,我想把我的手作低限度的拿去賣(當然也可以訂制),我把這裡關於手作的帖子都抄到小店的網站裡,而小店也在過去的周日試業過了。

我把細活攪得一副不吃人間煙火的模樣,然而,我深知這不是真的,這只是我的想像和慾望。把一切的黑暗、憂鬱、孤寂、慾望、怒惱、尖酸、疲累都留在這兒好了,好供養那樣的細活日子。

茫然

看著好友一個接一個的戀愛、結婚、生兒育女,是替她們高興的。

只是,我不知道為什麼,總在想起她們的時候,想起今年電影節裡看過的一個片子裡反覆出現的片段。

片段是這樣的:小孤女與一眾孤兒站在孤兒院的門前大院,她眼神茫然,張口合口斷斷續續的跟著大家唱著一首歡送的歌,然後站在前方的小孩給大人一把推到私家車裡,私家車徐徐駛出孤兒院。

她不了解這個儀式,也不了解私家車要到何方,但其實她了解這個儀式,也了解私家車何往。但她只有茫然。

(影片是法藉韓裔女導演Ounie Lecomte自編自導的半自傳作品 "等愛我的人(A Brand New Life)")

"請帶我離開,遠離這個地方"—再讀clover


"請帶我離開,遠離這個地方。" 素

* * *


"妳這麼喜歡睡覺嗎?" 和彥
"因為睡覺可以忘記…孤獨。" 素

* * *


"即使我死了,也一定不會有人哭…因為我只得一個人。" 素

* * *

我想令你得到幸福
可是我不能成為你的人


* * *

《clover》

我渴望得到幸福
我渴望得到幸福

和你一起得到幸福
成為你的幸福

請帶我離開
遠遠地帶我走
離開這個地方
帶我離開

解不了的魔法
停不了的吻
醒不了的夢
不會消失的幸福

小鳥們唱著
聽不懂的詩歌
長著翅膀也不能
在空中翱翔

獨自一人無法到達的地方

請帶我離開
遠離這個地方

沾濕了的翅膀
纏繞著的手指
融化了的身體
重疊著的心靈

帶我離開
我渴望得到幸福

不要你的過去
只想要你的現在

帶我離開
我渴望得到幸福

* * *

找到四瓣三葉草
就能得到幸福

不過
請保守秘密

三葉草的白花
在哪裡開放

它的葉有多少瓣
四瓣三葉草

我想令你得到幸福
可是我不能成為你的人

* * *

以上的文字全部摘自我最愛的漫畫 《clover》。少時,我被它獨特的分鏡迷住,我被它美麗的畫面迷住,我被它的故事迷住。它就在我是白紙的時候迷住我,所以它深植下來了。昨晚我又重讀它了。女主角素沒有名字,素是日文裡4的意思。4是她的編號,代表她擁有的異能。世界只知道她的異能,只研究她的異能,只害怕她的異能,只渴望擁有她的異能,只為了她的異能而爭奪她;卻沒有人知道她、愛護她。她只想愛和被愛,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儘管她必須為此而死。她的孤獨,深撼我心。

我一直以為這是一個尋找幸福的故事,但昨晚我發現,這其實是一個講述幸福的不可能的故事。一如世上沒有四瓣的三葉草一般。

Tuesday, June 29, 2010

文學家

總覺得,有時候,文學家比起晢學家、社會學家看得更澄明透澈,而且會以一種更易懂的方式表達出來。

例如:

"一次又一次的囚禁不停地召喚著人們,一聲又一聲唱的却是自由。當人無能豁免那召喚的時候,已然接受了懲罰。" ~ 聆聽父親 /張大春

Friday, June 25, 2010

外星人田野筆記之學術會議篇

外星人唔知點解去咗一個大型學術會議做阿四。

1.
台上一台灣學者分析中國某文化現象。問答時間。一大陸留學生「發問」,直指台上學者非大陸人,並不了解國情;同時以自己內心的恐懼曲解台上學者之分析。台上學者以漂亮回答贏得掌聲。小休時間。外星人不經意聽到兩位大陸留學生的交談,直指「這些」老外只是少見多怪。
外星人不明白,為何所謂「外人」的視角不是打開慣習、開拓視野之途,而是少見多怪、不能參考、應該排距的呢?這就是地球上的大陸留學生了嗎?

2.
較閒暇的時段,一地球人與阿四們攀談。話題轉到大學學費問題。該地球人表示,由副學士直接升讀大學二年級,雖然是self-finance,學費較貴,但其實非常划算。因為你只需要唸兩年書即擁有一學位,多出來的一年可以出去工學賺錢云云。外星阿四們答不上話。
外星人不明白,為何唸書為的是一張紙,而不是真真正正的去學習新知識。學費較貴,少一年的學習時間,外星人看不出有何划算之處。而且,地球上常有僱主不願意相信求職者之學歷,對求職者考東考西,這可不是無因的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送甜品:老少女小劇場

地點:一個展覽的小聚會
人物:老少女、工作中認識的已婚男B及上司K

B(指著K):…我在X(某本刊物)看見你(K)年輕時的相片
老少女(好奇):吓?點既樣架?
B:咪一個XX青年咁既樣囉,哈哈,自己想像吓啦~ (該刊物年份)8X年呀,幾恐怖呀!
老少女(思考狀):8X年?我仲未識講野呀…
B:吓?唔會,你嗰陣時應該睇緊乜野卡通片…
老少女:唔係囉,我嗰嗰陣時真係應該仲未識講野囉。我係(生物意義上的)八十後嚟架!
B(驚奇):吓?你咁後生既咩?
老少女(灰):你洗唔洗我SHOW身份証你睇?
K(笑):乜你覺得佢好老咩?
B:唔係,不過你(老少女)諗野唔似咁後生姐…

即係咁,呢個理由點睇都係有啲牽強。如果老少女的樣貌年青,則評語應為:你咁細個諗野咁老積/成熟/…嘅?

老少女欲展示自己僅餘的青春,不料被人過咗一棟,就書下給大家笑話笑話吧。

Thursday, June 24, 2010

老少女寓言

白女恨嫁日久,但一直明白不能亂嫁,要找到一個好男人才能嫁。

白女一直有一男友,可恨該男鈎三搭四,與好男人相距甚遠。該男曾向白女求婚,白女當然係睬你都傻。今番該男再向白女求婚,白女年紀漸長,十月芥菜,遂決定與該男談判。經過一番周旋,最後該男向白女承諾婚後每個周日不會去滾,只會留在家中陪伴白女。

白女身旁之姨媽姑爹大聲叫好:係囉,女人始終都係要嫁人嘅,呢個承諾有好男人成分,一於嫁啦~ 你只要日後同佢一齊,多啲包容佢,佢嘅好男人成分就會增加,慢慢佢就會變成真好男人。

唯白女之閨密力勸白女勿嫁該男,直指該男之承諾之虛假:你同佢一齊唔會有幸福架!你同意佢呢個所謂承諾,咪即係同意佢星期一至六出去滾?而且佢星期日個人喺屋企唧,佢都可以同其他女仔上網傾電話。你嫁咗之後,就更難叫佢唔好去滾架啦!女人一定要揾到個好男人先嫁架嘛~ 呢個係我地成班sis嘅信念嚟架,你唔記得嗱?

雖然白女之閨密所言甚是,白女堅持要嫁。白女閨密之一、一向對壞男人疾惡如仇的連女於婚禮當場忍不住辱駡白女,婚禮上各賓客為之側目。

老少女曰:壞男人並不會因為身旁女人的包容而變成好男人的。另一方面,道不同不相為謀,又何必為一自甘墮落之白女而有失斯文、影響一般人等對吾等女子之觀感?可知於尋覓好男人之路上,一般人等對吾等女子之支持係極為重要的。

Tuesday, June 22, 2010

upcycle handcrafts

好一段時間沒有貼手作,為的是這個展覽。現在部分作品正在集成中心展覽。這些細活都是以廢棄物製作而成的。
物的價值是甚麼,環保是甚麼?最後都不是數字的問題,而是每個人的心和生活態度的問題。這是我一直在想,在文章裡想說的。(雖然寫得不好,又寫得慢) 希望還未至詞不達意…













物之價值再現


是次展覽為「升級再造」設計了一個標誌。標誌是一個箭嘴,旋轉向上,共有三層。一般產品的生產模式是「take, make, waste」, 即取用天然資源、製作和棄置。標誌的三層代表「升級再造」的生產模式:「waste, take, make」,即取用廢棄物再行製作。

因著展覽的緣故,接觸到「升級再造(Upcycle)」這個新鮮詞兒,我一再想像它的意義。

記得早些年開始流行環保的時候,我媽就說過:現在說甚麼環保的,哪裏及得上從前的人環保!

她回想年少時,衣物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地穿戴、包書用的是月曆紙、轆麵粉用的是舊玻璃樽,就是爛銅爛鐵甚麼的,都可以賣給收買佬。現在?莫說再沒收買佬,就是衣服月曆紙等過季過時後都只會直接往垃圾桶——或者回收箱——裏丟。早前讀到陳雲先生「回收」一文,以社會經濟之狀況與發展分析回收業之興衰,直指現時雖然興起環保思想,社會卻無環境配合回收工業,致使回收有名無實,或成為「購物狂的告解室和贖罪所」。所言甚是。

升級再造有可能是出路嗎?近年回收工業被視為蝕本生意,因為接收物料需大量人力和運輸成本,物料存儲又需大量土地空間,但製成品卻無法抵消這些成本。「升級再造」一詞源自《從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一書,用以形容取用廢棄物並將之轉化成消費者產品的過程。一般的循環再造(Recycle)大多只是降級再造(Downcycle),廢棄物會被還原成原材料時耗用大量能源資源,再造產品的品質和價值亦會漸趨下降;升級再造則直接以廢棄物為製作原料,免除還原成原材料時的能源消耗,並以提升廢棄物的經濟、美學、實用等價值為目標。而今次的實驗展則再進一步,探究升級再造的運作系統:可以運用社區網絡來回收物料嗎?可能連結工廠回收它們的邊角廢料嗎?如何把廢棄物設計成有價值的升級再造產品?製作過程可以在本土進行、幫助社區就業嗎?……種種想法都是期望回收能有名有實,不再浪費,又不會蝕本。

不過它只可能是環保的小小一途,為無法避免產生的廢棄物提供出路;源頭滅廢才是最根本的。升級再造或者甚至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提醒。我們可以直接從升級再造品的外觀看到原來的廢棄物,這提醒我們:哦~ 原來垃圾也可以不是垃圾,可以依然有價值——不只是經濟價值,更是物的潛能和美麗。這是從生活需要和手邊資源出發的創見、創意、創新、創造。從前社會人人皆有此視角,比較起來,我們則是集體創意匱乏。不過不打緊,我們可以隨時拾回,只要你願意。

兒時總給規勸要把飯菜吃光,皆因農夫種米「粒粒皆辛苦」。這是珍惜的道理。不只珍惜金錢,更珍惜擁有之物、背後的辛勞和我們的福氣。一件物件—無論是名牌手袋或是包裝裏的塑膠托盤——在到達我們的手邊之前,都經過漫長的路:原料提取、設計企劃、生產製作、包裝運輸、宣傳銷售……每一環節裏都涉及眾多資源和資本的消耗,以及從業人員的心血和汗水。在現時的消費模式下,這些過程都不被看見,但其實不難想像吧,同樣「粒粒皆辛苦」。

看見物的價值,加入自己的創見和創造。升級再造的精神,大概如此。

惜物,惜福。共勉之。

刊2010年6月18日明報世紀版 (作者為《地毯、橫額與皮革—升級再造實驗展》參展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覽資料
地毯、橫額與皮革—升級再造實驗展
日期:即日至6 月30 日
地點:集成展館a-link plus
灣仔軒尼詩道302-308 號集成中心
查詢:9672 4867 / info@hkcmp.org
http://www.hkcmp.org/eflyer/upcycling_eflyer.html
http://www.facebook.com/event.php?eid=119579301417045&index=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收 /陳雲
信報 2010-06-04

路過回收箱,難免回頭望。回收箱很困惑人,籠滿了,是善心多,環保意識強,也是經濟興旺,購物重複,貪念充塞,亂購物而家居位置不夠,要安心丟棄,回收箱便成了購物狂的告解室和贖罪所。地價昂貴,居住空間狹窄,社會鼓吹潮流消費而以外表衡量他人,環保又成為廉價的心靈治療而不是嚴肅的生活方式,回收箱便應運而生,成為消費城市的必要裝置。

收買佬

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中共仍未經濟開放之前,工業品仍未到達產能過剩而價廉物劣之前,香港工業興旺,當時的工業以勞力密集的中小企業為主力,可以靈活處理各類原料和包裝物料,當時街頭巷尾無回收箱,很多攤檔收買五金、玻璃和舊衣服,士多店賣的本地汽水啤酒,也有回樽(押瓶)之設,飲品玻璃樽不須丟棄。

即使遠至郊野村莊,也有收買佬在村口收買玻璃樽和爛銅爛鐵。當年收買佬要的物料眾多,連草灰和雞鴨鵝的毛也要。草灰用來醃製鹹蛋,雞毛用來做雞毛撣(雞毛掃),鴨毛鵝毛用來做鵝絨被,這些都是當年香港的本土工藝。收買佬有挑擔的,也有騎鳳凰牌國產單車的。當年江湖有行規,每類物料的收買佬都不同,隔三兩月或半年來一次。收買佬來了,村童便奔走相告,以免物料堆積過久而變壞,尤其是雞毛鴨毛,即使用筲箕掛在樹上防潮,夏日放久了也會腐爛的。收買佬一般以物易物,對換雙喜牌火柴、麥芽糖梳打餅之類。收鳥毛的老伯,口號就是「鵝毛鴨毛換火柴」。

只有玻璃樽是換錢的,收買的是貨車司機。視乎大小和新淨程度,三兩毛錢一個。透明的米酒樽和藍妹啤酒樽,三毛錢一個。當年的醬醋廠和街坊糧油店,如顧客不帶盛器來,便供給玻璃樽盛載。如今,只在五金舖仍見散裝的天拿水(有機稀釋劑),用藍妹啤酒樽裝的。

收於天地

收買廢紙和舊衣的很少。往昔報紙雜誌紙張不多,舊報紙可以用來包書、墊、貼牆、摺紙鳶或放入爐透火。往日的家庭人口眾多而生活節儉,窮人舊衣服不會丟棄,也不會出賣。舊衣在兄弟姐妹之間相傳,破爛之後用針線縫補,真的補無可補,便成為爛布,剪裁出來做洗碗布、抹桌布,也用之包裹瓜種(如冬瓜、苦瓜),浸入暖水,加快發芽。輾轉使用,布屑丟棄田頭,腐蝕之後,沒入泥土之中。爛紙和爛籮可以放入爐焚燒,燒衣服則屬禁忌,只有先人衣服無後人承繼穿,才會焚燒的。 這是自古以來的鄉村物質循環,用於斯,滅於斯,收歸大地,這是真正的回收。

正行與偏門

往日的「爛」字,也不是真的無用。爛了就補,兒童都懂得針線縫補,打架之後,若果丟了衫鈕,便要慢慢在泥地上找回。爛銅爛鐵是有人要的,即使是爛佬爛仔,也可以幫人做粗重工,甚至做爛鬼、爛頭卒,替人打架收賬的。總之,放下身段,爛身爛世便可謀生活。年底,有一穿唐裝的收買佬上村,唱誦「收買爛銅爛鐵,爛金牙爛墨水筆」,一連四個爛字。這些行業,當年叫「偏門」,由收買佬、走江湖到黃賭毒,都是偏門。漁、農、礦、工、商,叫正行。

八十年代,中共經濟開放,港英政府又預備交還香港,無心發展本地工業,以致工業北移,很多正行消失了,偏門也剩不了多少。廢紙和鋁罐仍有人收購,送回大陸。玻璃樽則因本土食品工業式微或進入科學生產而無人要。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鄰村開了玻璃廠,收購玻璃樽,熔解之後製造粗玻璃器皿(如煙灰盅),也在九十年代結業了。

環保興起,卻無環境有循環再用之實,便不需循環、回收之類的名。西洋的Recycling概念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隨環保意識流行香港,先是用「循環再造」來翻譯,後來簡化為「回收」。可惜回收概念流行之後,本土工業和作坊工藝式微,地價飆升,社會雖然興起環保和「樂活」思想,卻無產業環境和居住條件配合。環保署推出的廢紙、鋁罐和膠瓶回收,只有廢紙和鋁罐是名副其實的,膠瓶回收後很多時沒人接收,政府又不補貼本地環保工業,無法抵消高昂的運費和儲存費。

嚴格的環保,先要減少物質消耗(reduce),其次是物品再用(re-use),最後才是循環再造(recycle)。循環再造消耗不少能量、水源和土地空間,也要額外加強措施以避免污染,只有在本地或鄰近進行,才可用本土經濟和環境保護的社會效益,抵消環保工業的賬面經濟效益損失。

邪惡大循環

在街邊的衣物回收箱捐贈了衣服之後,更要審慎購買,以免回收箱的善心掩蓋了物慾的貪心。特別是來自中國的貨物,價廉物劣,而且廠主靠壓榨勞工以維持微利出產,是一盤全球化的爛賬。千里迢迢在中國生產一條牛仔褲,便宜幾十塊錢,質料卻不如以前本地生產的,途中虛耗的石油,污染的水土,侵蝕的工人健康、家庭生活和農村生計,將來要補救和整治,卻又不是那省回的幾十塊錢之數。最後支付代價或承受惡果的,只是窮國的老百姓自己。跨國的產業鏈,也要以富國的道德良心腐敗來做代價的,也難怪這個年頭出現不顧廉恥的金融詐騙和國家信貸崩潰。

以前收買佬上村收購玻璃瓶、雞毛和草灰的本地經濟,一去不回了。香港的回收事業變成消費社會的心靈治療,靠政府補貼,運送到遙遠的內地,再造成血汗工業品,運回香港出售,完成邪惡的循環。

Sunday, June 20, 2010

提醒

與你無關的節目,它的存在目的就是提醒你,你的缺失、缺憾。

最奇怪的是,三色台的節日廣告。它教你要如何如何仔細觀察你的父親,當我一直看下去,啊,父親愛菊普、穿四十二號鞋、老戴著同一隻手錶,我以為這些細節會組成一個特別的慶祝,但原來,它告訴你的是,你毋須如廣告中的兒子一樣去觀察和了解你的父親,你只須做一個指定的動作:「去飲茶,我請」就可以了,就是愛了。只有有錢的人才可以表達愛嗎?我不想一次又一次重覆自己的分析的,但這就是事實。

Friday, June 4, 2010

抄書:西西:凱撒的作品

凱撒的作品
西西

如果說沒有見過凱撒的作品
我不同意,你只是沒有留意
他的姓氏。他的國籍,不是
古羅馬,是法蘭西;他的事業
是雕塑,不是當皇帝。一件
他的作品,豎立在文化中心
面海的廣場,廣場
正是最適當的地方
雕像展伸一隻巨大手臂
不是手臂,是翅膀
小孩子稱它鐵甲超人,大孩子
稱他未來戰士,我說是天使

雕像豎立的那天,我去看了
文化中心的大堂,舉辦了
展覽,一系列的圖片,敍說著
廢鐵如何蛻變;大熒幕上
顯示了雕塑家的音容
我看見一位健碩的老人
長了一把比頭髮還濃密的鬍子
工作時戴眼鏡,休憩時
在沙灘上舞蹈,可惜
短短的紀錄片,只有五分鐘

雕像的名字是「翱翔的法國人」
是翱翔還是漂泊?
是法國人還是荷蘭人?
我知道華格納歌劇
描寫遭天譴的荷蘭人,永世
漂泊,方不得家鄉

但翱翔的凱撒寧願在家鄉
拒絕蒞臨為塑像揭幕
你知道底蘊麼?如今我知道
雕像名字本是「折翼的天使」
希臘神話曾向我們啟示:
如果沒有堅強有力的翅膀
不要飛得太高,沒有永不
融化的蜜蠟,不宜靠近太陽

經過廣場的時候,我彷彿聽見
折翼天使吟誦莎劇中
凱撒的名句:
The is the most
unkindest cut of all
其中的修辭,年輕人暫勿模仿

雕像的背後,近腳踝的地方
藏著一個小雕像,那是伸展了
雙翼的天使;如果你帶來白燭
就放在這裡吧,如果你願意
把我們受傷的大天使
釋放。好的,先讀一節聖經
馬太福音第二十二章二十一節
耶穌說:是凱撒的歸還凱撒

(1997)

Thursday, June 3, 2010

不能自拔又抄書

留意"避免深入思考"一段,分析得甚好,基本上完全描畫了敝校學生們的狀態。(哭…)

批判力的萎縮
從馬蒂斯到特區飛龍
文:何慶基
http://www.cforculture.com/home/article_detail.php?id=132&pid=23

Monday, May 31, 2010

抄書:啊~ 書~ 來吧~~

王小姐的文字一向辛辣到位,今次講到知識與書更是一絕(請見泊主藍字highlight位)。
而同樣正在「以販養吸」的我,則只想擁有這麼一個閱讀蜜月,除了吃睡,就只跟俊美的書們廝磨。
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識就像春藥 / 王雅雋
20100530 明報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529/4/iart.html

這些天,學校放假了,生活如同蜜月。
每天上午睡到自然醒,之後趴在床上看一會兒書,餓了便起來弄些吃食,
然後蜷縮在沙發裏繼續看書。窗外,時則驕陽似火、鳴蟲雜奏,時則烏雲壓境、雷電交加。
而我賦閒在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日曬不著,雨淋不到,只顧如癡如醉地看書。
有趣的書何其多。最近在看的一本書是一位人類學家對心理學家的研究,
她走進大學課堂、精神病院,看那一批又一批的心理學家們是怎樣練成的﹕
一個人如何從一名心理系的大學生蛻變成一位給人處方斷診的心理醫生,
由此探討我們的社會如何看待精神異常──是將其視為能夠醫治的疾病,還是需要輔導的癥結?
一些人何以斷定另一些人是有病的,不正常的,以及,怎樣處置他們。
聽起來不錯吧?在這本書裏提及的另外幾本書我也很想看,書名我就不說了,免得你們現在跑去借,圖書館就要催我限期還書。


不吉利的8月31日

如今我成為一名教師,真是莫大的報應。想當年,我的厭學情緒嚴重到出現生理反應,以至於每年一到8月31日,我就會胃絞痛,因為9月1日開學。
多少個8月31日,我一邊忍著胃痛,一邊趕做暑假作業。到了晚上,還要上演家庭劇場「竇娥冤」,求我媽給我簽字。我那正直的爸爸在違背誠信的事情面前對我一向冷酷,不肯包庇我﹕「找你媽去!」我只好捧著「家長聯繫簿」,可憐兮兮地來到我媽面前,怯怯地說﹕「媽媽,可不可以給我簽字啊?」
我媽就會非常生氣地質問我﹕「你整個暑假讀過一天書嗎?天天睡到中午,作業到現在還沒做完!我才不給你簽字!找你爸去!」
「爸爸不肯簽……」我小聲地說,心中無限委屈﹕我真是一個爸爸不疼、媽媽不愛的小孩啊!
「你爸都不簽,我為什麼要給你簽?!」接著,她便開始數落我整個暑假的種種懶惰罪行,常常要罵一小時以上。我的情緒在那天總是非常脆弱,很容易哭,這時候早已尊嚴掃地,只會反反覆覆地帶著哭腔哀求說﹕「媽媽,我作業做不完了,求求你,給我簽字吧……我保證從明天起,每天早上六點鐘起來讀書……」
好不容易磨到我媽終於肯簽字了,只見她無比嫌棄我地說﹕「拿過來!簽哪裏?」我誠惶誠恐地呈上「家長聯繫簿」。
「簽一個名就行了吧?」
「老師說要每天簽字……」
「什麼?!你看你,課文一天沒讀過,哪天又見過你跳繩?這裏還寫『要幫家長做家務』!我不能簽這個字!」
「媽媽……」眼看功敗垂成,我哇哇大哭起來。
最後,我媽一邊罵,一邊給我簽下70幾個名。這一折戲,從我小學到中學,竟然連續上演了十年(
升學 的暑假沒有作業),直到我進大學才落幕。與此同時,我練就了對照日曆一天寫50篇日記的工夫(當然全是「回憶錄」),以及「梅花間竹」地漏做和亂做題目的本事。8月31日於我而言,真是一個飽浸汗水與淚水的刻骨銘心的倒霉日啊!

討厭上學愛讀書

我如此討厭上學,可是從另一方面說來,卻深深熱愛讀書。家住在大學校園裏,每到暑假,我媽便會拿著我列的書單去替我借書。那些上學期間不准看的「閒書」,到了暑假全面解禁供應。雖然她曾因為發現我做功課時看《紅樓夢》,盛怒之下把那麼厚的一本巨著從我書房穿過卧室一直扔到客廳去,可是到了暑假,又會任勞任怨地把一摞摞的書籍從大學圖書館給我搬回家來(這個女人力氣很大)。
我因為看書不要錢,便沒什麼功利心,口味很雜,什麼都看,更時常被一本書引到別的書去。在看書一事上,我是一個徹底的縱慾者,既不怕艱深,也不怕迷惑。囫圇吞棗地亂翻書和走火入魔地瞎想事於我是家常便飯,而我為此廢寢忘食不亦樂乎。
可是上學是要錢的,而且功利心重,導致我在學校的求知慾相當被動。
多少年來,我在課堂上強打精神的原動力是﹕這堂課是花錢上的,不能浪費。後來,我這個吝嗇鬼決定討回學費,結果變成給人上課,史無前例地全勤之餘,還要每次按時到堂,真是冤冤相報何時了。
在研究院我明白了「知識生產」是怎麼回事,心情很矛盾(省略粗口500字)。莊子 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固然是件危險的事;為一份職業生涯去生產知識,又是一件怎樣的事呢?我想不通。
有些笑話也許只有上過研究院的人聽了才會笑中有淚。一個朋友最近分享道﹕「寫完論文一周後,我終於找到了我的論點!淚流滿面……」我們聽了都表示理解。那麼,還有這樣的橋段﹕
為寫論文借一堆文獻回來,放了幾天也不想看,乃至拖無可拖,開卷,竟發現其中幾本都是垃圾——我相信在大學裏做過研究助理的人都經歷過這種頓感如釋重負的喜悅之情。

力量•權力•謀生

我們因為愛知識而發展到以知識為業,從此事情便沒那麼好玩了。可是說到底,知識是什麼呢?
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知識使我們得以征服自然和克服疾病,那是何等強大的力量。福柯說﹕「知識就是權力。」相同一句英文(「Knowledge is power.」),意義大不同。知識使我們分成各類專業,各種等級,各樣門派。有些知識被標籤為更高級、更權威、更熱門,於是我們紛紛爭作它們的代表,以求衣食無憂、榮華富貴。或許這是靠知識謀生的「必要之惡」?
時常在課堂上聽學生抱怨「就業艱難」,但我是一名兇猛之師,因此總會以「別吵,為師目前也只是臨時工,教完你們就要失業了」相回應。每逢遇到學生請假去見工,難免感受到一種不知從哪裏來的道德壓力,覺得應該體諒他們為此缺席或遲到,於是我乾脆宣布﹕考勤缺三次之內不予追究。
報告一出,看到課堂尚算體面的上座率,令我淺嘗到票房於導演的複雜意義。
其實我早就知道,知識就像春藥,是一種心癮。它是一種原始的好奇的欲望,與學校是兩碼事——學校就是一個規定「某人某時出現在某地」的機制,同時亦是社會分工的一個渠道﹕某些人為了將來某時能夠出現在某地,有必要先去一下學校,服一段刑期。
有佛教門派主張﹕「先以慾勾牽,後令入佛道。」不難理解,我現在上班的心情,似極「以販養吸」的道友,是「愛一行,幹一行」。

抄書:書永遠不死

書永遠不死。
我非常有信心。
相機出現,繪畫仍在;電影出現,話劇仍在…而且,新媒介出現對舊媒介的沖擊往往會把舊媒介的能力發揮得更好。
書的內容和裝幀,將來只會更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到書本身 ——來看書籍設計
鄧小樺
http://tswtsw.blogspot.com/2010/05/update.html

影像社會、書籍電子化、網絡盛行,出版業的生意受到衝擊,近年許多人都懷疑印刷媒體快要滅亡,甚至書也快會消失。然而從另一角度看,正如著名學者艾柯在《別想擺脫書》中指出的,受到電子書的衝擊,「書」並非宣稱敗退,反而是「回到書本身」去思考自身,即反過來重新發現書作為一種物質存在,它的物質性,例如紙張、顏色、字體、厚度等設計元素,如何在讀者的身體上發生作用——「看書」這個行為的速度、感官感受、精神消耗等等身體反應,如何影響閱讀的效果。樂觀點看,與其說「書」正在敗亡、消失,不如看看港台以至世界各地湧起的書本設計熱,多少歷史的寶藏與年輕的熱情,正在湧起。

筆者近年主持閱讀工作坊,總會把書本實物帶給參與者傳閱,讓他們感受一下「閱讀」是怎樣一回事,在手中翻閱書本,與在手提電話及電腦上閱讀,是多麼不同的一回事,會有怎樣的樂趣。在這裡談幾個本地書本設計的例子,去看看書籍設計的懷舊與創新,動力何在、何往。

故書新衣 細膩感受梁秉鈞的《雷聲與蟬鳴》是本土詩歌的重要著作,開啟了香港詩歌平淡、冷靜、踏實、反高蹈、不美化的風格。這本出版於1978年的詩集,近月出版了復刻版,非常精緻淡雅。白色書封面上有黑色淡墨雕刻字體的書名及裝飾符號,像傳統印章,低調地暗示了此書的經典性。近乎雞皮紙般脆薄的白紙,時可見到細長的字體透紙而過,有個淺淡的影子,這種淡淡而若有所示的效果,與詩歌的風格很配合。而書邊黑色「出血」,緊封時會見到漆黑穠稠的書邊,與素淡的封面及書頁又構成張力,呼應「雷聲」與「蟬鳴」的對比張力,做得既低調又高貴,不但令人想收藏,更讓人心生珍惜之感。

一如香港要尋找主體性、身分意識,必要發掘香港歷史;當「書」受到新技術的衝擊,而要尋找自己的價值、「回到自身」,也會出現懷舊、尊崇歷史的取向。近年的香港古書展,也是傳媒追捧的熱話,也會吸引兩岸三地的文化人專程來港「朝聖」。陳智德是本土的文學史研究者,他之前的《愔齋讀書錄》的設計已經有四、五十年代舊書的風味,後來的《抗世詩話》在設計上,再進一層。在今日看來,《抗世詩話》這書名本有嚇人的高傲口氣,但一掌可握的小小書本非常柔軟,封面淡藍的底色把朱紅的書名襯托得鮮艷精神,加上舊式飛機頗有玩具的味道,整本書就有了一種歷煉過後的天真、不失幽默的尖銳。

邵家臻的青年問題論集《口靚》的設計同樣有趣。「口靚」字設計有懷舊的時尚感,而無論是粉紅還是鮮藍封面,上都有一個少女頭像,燙金但一點不驕奢,反而有點像張愛玲的版畫,樸素、有複雜的暗示。內文是長篇萬字文章,但書做成迷你字典大小,既不輕浮,又有日記本的私密感。「口靚」本指當下新生的青年現象,但設計卻走懷舊路子,內容與設計經常出現矛盾張力,但年輕讀者卻可能受落那種奇異的時尚感。

年輕設計摸索時尚

話說回來,《雷聲與蟬鳴》復刻版的設計由智海負責(泊主按:智海曾表示,《雷》書主要由江記負責設計,他繪插圖),《抗世詩話》及《口靚》的設計師是黎清妍,這些都是本身進行藝術創作的自由設計業者,同時非常年輕。所以整個書籍設計的懷舊風中,年輕的創意工作者是有以自己的眼光去與傳統對話的。其中一本出色之作是黃漢立所著的《易經講堂》,此書已經獲得了不少設計獎項,而其設計者胡卓斌也是非常年輕的。設計者曾向我表示,他本身搞不懂易經,又銳意要設計一本與眾不同的易經書。封面是放大易經的爻,褐黃相間,簡潔而搶眼,既有典重感,又奇異地令人想起經典常青的agnes'b橫間條長袖衫。這種年輕人摸索傳統的成品,頗令人感動於創意之新鮮與精到。

這裡也說個反面例子。以筆者個人來說,鄧小宇以錢瑪莉為筆名的80年代本土流行經典《穿Kenzo的女人》再結集,其設計就讓筆者很感訥悶。書做成牛津大詞典般的A5精裝大開倒,封面以數種不同字體營造Pop Art風格,書中插畫還是80年代商品畫風格的紅唇香檳手袋,流行時尚商品的感覺卻做得過態,那種經典高雅的味道有種錯置感。錢瑪莉行文蹦跳而出的一針見血、刻薄與同情,和乾淨雅潔的版面設計甚不相配。其實書中馬家輝有篇非常好的序言,說明了錢瑪莉的年代是個怎樣的時代,並勾出了鄧小宇以至《號外》的匠心:既了解商品社會中人的刻薄、拜金與精英,卻也能寫出其糾結、自慚與矛盾。錢瑪莉表面的風光尖刻,是有一層反諷自嘲的深刻為底子。這種書,以前做成口袋書形式會是手提包裡小小的罪惡快感、精緻世故,但以當今高貴得浮誇的「名牌」樣式來包裝,卻會顯得淺薄和自以為是。陳冠中、鄧小宇等人鼓吹的坎普(camp)、垃圾(trash)、刻奇(kitsch),好像不是這個樣子的?那個扮成名牌紙袋的紫黑橫間硬咭紙盒(紀念版),更讓筆者有點倒胃口。我想起有位中產精英曾向我慨嘆:以前香港是可以用很cheap的價錢買到好野,現在卻只能用很貴的價錢買到cheap野。

本地近年有許多教年輕人製作書籍的課程、工作坊,兼之手作、獨一無二的追求在本土創意階層中愈加普遍,許多年輕人都有自己動手做一本書的工藝經驗。關於書籍設計的講座,座上都是年輕人,而且談起設計就停不了。相較兩岸三地的巿場大小、文化根基,香港的出版業是有點難以突圍的感覺,但創意階層的土壤確實不斷優化,希望這會打開新局面。

Wednesday, May 26, 2010

惜物則福緣自造

早前休假,拾起舊雜誌來讀,是明日風尚2010年1月所附贈的ming+ 《人.物 王世襄》。
這是陸智昌為向王老先生致意的小特輯。逝者已矣,然其著作其處世依然恩澤後輩。讀著各方人物思念王老先生的文字,我深受感動。如何玩樂、如何治學、如何待人,在在都是榜樣,尤其其惜物的態度。王老先生以研究中國古典家具和工藝聞名,但對身邊的尋常物件,他也同樣珍惜。這是我們對物應有的態度。

節錄
我所知道的王世襄先生 /朱傳榮
(全文見
)



福缘自造   

王世襄先生的书名,专论之外,总是“锦灰堆”“自珍集”这样的名字,看起来充满着谦逊意味。我却觉得这不是谦逊,是真实的自况。

王伯伯家里有一把扫炕笤帚,是王伯伯自己扎的,已经用了三十多年。王伯母曾有小文记此事。
“‘文革’中,我与世襄分别在静海团泊洼、咸宁甘棠乡两干校,相距逾千里。一日世襄用小邮件寄此帚,谓用爨余竹根、霜后枯草制成,盖藉以自况。而我珍之,什袭至今。”


唐琴,宋画,明版书都是可珍惜的,价格随着时间的变化也会有高低贵贱的不同。人间真情呢?在人心中,在生活的每一处细节中,却永远是无法衡量的价值。

偶然到王先生家的人,都会惊诧,房间中拥挤着许多看来没有用处的东西,纸盒子;各种形状的绳子,宽的,细的,绕成一个一个的小捆;甚至整包书的包装用牛皮纸,也被细细致致完整地拆开,成为一个桶状的壳子,竖在其他杂物中间。碰上谁要从王先生家拿东西走的时候,这些包装就一一派上用场。伯母还会细心地告诉你,别那么粗粗拉拉的,这张纸将来还能用呢。这都是我一点一点收拾起来的,扔了多可惜呀。

外出散步时,王伯伯和伯母身上总揣着些用过的药瓶子、小塑料袋什么的,因为年纪大了,常常要吐痰,又不愿意吐在地上。

Monday, May 24, 2010

短話裝幀:抗世詩話

後記:
此文已寫了好一段時間,期間陳智德君及鄧小樺君都分別表示過,此書裝幀之好,係在於封面上的飛機卡通的輕省感,減低了陳君文章又詩又抗世的沉重。的確如此。
但我當時從來沒有如此意識,大概在我心目中,革命可以非常溫柔和慈悲,於是我就看不見它的輕省和輕省的作用了。
是的。革命可以非常溫柔和慈悲。希望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人,應該都會有著一顆溫柔而慈悲的心的,不是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話裝幀:抗世詩話
(另一版本刊2010年5月22日信報)

《抗世詩話》是一本一觸碰封面就立即要把它拿去收銀台付費的書,而一路閱讀下去,愈益發現此書的設計與內容之緊密契合,如同一體,讓讀者擁有非常美好的閱讀體驗。

封面的印刷異常精緻美麗,微凹的圖文、精準的印色、半透明的油墨… 如此美好、如此技術,全港大概只有“La Jeunesse”一家才能做得到。“La Jeunesse”對五、六十年代印刷機器的愛護和印刷技術及手藝的執著[i],與陳滅 (陳智德)對詩歌對文學之愛相互暉映,直是陳書封面印刷商的不二之選。封面以淺湖水藍作背景,像是以乾筆刷上去的一樣,中間留有白色的紙紋,有著一絲手工感,似乎回應著「詩」或「抗世」那些必須一點一滴的成就的手工特質。

書內文章充份展示陳對詩的熱忱及推廣新詩的誨誨不倦,就如封底梁文道所言「它們真能把很多人心目中極難理解極為堅硬的現代詩化成繞指柔」;同時亦闡明其微弱、甚至不可能:東岸、青文的結業、書本被視作廢紙給賣掉、以及香港文化這幅劃過隨即給刪掉的白牆等。封面及扉頁的飛機圖案,是這些文章深切的比喻。對比同是陳的《市場,去死吧!》詩集,同是飛行,《市》選取鳥,以鳥喻陳詩對自由與希望的想望和實踐。而《抗》所選取的飛機,是發明飛機初期的那種小型飛機,這就在自由與希望之上,加上人類對實現飛行夢想的努力和執著,及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恰似陳。封面上同一方飛翔的兩架飛機,為設計和此書帶來令人寬慰的正面元素:選擇此道之人雖希,路上依然有伴、且同心而行。

此書名為「抗世詩話」,以詩抗世固然是此書的重點。書名運用有革命味道的紅色似乎理所當然。更妙的是,設計師Firenze把這味道貫徹在內頁中:每篇文章的標題和文章裡引用的詩作都套以紅色。於是,在黑色的文字叢林裡,本來因詩的格式在排版上出現的寬敞空間被詩的紅色氛圍、佔據,成為耀眼的抗世炸藥,讀起來覺著那些詩分外有力;而引詩與內文的字體不一樣,對比下,引詩採用的仿宋體散發出詩的文雅和秀氣:好一個文人以詩抗世。

文中的標點符號,皆靠右上,而非我們習慣的正中。這卻是新文化運動胡適提出新式標點後好一段日子的印刷常規。加上封面的設計、印刷、所採用的書紙,無不指向一種懷舊感。陳於書中講述白居易、魯迅等以詩抗世的傳統、懷緬舊書店、述說失古的悲哀…更重要的是,陳點出懷舊與抗世的直接關係:懷舊有時是針對當下現實的反抗、對抗拭抹(頁28及頁81)。Firenze的裝幀拿握得準,這裡的懷舊感同時指向對抗:舊式飛機一面是懷舊,另一面卻恪印了人類挑戰不可能的精神;紅黑二色或指向舊報紙常用的雙色印刷、 甚至毛筆時代的墨與朱砂;然紅色亦暗喻了詩的抗世力量。陳同時清醒地指出,懷舊有時只是一種個人的沉溺、又或只是以消費性的懷舊抹去歷史,是一種虛假的「舊」、一種裝飾風格(頁數同上)。的確,有時懷舊本身無法消除其自身的虛假,尤其當這是一種對烏托邦的想望。人在懷舊之時,腦裡似乎有個上佳的影片剪接師,把一切不快的剪掉,片段變得無痛而甘美。不過,印刷的意外反為裝幀再添神來一筆。我手邊的《抗》書恰巧有著細細碎碎的印刷問題:扉頁有類似沾了油墨的手指留下的污痕;部分書頁(如頁140-141) 好像多印了一遍,墨色過多,字體細線朦掉;書脊膠裝位置過厚,比書頁厚度多出了兩毫米…它們逼令我直視那在懷舊中給剪掉的真象。這些真象就是古時和今日人們抗世的理由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詳見:更美好年代—手製文具創作筆記。香港:kubrick。2007。

Saturday, May 22, 2010

新玩意:刻橡皮章

另一由日本炒起的手作玩意。
刻章在中國歷史悠久,也一直想學,奈何治石治木這些「力的表現」於我而言實在太難。日本竟可將之變成既可愛和容易掌握(相對刻木刻石而言)的閨秀派手作玩意兒,實在…(想不到形容詞)。就趁假期玩一把!


圖案來自《品味橡皮章》


自己繪畫的圖案


也是自己繪畫的圖案,要為橡皮章加入香港風情 :p


請大家飲杯奶茶,吃件蛋撻:)

金魚圖案來自《品味橡皮章》
好喜歡金魚~~

抄書:出版物的式樣是否「合理」

陸智昌設計的北京跑酷,一直想看,只是哪裡有賣?

又,出版物的式樣怎麼才「合理」?裝幀設計者該如何看待此問題?前輩寬容,說「不要生氣」,但的確「熒光粉綠襯白色字,叫人點睇到唧?」設計者可有想像過,棒著自己設計的書的讀者,會是小思或陸離?他們眼睛不好、他們做學術要影印存檔。書作為知識的載體,設計者實在是不能不認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異型書籍設計
/ 小思
2010年5月15日 明報

以創意先行的書籍設計,不是人人能接受。設計者玩心太重,玩盡了編排、裝幀、字型大小、顏色配搭、製作方式、用料奇特……製成的書本,你說有多奇異有多奇異。
2007 年夏宇設計兼出版了一本她自己的詩集,叫《粉紅色的噪音》。全書印在透明膠片上。我很難說明她的心思,還是抄錄幾句她自己的話,讓沒看過這本書的人想像一下。「我一直想做一本透明的書。……我把三十三首詩每一首中英文分開影印在透明膠片上,然後把整齊堆疊的膠片有的往左有的往右拉開,中文詩和英文詩就像兩朵雲漸漸靠近重疊又漸漸遠離。」你還不明白嗎?試把幾十張印滿黑色英文字和紅色中文字的透明膠片疊成一本書,就成了這本詩集。拿起它,結果是紅黑字體癡癡纏纏,堆疊在一起。翻開每一頁,似看得真又似看不真。最方便可又最不符作者原意的看法,是拿張白紙托底,就一清二楚了。為了好好讀夏宇這本詩集,我必須鄭重坐在書桌前,逐頁用白紙襯底。可是,太辛苦,至今我還未讀得完。那真是本「透明的瘋狂」。
2009 年北京三聯書店出版由陸智昌裝幀設計的《北京跑酷——18 個區域路上觀察》。
不該說是一本書,它由四個單本用粗繩綁連在一起,再放進厚身半透明塑膠函中。這本重新審視北京城市建設、文化面貌的精彩作品,由一個龐大工作團隊合力製作,陸智昌玩盡了所有書籍設計製作程序,各種結構都在書中出現,我真為負責印刷釘裝的人員抹一把汗,歪零點一分都出漏子。我無法用文字描述,關心北京建築與文化、想知道書籍設計新玩意的人,都值得看此書。


不要生氣
/ 小思
2010年5月16日 明報

「不要生氣。」這句話是說給陸離聽的,也可能說給跟陸離一樣著緊出版物式樣是否「合理」的同齡人聽。

如果讓陸離看到《粉紅色噪音》、《北京跑酷》,她一定二話不說就昏過去,醒來再打電話給「有關人等」控訴一番。有關人等,未必是兩書設計者,是與書無干卻應該關注此事的人。

近年,這位極資深的編輯與極仔細的校對者,對出版物總是諸多不滿:不滿排版程式、不滿用紙與印刷顏色、不滿字體太小、不滿設計過份「新穎」、不滿內容出錯……眾多不滿中,她最氣憤的恐怕是顏色不協調,刺痛了眼睛,用她的話說: 「橙色印淺黑字,我睇唔到呀!」「熒光粉綠襯白色字,叫人點睇到唧?」又加上字體太細,令她讀來吃力。我屬有關人等,故知之甚詳。與她同齡,我的眼力不會比她好,自然對不協調的顏色同樣感到刺激,至於字體愈來愈流行細小——稍為留意,就知道書刊中的註釋、補充資料,用上小2 號字體的多得很。閱讀時,必須極亮燈光再加放大鏡,才可看得到。面對她的不滿,我卻多採安慰方式。年輕編輯未經老眼昏花一關,當然無法理解老人家眼力不濟的苦處。聽說毛澤東晚年,下令出版社要為他特排印大字版的書,我們沒有這權力,只好用放大鏡遷就一下。

顏色刺激,是現代人由忍受轉化為甘之如飴的習慣,電動遊戲、電腦上閃動色彩,他們從小看慣,也不覺難受了。這是他們所處的時代特徵,就讓他們玩一陣吧!不要生氣。等到老眼來臨,他們就明白我們的苦況了。至於因顏色過花,我無法影印保存資料,也只好算了。

抄書:出版是門手工業

老師說得太好,這篇我從前讀過就一直記住了。今天要找資料,把它從網海裡找出來,還是抄到這裡方便自己使用。(這泊是快要變成剪報簿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版是門手工業
/梁文道
2008年2月3日蘋果日報

我們今天身處的這個時代,或許是人類史上第一個由不讀書的人去統治其他人的時代。知識,甚至文字,在很長的時間裏;都是權力階級的特權,古老的祭司,後起的王權,莫不以此為後盾,操縱不可使知之的百姓。然而,看看我們的身邊,我們的社會,尤其是香港;從企業高層、政府領袖到傳媒大亨等一切實際操控大家命運的人,這裏頭有多少人看書呢?我指的看書,要求並不高,一年十本就夠了;但這些每天決定社會未來走向的人裏頭可有一半人能達到這個要求嗎?我懷疑。

本來這也不是問題,因為書籍早就不再是知識的唯一來源了;何況任何人也都不該懷念那個知識精英壟斷權力的年頭,更不應期盼它的再臨。知識不再被過份地吹捧,知識人不再理所當然地備受尊崇,這都是好事,我沒有任何意見。

老牌出版社博益關門了,理由不是它不賺錢,而是它賺的錢不夠多。對它背後的集團來講,養一批人做不大賺錢的生意很不合乎成本效益,在賬目上就更不好看了,所以結束它是再正常不過的事。美國的重量級作家勒瑰恩(Ursula K.Guin)在最新一期的《哈潑》雜誌(Harper's, February 2008)上呼籲所有掌控出版社的那些大集團:「放我們一馬吧。」她首先指出,許多歷史悠久的出版社如今都一一落入像梅鐸這樣的大亨手中;他們收購出版社,是因為他們相信出版還是一個能賺錢的行業。近年最佳的例子莫過於《哈利波特》和《達文西密碼》,但問題是全球每天出版近四千種新書,有幾本《哈利波特》和《達文西密碼》呢?當一個主管眾多生意眾多媒體的老闆發現屬下一間出版社幹了幾年都幹不出《哈利波特》,他一定會覺得這是門不好做的買賣,然後就會壓縮他們,甚至要他們結業。勒瑰恩的意見很簡單:你們不喜歡讀書,我們喜歡。你們不喜歡這門生意無所謂,別再搞出版就行了。就讓我們這些既喜歡書又不怕白費力氣的人,自己寫書自己賣書自己買書好了,你們就別再到處收購出版社更別再自辦出版社行嗎?

我不能完全同意勒瑰恩的有趣主張,可是我覺得她的話隱約指出了一個不合時宜但卻非常正確的現實。今天人人都談文化創意產業,覺得這真是個點石成金的好買賣,只要有一點不知打那裏來的創意,就能變出天文數字般的財富。於是大家都忘了,所謂文化產業,它的本質其實只不過是非常土氣非常卑微的手工業罷了。許多大型時裝品牌都會推出一些設計一般,大量生產的鏡框,加上個商標,就突然變身為名牌高檔貨了。不過講究眼鏡的人都曉得,在眼鏡的世界裏,真正站在頂峰的其實是些傳統得不能再傳統的手工小作坊。例如日本的泰八郎,不開分號,不加入連鎖集團,不假手於外包工廠,就他一個老頭每天在那裏磨膠版,一年只做不過千副眼鏡,賣完就算。香港是有很多顧客排隊下訂金,但香港絕不會有人想做泰八郎。

出版難道不也是種手工業嗎?就算大牌如北京三聯,靠的豈不也就是一幫優秀的作者和眼光獨到又專注勤懇的老編輯嗎?這麼大的事業,其骨幹不外乎一群身具「手藝」的人才,用做女紅的方法一針一線地把一本本書製作出來。即便如此,三聯依然不是一家擁有可觀利潤的企業(相較於其他行業)。

賣書的利潤很微薄,被譽為台灣地標的「誠品書店」至今仍在收支平衡的紅線上下浮沉,於是這個行業就會出現各種各樣層層盤剝的怪現象。關於這點,我有切身體會。我和朋友搞了家小出版社,雖說是自娛自樂,但也不想虧掉老本。於是伙伴常常就得勤奮地自己跑書店,看看自己出的書行情如何,問問店家銷售的數字怎麼樣,好有資訊做根據以決定應該重印些什麼書。可是有間新加坡開過來的連鎖書店就是不肯給我們這必要的數字,照他們的講法,「只要有一天你們的書還在架上,我們就絕對不會告訴你,你們的書到底賣出多少」。理論上說,他們只需永遠在架上保住一本我們的書,就直到世界末日都用不「交數」了!這其實是司空見慣的「拖數」老招,只是他們店大不怕小出版。

看起來很有品味很愛書的業者也是如此,更不消提那些不好書本只求數字的大集團了。為什麼「博益」結業,背後的老闆可以不釋回版權給作者,自己不出書了還不讓其他人出呢?我覺得這還不是什麼深層利益計算的結果,而是非常簡單非常表面地不拿作者當回事。人家做的是產業,不是什麼手工業;既然如此,那些手工藝人又有幾斤幾呢?所以他們也可以毫不吝嗇地銷毀所有庫存,既不賤賣,也不捐贈,因為他們的眼沒有書。想想看,捐贈也好賤賣也好,這可都得耗用人力的。而一個真正做手工的人是不可能不愛自家出品的,就像泰八郎,假如純粹為了賺錢,假如不是真心喜愛眼鏡,他能數十年如一日地這麼做下來嗎?

梁文道(牛棚書院院長)

Tuesday, May 18, 2010

抄書:陳雲的文章兩篇

對現行的一切失望,不就是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的時候嗎?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
可能會重新成為我們的範式嗎?

「所謂恒心,就是平靜而高遠的心。」
平靜而高遠。我甚願我心如此。

共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沒有民主﹐什麼都不是

陳雲

信報, 2010年5月18日,P17 時事評論

星期日正午去了投票。這次沙田的投票站由市中心的大會堂移到偏僻的沙田官立中學,位於城門河畔、車橋之下,偏僻的文化博物館後面。河邊有幾隻白鷺,路邊有悠悠而行的單車,才走一段路,沙田由鬧市忽然變成了郊區,略如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原貌。我喜歡。

投票為無悔於後世

微笑和歡樂,即使是苦中作樂,都可以擊退極權。政府鬼鬼祟祟,改了歷年來的投票站位置,只是令我多走一段路,認識鄰近地方而已。這次五區聯合補選,民主派不團結,社民連孤憤過度,達不到所謂公投的成效,卻可令大家醒覺,理解真相,改換策略。我去投票是為了盡公民義務,也是不放過任何一個演練民主技術的機會。

我快五十歲了,半百之年,死而無悔,看見街上的兒童,心中有愧。民主在我們這代不能完成,輪到下一代,他們要遭受更大的不幸了。人是要對歷史負責的,你造的孽,下一代便要承受。正如上一代的糊塗中國文人和武夫,選擇了共產主義,在建政初年的鬥爭中又默不作聲,任由擺佈,終於災難一直延續到現在,直至亡國。佛家所謂三世因果,這一代的中國人可以清楚看到:我們承受上一代人的共產主義罪惡,我們這一代承受叢林資本主義罪惡,我們如不悔改,下一代人便要受兩代人的罪惡,痛苦更大了。

巨獸在開始的時候無人抵抗,下一代便要付出沉重代價。認識到中國無休止的災難,我不能不怨恨上一代的中國文人,何以有眼無珠,錯誤選擇了共產主義,要幾代人白白受苦?

十幾年前,在德國讀《民主中國》雜誌,在廣西調查文革災難的作家鄭義說,他很不明白,以當年中共有限的軍力和管制技術,只要百姓以武力抵抗,哪怕是每家拿起菜刀,文革之類的大批鬥是搞不起來的。全世界所有共產國之中,也只有中國才有文革這樣荒唐的慘劇。奇恥大辱。

民主是為國家安全

老實說,即使中國人繼續糊塗下去,繼續容忍中共的暴虐和巨富的剝削,中國也最終會有民主的。看看伊拉克,亡國之後,便有民主。中國仍是臨時革命政府維繫的經濟與軍事力量,這是自由世界所不能容忍的。中國人自己不主動促成民主,就要等到像伊拉克一樣,威脅到美國的安全了,被美國整頓,亡國後,由美國人來主持民主選舉。不要誤信美國已經衰落,美國仍擁有令世界震懾的力量。在義在利,對於中國,民主才是富國之道、衛國之道。中國自造民主,是為了國家安全,避免亡國。

不管中共擁有多少資金和軍力,中國脆弱得很,不敗亡,是由於美國的姑息而已。我是個思想簡單的人,將話說得很死,是基於一個判斷:中國不成國家。

一九四九年建政的共產中國,只有政權,而沒有國家,鄧小平走資之後,中共由佔據國家財富的革命黨成了一家超級私人大公司。人民不知為何而戰。一旦戰機啟動,共產中國就會崩潰。中共走資,繁榮之後,未曾打過一次仗,未敢打過一次仗。自知之明也。

勝者盡取的社會,不留希望的社會,剩下的就是崩潰。不論中國大陸,或香港特區,目前都是這種社會。也許,目前不少人已洞悉先機,賺盡分毫,部署移民。

憲政民主 建國之始

共產主義必敗於資本主義,是因為資本主義有國家,而共產主義無國家。共產國的人或公司,沒有獨立而神聖的國民權利,一旦政權與人民的勾結的利用關係完結,就會解散,誰也不欠誰,誰也不會為對方盡義務。那是個極不安全的狀態,不管平民百姓還是獨裁政府自身,都感到極不安全。暴亂、鎮壓、禁閉、虐待,都是緣於那令人心寒的不安全感。

國家是現代史的主體,大同世界是不會出現的。現代就是不間斷的國族運動史,動力來自資本主義、自由合約與文化傳統的結合,自由人締結為國民,建立國家,累積資本,有效使用自然資源,繁榮國族的整體階級,以此為基地而向外擴張。

近二十年的資本主義走了歪路,是跨國公司驕橫過度,以為可以富可敵國,四出投機、避稅、剝削,背叛了國家,甚至要國家來為那些背叛國家的大公司埋單擔保。

阿當.史密夫(Adam Smith)的那本《國富論》,我總是讀不完,但每拿起政治經濟學大師的書,都對書名玩味再三:The Wealth of Nations。資本家的後盾在各自的國家,而國家的富裕,不是來自國庫或國有資產,而是來自國家整體階級的富裕和創造力。

要建立現代國家,就要憲政民主,這是一切現代化運動的起點。中國由共產主義走回資本主義的起點,也要走回憲政民主的起點。否則,一切浮華,終歸煙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菜園村是很危險的

陳雲

信報,2010年1月19日

菜園茅舍,一群人靜靜耕種,是很令某些人氣憤的事。遠古的中國帝王,卻很喜歡這種景象,認為所謂治世,亦不外如此。帝堯之世,老農唱《擊壤歌》,以頌帝堯之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此古詩流傳不絕,歷代帝王亦不禁止。讀外國文學,找不到同類民謠。

集權政府.奪地為先

王朝中國有授田與永業田之制。授田是王朝分授田地予無地之農戶,死後田地歸還公家,如夏代的貢法、商朝的助法、周朝的徹法、唐代的授田法,均屬此類制度。另有永業田之制,北周、隋、唐時所施行的田制之一,每丁授予桑田若干,依法課稅,因可世代承耕,故稱為「永業田」。寺院道觀之永業田地,供養僧道;宗族之公田,維繫祭祀及供養士子;私人之田地,維護家族世系之永繼。士人擁有家業,則有退隱之餘地,可以不必趨炎附勢。

王朝中國戰亂頻仍而民間穩定,乃由於氏族有恒產而有恒心。近代之殖民政權、共產政權,乃至金融資本主義之政權,都計謀取消人民之恒產,使之失去恒心,心浮氣躁,任由政府或財閥驅策。

英國未佔領新界之前,新界鄉民擁有的是永業田,佔領之後,一九〇〇年三月,立法局三讀通過《新界田土法庭法案》,其中第十五條「……現謹宣布新界全部土地為皇家財產,按一八九八年六月九日《拓展香港界址專條》所訂年期內,任何人……未經授權,俱屬霸佔皇家官地……」,本來屬永久業權的地契,一下子變成承租契。民間擁有土地乃自由之保證,取消永業田,是英國殖民者限制華人自由之法。共產黨建立政權,第一件大事便是剝奪土地擁有權,使平民、僧道、士人皆無田園庇蔭。

港英的社會主義善政

然則港英政府面對大量湧來香港之大陸難民,也要採用仁政。菜園村居民現在被特區政府鄙視的非法寮屋,殖民地時代叫「平房」,是港英容忍搭建的臨時居所,連帶一個耕作的田園,是典型的戰後歐洲社會主義遺風。例如,德國在戰後百廢待舉,政府無錢照顧工人福利,很多市政府便在市郊分配工人土地,容許建設平房及耕種田園,使勞苦大眾可以安居,得享家園之樂。港英當年除了容許港人散落鄉郊,安居田園,還協助修築水坑及提供蔬菜供銷合作社之服務。同時期,港英建築公屋及居屋,令大部分貧民可以安居或置業,令民心安定而歸屬香港。

菜園村現在的百多戶人家,有些是退休田園的老夫妻,也有是一大家人老少同住的,在外邊打一份卑微的工,回家種菜幫補糧食,田園生活偶然也治療工作場所的挫折和傷痛。

直至上世紀八十年代,工廠的人嘲笑手腳不夠勤快的同工,會說﹕「你返鄉下耕田吧!」當年,耕田確是一條退路,半工半農,更是很多村民的生路,不必離棄鄉村的家園,又可享受現代工業社會的好處。往昔香港雖急速工業化和現代化,社會卻可承受震盪和衝擊,鄉村半耕半工的社區、城市的家庭式工廠和作坊,都充當過緩衝與轉化的角色。

然而,進入官商勾結的金融資本主義時代,港府限制土地供應,又不以資產增值稅及物業空置稅來遏止炒風,市民的土地及住所已經變成炒賣對象,很多業主面憧憬物業價格持續上升而不斷更換住宅或炒賣物業,即使擁有產業,也不再是恒產,開口是樓市,閉口是地產,終日謀算資產增值,於是便對生活和香港失去恒心。所謂恒心,就是平靜而高遠的心。

為什麼菜園村有如此大的感召力,是因為當地的村民是以恒產的心態來對待田地和物業的,一家人溫暖地住在一起,種植蔬菜果樹,山環水抱,生活簡樸實在,食物新鮮而有機,鄰舍關懷照應。即使家財萬貫,也不能如此生活。一般人辛苦累積財富,追求的也不外乎是這種生活罷了。拼命追求財富,是因為不安全感,例如,遇到疾病和意外而破財,陷入貧困。假若政府為平民承擔社會保障,例如歐洲發達政府的做法,平民是不會陷入貧困,於是沒有多少人會拚命追求財富。

最合乎人性生活方式

菜園村之所以危險,是因為它展示了另外一種生活的可能性,而且顯示前朝政府的社會主義作風。菜園村這種耕住結合的樸素生活,一點也不落伍,歐美國家,隨處可見。它是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來的最穩定可靠的、最合乎人倫道德的生活方式。很多人發達之後,嚮往的也不過是這樣的田園生活,只是多了一份財產保證的安全感而已,而這種安全感,其實是可以用政府的社會保障和鄰舍親友的照應來代替的。

香港新一代的年青人見多識廣,富有想像力和同理心,見到菜園村自然欣喜,視如珍寶。只有財迷心竅而致心靈閉塞的人,才會嘲笑年青人未種過菜、耕過田,怎會走去保衞菜園村的。

無人性的、千方百計驅策平民進入樓宇信貸和商場消費社會的財閥和財閥授權的政府,見到菜園村會氣憤難平。在他們的眼皮底下,貧民竟然可以如此愉快地生活,不用買他們的「發水樓」,也不必依賴他們的商場和超市。他們要鏟平菜園村,抄窮人的家,自是可以理解的。

Friday, May 14, 2010

想念你


想念你
我父。
還記得2006年的今天,那滿街的木棉絮,如雪。

你在那邊還好嗎?我戴著木棉,想你。

Wednesday, May 12, 2010

鳥兒


看見鳥兒的可能反應如下:
- 指著牠,並以超可愛的音調說:哇~ 雀雀呀~ 好可愛呀~
- 感嘆:唉~ 我好似佢咁,識得0係個天度自由自在咁飛就好啦~
- 屏息靜氣,取出相機,輕輕步近,拍照。

Monday, May 10, 2010

書比人長壽

編輯校對課談語言文字語法修辭。雖然我不大認同老師們的某些觀點,但他們真讓我敬佩。

是哪些觀點?這簡直是政見的不同。對。是政見不同。誰說語言文字中間沒有政治。他們非常強調現代漢語應以普通話作標準,並且是應普通話「我手寫我口」地書寫,於是寫文和審稿的時候,最好以普通話思考。首先,現代漢語為何會變成普通話而不是廣東話,這其實只是一票之差的事。廣東話比普通話古雅、上接文言,於文化承傳方面較佳,是不爭的事實。加上我非常認同唯風老師的「沒有我手寫我口」論 (即以普通話作母語者,亦不能把口語直接入文。五四時代「我手寫我口」論,係對比文言文而言的),又贊同陳雲先生的語言觀點 (即現時內地的中文歐化赤化嚴重,亦因過度重視死板的語法修辭而失卻其鮮活),要我以現時的普通話作標準,實不能完全接受也。

不過,老師們對語言文字、對書籍製作的嚴謹認真,叫我感動。老師講到詞語有「理性義」和「色彩義」之分,例如陳水扁以「罄竹難書」作褒詞係錯用成語,因「罄竹難書」的「色彩義」是貶義,其出處係李默指責隋陽帝之罪行罄竹難書,又豈有褒義之理。我問「驕傲」一詞又如何?現在很多人都將之用作褒義。老師答,是的,現在不少詞語都是這樣,「奢華」也用作褒詞了。或許是因為社會改變了,錢的地位變得很高。但經濟發展會有限度的,終究會回到其他價值。我們造書的時候把關還是要足一點,畢竟書比人長壽。嗯!書比人長壽。其實在今天的社會,書很短壽,從出版到擺枱到退回,或許不過一兩個月。老師說的長壽是書在社會中存在的時間:它們會在某人的書櫃放上好些年,又流轉到二手書店,最後或許會被一個香港史學者看上,翻開看到原來在某一個年代、香港人會視驕傲為褒義的行為。這與歌詞(「我的驕傲」)和廣告(「香港的驕傲」)的影響力相距太遠了吧。但老師會為這種長壽而要求自己和同業要把好關。那瞬我不禁眼泛淚光。

這篇向老師們致敬,並與各文字工作者和中文老師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