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飛 / 輕柔溫煦之風 / 學習怎樣學習 / 或者其他… / 是為習習

Wednesday, December 19, 2012

電話奇談

今天同事病假,恰巧開始招生,於是我變成電話小姐,答覆希望申請某大學學士學位課程的人的電話查詢。

問:咁幾時會有通知架?
答:我地通常會收集晒所有申請,然後安排面試,大槪係明年四至七月左右啦~
問:吓!即係唔係先到先得架?
答:係呀!要面試架~
問:咁唔該晒。byebye
答:唔洗客氣,多謝你嘅電話。byebye

大學學士學位課程喎!我知道未必所有課程都會面試,但都睇你成績/學歷/自薦信先決定收唔收架嘛~ 先到先得?are u sure
(我好有衝動問佢叫乜名然後同老細講呢個故仔… >.<)

Friday, November 2, 2012

廣東話萬歲

講吓啲開心嘢先~

話說之前為內地寫的一篇約稿中,提及高登神獸卡作者胡手然塗。編輯小姐之前多番表示請我將就著寫。我雖然不喜歡,但明白若出了問題可會要了他們的命,所以我有提示她,你能出就出,不能就只出阿塗(他在另一作品謎圖小學雞中用的筆名)吧…

後來編輯小姐回覆說:後來想起,"塗"跟"濤"在普通話裡不同音嘛,完全沒問題。*這*就*是*要*保*護*方*言*的*最*大*意*義*吧~

真是,廣東話萬歲!

Monday, October 29, 2012

神秘

有些事情,我不知道該如何述說及向誰述說。

人與人之間的感應,是真實的存在的嗎?還是一切也不過只是偶然?

今天早上,半睡半醒之間,我認知到眼前「看見」的是一個熒幕,而我認知到熒幕上呈現的是類似面書的介面。熒幕由小方框們瓜分。那些小方框中放著相片。我像平常一樣、略略瀏覽一下,忽然發現有一個小頭像很眼熟…我定睛看著那個頭像,它一級一級的放大,直至我確認到那是他。我心頭一震,然後轉醒。

起來,出於好奇,我抓起手機,開機,打開面書,在search一欄鍵入他的名字,然後他跑出來了。果然,他回到面書去了。

已經分開,面書上也不是朋友。他給我傳過一個朋友邀請。我答應不是,回絕不捨,就讓他擱在那裡。Click面書標誌旁的那個人頭剪影,單裡就有他的小頭像。不知某個日子,他的頭像不在了,再查查面書的郵箱,連所有舊訊息也不在了。他離開了面書 (或者block了我?)。日子還是那樣過,雜七雜八的人希望加我為朋友,我也同樣放著。久了,就沒有在意。竟然是夢,讓我知道他回去面書了。

不只一次。之前,收到他的信之前,我每次經過信箱,竟然會覺得,他大槪快會寄明信片給我。我的理智說,沒可能,九月可是他工作繁忙的月份 (對,我還記得他的節奏),不可能外遊 (而只有外遊,他才會寄明信片)。而我不知道的是,他盼著的出國留學,終於成事。
(還是,其實我的覺得是我的欲望的反映,不自覺的呼喚著他來信,所以他才來信?)

更之前的,自是不用言說。我向他提及過,他說,那又如何?我相信科學。

我也不願意相信,原來在很愛很愛很想很想很信任和向一個人完全打開的時候,我可能會誤打誤撞的感應到他的不知道甚麼。因為這很痛很痛,當這是單方面的時候。

於是,當工作伙伴說起腦電波、心靈感應,我不置可否。他以為我不相信。我又如何可以告訴他,這些可能關於腦電波、心靈感應的經驗,為我帶來何等的悲傷…他以為這樣就是人類的進步…他想的實在太簡單。曾經,在我們冷戰到我想要放棄這個項目的時候,我也感應過他對這項目的正念,我這才撐下去的,但結果我倆的裂痕還不是愈來愈深?他那些不深思熟慮的正面想法不是要我來吃苦果?進步?笑話。Okay,我知道,他只是太簡單,一個讀書不多的人只可以是太簡單,他沒有罪,他只是不知道。我要體諒他而苦果由我來吃。我快要瘋掉。

而這是我所知道/感受/以為的,感應。


需要與妄想

關於龍尾,其實已經是司馬昭之心的粉飾地產項目,也已經是過份的事了。

更離譜的是,正苦槪念不清,混淆實際需要與妄想。

如果有市民說,我們香港需要有天然溫泉設備以紓緩疲勞、或者一個珠穆朗瑪峰來攀登,正苦是否也會移山填海無所不用其極來建設之?

沙灘是自然形成的地理面貌,有就有,無就無。沒有需要與否可言的

竟以所謂的市民需要為藉口大開殺戒,企圖諉過於市民!這個正苦已不單是低劣,而是常識出現問題了。


Monday, October 22, 2012

變態周日cooking

話說之前忙到不行,酸種養到滿晒無時間造包,忌廉買回來後睡在雪櫃深處。終於有少少時間回氣,周日一次過試造ricotta cheese + 狂造麵包。

ricotta cheese = (準備:筲箕,上鋪cheese cloth,下要大盆盛乳清) 500ml milk + 250ml cream + 2tbsp lemon juice + salt, mix well,中小火煮,其間盡量少攪動,至乳塊與乳清分離後可離火。把那堆東西倒入cheese cloth(<--我懶鬼,用湯袋,掛起、下放盆盛乳清,筲箕都唔洗用,都得喎),等大半天讓乳清流出來,cheese cloth 內的那團東西就是ricotta cheese,入有蓋玻璃碗,入雪櫃,最好兩至三日食晒。

以上分量大槪可以做到一盒菲力滋味醬咁多左右嘅ricotta cheese。第一次造即成功,質感似cream cheese,滑&超香。可以搣成小塊配salad,塗麵包又得。以後唔洗再買出面啲soft cheese,大鑊…

而乳清可當水加入麵粉中造包,今次造出來的包是史無前例地鬆軟,上色又靚。
咁好食,但又無可能為咗要乳清而次次整包同時整ricotta cheese,完全返唔到轉頭玩自己。

更變態的是,食咗cheese又咳返多咗,而啲cheese仲未食完…

Saturday, October 13, 2012

無心

今天的研討會有一大堆來自國內的字體研究及設計者,而我驚訝於他們的用心與不用心。用心,自是不用多說,行頭那麼窄,卻一頭栽下去,做出各樣的成績。不用心才是可怕。

某講者表示,中國各朝代政權未統一之時,字型都是雜亂無章的,而政權的統一帶來文字字型的統一。他對統一表示了無限的欣賞。

沒有問答時間,而我會想問,為甚麼不是百花齊放而是雜亂無章。中文字其實也是符號,而符號其實是可以容許變化而依然能讀能解的。不同的字體,某程度上也是不統一的吧。而不同的字型所產生的文化衝擊,不是更能促進字型的發展嗎。

又,他有一個槪念:認為不同字型導致人們不能溝通/文化不能傳播,我對這點抱很大懷疑。我們正簡體也能溝通,就是方言入文也不會完全不明白。而古中國根本只有讀書人才能識字。統一字型是為文化傳播還是為了政權?別忘了經過"偉大"的秦始皇的"書同文"以後,文人間對古文經與今文經那到現在還不能休止的討論。

你可以認為...
不統一是不好的,但並不是如此未經消化的直接拿來用。不能用比較中性的字眼如"當時產生了不同的字型"嗎?

對某些內化的槪念未經思考直接運用,對普通人而言可能只是無知。但作為設計者,他就會在作品中把這些無知傳遞和深化。

(這也是為甚麼,我會對那些希望以設計介入社會議題的作品非常harsh。)

Friday, October 12, 2012

神喻

某事(終於)完成了一個段落。
而今天開了一個會, 與完成之事無關。
會上提到三點,卻完全是完成之事的evaluation。

一,重點是,不是單純內容上知識性的傳達,而是,如何引起興趣,那個主題如何過癮?如何吸引人進入去那裡?他有興趣又可以怎樣做?
二,現在那邊完成了這個專題,他們做了很多,但他們裡面還有好多東西未有深入發掘。但在他們的結構下,他們做完了這個專題就會close file,不會再探究下去。如果我們依照他們的進度來做事,會是很可惜的。我們要有自己的節奏。
三,visual platform. 可以容許各樣的資料和研究在這基礎上發生。這是重要的。有一個平台作為共同的基礎,事情才能漸漸的建立成型,否則各自在做,又散又會重複,浪費氣力。

一是面向未來而言的,二是對現階段得著的反省與持續追尋,三則是整合的可能。

我有時候覺得自己過分地幸福,提示如同神喻一般呈現在自己的面前;有時我會覺得我很悲慘,為甚麼幸福總只是在公事。

Wednesday, September 26, 2012

感謝地土

話說前晚回家遇大雨,也不知道是因為濕了腳還是晚上被子沒有蓋好,總之昨天起床就不妥了,到午後更嚴重,鼻水猛流,又咳又暈。已過中午,clinic中醫當然是book唔到了;而我又不會為小病去看西醫吃那些散到暈的西藥。唯有自己用土方。早些日子買來了生活館的乾紫蘇,加上長輩台灣旅行的手信黑糖薑塊,燒了鍋紫蘇黑糖薑茶。喝下去身體就熱熱的冒汗,刷乾汗水、換過新衣,已感覺好多了。最神奇的是,鼻水說收就收,也不用經歷鼻窒;就只餘下幾聲咳。感謝香港和台灣的大地、陽光與農人的滋養與醫治。願田地都安好。
(免責聲明:這不是感冒偏方介紹帖,在你未知病因與體質前亂試偏方,後果自負。)

Monday, September 24, 2012

荒誕

因為你叻,所以你要受罰/詛咒,這已經夠荒誕了吧。更荒誕的是,我根本一啲都唔叻。只是你一廂情願以為我叻,就要罰我。我不明白,也不願意相信,但這就是現實。

Friday, September 14, 2012

"舊事已矣,但遭擊散的碎片或會化成星火,或會燎原。"
我在想的,還是去年寫的這樣。雖然是不同的事件,菜村也好,國教也好,既然已經發生,回不了那個時刻,何不立在當下、張望未來?

然而,我也不知道我們是不是真的如此相信。或者我們心底並不如此?正如fb裡某些討論所說的那樣,我們懼怕成功,所以選擇失敗?


回到自己,我非常明白,我必須安定自己。但這終究只成為執念之一,加上各樣的憂愁和掛慮,我的心在亂,散發著不好的氣場。而我是想望著美好的。到底是不是"想望著美好"比美好更美好,所以潛意識裡要制止真正的美好發生,好讓我能繼續想望?但我不是"想要",而是要"要",要發生,要美好,會實現。嗯~是這樣了。而首先,我要一個抱抱,接納自己和他人。

Saturday, August 25, 2012

長夏的夜

矇矓薄紗下與樹梢之間
隱隱有一彎月

蟲飛 風熱
八月尾 颱風旁的 長夏夜

下腹隱隱 漸漸聚積
一個月下來的預備
暗結成一道洪潮 等待流逝
宣示 這月的徒努

悶熱說 颱風不來了 你不來了

Tuesday, August 21, 2012

剪報

(不喜歡那個標題,但內容太好了~)

http://commentshk.blogspot.hk/2012/07/blog-post_102.html?m=1


梁文道:在香港還堅持讀書那你就是真正的讀書人

【南方都市報】我一直覺得香港書展是一個有點奇特的事情。第一,大家都覺得它是文化活動,因為它是書展,但它的承辦機構又是香港貿易發展局。貿易發展局從來就不是一個我們應該指望的能做好文化的機構。香港沒有一個專屬的文化局。所以香港書展一直處於很尷尬的位置,它到底是商業活動還是文化活動,定位不是很清晰。

香港書展其實成了一個以零售為主的書展,到今天,幾乎百分之百都在做零售而不是做版權交易。而這樣一個書展在做零售方面可以說是非常成功,起碼每天入場的人數非常多,書的銷量也非常大。問題在於,在短短幾天時間內,你讓這麼多人密集地擠在這裡,完全不能指望它有一個清靜的環境,有很有讀書氣氛的文化活動。你可以把它看成大家趕集去買東西,只是大家買的東西是書而已。

最後一點也是最奇怪的一點,香港從來就不是一個以閱讀風氣好聞名的城市。最近香港一些機構做的調查顯示,有六成的香港人或許一年沒有讀過一本書,也就是說香港的閱讀率比起很多發達地區算是非常低的,甚至低過離我們最近的深圳。但偏偏在這樣的地方,有一個創世界入場人數之最的書展。這真是一個謎題,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李嘉誠說「小說沒有用」

香港是一個比較急躁和功利的社會。首先必須承認香港普遍上閱讀氣氛並不是很好,但我並不覺得香港是「文化沙漠」,因為有非常多優秀的文化人、作家,也有聲勢不是很浩大但一直在堅持的高質量的文化活動。香港書展參加人數之所以大,我看原因是香港書展已經變成了香港夏天的一件大事,香港人已經習慣把書展當成了一個春節花市一樣的東西,反正到時候七月份大家都去,那我也得去趕集一下。

香港人有一個說法很奇怪,就是把「讀書」和「看書」分得很清楚。對他們而言,讀書就是在學校裡念與功課有關的書,而看書是在閒暇中的興趣。看書被認為是特別高深、閒暇時的興趣,於是慢慢地,看書和日常生活分離開了。好像是特別高雅有心有空有神的人才會有興趣去看書,結果這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從這個現象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對香港人來講,看書並不是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的一種休閒的、生活上的習慣。

其次,香港人太過喜歡迅速地、功利地做任何事情。如果他覺得能通過聊天知道的事情他絕對不會看報紙;如果看報紙雜誌能知道的事情他就絕對不要看書,能夠在網上一句話說完的東西他就更不要看長篇大論,因為他會覺得這很不實用,浪費時間。所以這樣一來,看書就變成是一種投入非常大,獲益卻不一定有保證、甚至非常少的一件事情。

這也是為什麼文學在香港尤其冷門的原因。除非是引人入勝的武俠小說、愛情小說。香港這個城市常有一些人出來號召要大家多讀書,也有一些年輕時讀書比較多而又有名望、有地位的人物,比如李嘉誠,他以前說年輕要多看書,但他也說得很清楚,他從來不看小說,為什麼呢?因為他說小說沒有用。那我覺得李嘉誠這句「小說沒有用」相當好地代表了香港人對閱讀的態度,那就是看書要不是一種很高雅閒適的興趣。從有用的角度看,很多人就會覺得看書投入太大了。

香港人閱讀趣味的「本土化」

以我所知,現在大學生的閱讀情況也是越來越糟了。不過這也不只在香港,應該是一個國際趨勢。英國也是這樣,現在越來越多的學科不再要求學生讀完幾本完整的書,常常只要求他們讀完某些章節。至於學生,功課壓力那麼大,又要參加一些社團活動,自然也不會有什麼時間讀書。

我的感覺是香港現在的大學生對讀書的態度和中學生差不多,都是一種應付課業要求的態度。很多學生甚至對讀書的義務感都沒有了。

以前在大學還比較精英的年代,大學生就該在校讀書,就算讀書興趣不大,但多多少少會覺得自己身為大學生,不管是讀社會學還是歷史學,好像總該讀點書,不然會不好意思。以前我唸書的年代,很多學生還會有這種義務感,這種義務感嚴格來說算不上什麼興趣,但是它起碼會逼迫學生想要讀點什麼。現在的學生連這種義務感都沒有了,完完全全只能講興趣了。但問題是,當只能講興趣時,他們是不是那麼有興趣呢?這就很難講,他們很有可能也沒什麼閱讀興趣。

正因為這樣,香港少數對讀書有興趣或對文化有看法的人,他們的堅持就很可貴。我常常引用北島說的一句話,因為北島住在香港,他最有體會。他說:「你在香港還堅持寫詩,那你就是真正的詩人。」我覺得這話很有意思。

在香港,你做藝術,寫作,別人會覺得你是個怪胎。因為你根本沒法靠這個掙錢,書也賣不出去,不像大陸,寫本小說也能賣幾千本,在香港,小說印個幾百本,可能還賣不完。你不會有像《南方都市報》這樣的報紙來採訪什麼新書發佈,公眾不知道你是誰,沒有人給你掌聲,你也沒有物質的報酬。相反,你可能還要犧牲你本來可以拿來玩的時間,犧牲掉你本來可能有的好的工作,犧牲掉你本來可以跟別人社交的時間,犧牲掉太多太多東西,但是你仍然願意寫書、看書、做這些藝術文化的創作,那你一定就是毫不功利地只愛這個東西。

現在香港人的閱讀興趣上越來越注重本土口味。越來越多的人關心香港本土社會的面貌,香港的歷史,香港的文化,香港的掌故,這種書是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去看。

但就我個人來說,我現在最擔心的就是,我們以前那種讀書環境培養下的閱讀能力正在慢慢流失。造成流失的原因主要還是現在人上網太多,習慣跳躍式閱讀,每個人都希望在很短很快的時間內攫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最後變成,稍微長篇一點的東西,大家就失去閱讀它的耐心了,然後連專注的能力都失去了。

這種趨勢帶來的另外一個惡果就是,由於你在閱讀時要求短平快,必然會影響你的書寫,書寫也會變得越來越單一。本來寫東西舊有的方式就是五花八門,千奇百怪的,但是慢慢地大家對於凡是自己覺得不夠清晰不夠直接不夠簡單明了三兩句話不能講完的東西,都不想看。稍微曲折一點的表現,大家的興趣就都失去了。

為節目犧牲了哲學閱讀

雖然我現在主持幾檔讀書節目,但我的閱讀還和之前差不多。不過,我發現,做了這些電視節目後,很多我原來特別感興趣的領域的書不得已只能被「犧牲」掉了。因為有些領域的書不適合在電視上介紹,要介紹也不能總是持續介紹那幾個領域的書,比如說哲學、政治理論這方面,我分配給這些書的時間減少了許多。

我平常一年大概要看兩三百本書。平時我幾乎是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有空就讀書,花在閱讀上的時間平均一天有六個小時。我現在很少出門應酬,習慣也越來越壞,我可以一個月不開電郵,電郵不用,手機也長關,我一般喜歡在家裡面,即使外出時也呆在房間裡看書。

平時出門的話,我包裡隨時都會帶兩本書。有時也會有電子書,但無論如何我都會多帶一本紙質書,不然我總覺得沒有安全感,覺得一本書在路上看完了沒有第二本書看了。所以我也很難講有什麼閱讀習慣,反正就是隨時隨地都在讀書。

我平時找書主要是通過一些書評期刊。比如說像《泰晤士文學增刊》,《金融時報》的週末版,還有大陸的《讀書》和《書城》雜誌。還通過一些有名的書店網站,找一些最近出版的學術書籍。另外,我還會看一本美國的文學書評雜誌叫《BookForum》,它辦得比《紐約書評》還好,以前我會訂《紐約書評》,但現在我都看《BookForum》。

除了自己買書之外,還經常會有大陸出版社給我寄書,大概一個月能有二三十本。這個真是太多了,我也巴不得叫他們不要這麼做,我還是喜歡看我自己買的書。

在如何選書上,我也有自己一些方法。一種是我對這個作者很早就有所認識了,通過以前的閱讀,人家的介紹,書評,或者是透過它的目錄,我在書店看書,經常會翻它的目錄,翻一翻它大概的內容。其實你買書買得多,看書看得多,你這種基本的鑑賞書的能力,日積月累慢慢就會有的,這不算太難的一件事。

有的學術書籍,你看它題目非常大,《論中國文化……》這種九成都是不好看的。如果是學術書籍,我認為是最容易選的。你看他的一些基本的東西,比如你看他的參考書目。比如說有一本書,它說要研究英國史,你翻它參考書目,一本英文書都沒有,全都在用二手的翻譯的東西,那你就知道不用看了。再或者說有一本書,它要談比較重要的學術問題,那你看它的註釋就能大概看出這個學者的功力怎麼樣。非學術書籍,反而比較難,但是隨著你經驗增加也會有鑑別能力。

Q & A:

1、你經常逛書店嗎?喜歡去的香港書店是哪些?

我買書主要還是通過逛書店,有的書不好找,可能就要訂購。我經常逛的書店,一是離我家較近的一個比較大型的商務印書館書店,基本一個星期去兩回。另外有一些小書店,在旺角等處的,一個星期去一回。

北京的書店我幾乎個個都去過。每回到北京。只要有時間。我一定去萬聖書園,以內地出的中文書來講,萬聖大概是買書最方便的地方。我要看的書它基本都有,選書選得好。

2、你經常去香港的圖書館看書嗎?

香港圖書館其實還不錯,我可以免費借我母校香港中文大學的圖書館的藏書。我只要辦張校友卡,就可以在家裡直接上它的網站看很多電子期刊。香港中文大學的圖書館除了本館外還有四個分館,分散在校園幾個位置。尤其絕版的書我真要用起來,就要去圖書館借。

偶爾會去我家附近的一個小規模的公共圖書館,叫做香港沙田圖書館,雖小,但也至少有二三十萬藏書。

3、你經常在香港網購圖書嗎?

我常常網購,說起來也很怪,跟別人習慣還不大一樣。我平常的做法是,在網上看到我想要的書之後,把單子抄下來,交給香港一些小書店,請他們替我購買。這樣其實會比較貴,可我覺得好處在於,讓他們小書店有生意做。

如果偶爾時間趕的話,我也會直接在網上訂購電子書,像亞馬遜是我常常光顧的網站,我直接向它訂購我要的電子書。

4、你平均每個月花在買書上的錢有多少港幣?哪一類書買得比較多?

大概每個月得接近七八千元。有的精裝英文書會很貴。人文社科的書籍我買的非常多。

5、你通常用哪種電子書閱讀方式?(Kindle,iPad,手機,PC,其他方式,喜不喜歡電子書)

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用kindle看書,主要是用來閱讀亞馬遜網站上購買的電子書。我包裡隨時都有兩本書,有時候也會有電子書,但是我基本上是帶著一本電子書還帶著一本紙質書,因為我總是沒安全感,覺得一本書在路上看完了沒有第二本書看了。

6、家裡藏書大概有多少冊?

可能有一萬冊吧。

7、最近買的一本書是什麼?

很難講,因為我一下子會買幾十本,我一下說不出來。

8、香港書展會不會去?對書展感覺如何?

今年我會幫資中筠老師的講座做主持。另外就是延續去年我幫香港書展策劃的一個讀書會,叫「經典讀書會」。主要是包括我在內的五個人,每人選一本自己心目中的經典著作,做一個讀書會。讀書會的人數有上限,最多不超過三十人。香港書展入場人多,每年六七十萬人,一些講座現場都是過百人,但是我覺得我們也許需要一些比較面向小眾的、細緻一點的活動,所以就想到做讀書會,今年乾脆就叫做「少數人讀書會」。今年我會做第一場讀書會的導讀人,我帶大家讀的書是柏拉圖的《申辯》。

說到對香港書展的建議,我希望承辦機構能用一些更專門的,更有文化導向,更清晰的主題去做好這個書展。它每年都會有一個主題,但在我看來,那些主題都太普通,太平常了。另外,場館佈置非常專業和高效,但是仍然缺乏一些文藝特徵,可以在設計上更多一點心思。

Tuesday, August 14, 2012

剪報與小回應2

在香港,想起infographics,想起陽光時務
http://www.inmediahk.net/%E5%9C%A8%E9%A6%99%E6%B8%AF%EF%BC%8C%E6%83%B3%E8%B5%B7infographics%EF%BC%8C%E6%83%B3%E8%B5%B7%E9%99%BD%E5%85%89%E6%99%82%E5%8B%99


info design終於在香港的媒體以重點姿態出現,文章訪問了我一直都很想知道的"到底陽光時務的info graphic背後是何人?",更討論了info graphic在媒體日常中如何可能運作,很多關於info design 的要點都接觸到:

對"普通"designer與"info graphic"designer要求之不同
"普通的媒體,排版的設計只是優化設計的工作,行距字體顏色和圖片的組合更加好看。但對於infographics的設計來說,其實要重新消化所有事情。"

關於怎樣才能做出好的info design
"(怎樣才能夠上手,懂得設計infographics呢?)…要有一個概念,…一開始要很結構化的思維想這個事情。例如要證明一個論點,下面有幾個分論點,然後每一個分論點分別有甚麼數據支撐它,結構化的思維和呈現方法來構想整個東西。…另外一個是這個東西的邏輯性非常強,如果你沒有,就很難畫下來。不論設計師有多強。"

關於info design 客觀與否
"文章比infographics更全面,細節做得好一點。用infographics表達跟用數字表達,精確度有很大差距。這個方面,infographics無可避免地會有一些作者的傳意感覺,經過編輯,所以我們希望這些數據是精確的。我們只是想反映某個問題出來。有些讀者說…不夠客觀…就是有偏見,預設收集數據。但是我們其實沒有這麼嚴重吧。"


有兩點比較有趣的是:

1) 梁(編輯)指出 "對於infographics的設計來說,其實要重新消化所有事情。…最開始的時候…設計師要參與文字工作。編輯跟設計一起做。設計師做了編輯的工作。後來,磨合多了,就明白了。就不用他做編輯的工作。"
旣然info graphic是需要消化所有事情才能設計的,設計師本身其實就是在做編輯(以圖像來書寫、決定每項數據/內容的重要性等)的工作,怎樣"不用他做編輯的工作"?
我猜可能只是不用設計師做太多文字editing工作,因為編輯已經知道多少字才合適。會想知道更多關於他們之間的日常運作。

2) 訪問中亦談到客觀性問題。在我看來這一直都是info graphic脫不掉的問題。info graphic在這方面是可以比文字更嚴重的。因為(技術良好的info graphic)實在太過容易入口,讓人有"我了解了這件事"的錯覺。但說到解決方法,還是跟文字報導一樣:製作者一方面自己把關,數據、論點盡量做到不偏頗;讀者自己亦要有防禦力,並不是個graphic show乜就信乜。說到底還是媒體和設計的普及教育問題。

剪報與小回應

(10/8/2012的回應)

你可唔可以唔好攪我住嗰區呢?過主啦呀發展局。

文中所謂的美食專區已經專咗at least 10年,有啲食店仲要耐啲,我中學嗰時就已經幫襯。點解嗰度係"美食專區"呢,係因為附近一直係學校區,近十多年又漸漸有新樓盤,而譚公道一帶係舊樓,舖租平啲,又有客又有相宜租金先生存到;而唔係因為你美化呀、綠化呀而生存到。你攪嗰時沙塵滾滾,攪完業主咪加租囉。你咁即係玩謀殺"美食專區"啦!到時啲食店執粒我唔肯過你啊T^T仲要攪五街?由白宫變身嘅呼吸飯店才剛起步喎…你玩咩…仲有十三街呀!死啦…十三街俾佢攪完之後係咪會無晒啲街架…啲街名好有特色,全部都係由一種動物同埋一個形容該動物的字組成的。我曾經認識一個小朋友叫駿發,他的嫲嫲說是因為他在這條街出生,所以才為他這樣起名。如果條街無咗…

癡線架!過主啦!你去攪火星啦!

(13/8/2012的回應)

via cally yu

"words from Kiki Ho:

北帝街本身已是一條食街了,特色食肆老早已聚落經年,所謂的「美食專區」其實是趕走原有的小食肆、商戶,透過重建來打造一條租貴、價錢貴、單一、連鎖經營的食街。受重建影響的北帝街食肆,已有幾間關門大吉,貼上「市建局收樓」的手寫告示;上星期在欣榮花園「金怡」晚飯,一坐底老細即話今日最後一日,後會無期,我目定口呆。查問究竟,原來「翠華」空降,自願加月租到40萬,先迫走原鋪的「德昌」,再加上房協無恥的「市場主導」順勢加租一倍,老細話「做唔住啦!」因為最後一日,散得就散,瓜瓜菜菜都無哂,最後點了三色蒸蛋,啊,原來蒸蛋可以加蒜頭蒸,好味,特意叫了杯紅豆冰,百感交集。...

...成為最後一枱客,鋪出門口,眼前是炮仗街的重建項目,住戶商鋪都搬走,十室九空。我看到的,只是一條食街的消失......"

上次share同一篇新聞時叫發展局過主,話口未完就已經同我ko咗間德昌魚旦粉+金怡?好過份!!!可唔可以唔好邊度自然發展得好就叉隻腳埋嚟攪嘢扮成功爭取呢?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810/16591617

九龍城區更新方案下周諮詢

【本報訊】九龍城區有逾千幢樓齡50年或以上舊樓,大部份明顯失修。由發展局委任的九龍城市區更新地區諮詢平台公佈區內更新初步方案,建議優先重建土瓜灣五街和十三街、環字八街一帶等。此外,計劃亦將食肆林立的北帝街、譚公道和民泰街一帶變成「美食專區」。計劃將於下周二起,展開第一階段公眾諮詢,預計明年底定案。九龍城舊區面積約1,000公頃,重建潛力大。九龍城市區更新地區諮詢平台主席黃澤恩昨天表示,綜合地區人士意見和實地視察,並參考區內樓宇狀況後,推出「九龍城市區更新初步方案」,建議土瓜灣五街和十三街、九龍城道、落山道一帶和環字八街會優先重建,並發展為綜合商住用途,以釋放住宅用地。
北帝街附近變美食專區
黃澤恩指,重建可透過業主自發、市建局收購或私人發展商主導,「好難決定由市建局做定私人做,好似十三街面積比較大,但地積比已經用盡,好難吸引到私人發展,或者會將綜合發展區拆細,咁樣會比較易做啲,但都要諮詢公眾意見。」方案也建議復修和活化衙前圍道及紅磡溫思勞街、機利士南路一帶,並設立文物步行徑,由法定古蹟前九龍寨城衙門起步,沿途經龍津橋遺址、宋王臺石刻、牛棚、舊遠東飛行學校,最後抵達海心公園魚尾石。至於食肆林立的北帝街、譚公道及民泰街可美化和綠化,變身美食專區。

Thursday, August 2, 2012

老少女讀小說

又再像少女一樣沉迷著看小說,沒天沒地,佔盡所有可能用上的時間。而我知道,除了這本小說本身的確迷人,我也的確是在逃避。一切。

我想起那個我,午飯後甚麼也不用做的暑假午後,爬上臨窗的小書桌,抱著腿傍窗而坐。手裡拿著小說,一頁一頁的翻,有時侯也會翻回前面或跳到後面。手上的書就是世界的全部,直到我感到閱讀困難,才發現整個下午已經消逝,而我沒有內疚,反而感到滿足和充實。是哪一本小說我已經忘了。我知道,讓我快樂的,是我心無旁鶩地閱讀這行為本身。

像戀愛狂一般,那心跳的戀愛感覺本身,比那個會拉屎放屁發脾氣的戀人美好。

於是,老少女明白自己在逃避。

Friday, June 22, 2012

孩子的笑

在等著行人過路燈轉綠。一輛家庭車駛到我面前,頓了一下,路面交通就是不太順啦。偌大的車廂裡只有一個小女孩,大槪初小年紀吧,直長髮,齊蔭,粉紅加白的裙子,一副中產家庭教養出來的安靜秀氣模樣。她跪在椅子上看車外的風景,眼睛轉呀轉。我等著無聊,直盯著那漂亮的孩子看。於是那孩子就發現了我,我笑了一笑,她也以笑容回應我,然後她很自然的向我揮手,像看見她的朋友一般,我呆了一呆,立即也向她揮了揮手。然後,車子駛走,燈轉綠,我也過路去了。

Monday, June 11, 2012

生猛海鮮

[無關的前言]

最近在讀殳俏的元氣糖。坦白說,我完全不知道有這麼一個大陸美食專欄作者,買書都是因為碰巧在書店遇上它,而朱贏樁把它包裝得過份地吸引,同時又恰如其份。[ok~ 我是有點封面控又如何?] [更重要的是:對一本書的命運而言,它的裝幀設計起著何等重要的地位!]

* * *

元氣糖一如其名,既是糖果,自然無甚養份可言,然而,偏偏就是糖果才能給你元氣。看正經八百的書多了,或者不過是在生活中正經八百的事太多了,拿著元氣糖看上幾篇,真有吃著糖果的小甜美。

而這份糖果更有趣的是從外地入口的。殳俏對食物和飲食的仔細觀察和體會,都是基於她作為一個交友廣博居於北京的上海中上產已婚婦人的身份。所以從她的眼睛看香港,非常有趣。其中一篇,她寫到覺得吃海洋很豪情萬丈,像港產黑幫片裡的老大。八十年代末,海鮮前面加上生猛二字,感覺尤甚:就是你再生猛,我也吃給你看那樣。讀畢,作為香港人的我,才恍然大悟:啊~原來港產片和粵語讓人家給海鮮這麼一個感覺嗎?

對我而言,海鮮當然也不是如蔬菜一般想吃就吃,有點節目或特別日子的感覺,卻無豪情萬丈的聯想。一條蒸石斑、一碟鮮蝦、一盆炒蟹上桌,豪情萬丈並不能吃到好肉。像武松的大杯酒大塊肉,那肉我想像的是豬腿、雞全髀、大塊燒肉、鵝髀等大大件肉,能拿著大口啃的肉。卻沒有可能是海鮮。

海鮮是溫柔的暴烈。不是嗎?石斑可吃沒多少骨的腩部,但這樣吃的人,不懂吃魚。懂吃魚的都會挑吃魚背鰭、魚鮫、魚尾、魚頭…總是多骨的地方,那肉才最嫩滑鮮美。蝦,殼與肉之間的汁最鮮甜,剝殼時尾巴能完整退出最生鮮,都是技巧,豪邁不得。蟹嘛,桌上那個鉗,你就出力地拿來鉗碎蟹殼吧!包管你會吃著一口混著蟹殼碎片的蟹肉,在心裡後悔。陰力才是皇道!海鮮桌前必須溫柔,以輕輕的、慢慢的、平靜的、理性的、柔和的暴力來褪去海鮮們的衣裝,那雪白甜美的細緻肌理將會是你的賞賜。

我喜歡和一大班親人或朋友在海鮮桌前,不經意的聽他們漫長的高談闊論,我只需要有一句沒一句的答一下,因為我可以專注的剝開這件和那件海鮮,漫長而溫柔地。恰似關係。

Sunday, June 10, 2012

早晨的瑜伽課

scene 1
課室內,未上課,正等著老師。三兩中年婦人邊拉筋邊談天。
「哈哈!昨晚我發夢,夢見我去叫鴨仔。哈哈!一定係尋日講得太開心!
「我話,嗱,一齊去搵鴨仔,每人五舊,呢度排隊俾錢。到時甩底要俾雙倍錢!
「嘩!洗唔洗咁貴呀~去飲吓嘢幾廿蚊得啦~」
幾廿蚊嗰啲就唔好去啦~ 去搵泰仔呀~見識吓嘛~
「泰仔靚仔咩?」
「都有啲幾靚仔架~見識吓之嘛,又唔係真係做!屋企都有個啦~ [外星人內心短評:你當屋企嗰個(老公)係鴨?!?!@.@] 阿乜太都同佢老公一齊去睇啲猛男脫衣show啦!
「咁又係呀,都係見識吓,一齊飲吓嘢咁啫…」
「不過呢,我聽人講,叫鴨正過叫鷄架!」
「啲服務好啲?」
「係呀,佢地好識得點樣服待得你好舒服咁樣…」
「喂喂!唔好講啦…」
原來老師來了。上課時間。
[中年婦人們…一副我有甚麼沒有見過我怕誰的模樣。完全無敵… @.@]

* * *

scene 2
課堂中,最近瑜伽課室附近裝修,電鑽鑽。美人魚爸爸(瑜伽老師)說:
「我地又係時候要感謝電鑽哥哥啦~ 我地用om嚟同佢共鳴。
「吸氣——om————」
「om————」
「其實電鑽嘅聲音都係大自然嘅聲音,因為電鑽要用電,而電係由石油而嚟,石油喺好幾百萬年前嘅自然,我地只係喺依家將佢嘅力量釋放出嚟。而om係一切聲音嘅總和,所以當我地發出om嘅聲音,就可以中和咗電鑽嘅聲音。
「有好多時我地都會因為聽到一啲噪吵嘅聲音覺得好煩,喺嗰啲時候都可以用om喺同嗰啲聲音和應,咁你嘅心情就會平伏好多。有時候唔可以開聲咁樣om,喺個心裡面發出om嘅聲音都可以。

om~~~

namaste.

Saturday, June 9, 2012

向陽


就算六月飛霜,種子依然無懼,傲然向陽生長。

Monday, May 21, 2012

思考中…

我不希望出名。我只希望躲在後面,把一切事情搞定,讓事情好好的發展。你可以不認識我、不記得我,但你會永遠記得那件事情和它的意義、它的美好。這是一件很難以明白的事嗎?

你說,我的在搞壞了這事情。這是對我最大的指責和傷害。其實,你沒有說。但其實你說了。我一直一直在好努力好努力,為了這事,努力得忘記了自己。而你反抗來自我的一切努力,而我的身體在叫,一雙又一雙鞋子為了叫醒我而自殺。我覺得我錯了,我不應該一腳踏進這件事,我不應該執著。我在想這是不是要離開的時候。我知道,你認為我不能離開,離開了,事就會壞。但現在事已經壞了。而我受了傷害,讓我很想退縮。
我知道我應該要成熟了,但我依然幼稚。不要像命運和生活那樣迫我長大。可不可以?

只要我們都知道這件事情會發展起來的,它就會發展起來。這是信念。人只是事情的工具。而它會選擇合適自己的工具,而這件事上的那件工具,可能不是我。其他事情來呼喚我了,或許我應該把力氣放在那些地方?

Sunday, May 6, 2012

記得

忽然想起某一個微小的片段。

那時候我為k老師工作,而恰巧為y老師做一點小兼差。
我已經忘記,當時我在跟y老師在閒談著甚麼,只記得我不經意說了一句:k話自己點樣辛苦成幾年無得放假,其實都係佢自己唔想放假唧。這本來只是尋常的閒聊,或者是有點冒犯k老師的閒話,但y老師卻以非常肯定的語氣說:exactly !

這就是我忽然記起的片段。這是當時的我跑來對現在的我的教訓。當時的我眼目澄明通透穿越能看清世事而保持柔軟自潔,今天的我已經老去,以為築起重重的保護罩能防止世界對我的傷害,但原來保護罩裡有著尖刺,刺著柔軟的自己。我流著淚感受著保護罩的包覆,以為感受著的就是安全。年輕尖利的眼睛一下刺中核心,把幻象褪去。雖然我不知道將要如何,但現在我確知虛假,我要離開這虛假,這就已經很好。歷史的救贖,y的救贖。我記得我說過,我希望y能教導我一些甚麼,但其實我知道,她早已對我施了魔法,救贖就在裡面。這是再一次的証明。y永遠是我敬重的老師。感恩。

書此為記。

Friday, May 4, 2012

九龍公園游泳池

今天,忽然很需要這樣的悲傷與安慰。

九龍公園游泳池
詞: 林阿p


我喜歡九龍公園游泳池
那個戲水池有個瀑布位置
瀑布下站著能忘記煩惱事
每個星期我都會去一次

我喜歡九龍公園游泳池
那裡我不再執著一些往事
我原是世間其中的粒子
如何沖擊我都可以

就在那時我變得不再幼稚
就在那時我想重新開始
二百年後這裡什麼也都不是
宇宙裡有什麼不是暫時?

就在我要離開這個瀑布時
我突然游得更加輕易
晚上折射到池底的燈光很美
但是我都要離去不留戀到八時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kla1Swx5tU&feature=relmfu

Monday, April 2, 2012

hkiff side dishes

1.
黑色的動畫。中途,畫面上下倒轉,人物把食物從嘴裡舀出來再堆疊到碟上。我們看得嘩嘩叫。然後,紅色的畫面出現,述說因機械故障,放映被迫暫停。影院亮起暗燈。人們亮出手機,紛紛拍下畫面。場內的工作人員對手機人說:場內唔准影相架。某男子輕聲回應:車!場內夠唔俾倒播喏。某女子笑。等了好一陣子,場內始有廣播,聲音說維修中,並請我們「保持冷靜」,而我們報以笑聲。

2.
文化中心的場次,人總是很多,總是要你排隊,然後讓後來的人來觀賞隊裡的人。我討厭被看、被認識的人認出。於是我每每都會掩耳盜鈴:在隊裡拿著一本書,埋頭埋腦地看。我以為我就此會透明。
這天,一對男女排在我的前面。一直相安無事。男的忽然轉身,手不小心的碰到我的書,書頁翻落。他說:不好意思,然後完成他的轉身,把女友擁入懷中。女友問:怎麼了?我在忙著找回正在閱讀的一頁,沒有聽見男子回答了。回過神來。他們依然相擁。
我是透明的,同時我又不透明。而我多麼希望我的透明能夠更徹底一些。

欲安

有太多話想說,太少時間,太差身體。
先安靜下來,再慢慢、慢慢地述說吧。

Sunday, April 1, 2012

港人集體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325後,接近一個星期的失語。
我無法以言語條理地說出自己的感受。

然後,昨晚我想到了。
這就是遭強暴,然後被迫嫁給施暴者吧…
我們說,不好,不要。我們排隊,蛇餅打了一圈又一圈,只為了說一句:不要。
然後他在群黨的幫助下霸王硬上弓。然後某遙遠的地方把他立為王。我們的王。
如同在伊斯蘭國家裡的不幸女子。然而,我們這裡是號稱Asia's World City的香港。

然後,遭強暴的人竟然愛上施暴者…
我們中間某些人說,他不是壞人。他要來改善我們的環境、我們的生活。他很有魅力…
嗯…就算他的諾言有多動聽,他的風姿有多綽約,我只可以說,這一切都是假的。因為這是源自一個不民主的選舉。不民主也罷了,他做盡一切,形成這是一個開放而平等的選舉的假象,更以不知情來掩護自己容許他人來干預選舉。他的所謂競選承諾,在未當選之前已經大幅縮水。這都是我們明明白白能見的。一個施暴者對被害者說,我會很溫柔的,我會對你很好的,你會相信嗎?但這城裡竟然真的有人相信耶~ 這根本就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wiki)!

這病要如何醫?

Tuesday, March 27, 2012

小浪漫



午休,花落。一男子彎身檢拾朵朵躺在水泥地上的落花,把它們送回泥土上。

Sunday, March 25, 2012

比喻

今天中午和煦的陽光和沉重的空氣,是如此的熟悉…跟父親離去那天有著同樣的味道。我曾經以為世界就這樣末日了,但原來沒有。不錯,我們被迫吃了一個爛透的蘋果,我們眼看某些我們著緊的價值要消亡了,或許要拉肚子,或許日子要難過了,但我們還在,這就是我們要繼續努力的理由。
日間的陽光和晚上的新月如此說。

Tuesday, March 20, 2012

惜物的小甜美

(在北京可能有事、香港選舉亂局、示威竟被監禁、工廈音樂會遭無理查牌的黑暗春分下,送上小甜品)

話說今天要到output centre印一本書的dummy,偉大的technican大人把一張張A4散頁用熱膠訂好之後裁邊,他把紙邊順手掃到廢紙桶裡。dummy印好後我謝過他,他轉身繼續其他工作,我則伸手到廢紙桶裡,拿那兩疊膠好的裁邊。剛拿到一疊,給他逮到,說:"哈!乜你咁似啲學生,佢地都會攞返嚟做memo pack!"看看我手裡只有一疊,他一邊說:"應該仲有一疊架喎",一邊彎身到廢紙桶裡找,然後遞給我。

故事的教訓是:只要你環保,就會像學生一般年輕,而且是像設計系的學生一樣潮!(誤)

Thursday, March 1, 2012

師說(瑜珈篇)

「呼氣。」他對我說。

一個接一個式子的做著。老師在課室巡了幾個圈,又回到我身邊,看了看我,再次用他那印度口音的廣東話說:

「呼氣。」又順著我的呼氣,用手帶一帶我的背,讓我的式子做得更深。

未幾。他回到講台,著我們喝點水、抺抺汗,一邊用英文說:我知道有些式子比較具挑戰性,但也不可以閉著氣來做。這樣會消耗你更多的能量。

而我給他唸了兩次。

當下,我並不知道自己閉住呼吸。我只想做好式子。而我知道,這是我的問題。我不知道自己過份的用力、過份的執著。而這些除了可能讓別人難受,第一個受害的就是自己。放鬆並不是把一切放下,跑到海邊聽浪才是放鬆,在生活裡的每分每秒,除了必要的用力,用最適當的方法做事以外,其他都可以放鬆。這是我在瑜珈課裡,以至生活之中都要努力學習的功課。

Friday, February 24, 2012

關於一個環保時尚比賽

唔鍾意聽都係要講:

環保唔係唔好,但環保同時尚其實係mutually exclusive架喎環保係要保護環境,珍惜資源,物盡其用;而時尚嘅重點在於你要in,咁即係要有嘢out啦,咁乜嘢out呢?就係之前in嗰啲囉。件嘢無壞無穿無爛架喎,不過out咗,咁就唔時尚啦,要丟咗佢啦。咁又點會環保呢?嗰啲乜嘢"升級再造、重新構造",如果無咗時尚呢個槪念,就唔洗攪咁多嘢,可以直接著返啦。即係所謂ecochic不過係攪場大龍鳳,不過佢唔係無嘢攪搵嘢攪架喎,而係要將所謂嘅環保納入時尚週期嘅一部份,即係今期興環保,咁下期呢,咪唔再興囉,亦即消滅真正嘅環保,將佢變成一個安慰消費者嘅罪惡感嘅槪念。

好。分析完畢。

Friday, February 10, 2012

關於白宮結業,其實我擔心的是…

白宮無聲結業。

雖然她的沙爹牛肉公仔麵做得差到在我心裡留下污點,雖然街坊們私下會戲謔白宮似片場多於冰室,但她的結業還是令我心痛的。一直在街角的她,早已深植在社區的肌理裡。在皮膚上割掉一塊,會不痛嗎?而且,我知道在農曆新年後結業的小食店,並不只這一間。不過,這只是情感上的小事。

* * *

根據東方日報09年11月9日的消息,白宮結業的背後,或許與田生有關。而根據報導,田生不單希望收購馬頭角道91號(即白宮地址),更是附近一帶的舊樓,組合成為一個大地盤。

樓宇舊了,人家給一個挺好的價錢來買,自己搬出換個地方住(甚至不過是賣掉手上其中一所物業,免得以後要付昴貴維修費),在小市民的心目中這只是一宗買賣。(我們不可能要求一個市民了解買方買了其單位後的地產發展計劃可能會對社區有怎樣的壞影響,而因此要他們不賣自己的單位,和在殘缺政策下無了期的向維修公司進貢。)

本來,這只是一宗宗你情我願的買賣。但我不明白。三街(即興仁、興賢、忠信三街)一向有賣樓之心 (見筆者07年post),然而面向土瓜灣道的大廈,我是明明白白的看著他們拿了樓宇復修計劃的錢(起碼)把外牆刷上亮麗精神的顏色(看不到裡面有沒有復修),這是其中一個合理証明那裡的業主或許沒有把單位賣掉的意思。然後,要擔心的,就是他們能不能不受滋擾,真正自由地決定賣還是不賣。

另一個擔心是,五街對開是一個面海的小休憩處。如果五街收購成功,開始發展,這個公共空間或者就會給"巧妙地"劃成私人地方,把海旁私有化掉,一如在五街旁的翔龍灣。而,如果是把五街合併發展,興仁、興賢、忠信、明倫這些美好的小街名字將會永久消失。

海旁應該是免費的,是屬於公眾的。只有有錢買樓的人才能享受海旁是不合理的。無論發展與否,這不應改變。
而我希望我只是過慮。

* * *

面海的小休憩處的相片












* * *
09年11月9日 東方日報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finance/20091109/00204_002.html

內文:

田生擬購土瓜灣5唐樓

市區土地供應短缺,具重建價值的舊樓成財團吸納對象,消息人士透露,田生集團(08136)繼首度涉足紅磡區收購馬頭圍大廈後,該公司計劃在受惠沙中線效應的土瓜灣區進行大規模的收購舊樓行動,據悉,是次收購目標為馬頭角道91至113號及毗鄰街道共5幢、樓齡逾50年的唐樓,地盤面積約6萬方呎,重建後樓面料達30萬方呎。

重建後樓面約30萬呎

消息透露,田生集團應業主要求,計劃收購土瓜灣5街共5幢舊樓,分別為馬頭角道91至113號、明倫街1至25號、2至28號及2A至28A號、忠信街1至15及2至16號、興賢街1至15號及2至16號,以及興仁街1至31號,該批舊樓毗鄰翔龍灣,住宅單位共約700伙,而屬住宅契的地舖約100個,整個地盤面積約6萬方呎,若以地積比率5倍計算,重建後樓面約30萬方呎。

據悉,田生集團正與上址業主洽商收購價,並於剛過去的周六落區接觸小業主。

事實上,沙中線效應及啟德發展工程為區內物業重建帶來新動力,其中市建局重新啟動土瓜灣十三街的重建計劃,十三街包括鶴齡街、駿發街及龍圖道等。另外,投資者亦伺機出售投資物業,如盧華等的九龍城福佬村道35至43號5幢舊樓將於本周四截標,料市值2.4億元。

Monday, February 6, 2012

台北小報告5——"哎呀"experimental travel

順手玩埋"哎呀"experimental travel

1. 放心迷路

不是第一次到台北,卻是第一次的迷路台北。我有為每天定行程,也有帶地圖,但我放任自己偏離航道,在途中遊走閒逛吸引著我的大街小巷。路癡如我好幾次走不回"正途",遊走了不少在行程以外的地方,看見很多地道的風景,知道了不少奇怪的(非遊客)購物地點 (見另項)。二來亂逛小店+迷路問路給我更多與人接觸的機會,成就項二。

2. 台北人眼中的香港人

到底台北人是怎樣認出我是香港人的呢?

基本上,只要我不說話,無論在路上或在店裡,沒有人會認為我是遊客。今次又有大媽向我問路了,而店員亦是以超快的速度跟我講國語。
然後,我說話的話,有少部分人會沒有在意或認不出來,但大部分人都聽得出我不是本地人。這中間有部分會立即問:你是香港人嗎?(<--超挫敗耶…)我說:是我的國語太爛了嗎?他們答:沒有啊,你說得很好了(<--真是日行一善超級友好的台北人T^T,有一個店員小姐還在仔細說明她聽過的香港人國語有多差,e.g.:某香港人說:和d國語恨標準(<--請以廣東話來唸,但他自以為他在說國語)),只是有口音所以能夠聽出來。另一部分會猜我是來自其他國家,如新加坡、馬來西亞、甚至日本。甚至有人知道我是香港人後,會覺得很驚奇。她解釋說:你不像香港人耶,你很斯文耶(<--真是日行一善的台北人T^T),一點也看不出來耶,香港人的姿態不是這樣的,比較吵吵鬧鬧的,玩笑的,說話也粗一點的。

於是,總括以上,台北人眼中的香港人是:不少人國語很爛,不爛的是有香港口音的;很吵,聲音和動作有點粗粗的。

(
附送小點心~
對話的公式:

我:(問東西)
台北人:(答)+你是學生嗎?
我:不是啊~ 我只是來玩幾天。
台北人:你是哪裡來的?/那你是香港人嗎?
我:你猜啊~/是呀~

台北人:你自己一個人來玩呀?
我:對啊~
台北人:哇!你超勇敢啊~~一個女孩子…
我:沒有啦~

短評:台北有那麼保守嗎?一個女孩子很危險嗎?台北超安全耶!語言算是相通,公共交通網絡又好,治安又超好。一點也沒有勇敢好不好,如果我也算勇敢,一個女孩子去西藏去環遊世界的那些要如何形容啊?
)

*disclaimer:這到底是"哎呀"experimental travel,不是真的。如果要玩真的,要plan得更仔細一些,要記錄得更仔細一些(如:在哪裡遇上怎樣的人對話是如何等),而且要尋根究底多一些(如:到底甚麼是香港口音呢?)。

Wednesday, February 1, 2012

台北小報告4——文化保育/文創/社企

(看的不多,也不深入,但先記下名字吧)

1.
社企 ("以設計來拯救世界"類)

motherhouse
http://www.mother-house.tw
日本皮包品牌,說是"透過時尚來解決開發中國家的經濟問題"

地球樹
http://www.earthtree.com.tw/index.htm
公平貿易的店,很型格 (包括價錢也是)…

2.
社企 ("system design"類)

The Big Issue

3.
文化保育/文創

好丘
日星
磨菇

Monday, January 30, 2012

台北小報告3——當奴叔叔的information design

(完全是上司的品味…權充手信之二)

某天早上太趕,所以…
我是應該幫襯小店的…
confession中…

但意外發現個info design好勁喎:








你可以看見,這個設計把繁多的營養資料變得超簡單和易理解了~ 食品包裝紙上的營養成分變成每天營養攝取百分比,同時劃上一條虛線表示三分之一(即每餐可攝取)的量。一般營養標籤只標示數字,其實沒有多少人知道數字背後的含意。現在經過處理卻一目了然了。

但我並不是說這很好。因為如果看得仔細一點,你就能讀到他們的取巧:如餐墊背面的一餐總熱量攝取量,取樣竟然是包加沙拉加零糖可樂,根本不能反映餐廳提供的基本餐點(即包+薯條+普通汽水)的總熱量;而把每一件食品的營養成分展示成低於每天營養總攝取量的三分之一,很容易讓人覺得這些食物沒有問題,然而,一個套餐並不只一件食品,加上不少人在每餐中間都有吃零食或點心的習慣,而且每個人的每日營養攝取量其實並不一樣。(我不過是在營養學系統內說明這樣展示的問題,也不在此說這套系統自身的問題了<--有興趣自己google吧…)

我想指出的是,info design其實是個兩面刃。它把訊息簡化和人性化地展示出來,其本質是要供養快速閱讀和簡易理解。然而因為原始資料的不存在/縮小化,資料的分析和判斷工作從讀者負責移至設計者負責,於是,只要設計者有誤讀(更差的是刻意玩弄資料),訊息的差誤將因它的易於理解而更難發現和更易傳播。這是資訊設計者不可以掉以輕心的地方。

Friday, January 27, 2012

紅花(無頭無尾)小筆記

今次紅花坂上的海完全過關~ 超好看~ 比地海好很多啦~

年幼喪父、卻努力過每天的海,給我很大的安慰。在電影裡,海起床摺被子和走路身子向前傾等段,雖然只屬交待人物部分卻感染力很強~ 看了"父與子的300日戰爭"(笑)才知道是宮崎老爹在背後幫了一把~

沒有多少對話的父子,卻好像一直為了對方而努力,這是男人們之間的愛和浪漫吧?(他倆太可愛了~) 想起宮崎老爹從前說過要收山,後來卻又繼續創作動畫作品,這可與兒子加入動畫行業有關?

說回紅花坂,其實我覺得最厲害的是學生會自治和保留大樓抗爭行動的部分。
學生會主席明明是反對清拆大樓,感覺卻是持平地主持著大會,讓不同意見都有發表的空間,而持不同意見、爭議得面紅耳赤、亂作一團的眾人,卻在老師來到的時候,迅速變得高度紀律~ 這些品質都是在抗爭中所需要的。
而把大樓打掃維修好來爭取大家認同保留大樓,除了保留歷史,這其實就在這一輩間創造了新的意義,也在打掃維修的過程中更了解其間的歷史。最初只有少部份人感覺到這是要保留的,但為什麼呢,或許自己也說不清,卻因為真正的投入在保育(而不是純然的爭論或抗議)其中,了解愈來愈深也愈來愈能感染別人。這是讓人非常感動的!

要挑剔的話,有些背景畫有點馬虎(背景的船的煙完全不動的耶…不可能吧…)、風間&海二人抱完之後的停頓太短… 還有廣東話版本裡糖妹的配音(她讓我在心裡問了幾次:為什麼海的說話這麼奇怪,老像夾著書面語來說話…)。(不過除此以外,廣東話版算很用心。有幕是學生們在唱校歌之類的,平素可能會在那些地方出日文配音加字幕就算,但今次卻都配音了~ 而背景音樂用原裝的,也很用心地加上中文翻譯字幕~)

Monday, January 23, 2012

台北小報告2——民間小設計

(完全是上司的品味…權充手信之一)

1.

這個像風扇的東西是用來趕蒼蠅的


2.

水樽的妙用


3.

紙筒亦ok

台北小報告1——台北日常

(事情是這樣的,月初去了一趙台北,公務加一個人的小旅行。或者因為公務部分有一點點資助,心境不同、視角不同,整個小旅行很幸運/不幸地變成了"哎呀"考察之旅,做戲做全套,現在回來了就來打一份"哎呀"小報告吧~ )

台北小報告1——台北日常

繁忙時間,捷運站內的扶手電梯。右邊站著的就站著,左邊要走的就一直走。(香港人,其實這有多難呢?)


攝於台大。
午餐便當時間會有工作人員幫忙作廢物分類。

與當地人談天,他們說,這是他們的日常。最初的時候,他們也覺得這樣很麻煩,但政策的關係,丟垃圾要付費,大家就都在努力地分類,省啊省,現在都習慣了。到外地旅遊,會看見部份歐洲國家也不如我們做的那麼好。(香港政府,是政策啊,好不好?)


攝於桃園機場。reading area @ 候機室。書不能帶走,也不能買,就像圖書館裡的閱覽室。我感動到不行。飛機delay了一陣子,我把隨手從書架拿下來的窮得有品味k了一章。終於不用在候機的時間window shopping那些為遊客而設的手信、工藝或書籍。真正的書。日常的書。不用特意展示甚麼給遊客看,台北卻在面向國際的窗口上,以其設施本身,展示了他們的文化深度和自信。同場還有介紹三毛的展覽。(香港機場可會介紹西西?)


可以容納小販的城市。這才是宜居的城市。

而且小食店既廉宜又好吃。好像某早上,在路過的小店買水煎包當早餐,一個不過12元台幣(~HKD3.2)。好吃到不行~ 而且你可以看見大媽在店裡很努力地把餡料包進麵團裡。想想,在香港,就算花費更多,吃到的也不過是在大陸工場裡機械大量生產的無味東西。

* * * * * *

不過,我不會說,台北非常美好啊。街上機車經過時排出的廢氣真的非常討厭(然後明白為什麼他們流行在街上戴布口罩)。食店的盛器餐具都是即棄的完全沒有源頭滅廢的意識。地剷霸蠸神獸亦在台北,書店街上,台北商務和鄰近大廈都要拆掉(淚…)。又,當我在機場看見那間無口貓候機室兼last five minutes shopping kitty 精品專賣店,是滴著汗的在心裡問台北人你真的有這麼喜歡這隻無口貓麼?(我還未說在公務上聽回來的原住民問題) 組合起來,就是台北日常吧。

Saturday, January 21, 2012

餐後小甜品

和母親辦年貨後,晚膳。鄰桌的情侣比我們先結賬,男子把餐廳送的現金優惠卷轉贈我們。我說:我們很少來這邊,用不著。他說:可以現在用嘛。於是我們結賬時使用了優惠卷。找續時,店家又送來一張優惠卷,我們依樣把它轉贈鄰桌的食客,滿足地離去。

Wednesday, January 18, 2012

活在兩個時間的夾縫中間

攝影達人們certify咗我部相機,母親大人曰:乜你成日壞相機架。而這部相機伴了我三年半,攝影達人們無不說:已經好襟啦,你買過部新嘅把啦~

電腦也是如此。上次修理時給technican們說:你算用得好"鏡錫",下次再壞就直接換過部啦,out架啦。而母親大人也是說,乜你又整壞部機…

而我在兩個時間的夾縫中間張望,無法了解時間快慢的定義。

Monday, January 9, 2012

發表會甜品

今天發表了香港獨立漫畫的研究後,台灣的回應人第一句說:這是我第一次想做香港人,因為我想了解更多漫畫裡說的是甚麼。太有趣了!雖然圖畫能明白,但有些廣東話不懂。
喏。香港獨漫已經到了"讓人想學廣東話/做香港人"的地步了嗎?(誤…東西攪定了高興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