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小報告1——台北日常

繁忙時間,捷運站內的扶手電梯。右邊站著的就站著,左邊要走的就一直走。(香港人,其實這有多難呢?)

攝於台大。
午餐便當時間會有工作人員幫忙作廢物分類。
與當地人談天,他們說,這是他們的日常。最初的時候,他們也覺得這樣很麻煩,但政策的關係,丟垃圾要付費,大家就都在努力地分類,省啊省,現在都習慣了。到外地旅遊,會看見部份歐洲國家也不如我們做的那麼好。(香港政府,是政策啊,好不好?)

攝於桃園機場。reading area @ 候機室。書不能帶走,也不能買,就像圖書館裡的閱覽室。我感動到不行。飛機delay了一陣子,我把隨手從書架拿下來的窮得有品味k了一章。終於不用在候機的時間window shopping那些為遊客而設的手信、工藝或書籍。真正的書。日常的書。不用特意展示甚麼給遊客看,台北卻在面向國際的窗口上,以其設施本身,展示了他們的文化深度和自信。同場還有介紹三毛的展覽。(香港機場可會介紹西西?)

可以容納小販的城市。這才是宜居的城市。
而且小食店既廉宜又好吃。好像某早上,在路過的小店買水煎包當早餐,一個不過12元台幣(~HKD3.2)。好吃到不行~ 而且你可以看見大媽在店裡很努力地把餡料包進麵團裡。想想,在香港,就算花費更多,吃到的也不過是在大陸工場裡機械大量生產的無味東西。
* * * * * *
不過,我不會說,台北非常美好啊。街上機車經過時排出的廢氣真的非常討厭(然後明白為什麼他們流行在街上戴布口罩)。食店的盛器餐具都是即棄的完全沒有源頭滅廢的意識。地剷霸蠸神獸亦在台北,書店街上,台北商務和鄰近大廈都要拆掉(淚…)。又,當我在機場看見那間無口貓候機室兼last five minutes shopping kitty 精品專賣店,是滴著汗的在心裡問台北人你真的有這麼喜歡這隻無口貓麼?(我還未說在公務上聽回來的原住民問題) 組合起來,就是台北日常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