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飛 / 輕柔溫煦之風 / 學習怎樣學習 / 或者其他… / 是為習習

Tuesday, December 20, 2011

剪報:超哥訪問

"我學習每樣事物都喜歡自己親手做一次,確認知識,「自己動手做」有種不可替代性。比如我到過希臘,研究愛琴海文明,聽說他們藝術風格輕快,就找機會試做跟一樣的瓶子。我沒有學過,自己找來一團泥,邊做邊跟泥說話「唔該你吖,唔該你吖」這樣「求」佢出來。"

當年佢都係咁樣迫我地落手做,而且佢永遠都係身教… 而身教是最大影響力的:我估我未來一年都會對住啲字粒係咁講「唔該你吖,唔該你吖」咁「求」佢地出來架啦…

(路漫漫。剪存於此以鼓勵自己。)

* * * * * *

舊事動人 敬惜器物

聽到欄目名「生活達人」,趙廣超老師打了個哈哈,「我哪裏是什麼達人了,找我講生活?」 近年研究故宮,北京香港兩邊走。他說,留在香港時,吃睡和工作幾乎都不會走出他的中環辦公室,飲食靠學生張羅,經常連睡覺都沒時間。對他的生活稍有了解的人,都擔心他會過勞死。

研究就是他的全部生活,研究對象是舊時建築、家具、藝術和器物,聽起來會沉悶得嚇怕很多人,也彷彿離我們的實際生活很遙遠。但看過他的書都會知道,那絕對是趣味盎然的一件事。梁文道說他開創了一種新的「作書」方式。由《不只中國木建築》、《筆紙中國畫》、《大紫禁城》到《一章木椅》,跳躍的版面設計,不止圖文並茂咁簡單,而是以幅射擴展的形式解構事物內涵、事物之間的連繫,忽然又加插一點令人會心微笑的細節,每頁都是一個故事,很多個故事環環相扣,組成一幅更大更完整的圖景。

老建築和器物,本就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現在被認為「過時」了而束之高閣;趙老師卻能發掘它們超越時代的意義,令讀者看時覺得有趣、看後對它們有種敬意和珍惜,感歎「原來中國文化裏有這樣的好東西!」甚至發現,老東西的設計技藝比很多「潮物」更尖端、精巧而永不過時。

能做到這一點,應該不止表達形式上的突破;更基礎的是,他從平凡如一隻碗、一張椅,看出學問和趣味的能力。那是一道洞悉每件事物特性、人類生活本質的眼光。

先破後立,摒除習性帶來的迷思和障礙,是看清事物本質的秘訣,「我好鼓勵學生從頭接觸一樣嘢。從頭,每次都從頭開始。如果我明天見到你,我會根據今日的了解同你接觸,但要真正了解一個人,你要每日從頭去了解他。對人難些,對事物就可以」。

連做訪問他也要打破一般訪問的慣性。如果訪問的本質是要了解和呈現一個人,他說,「你想寫趙廣超,不一定要訪問趙廣超的,你可以訪問他身邊的人,聽他們說說趙廣超是怎樣的,講吓佢嘅壞話,咁你寫起來先立體嘛」。轉頭就笑嘻嘻地把工作室內所有研究團隊的成員都喚出來,排排坐變成一個群訪。

加入研究團隊比較久的阿聰帶頭暖場,從如何認識趙老師談起。趙廣超念藝術出身,三十來歲開始在理大設計系教書,近年專注研究,跟一班理大舊學生成立工作室。聰說當年修讀工業設計,因為想發明、設計一些新事物,「好多時我對着一件家俬,就諗它的功能,怎樣做得靚或者實用。但趙老師會想,杯、碗、盤這些器物最原本的性質是什麼?原來是有不同高度的,杯最高、矮一點是碗、再矮一點就變成盆,而這高度又跟人的身體有關係。我們習慣一開始就想形式上的問題,他會從最基礎的事情想起。這樣思考時,可以發揮的空間便變得無限,不會被既定的形式限制」。

「其實無乜方法,是態度。平日生活裏,每一樣嘢你認真啲,都會有驚喜的。」趙老師說起小時候在錦田長大,物質條件不太好,「想畫一張畫、做啲靚嘢,沒什麼地方可以買材料,所以很多時我會在生活裏盡量找一些可應用的物品去發揮創作慾,慢慢令我覺得,好多嘢只要你願意認識佢,就算不至於別有意義,都別有風味」。

無論新舊 深刻取勝

現在卻是物質氾濫的年代。一款器物可以同時有數十個品牌在做,新產品不斷推出,器物的本質卻被遺忘。「如果用器物是要追求時尚,要求那器物要符合時尚的條件才可以發揮功用,那其實跟你建立關係的只是時尚、而不是器物。當然,有時我都希望時尚的。」趙老師沾沾自喜地說,「我成日同佢哋鬥㗎,邊個電話新啲、邊個iPad新啲、睇戲又要睇得比佢哋新啲,要保持我江湖地位。」我有點驚奇,「你會用好新的電話嗎?」說着就見他拿出一部iPhone 3,Eileen竊笑﹕「已經唔新了。」趙老師繼續淡淡定,「妹妹,呢個電話新出的時候我已擁有,後來我有咗iPad,佢就還原番做一個普通電話了,作為一個普通電話佢都好新㗎。有一樣我堅持的是,無論新還是舊,往往我勝出的就係深刻。新舊不可以阻擋到深刻」。

當尊嚴變成時代性

「一些本來好新的東西,而家你話『都唔係點新喎』,它的尊嚴就變成只剩下時代性。其實我用一個更新的電話,打畀你都係同你鬧交嘅,個意義在哪裏呢?如果你說這可以顯示你的身分,以前顯示一個人的身分是靠才具,或者學位、社會地位,但現在具體到變成一部iPhone。它好像有好大的力量,但又似已變了質般。」

「這世界通常有兩類人最concern新嘢,一類是科學家,在實驗室裏為我們做更深入或更新的研究;另一類是處理歷史的人,用新角度去睇現有事物,這也是新。現在我們見到整新嘢的人,其實是用舊概念處理新。很多人都是電話全世界最新了,但依舊講返昨日的粗口,咁囉。『新』在一段時間裏變成我們評價人生意義或文化力量的同義詞,invention嘛。但我有時覺得不如將它看作一種discovery,我哋今日可以咁新,是因為昨日原來咁無知。在整個宇宙的範圍內每事每物都一直存在,新不是形式,而是意義的擴闊,在一個我們已熟悉的主題上再去開出一個領域。像我們喜歡木家具,好少會因為這是一塊新的木頭、一個新的款式而去讚美她,而是每次都要用更深入、更動人的方式去介紹木家具的神髓,令人更愛更尊敬那些木。」

等待多年 想說肺腑之言

「對於器物,我們一直希望盡力尋求讓我們更尊敬它的意義。好多時因為能力上的需要,花上一半時間同精力去重新了解自己。因為你必需要了解自己,然後才能了解一樣嘢。比如相機同攝影師哥哥咁,佢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想怎樣影一幅相、怎樣通過鏡頭看事物、怎樣調校光圈各樣功能時,通過了解那部相機,他又會更了解自己的長處,這是最美妙的組合。如果你按一個掣它就全部自動識影,那攝影師的尊嚴又去咗邊呢?」他頓了一頓,忽然感嘆,「呢番肺腑之言呢,我已經等咗好多年想講出嚟。」「無人問過你?」「無!我成日自己對住幅牆係咁講!」

去年底工作室團隊在太古坊舉辦《我的家在紫禁城》展覽,以簡明而充滿童趣的方式介紹故宮建築和文物,由圖文出版發展至立體、多媒體的新嘗試,趙老師說,「Humanity是這次展覽的其中一個構想。現代常規展覽一定要有互動、多媒體、無遊戲不歡,令我感覺出人類一種彷似無可挽救的墮落。因為我同你相處得快樂,本來並不是必須要有那些元素的嘛,但現在的人變成會認為『都無嗰樣嘢我點解要見你』。於是我一個人諗咗好耐,雖然我們用電腦,但那不是我們真正想鼓吹的東西,我深信最直接的接觸才最打動人。」

於是展覽裏有一個環節,參觀者入場前會在小貼紙上寫上自己的名字,貼紙是皇宮裏各種人物(例如妃嬪、宮女、侍從等)款式,在參觀者看展覽的時候,工作人員就悄悄把貼紙貼上近展場出口、一塊數十平方呎的巨幅紫禁城平面圖內,參觀者行到那幅展板時才告訴他,讓他在裏面找自己的名字,貼紙代表了觀者成為紫禁城家庭內的一員,「見到人們好投入地找自己,『哇我喺呢度!』『哇我喺嗰度呀!』,我覺得好感動,原來無任何科技可以比這更令人投入紫禁城的主題裏。這次是僥倖,但我又再次確認,有機會時應盡量帶人返回最簡單的溝通方式,不要小看最原始的遊戲那種影響力」。

與物有情 一人一件

從十年前出版《不只中國木建築》起,趙廣超著作由一人作業漸變成團隊習作。趙老師拉眾人來做訪問,是相信佛家所言的「身口耳」,「如果有來生,你的意志、內在元素可能會分開以不同形式存在這個世上,我在他們身上有時看到自己的影子。一個人除了學習獨立自覺,亦要意識到存在於別人身上的自己」。他又說,透過與器物的相處互動從而更了解自己長短處,才是最美妙組合。所以,這幅合照裏,我們請各位「趙廣超分身」拿一件與自己關係密切的物件,談談當中領悟。

陳漢威﹕ 《大紫禁城》

認識超哥十幾年,《大紫禁城》是我其中一些畫作的總結。超哥讓我學會對每個細部多些思考和想像。最記得當年他講課,畫出巴特農神殿和勞斯萊斯車頭的關係。另一樣學到的是,他每下落筆,都未定最終樣子。這是基於熟悉和深刻體會,才可靈活變化,這比按計劃完成作品更重要。

馬健聰﹕立體貓咪

這隻貓叫小兜子,《我的家在紫禁城》叢書裏經常穿插圖文,佈置展覽時做了六隻立體版放在會場。我畫了幾幅標示尺寸比例的草圖就交給手辦師傅。一些平面圖畫不出來的角度如貓腳肌肉弧度,都得靠師傅決定。這令我想到「一齊」合作做一件事的重要。

吳靖雯(Eileen) ﹕電腦同筆記本

我的工作主要是跟趙老師開會,離不開電腦和筆記本。以前以為跟住schedule做是有條理,但趙老師常常話,「一開始就知道結果的就不叫創作啦」,趙老師會視改變為progress,「如果第一日給你們看的跟最後出來的成品是一樣的話,那為什麼要我們去做呢?」創作應該是限期前盡量試,找出最好方法。

謝添樂 ﹕結他

今年6月才開始學,本來我害怕新嘗試,接觸陌生人很慢熱,趙老師建議不如學樂器,我選了結他,因為喜歡結他聲。之後我發覺,原來即使不很純熟的語言,一樣可以溝通。就算我彈得不很正宗、音色不太靚,都無礙我用音樂去傳達感受。這跟設計有點像。未必每幅作品都好靚好精美,最重要是那種單純想同人溝通的意願,而不需要達到最圓熟地步才去開始。

蘇珏 ﹕紙、一支差不多用完的鉛筆頭

差不多用完的鉛筆是實踐了完成了一些事情的憑據。超哥讓我發現「實踐」的重要。以前很久畫不成一份作品,覺得自己諗得未夠好,就不動手,原來要畫出來才知「不夠好」在哪裏,也發現原來自己太鍾意同人比較。

吳啟駿﹕掃把

去年籌備《我的家在紫禁城》展覽,各成員都水深火熱,但我本身做動畫,幫不上忙,好慚愧,就拎起地拖掃把清潔。畢業後出來工作,人易變得自私,為達目標,有阻礙就打倒它。但為大家打掃會想怎樣令這地方更舒適?慢慢會改變,無咁自私。

趙廣超﹕瓶子

我學習每樣事物都喜歡自己親手做一次,確認知識,「自己動手做」有種不可替代性。比如我到過希臘,研究愛琴海文明,聽說他們藝術風格輕快,就找機會試做跟一樣的瓶子。我沒有學過,自己找來一團泥,邊做邊跟泥說話「唔該你吖,唔該你吖」這樣「求」佢出來。過程中我想像從前的希臘人,他們做瓶時有沒有唱歌呢?浪花怎樣拍向海岸、變成這些高雅的線條和圖樣?透過自身經驗確認,這真是一種輕快的風格。

文/林茵 明報 2011年12月18日

Wednesday, November 23, 2011

神諭

自從一頭裁進鉛字堆裡後,我愈發覺得,與每一粒活字相遇,彷彿神諭。它們曾以微小如米粒的六號楷書說我們蠢;昨天,我們在廿年未動過的櫃底,在蟑螂屍體、糞便、蛋殼及其他無以名狀的穢物結合而成的一團團塵垢中找到一粒六號宋體字——務。神諭說:在艱難和污穢中(塵團),存留微小而不起眼(六號字)的意義,就是那漸已消逝而無人覺察的日常(宋體),這是你的任務("務")。而任務,是要務實的腳踏實地而行、是務必要行、是服務人群的。神諭如此說。

Sunday, September 18, 2011

爺孫

下班,巴士上。一個老人家和一個在唸小學的男孩上車。在我對面相鄰而坐。我覺得他們好面熟。想著想著,好像從前在巴士上見過他們,好像是兩爺孫。記得上次在車上一直聽著他們談論學校的事。但我不確定。因為眼前的他們沒有對話,沒有觸碰,也沒有視線交流。老人家在假寢。孩子在張望,在喉頭發出怪聲、跟廣播一起唸下一個站的粵英普名字。到達某站前的半條街,老人站起來,沒看孩子一眼,徑自走到車門等待下車。孩子依然坐著。或許,我真的記錯了。未幾,車停下來,孩子也在同一站下車。看著孩子拉著老人的手,一起走過一所商店去,車就徐徐駛走了。
相信孫兒自己坐著沒有問題,相信孫兒懂得適時下車,相信孫兒的能力。冷冷的沒一句話,卻很溫暖。
這位爺爺,就是如此輕省的,把凡事操心絮絮叨叨的母親們,比下去。

老少女中秋小場口

中秋早上,出門上班。恰巧住在對面單位的婆婆也出門,見了我,說:今天中秋也要上班嗎?
對呀,明天追月才有假期。
啊,是嗎?最好明天追月追到個男孩子,那你媽就安慰了。
(苦笑)
* * *
好,我竟然到了要鄰家婆婆擔心的年紀了,果然歲月不饒人啊。
雖然好想承她貴言,然而追月當日沒有追月沒有追男子也沒有男子追。完。
而我竟然把婆婆的話記到今天,於是書下,是為記。

Saturday, September 10, 2011

上班路上小甜品

早上上班,在巴士上往窗外望,看見一個可愛的小男孩和他婆婆在街上走,小男孩發現了我,我跟他笑了笑,他邊跟著婆婆向前走、邊扭著頭看我,最後停下來,往回跑,把拿著糖果(?)的手伸向我,像是要把手中的東西送我那樣。(sweet到爆啊~) 婆婆這才發現,就教小男孩跟姐姐揮手bye-bye。我笑著跟小可愛揮手bye-bye。他們才走了兩步,車又繼續前行了。

Wednesday, August 24, 2011

抄書:文字的眾母親—活字版印刷之旅

"雕刻文字者,基本上和閱讀文字者姿勢相同,雖然他是拿著放大鏡來細雕。他或她就坐在椅子上盯著小字看,那一刻,雕刻字時身體的知覺與讀字時身體的知覺是一樣的。雖然刻字是書籍的最初(alfa),而閱讀印刷完成的字郤是書籍的最終(omega)。但正如同將開端與結尾聯繫合而為一、有始有終那樣,由同一個體來肩負這個過程,是相當重要的事。那樣的身體感覺,恐怕恰好是數位時代所企求而日益難得的吧。"

~ 港千尋,《文字的眾母親—活字版印刷之旅》, p.84

Tuesday, August 23, 2011

好good嘅morning

早上乘巴士,司機哥哥向我和每一位剛上車的乘客燦爛地笑著說:早晨!
唔洗幫襯麥當當都有好good嘅morning呀~

Thursday, July 21, 2011

書展物慾小記2011

交通(去)
- 巴士 $5.2
- 小輪 $2.5

入場費 $10

手作
- masking stickers x 27 with tin case $25
- 羊毛 x 6 (買5送1) $40
- versacraft布用印台 (4 in 1 pack, 4 packs) $248
- 情有獨鍾的鈎針花樣 (簡體字書) $30

三聯 八折
又出事!哪裡會有出版如此邪惡出羅冠樵在兒童樂園刊載的西遊記結集的呢…嗚嗚嗚…實在太愛三聯了~~
- 羅冠樵 西遊記故事新編 (一套三本) $208
繼續敗在土製漫畫手上
- 智海 我老師係貓 $56
- 江康泉 pandaman2頹城花火 $70.4
- 小克 偽科5:佛光初現 $70.4
- 阿德 標童5:蒙主寵召 $70.4
- 貓室 癲噹2 $70.4

天窗 唔知佢點折,總之有折 仲唔知點解送粒糖過你
- 利志達 大海盜談 $118

kubrick
這不是出事是甚麼?還未買夠的,但我時運高睇唔到那些書,隨緣吧… (加上有些書我有份做,就慢慢等贈書好了~)
- 24節氣三合一養生法 $75
- 物盡其用:老百姓的當代藝術(簡體字書) $51
- 董啟章 夢華錄 $70.5
- 愉悅的袐密 $70.5
- 革命將至 $70.5
- 字花 $26.1

台灣書 三本七折
- 住宅設計解剖書 $89
- 偷竊設計人的筆記 $105
- 小小米桶的零油煙廚房 $61

其他
- 耶穌論語 $30.5

交通(回)
-小巴 $15


本次書慾需費共銀$1688.4

洗費又創新高…
可不可以把前幾個月太忙沒空逛書店的買書quota加進來呢… 愈來愈瘋… 不可以這樣的啊…

Saturday, July 2, 2011

盛世風華?末世掙扎?《清明上河圖》槪念下的本土尋索

去年秋,乘著世博餘溫,動態版《清明上河圖》來港展出,引起一番哄動,一票難求。熱鬧之餘,董啟章(《明報》 2010年11月23日)、馬國明(《文化現場》2010年12月,另見《明報》 2010年11月25日梁寶山文章引述其觀點)及梁寶山(《明報》 2010年11月25日)等,均指出當局此舉之諷刺:當局高舉的、畫卷中描繪的繁盛街道和市集之景、民間活潑的生活狀況,正在今日地產霸權及政府政策下漸次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完全掩蔽的商場和通道;同時亦論及將《清明上河圖》改成動態版在藝術上涉及之問題。這些評論隨著動態版《清明上河圖》落幕而沉寂下來;然沉澱發酵半年後,七一前夕,「《清明上河圖》熱」再次於城中冒起,這一次並非由官方辦理,而是來自民間,就《清明上河圖》的槪念,因時地制宜仿創《七一上街圖》和《青苗上河圖》,分別旨在描繪七一遊行的狀況,及已遭高鐵收地摧毀的石崗一帶的本土農耕社會的生活。

兩畫的創作動機明顯以行動響應董啟章等人之評論,並向政府及廣大市民展示真正的瑰寶——民間自然活潑的行動與生活。師友就兩畫於網上反應熱烈,迅速瘋傳有關相簿及資訊,未見實物已表示多有感動、激like…但,一幅畫的價值,就只在其創作動機嗎?

是圖,還是地圖?

以《清明上河圖》槪念加上當下本土元素的再創作,由來已久,如明仇英版本及清院本等,然而,《七一上街圖》和《青苗上河圖》,大槪是與原槪念相距最遠的仿創本。就藝術形式而言,兩畫雖取相似畫名,並同為長幅,實與《清明上河圖》的手卷形式南轅北轍:兩畫只是地圖。《七一上街圖》明顯較像一般手繪地圖,把地方約化為白色街道與淺棕色地面,標示街道,並以簡單圖案繪出地標;《青苗上河圖》雖繪畫得較之仔細,一樹一河一屋均以白描手繪,但見其製作說明,地圖仍是他們依賴的基礎結構。筆者並非藝術形式潔癖,認為藝術形式改造不得,而是這種改動郁動了畫卷的根本意義。中國風景畫在空間佈局上強調可行可望可遊可居,以散點透視使觀者如身在畫中遊歷。《清明上河圖》雖為宮廷界畫,亦能見其佈局有弛有張,漸次引領觀者從城郊的悠閒進入城市的繁華。其中採用的手卷形式,傳統上是以個人為觀看對象,閱讀方式是以左手展卷,右手收卷,觀者能控制觀賞速度與幅度,活像於畫卷內的一閒人,走走停停的遊逛汴京。地圖的模式雖然也包攬了宏大面積,其本質卻是鳥瞰式的,要人一目了然、掌握訊息。Michel de Certeau於Walking in the City一文中說明,鳥瞰的角度只是當權者的角度,唯有走在街上,才能見城市的流動與肌理細節,才是體驗城市的最基本模式。兩種繪畫/觀看方式,是迴異的視角與權力。兩畫亦因要遷就客觀地圖,佈局顯得呆板,毫無節奏。

不在地上,在何方?

當然,《七一上街圖》雖以地圖為形式,其卡通化手繪地圖的方向為它補回一點市井味道。然而,細閱卡通,其表達方式又把觀者拉去數風雲人物了。首先,畫中沒有繪畫多少景物,而僅有的那些零星的建築物,亦與遊行的人毫無關聯。《清明上河圖》中,孩子爬在土牆上張望、攤販在橋上擺檔、僕役在樹下躲懶,在在展示街道與人們的互動,活潑自然。七一街頭亦見這些互動:部分商販不介意生意受封路影響,反在店面貼出支持標語,又或在門前擺賣支裝水等;行人天橋上盡是拍攝者,爭取好角度好好記錄這年的七一;路上遊行者與電車上的乘客互相打招呼,乘客在車窗前展示手寫標語以示支持…卻未見於畫內。既然只畫了人,那麼就只看人吧!《清明上河圖》有男有女有孩童有老人有衙差書生僕役商販叫化路人閒人…個個衣飾動作形態各異,反映各人生活狀況。但在《七一上街圖》中,差不多就是人人微笑著的在路上走。筆者很好奇,這到底是哪一年七一,天公如此造美,人們不用打傘戴帽子、不用扇風抺汗喝水,甚至連所有橫額都是如此畢直的。

無街景可看,普通遊行市民亦繪得無甚看頭,餘下的就只有看人物、數團體。你能在畫中看得見這方面的心思:所有橫額上的團體標誌與標語都有根有據;卡通化的各重要人物都特徵明確、都能認得;又把所有與歷年七一、以至社運相關的大事件跨越時空地拼湊於同一畫面上。但這是《清明上河圖》的精神嗎?董啟章指出《清明上河圖》不為歌功頌德,而是以所有民眾為主角;民間社會的生命力是其藝術精神。七一之珍貴在於多元發聲,容納每個市民的不同聲音。一個平民百姓在大熱天放假天,不逛商場不去游水不睡午覺,就是要跑到街上曝曬多個小時,這裡面已經是意義。記得去年相約一友人行七一,正值普選方案爭拗,他表示不希望看見民主陣營分裂、自我攻擊。我說,去吧,你不會看見的。結果,我們看見的,是多姿的人們、訴求與表達方式。那些不欲觀之的場面,只在回家後的電視上才能得見。人民,才是七一現場的主角(或者,起碼與各大團體和事件同等重要)。民陣的《七一上街圖》放棄遊行街道上之所見,只取其心中或資料庫內的各個團體逐一曬冷,是買櫝還珠,亦未能回應《清明上河圖》的核心精神。

生活,只餘下事件?

《青苗上河圖》同樣是跨時空的表述,展示各個農戶繫於土地的重要生命片段和事件。而《清明上河圖》卻時令分明,繪畫北宋汴京清明前後春日城市景象。一為事件,一為日常。日常是條條細絲,平淡同時豐富,交織成一張錦,叫文化。事件則奪目耀眼,卻只是日常這張錦上的花,單以自身無法成為文化。

作品是製作過程的結果和反映。製作《青苗上河圖》的一班師生到當地收集視覺記錄與農夫生命故事,再就資料繪製成圖。師生本身並無相關生活經驗,農夫活在其中或以為一切尋常,加上短時間的溝通,無法撿拾日常,只撿拾得各人生命裡的重要故事,是「正常」結果。另一方面,致使農夫生命故事以大事件形式出現,是因為日常、生命故事的載體——土地——之斷裂。土地盛載點點滴滴人與自然的關係、耕作智慧,以至個人、甚至家族的故事…這一切微細而完整的日常,原可在土地上代代相傳、生發成長。一切只因高鐵事件而中斷,人們慌忙撿拾,零星落索。在《青苗上河圖》平淡的色調內細細隱含的這份慌亂,政府可有讀得出來?可會覺得情何以堪?

地已收,舊事已矣,但遭擊散的碎片或會化成星火,或會燎原。《青苗上河圖》展覽於七月二日將有一個「明天的郊外油菜」故事分享,分享者包括貼近土地多年的畫中農夫,和剛走到農田裡的新生代農夫,在香港以發展為尚的夾縫中,從拾得的零星故事裡傳授和學習種菜、及與自然共存的學問等等。同時,七一又至。除了各個機構和政治人物,每一個遊行者都同樣是七一的主角,這才是珍貴的自由空氣。梁寶山質疑「動畫版(《清明上河圖》)之所以萬千寵愛,恐怕只是由於整個民族的感知退化!」我們不要對七一的感知退化,我們都要在其中,並且見証。

(另一版本刊七月一日明報世紀版)

附:
七一上街圖facebook相簿
青苗上河圖facebook專頁

Thursday, April 28, 2011

Wednesday, April 27, 2011

Monday, April 25, 2011

過節 -- HKAF & HKIFF 2011 之三:其他

HKAF
recycling times

改篇自赫拉巴爾的過於喧囂的孤獨的本土新生劇場作品。一直想看書,所以買了票來迫自己在看劇前先把書看完(<--奇怪的習慣)。改篇滲入當代特色、場景設計巧妙有趣、林澤群的壓場能力非常好,感染力強。然而,現實比小說更迷離,於是一切失色。
坐在我旁邊的人如某人的鬼魅,他使我有與某人同賞此劇的錯覺,而且離開之際,該人竟與我同路。我們沒有交談。而當天正是日本地震。一切如隱喻。
這是頭七。我們不能再同路了,但我們在那短暫的時間以奇怪的方式相遇了,不能相認,但看見你的一颦一笑,你的姿態身段,溫暖我心、繞繫我心。而我知道,頭七以後,你我都要各自上路。祝好。

___________

HKIFF

1.
記錄片
年年HKIFF於我而言也是記錄片節,今年也不例外。

語路
對賈大導完全失望。我明白藝術家也要吃飯,但如果吃飯的代價是犠牲藝術,這個代價太大。全片似是贊助商的形象廣告,出贊助商logo無問題,問題是裡面訪問的每一個人都小有成就,而他們的精神都給影片統一為贊助tagline裡所宣掦的精神。每個人的片段都片面而淺薄,看不見每個人背後的獨特性。
錢,有時真是萬惡之源。

洋洋大觀
好到不行的記錄片。一個字:靚。睇到嘩嘩聲。
以下copy自泊主fb status,不贅。
"怒推!超靚海洋世界!迷樣的拍攝手法,直是與魚同游、在水中活。高超剪接配樂,如同海洋生物隨曲而舞。雖為記錄片,絕無悶場,兼有劇情有訊息。為免劇透,從略,但單看珍貴且華麗的海洋和海洋生物畫面已值回票價有餘。3/4還有一場:http://www.hkiff.org.hk/chi/film/detail/35122-oceans.html"

完全和平手冊
好到不行的記錄片2。日常、細碎,但真實就在其中呈現。我看見網上有評論指此片不知所謂,拍下貓拍下人咁就係記錄片,係人都可拍到云云。如果敍事明徹如簡單線性的說明文字,那還是現實嗎?人與貓的世界交疊,互相反映,生與死、排斥與接納、愛及關懷,群體、社會等,於人於貓,都是如此。和平,就是如此斑駁細碎。

呃錢帝國
好到不行的記錄片3。
同樣copy自泊主fb status,不贅。
"探討的非常透徹,而且易明。連我這個零econ底的人也明白。(反之,其實這些東西真的很難明嗎?還是有關人等不想你明,你愈白癡就愈易呃?)"
"推介!
到底金融海嘯是甚麼一回事?我們現在又真的已經平安大吉了嗎?
為什麼這麼大一件事沒有任何華爾街人士要承擔法律責任?爲什麽始作俑者拿著大筆花紅安然無恙的離開?爲什麽政府的監管措施仍然沒有重大的改變?
為什麼我們現在的工時愈來愈長,卻愈來愈窮、生活質素又愈來愈低?
透徹探討現今制度中的問題,觸目驚心!而且非常簡潔易明。"
不過,我後來又想,或者真的不如我所說的易明。人們在表演/放映場內的奇怪舉動,我也見的不少,甚麼談天呀,電話響呀,咳呀,拍照呀,翻手袋(拉鏈聲呀、魔術貼聲呀、膠袋聲呀、鐵盒香口珠聲呀)呀…但我沒有見過有人會以為文化中心大劇院可以吃蘋果的。完場,那邦人喊:xx銀行呃錢。第一次看見有人在文化藝術場合中示威(還要是廣義上與他們同一立場的場合)。原來是"苦主"。我明白,有些"苦主"們到現在仍得不到賠償,但,他們有否嘗試了解問題的核心?如果示威一味只求自己的權益,那些示威必然薄弱無力。於是,銀行、甚至整個攪挎世界的制度和機器依然強大。幫助他們明白此事核心的電影,完場時換來他們的回應竟與他們在xx銀行門前叫的口號相同。
難,難啊。

粉紅一姐
也很好。在印度推女權,又階級又社會習俗,難難難。影片拍攝sampat的保衛女權工作。喜歡影片展示sampat的矛盾與艱難,人無完人,但如此又對她的工作和堅持有多一分尊敬。

總的來說,今年的紀錄片節(忘記賈大導)很快樂!

2.
動畫
fb友人說今年的動畫明顯兒童化,但可能我根本與兒童沒有多大分別(一樣的低能),所以也就不太覺得吧…

豆富小僧
啲畫風…我以為我睇緊藍貓、成語動畫廊或者小倩…日本啊,堂堂動畫大國啊…
而且,呢齣就堅係細路片。啲故事轉接真係細路先會接受到…
不過,就當係了解下日本嘅文化咁囉。睇下日本妖怪同狸貓大作戰,原來妖怪代表人對大自然的懼怕/敬畏,而狸貓代表貪婪。
回到現實,日本人真係好尊重佢地傳統嘅文化,可惜同時都養得啲狸貓幾大隻…本來地震都唔會咁大件事,但一個核泄…

刺痛我
拿,即係咁。我明你個故仔想講乜,而你又係獨立動畫人,無財無勢,但無可能行行企企畫面正正常常,到動作畫面唔係避就係一鑊粥咁架,我啲投入感無晒囉…

幻象師(終於有一套好的…好滾動…)
美麗而哀愁。畫面好美,故事灰到爆燈。男人的性別鉫鎖,社會的無情發展,令人唏噓…

3.
Abbas Kiarostami
偶然在訂票前的日子碰見某位熱愛電影的前輩w,興奮地向我(其實向人人也是如此)推介基阿魯斯達米,伊朗籍國際名導。於是一於去開下眼界。但其實都是是但選的。不過,真的,好厲害。

橄欖樹下的情人
真實,虛假。

家家家課
教育問題。而我覺得,如此編排,導演大槪是要說,切入學生的個人問題,才是根本?

童心一二三
很喜歡他用handheld來拍攝。不再只是慘情的烏干達,而是立體的烏干達,兒童的歡笑,天氣,人們如何面對生活…


(未看,待續)

4.
其他

質數的孤寂

過節 -- HKAF & HKIFF 2011 之二:懷念翩娜

第二個主題節目是翩娜。hkaf有pina生前的舞團演出她編的康乃馨。還有別人記念pina的作品(但我沒有去看)。而hkiff則有3d pina。而媒體上亦不停出相關文章,最好的當然要數明報世紀版的訪問

1.
康乃馨

豐富得難以言說的作品,一切只有回歸碎片。
- 康乃馨被踏,美麗與行進之相違
- 男女舞者均穿上舞裙,在山頂者如我差點看不出差異。而,男與女真的如此重要嗎?人,人生而為人,一切追求探索尋覓之根本,豈有二分為男女?
- 追捕。成規與本性之尋樂之相違
- 紅綠燈遊戲。舞者努力學習的廣東話。規則與潛規則,與規則的破敗。
- 手語The Man I Love。厡來如何努力的表達愛,結果總是虛無。
- 特技人從高處跳下。讓我留下印象的卻是在下面尖叫的女人。驚慌、關心、懇切,是由己而生。
- 舞者請我們一同做雙手外伸再向內交叉的四拍動作,舞者走到一觀眾面前,雙手交疊擁抱對方。於是我們明瞭,原來擁抱不過如此簡單,張開雙手再收回來,但我們只擁抱空氣。這是所有孤獨和軟弱的原點。
- 春夏秋冬。時間如舞者排成的一條線,一直推演,但時間亦如舞者的動作所展示一般,循環往復。於是希望在明天,一切美好。
- 舞者說,我為甚麼做舞者呢。於是,他們是活生生的人。

2
3D pina

電影在pina離去後要如何完成,看來他們是花了好多心思。現在的版本由舞者親述在舞團與pina的相交,交雜了多個pina作品的片段,還有另外在街頭拍攝的舞蹈片段。又是碎片。而碎片,有時候反而最能反映真象。而我給震懾於pina看人性、慾望、關係的透徹。

(題外話。我不停看見舞者動作的殘影。是3D技術的問題嗎?)

Saturday, April 23, 2011

師說(瑜伽篇2)

1
戰士第三式。老師說,不是要身體往前彎多少,而是要腳提起多少。先提起腳,腳提起了多少,身子才往前多少。做瑜伽呢,我們在前面有一個目標,後面有一個目標,只有後面的目標做得好,才能達到前面的目標。

對。也不只是戰士第三式,就是簡單如直立的山式、樹式,其實重點都在根部,腳丫子如何平均地放在地上,已是學問。後面的目標做不好,式子自然做不到,或者做得到,也只虛有其形,無法得到鍛練的好處,反倒傷了筋骨。
瑜伽的鍛練,大概也是生活的道理。前面的目標,風光而有形,你的成就,人人可見。事業、學業、外貌等,皆屬此類。人生呢,後面也有些目標,不過呢,做得好不好,除了你自己,沒有多少人會知道,也沒有多少人會關心,除了少數非常愛你的人。而這些,其實才是生命裡最重要的事,因為這是前面的目標的根基。健康、親情、愛情等,皆屬此類。
名利等前院風光,我並無多少渴求,得著多少就由人評價好了。只是這十年來接連後欄失火,我只覺進退失據。世事紛擾,讀書人本該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未能參與和供獻更多,我是於心有愧的。而最近低潮更覺所有天賦都離我而去,擔心並非沒有。
但是,我記起多年前的自己。雖然一直以來似是理論與工藝雙軌行進,其實各有旺盛和衰落的時間。我記得我當時的安然。其實那安然沒有道理,就是單純的知道會沒有問題。而的確,最後事實證明,那只是休息、沉澱和轉向。雖然有些能力衰落了就失去了,但轉向所帶來的生機,盈然。記取過去,於是,後欄失火,就去滅火和重建吧,根據瑜伽的道理,只要做好這些別人看不見的事,學懂如何用力和放鬆,前面的事只要輕輕鬆鬆的按部就班,一切就會好,倒不用心急去面對和處理。至於當下,必須要做的,自然要努力做好,至於其他,我會傳達我的祝福。

2
課後,一位同學留下來問問題,她說,她已練習多年,但依然做不好。
老師說,我看出你沒有把式子做深。
我怕痛。
那不是痛,而是你沒有尊重自己鍛鍊的時間。

我不好意思偷聽下去,於是離開課室。但,我記住了。尊重當下。無論何時何事,自己有沒有專注?有沒有放下其他的事?有沒有尊重自己、尊重別人、尊重當下?這是提醒。

而當我離開課室,我收到母親的口訊,有一家族中的長輩命危。
因為無常,所以要尊重當下、珍惜當下。還有,珍惜眼前人。

Wednesday, April 20, 2011

過節 -- HKAF & HKIFF 2011 之一:巴赫聖樂節

今年藝術節一副以巴赫聖樂作主題的模樣,我也高高興興的訂票去了。
世事總是難料,到拿著票子去音樂廳的當兒,我的心情在谷底,而巴赫說,神恩永在。

(依時序)

1.
鈴木雅明與日本巴赫古樂團
巴赫清唱刻及詠嘆調

2.
鈴木雅明與日本巴赫古樂團
聖馬太受難曲

感動不已,詳見另文,不贅。

3.


















HKAF plus
Music & Architecture Tour

Route : Central / Mid Levels
 Sacred Heart Chapel
 The Hong Kong Catholic Cathedral of the Immaculate Conception
 St John's Cathedral

- 能夠到不對外開放的小聖堂參觀
- 學懂chapel, church 與 cathedral的真正分別 (從前我的理解是錯的)
- 欣賞到歌德式與意大利文藝復興式的建築
- 在St John's Cathedral 聽Die Konzertisten演繹的巴赫經文歌:Komm, Jesu, komm!(來吧,耶穌), BWV229; Singet dem Herrn ein neues Lied(向主唱一首新歌), BWV225。
- (圖)主自有永有,from alpha to omega

4.
HKAF plus
Bach in Situ
St Andrew's Church

Der Geist hilft unser Schwachheit auf (聖靈幫助我們的軟弱), BWV226
Fürchte dich nicht(不用恐懼,我與你同在), BWV228

動聽的合唱與神聖且熟識的教堂環境,好像衪在親自安慰我。
很感謝Die Konzertisten對巴赫創作樂曲背景和當時在教會內的工作生活的講解,好像為我在聽Thomanerchor之前來一場小補課。 :)

5.
聖多馬少年合唱團(Thomanerchor)
Magnificat in D (D大調尊主頌), BWV243
Mass in B minor(B小調彌撒曲), BWV232 (Kyrie & Gloria)

這是我有史以來買的最貴的一張表演門票,附近坐的人完全是另一個階層的人,已退休的女士與友人、upper middle class父母與他們的孩子… 而所有所謂本土文化藝術界和帶有相關氣息的物體完全消失,附庸風雅之高官等角色亦不復見。而我覺得這並不單與錢相關。我在Pina碰盡所有所謂本土文化界的人,而在雲門碰盡所有附庸風雅之士,那些貴價的門票亦不見得平宜。古典音樂界長年自我封鎖,門檻高不可攀,或許是原因?我不知道,亦與己無關,我不過是個因緣際會,闖進異地的外星人。而以下寫的,大槪所謂古典音樂界只會不齒。
_ _ _

經過鈴木雅明與日本巴赫古樂團的聖馬太受難曲,身體已經適應了那種感動,呼吸比較能夠順暢了,但心裡還是感動的。看著台上的小男孩,他們完熟地演釋巴赫的作品,而幾位演釋女高音的獨唱者,一人站在台前演唱,他們不過幾歲。想起這隊少年合唱團是巴赫在萊比錫聖多馬教堂任職時所帶領的合唱團,想起這些獨當一面享盡掌聲的男孩在不過數年後就要因年長轉聲而不能再唱…我無法想像那些孩子要如何適應和面對轉聲的"青少年危機"(對比"中年危機")。他們人生裡最光輝燦爛的日子,在其踏進青春期的當下就要消失。而,要把巴赫的這個合唱團延續至今,那裡面到底有著多少個那樣的孩子?卑微而偉大。
_ _ _

獻花與安歌。完場,工作人員向領唱及獨唱者獻花。他們把花獻給萊比錫布業大廳樂團裡的女樂手,就是台上寥寥可數的那幾位女性。可愛的小紳士。

我們拍掌。他們站立、坐下,進後台、上前台。然後,出乎意料地,合唱團清唱了一小段聖樂,作為安歌。我以為天使降臨,頌讚神恩。直是天籟之音。神的創造,人手造的,無法可比。聲樂原來就是最美的樂器。
_ _ _

聽完天籟之音,癲咗。在音樂廳外的攤位以貴價買了Thomanerchor的St Matthew Passion和Mass in B minor。回家過進i-phone,聽著聽著,我了解到,原來音樂會與CD的確是兩回事。我說的,不是質素的問題,而是,音樂會是一個整體的經驗,如儀式。我能看見到底弦部還是管部在演奏,我看見獨奏者站起來;我看見合唱團這部分在唱一音、那部分在唱二音,我看見獨唱者慢慢步往台的前方;我看見指導以肢體與成員溝通交流…雖然據聞專業的欣賞者加上專業的音響,能分別出第幾行第幾個演奏者的瑕疵。而一般有著較好訓練的人都會聽得出不同樂器的聲音。但看見與看不見本身是有其差異的。我差不多是無法從i-phone或CD聽St Matthew Passion,因為我無法忍受那如歌劇的整體經驗變成純然的聲音。不過,我倒是常常在聽Mass in B minor。CD退去了音樂廳裡各種美好和紛擾,回到聲音本身,於是,我開始明白陽照所說的:

"上帝只能被呈示。巴哈音樂從來不曾放掉井然的理性安排,含蓄不誇張地創造著動人的奇蹟。這話什麼意思?奇蹟怎麼可能含蓄?但巴哈的音樂真就是如此,每一個細節都可以被拿出來分析,卻不曾離開嚴謹的規律與秩序,但是嚴格規範下產生的音樂,竟然一點都不乏味,反而充滿了無窮變化與興味。

這是上帝的音樂,或該說與上帝形象最為貼切呼應的音樂。如同世界萬象一樣多采多姿,複雜豐美,卻又都能被統合在明顯的理性、數學安排原則裏。繁與簡的辯證統一,這不正就是人有所求於上帝,希望上帝提供給人的安穩保證嗎?"

聽著,就如讀經,提醒我,主的形象,平靜我心。

感恩,榮歸上主。

Friday, April 15, 2011

時光倒流三十年

早上,路上看見一男子,肩搭過頭笠毛衣,衣袖結在胸前;直條恤衫、西褲,衫腳束在褲內,腰繫皮帶;腳踏素淨黑色皮鞋,稍舊,但看得出是好品質、保養得宜、刷得亮麗;一頭及頸自然微曲的花白髪,鼻樑架著細緻的金絲眼鏡,讀著報,該是路上在街邊報攤買的,手裡報紙堆疊得有點亂,大概已讀了好些。我站在他後面,等待公車。時空錯亂,瞬間恬靜、知性而美好。

Wednesday, April 6, 2011

喜歡的,不都對己有益

在讀網站「活法兒」給我寄來的、適合我的、關於這個節氣(清明)的養生小點子。

它説:鬱悶時常喜歡吃「可口」食物,因為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可以增加情緒的穩定,但不要多吃脂肪和糖含量高的食物,會增加體內的濕氣,阻礙氣機運行…。

然後,我想起早前,我的中醫給我的訓示。寒的、濕的,要少吃。他一面數哪些食物屬寒屬濕,我的心一面沉。因為,那裡面不少都是我喜歡的食物。有友人說:幸好我不信中醫,否則不是甚麼也不能吃了麼?但我知道,這是我生命裡的功課。原來,喜歡的,不都對己有益。

要記住了。

this is life


a bird and a letter L


抄書:樂評工作者的專業與良知

雖然文章說的是樂評,但其他文藝評論也是相通的吧。
在香港,評論人要完全做到文章所說的那樣簡直不可能,但這是我們的目標!

共勉~

----------------------------

http://artcriticism.ncafroc.org.tw/news.php?ItemType=browse&no=10

樂評工作者的專業與良知
作者:張己任(東吳大學音樂系教授)

「樂評」是一種專業,是一種智力的顯示,是一種「分析的」行為;是以音樂的演出、或對一首新曲為主要分析對象的專業。而且這種專業與新聞媒體無法分離,「樂評」原是十九世紀音樂報導的產物。因此,「樂評」要比一場音樂的演出,或一首新曲的發表,對社會具有更多、更廣的影響力。一場音樂會只能對參加這場音樂會的觀眾產生某種程度的影響;然而一篇「樂評」卻可隨著媒體的傳播影響許多不在場的人。因此「樂評家」其實也是新聞工作者,除了必須具備作為「樂評家」的專業以外,也必須同時具備新聞工作者的專業與倫理!如何能做到「中肯」是樂評家的一個難題,也是「樂評家」必須具備的的「良知」!尤其在目前網路盛興的時代,這種「良知」顯得益發重要。

二十世紀中後期美國「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最受人推崇的樂評家、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以「樂評家」獲得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的人物,哈羅德‧荀白克(Harold Schonberg, 1915 – 2003)在他的文集《面對音樂》(“Facing the Music”)的序文中寫道:

「美國老一輩的作曲家與樂評家湯姆笙(Virgil Thomson,1896-1989)有一次提到,他可以『中肯』的態度來評論他的祖母,而其論點將不因與其祖母之『親情』而受到影響。我十分懷疑這種可能性。一個人豈能『無情』至斯?音樂圈的範圍窄小,門戶並立,而且彼此之間相互攻訐的可能性也很大。沒有人會相信『時報』的樂評家能為他朋友的音樂作品或演出,寫出不偏不倚的公正評論。基於這個原因,『時報』樂評部設有一項規矩,即是『時報』的樂評家不准與採訪或評論的對象有較接近的關係。如果兩人關係原本密切──這常是在所難免的──那麼這位樂評家就喪失了採訪或評論這位音樂家的資格。我也曾經面臨這種情形……

「基於同樣的理由,『時報』樂評家本身也不能同時具有演奏家或作曲家的角色。因為身為『時報』樂評家的關係,姑且不論他自己有多耿直純正,一些指揮家、演奏家或一些音樂團體會恭維他,邀他演奏或委託他作曲,或演出他的作品,這勢必影響到他以後評論的份量。

『時報』的樂評家也不容許為『時報』以外的刊物寫作而接受報酬。如果容許接受酬勞的話,那麼『時報』的樂評家就可能接受『紐約愛樂交響樂團』、『大都會歌劇院』或其他音樂機構的酬勞,這也將影響他的評論工作。有些報紙的樂評家不時為人寫節目解說、唱片解說之類的工作來增加他們的收入,雖然情由可原,卻仍然令我不齒。」

哈羅德‧荀白克在「紐約時報」樂評部立下的規矩,是有志於從事樂評的人應該嚴肅以對的評論倫理。

信守「中立」是樂評的倫理,但是要成為一個樂評家,本身仍然需要一些基本條件。被譽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樂評家之一的蕭伯納 (Bernard Shaw, 1856-1950),曾寫了一篇《如何成為一個樂評家》,這篇文章是每一位想要成為樂評家的人士們必讀的作品。文中談到「樂評家」在處理一個演奏會或面對一首新曲時的「難題」。而這些「難題」都牽涉到「樂評家」的「良知」!像是應該如何把一首樂曲或對某次演出的瞭解,用文字來向一群陌生又不在場的讀者顯示清楚,哪一點是「真正」重要的? 哪一點是「不太」重要的?有什麼偏見應該要避免?有哪一點被忽略了?最重要的是,如何能維持樂評人的職業道德?如何能夠不利用身為「樂評家」的力量而誤導群眾?或傷害到某人或某一首作品?不管是「蓄意」、疏忽、一時情緒化、或因為渴望表現而產生的傷害….等等,都要避免。

要能面對這些「難題」,蕭伯納認為一個樂評家必須要先具備三種能力:一、要對他所評論的藝術,具有足夠的興趣與修養;二、必須知道如何使用文字;三、必須知道如何批評。除了這三種基本能力以外,蕭伯納也認為,一個樂評家必須博學多聞,必須要瞭解經濟與政治對音樂活動的影響,也必須對各種藝術有足夠的認識;還要具有對讀者提供認識音樂概念、認識批評及認識批評理論的熱忱。此外,蕭伯納也特別強調,一個樂評家必須要能經濟獨立,這樣他才能免於不由自主地受到各種牽制。

如何才能「對他所評論的藝術,具有足夠的興趣與修養」?對某種藝術的「興趣」或許牽涉到一個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性向」,不能強求;但對某種藝術的「修養」卻絕對是後天的努力而來。

「必須知道如何使用文字」,原本是作為樂評家的基本條件,蕭伯納特別提到文字的使用,當然是有更深一層含意的。荀白克也意有所指的說:「如果你有清晰而有力的見解,並且對這些見解具有強烈的信念,在表達這個見解之時,帶有自負的意味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我們這些樂評家之中,有些同仁至少學會了怎樣用禮貌而文雅的字眼來表達我們的自負!」

「樂評」一直是台灣樂壇最弱的一環,台灣的報社中從來沒有專司樂評的職位,更別說設有樂評部了! 在這種情形下,經濟獨立對台灣樂評工作者似乎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應該如何拿捏,是台灣樂評家的一個難題。多年來,許多的音樂家們就感嘆我們的聽眾太少。很多人歸罪於沒有培養聽眾!然而沒有培養聽眾又是誰的責任呢?音樂教育家、音樂家當然要都要負一些責任,作為媒體人的樂評家卻也不能推卸他的責任。因此台灣從事樂評的工作者,特別需要具有對讀者提供認識音樂概念、認識批評及認識批評理論的熱忱。

回顧過去近三十年來台灣的樂評,一九八零年代的台灣的樂評雖然較少見,在專業性方面或許部份也有所不足,但大致還維持有相當的新聞道德與倫理;一九九零年代隨著解嚴與媒體的開放,造就了一些敢言敢批,但在專業與新聞道德方面卻令人不恭維的「樂評人」,譁眾取寵的言論不僅傷害了許多音樂工作者,也誤導了一般大眾;隨著網路的發展與音樂雜誌的沒落,二十一世紀初的樂評在平面媒體上明顯衰退,網路上的「樂評」卻是欣欣向榮、五花八門的多元現象!這種現象雖然可喜,卻也浮現出「民粹」與缺乏「專業」的問題。

哈羅德‧荀白克與蕭伯納對成為「樂評家」的要求,與身為「樂評家」所需具備的「良知」,現在看來顯的益發令人深省!

抄書:無論走得多遠,要面對的其實也是藏在自我中一口深不見底的井

(對不起,又抄書了。)

韓麗珠。另一位我喜愛的同代女作家。

喜歡她這篇,關於在香港這個地方生活的人的所擁有的文字和書寫、關於一個人在外。還有這一小段:

J 不止一次以批評的口吻對我說︰ 「你想得太多。」每次我想起她的話,也在心裏以不同的方式反駁她。我們的相處並不和諧,也大概不會再相見,但她是我生命裏難得的老師(正如美術館門外的工作人員,或向我問路的男子),讓我明白,無論走得多遠,要面對的其實也是藏在自我中一口深不見底的井。

嗯。到底要面對的,不是別的甚麼,是自己。

------------------------------

踏在別人的地板上

文 韓麗珠
2011-02-06 明報

編按:過往,我們或會都好奇於遠赴美國愛荷華大學交流的香港作家,他們參加大學這個一年一度的國際寫作計劃,和世界各地作家聚首,將是怎樣的相遇和衝擊?去年的參與作家為赴美的韓麗珠,她嘗試以割裂的關鍵詞重新組合數月間碎片般的體驗,讓我們瞥見家鄉和異地之間的斑駁,尋找空間與無家可歸對峙時,寧靜而緊張的寫作狀態。

後來我一直不知道怎樣把在愛荷華的經歷變成文字。當我身在那個小城的時候,在面書上總是有朋友問我︰ 「怎麼了?想知道你在那邊的生活。」然而我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方法告訴他們。甚至,彷彿無論哪一種形式表達也扭曲了它本身。有些事情難以言說,或許幾乎所有的事情一旦傳達便不免面目全非,能重現的似乎只是它們如碎片那樣的本相。

飢餓

切實地讓我知道,自己到了一個全然陌生的國度的,並不是令人自覺有如囚犯的機場關卡檢查,也不是車子駛進愛荷華巿中心時人煙稀少的草地或反映在河面上的陽光,而是那個小食包裏的babybel 乳酪。

「只是想到你們可能會餓。」到機場迎接我的是大學裏的司機,那是個年輕的女孩,外號「動物母親」。她笑把一個紙袋遞給我,內裏有小麥包、水果和圓扁形的babybel 乳酪。

夜深時我醒來了。那是香港的日間。我感到自己的腸子在蠕動,但內裏空空如也。我懷念飛機上的食物,那份冰冷的三文治,以及上機前吃的拉麵和小籠包(以後有一段很長的時間,對於麵食和小籠包的欲望始終無法得到滿足),於是把小食紙袋打開,撕開了包裹圓扁形乳酪的紅色蜜蠟,把乳酪拌麥包一起吃下去。

那無法抵消飢餓,後來,飢餓像毛衣上破了的洞不斷擴張,但在午夜寂靜的房間裏,我生出了幻想,在接下來的十個星期,我要搜購很多很多babybel,把乳酪圓塊一個接一個吞下去。那是一種新的味道。

語言的憂愁

在一張註明了三十多個來自不同地方的作家的表格上,我沒有釐清自己來自一個城巿,而不是一個國家。接下來的很多天,無論我如何努力,向那些查問關於我居住的那片土地的人解釋,我住的城巿和它所隸屬的國家,擁有不同的文化、習慣、價值觀、經濟、法律制度,書寫和言說的語言也不同,那並不是相同的所在,我並不歸屬於我的國籍背後那一片宏巨的歷史。但我始終無法說清楚。各種輕微的、不重要的、難以察覺的誤會便層層地堆疊起來。

喜歡詩和音樂的作家CW 告訴我,在他居住的地方,音樂並非由腦袋生出,那來自肚腹。「而肚腹,」他摸自己的胃說︰ 「連土地。」我便明白了為什麼總是感到飢腸轆轆。我缺乏的並不是食物,而是安居其中的語言。在愛荷華,我只能說英語和普通話,日常生活的對話似乎沒有出現嚴重的問題,但在這兩種語言中也沒有熟悉的位置。

我書寫的並不是廣東話,也不是普通話,那是一種擠壓在三種語言的夾縫之中的語言——是以廣東話朗讀起來的普通話,攙雜了廣東話用語、思維方式和用法的中文,像一種拙樸的翻譯文字,包含許多不確定和可能。我可以一天不對任何人說出一句話,但每天都在腦袋裏進行不同的對話和編寫字句,那是內在的語言,有時候,外在的語言跟內在的會互相影響。

如果那也算是一種鄉愁,我所想念的大概並非一個確切的空間,而是能躺臥其中的語言。語言最大的功用或許並不在於對話,而是界定、建構自我、意念、與他人,甚至世界的關係。如果通過一種語言可以開啟一個世界,遠離一種語言,便與原來的世界漸行漸遠。

在一個討論國際文學的課堂上,我必須介紹我來自那地方的寫作狀和文學,於是我告訴他們,在我出生和長大的地方,人們說的並不能寫下來,會寫下來的大概也不會說出來,寫便成了一件遠離日常的事,在寫作的過程裏,寫作的人往往不斷發現那些只屬於他們個人世界的語言。

在那語言的縫隙,我們相對地自由。我不肯定,要是我並非在那城巿成長,是不是會選擇寫。下課後,收到作家A 的電郵,她說她明白。

「我們也有遷徙的歷史。而我們的阿爾及利亞語,也漸漸被荷蘭語所取代。」A 說,以我們都感到陌生但竭力要進入的英語。

寧靜

我住在大學內的一所酒店,227 號房間,四堵牆壁和一扇門界定了每個寫作的人擁有的基本空間——最初,我那樣以為,卻忽略了,在一個多種族的環境裏,膚色、國籍,甚至發音都先入為主地決定了人際網絡,或我們對彼此的想像和期望。

X 和J 並不隱瞞對於我把大部分時間用於寫小說的不滿。

「你應該多曬太陽。」J 說。

「你不能整天關在房子裏。」X 說︰ 「你是個獨行俠!」

他們說,在他們的國家,寫作的人都注重聯誼,而我不但皮膚的顏色跟他們非常接近,而且護照上的國籍,就是他們的國家。

某個下午,我以生病為理由推掉他們的飯局以後,看窗外,外面是另一幢大廈的背面,忽然想到,要找天獨自到酒店外的河邊散步,那是房間的窗子看不到的河。

而且領悟了,無論在哪一個國家,或哪一個群體,也無法不劃定界線,那根跟不同的人保持的,不容踰越的界線,無形的,卻必須比任何牆壁穩固,如果我要守內心某個非常寧靜的角落。

顏色

在旅行中,我們定期到更遠的地方旅行。在芝加哥,走出了兩個人的房間以後,我獨自外出遊逛。我只是在那裏停留了一天,在一天裏,有兩個人向我問路。最初,我不知道為什麼他們無法從我的外表判別,我並不是在那裏土生土長的人,也不會知道路,而且我的手裏,拿一份供遊客用的地圖。

那個夜裏,回酒店的途中,一個深膚色的年輕男子走到我跟前,問我一間醫院的所在,我告訴他我是旅人,並不認得路。他的神色便崩潰了,說了一口粗話。我有點害怕,向另一個方向走遠。

只是走到兩個街口以外,才想起,他要到醫院做什麼?是探望一個重要的人,還是有不得不急辦理的事,為什麼我不指示他問附近店子的員工,或熟悉街道的人,而先想到他可能會對我生出危險?但那時候,我已走過了兩條街,他大概也走了更遠的路,已經無法回過頭去。

旅行中的旅行最後一站是紐約。在旅行中,我遇到的店員、侍應、美術館內怒氣的檢查員等,為數不少都是深膚色的人。在紐約的現代美術館門外,每天早晨開館的時候,都排長長的隊伍,尾巴延伸至人群裏。那天,我問門外一名深膚色的工作人員應該在哪裏排隊,他只是彎起了一邊嘴角說︰ 「You are bold.」再說︰ 「You are confident. Very confident.」我可以感到當中的惡意。為了這樣的事,我氣悶了大半天。在那裏,我感到四周都是關上了的門,而我只能在許多的門外經過,蹓逛。只是在一天快要完結的時候,忽然覺得,我其實無法完全明白他們的狀,例如在攝氏6 度(或更冷)的早上,站在美術館門外,看在街上來往的人,並回答相差無幾的問題。我只是知道,所有負面的情緒,源頭都是生活裏形形色色莫以名狀的痛苦。在莫奈的一幅畫前,我站了很久很久,並且第一次發現,蓮花池裏,包含他所看到的一整個世界。

J 不止一次以批評的口吻對我說︰ 「你想得太多。」每次我想起她的話,也在心裏以不同的方式反駁她。我們的相處並不和諧,也大概不會再相見,但她是我生命裏難得的老師(正如美術館門外的工作人員,或向我問路的男子),讓我明白,無論走得多遠,要面對的其實也是藏在自我中一口深不見底的井。

回家

我曾經生出了想要在愛荷華一直住下去的念頭,也曾經以為,當我回來後,會非常懷念在那裏的一切。可是,從紐約回香港的飛機上,我只想盡快回到自己的家,跟親密的朋友和人相見,踏在自己的木地板上。 遠行確實是美妙的,但沒有什麼比回家更好。

(標題為編者擬)

Tuesday, April 5, 2011

別了,鞋子



2009年,它因為如此,成為我的鞋子。

它陪伴著我,無論在友人的婚禮裡,平日上班逛街,還是風雨交加的日子。它充分的展現著它應有的價值。漸漸,皮料的面層與底層剝開,鞋底變滑了、裂開了,穿在腳上好像也愈來愈鬆了…於是,秋天過後,它就一直躺在櫃底。今天收拾地方,為它拍個照,正式跟它告別,送它到垃圾桶裡。

感謝你的陪伴和辛勞。別了,鞋子。

Thursday, March 24, 2011

身體教會我的事情

早前的一個中午,我把餐盒拿到公司茶水間的蒸爐蒸熱,時候到了,伸手一拿,姆指一陣熱,才發現原來蒸爐的蓋子給打開了一線,就這樣給蒸氣熨出一條紅線。

第一天,那條紅線痛得我連擰毛巾也不行,漸漸地,它的痛楚減少,慢慢就好像沒事兒了。只是,當我撫觸它的時候,可以明顯感覺到那裡的皮膚粗了。我以為,以後都會是這樣的了,漸漸就沒有再為意。直到一天,我看見姆指冒出一個白色小圈,是脫皮了。想了一下,才記起那是曾熨傷過的地方。接著幾天,那些小圈沿著那條隱形的線冒出復又消失。現在,我依然記得熨傷過的地方,但那裡已經再沒有痕跡了。

這是一個給我的隱喻。我知道。
如果整天用手去碰去撕那個疤,傷口只會永遠不癒,盡管那傷口又痛又癢,盡管用手去抓時有多痛快多滿足。那只可能是短暫的。又,尤其如我此等完美主義者,總以為那傷好礙眼,總想去之而後快,殊不知這才正正壞了事。
只有痊癒,才是真正對自己好。給自己好多好多的時間和好多好多的信心,身體自然會有康復的能力。有時候,身體真的沒有能力把自己完全的康復過來,那就接受它吧。接受自己的過去、失敗和傷痛,帶著它們上路。反正,它們就是組成自己的一部分。

Monday, March 14, 2011

師說 (瑜珈篇)

瑜珈課。後仰動作。動作完成後班裡各人都在大口喘氣嘆息。老師說,後仰動作難,因為這是延緩衰老的動作。衰老就是不能自控地向前彎曲,就像老公公老婆婆那樣。而後仰,就是要平衡我們自然的前彎傾向。要重拾青春,是難的呀。

躺在地上。大休息。老師說,放鬆眉頭,左眉往左邊跌,右眉往右邊跌,打開眉心,打開你的智慧。為甚麼這個動作叫智慧,因為這個動作裡,你會微笑。微笑是解決很多事情的方法。

老師,namasta.

Tuesday, February 22, 2011

未能睡去

我要睡,因為明天,不,是今天要教書。我需要好多的精力。

但我未能睡去。心裡激動著,久不能息。身體如盡情大哭過後一樣,大口大口的吸著氣、抽搐著。這是鈴木雅明與日本巴赫古樂團的聖馬太受難曲的力量。

我沒有資格說他們的演出好。畢竟我只是個連樂譜也看不懂的門外漢。但我彷彿看見時間之河在我面前張開;道在彰顯自己。無我。他們,台上的每一位,無論是指揮、高男高音、女高音、合唱者、古琴樂師、小提琴樂師…,我彷彿看見他們從小到今的努力,多麼難,為的不是個人的榮耀,而是如何更好地演繹樂章。他們從小至今的鍛鍊,今天站在台上,每一個人都在炫技,只要稍一不慎,他就會給比下去,因為,專業的觀眾們,甚麼些微的瑕疵都聽得見。但他們在技巧的高峰,並不如當代的眾多藝術家般表現自己,他們彷彿是個管子,完美的管子,傳達著巴赫、傳達著上主。上主的恩典和尊榮,人的卑微。

去年聽過聖約翰座堂對同一樂章的演繹,看著兩個樂團對同一樂章的調度、歌者對同一歌詞的演繹,就更深地了解到,這可不只是照譜做就行的事。演繹,意味著要經過消化和思考。雙樂團雙詩班的組合,叫他們的演奏更豐富、更有層次,更能演繹出曲中的情節和情感。二千多年前耶穌的事蹟、聖馬太寫就福音書,然後,因著當時教會的需要,巴赫寫成聖馬太受難曲,包含著二千多年前的事、當時教會的儀式和當時的音樂發展。到了今天,有人願意用盡畢生的時間和才華,為要保留、傳達和傳承這些過去、這些曾經。他們幾乎把耶穌帶到現在,以一幕幕上主的大愛和人類的頌歌震撼我。對,聖樂要表現的,是道的偉大,反照人的卑微;而不是神如何服待人類那軟弱的心靈,現在的詩歌,簡直本末倒置。

感謝上主的恩典和樂團裡各人的努力。卑微而偉大。這就是人類文明的意義。我們都在時間之河裡面,為著大於自己的道,一盡己力,期望有些甚麼,流傳下去。

願主在中間作工、保守。

而我,祢會讓我在祢愛的懷抱裡睡去,好讓祢的僕人能更好地待奉祢。

Sunday, February 20, 2011

When I Have Fears--John Keats

I can't say I love Keats. Basically, my English doesn't up to the level that I can read English poems. I have to read supplements inorder to have a better undertanding about the poem.
I guess, it is the theme of the poem that touched me, as it seems that it is always a topic that touched me. About my limited life, about the nothingness of my achievements in whatever aspects, or simply about fear itself. So deep down in me that I can't understand, but simply echoing. Echoing...

* * * * *

When I Have Fears
John Keats

When I have fears that I may cease to be
Before my pen has glean'd my teeming brain,
Before high-piled books, in charactery,
Hold like rich garners the full ripen'd grain;
When I behold, upon the night's starr'd face,
Huge cloudy symbols of a high romance,
And think that I may never live to trace
Their shadows, with the magic hand of chance;
And when I feel, fair creature of an hour,
That I shall never look upon thee more,
Never have relish in the faery power
Of unreflecting love;--then on the shore
Of the wide world I stand alone, and think
Till love and fame to nothingness do sink.

Wednesday, February 16, 2011

痛著,還是要愛

M:

讀了你的書稿。很感動。真的。幾次忍不住,流淚。(雖然,那大概也因為,我最近太眼淺。)

那是多大的痛。看著自己的親人、自己成長的社區所遭逢之事。你卻以愛回應。不但是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更推而廣之,及至街坊,及至全城。付出愛,不是為了收獲甚麼,只因看見需要。於是,你得著更大的愛、更大的力量。溫柔而堅強,無限美麗。這是很多人無法了解的道理。資本家無法了解。理性者無法了解。那是關於禮物的道理。那是宗教一樣的事情。

你讓我想起禮物的美學這本書。你讓我想起聖經裡,一婦人的故事。
以利亞就起身往撒勒法去、到了城門、見有一個寡婦在那裏撿柴.以利亞呼叫他、說、求你用器皿取點水來給我喝。 他去取水的時候、以利亞又呼叫他、說、也求你拿點餅來給我。 他說、我指着永生耶和華你的 神起誓、我沒有餅、罈內只有一把麵、瓶裏只有一點油.我現在找兩根柴、回家要為我和我兒子作餅.我們喫了、死就死罷。 以利亞對他說、不要懼怕.可以照你所說的去作罷.只要先為我作一個小餅、拿來給我、然後為你和你的兒子作餅。 因為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如此說、罈內的麵必不減少、瓶裏的油必不缺短、直到耶和華使雨降在地上的日子。 婦人就照以利亞的話去行.他和他家中的人、並以利亞、喫了許多日子。 罈內的麵果不減少、瓶裏的油也不缺短、正如耶和華藉以利亞所說的話。
~聖經 烈王紀上 17:10-16


也因此,人們雖然看見,雖然讀著,也不會了解,也不會明白。那麼的艱深。但你竟相信我,竟把書稿交給我,要我為它裝點。我…

我想,我是知道上面的道理的。知易,行難啊。尤其在我現在的狀態裡。但,唯有繼續給予愛,一切美好的,才會來臨。我想,讀著你的愛,它是會給我力量和指引,它會通過我這個容器,去感染更多人。

是的,大概就是這種心情。我著手做你的書稿。

M
(原來,我們的inital,是一樣的呢!好像是一個好兆頭啊!這書,定會好的。)

寒春花未開,含苞已別世

Thursday, February 10, 2011

祝福,是因為…

















(更多相片、說明學習感想)

這是我親手製作的coptic binding 3r 相簿,是送給我的老師k和他的太太g的新婚禮物。遲來的禮物。因為,我堅持要用手編織給他們的祝福。

老師呢,是我唸大學本科時的老師,算是認識了好一段時間吧…有時候,跟大學認識的友人談八卦,會談到他們的這段師生戀。「不是嘛~ 比我還年輕耶!」「哇!年齡相差很大耶…」好像不太看好的樣子。但,因為工作關係,一直有跟老師接觸的我,卻給他們的愛的品質感動著。我可以看見,老師的轉變。信佛、茹素、積極投入社會運動,人寬容了,對成就也少了執著。除了信仰改變了他,他身邊的那一位同樣重要。他們的婚禮,我有事沒能去,但之前的準備、婚禮的過程等,其實都能在fb讀到了。因為愛,對戀人的愛,及至對友人的愛、對陌生人的愛、對自然的愛、對地球的愛,他們把婚禮的各個程序想得仔細、攪得不一樣。(補充:也有友人寫了他們的婚禮) 他們不要賓客破費送禮(我送的可沒破費,花的不是錢、是心機。(所以遲大到…))。他們不要大排筵席,預備的是素菜茶點,並鼓勵賓客帶自己的杯碟。甚至,他們的禮服也是自己親手造的,看著他們二人在家裡各自縫製自己的禮服的相片,感覺就好像他們一點一滴的經營他們的愛情,很sweet。記得,在c結婚時給她寫的信裡,提到(基督裡的)愛的unitivity和procreativity。所謂的procreativity,是生命的創造,不單包括生育小孩,也包括二人的結合致使二人自身及群體有新的活力、成長。這樣的愛的品質,在他倆身上,都看得見。我不是說,老師就此變成了完人(差很遠耶~),但他倆願意許下這個在餘生裡共同修行、一起成長的誓言。

余甚願看見,誓言實踐至終。

祝福,是因為希望。希望這樣的愛,是存在的,是恆久的。縱然感情是流動的、常變的,但兩人互相支持,在愛裡成長,同時,因成長和流動,二人的愛情常鮮。

甚願之。

Monday, February 7, 2011

老少女新年小場口

新年"問候"

老人家總是可愛。一年不見,她們總要或直接或轉彎抺角的問上那一個問題。就是"那個auntie會問的問題啦"(其中一位"auntie"語)。哈哈哈哈哈!我現在都不怕了。我做了一步,你還是會接著銬問何時進行下一步、再下一步。總之,除非我變成了你,否則,你會一直的"祝福"老少女。對不對?"祝福",有時候就是這麼一回事,要把人規範化、要把人納入社會的"正統"。而一個人(或兩個人)的可能性,除了"正統",還有無限。新年,和和氣氣就好。想想,還能見她們多少年……所以,以下這些,老少女只在笑,沒有回答。

"哎呀,你唔好咁高要求就得架啦"
其實呢,我並不是你在電視或報紙上看見的港女,甚至,我常懷疑自己是不是香港人。我沒有要求。他不用富有,不用有車有樓,不用很有智慧,不用很俊俏,不用很剛強。我只希望,我們能溝通、體諒、相愛、成長。有就有,沒有就沒有。
很沉重,對不對。所以呢,auntie,這不是新年的話題。還是對你笑笑算了。

"新年祝你搵返個靚仔!"
"丞你貴言啊~~"老少女答。真心的。雖然靚不靚仔不重要,但靚仔就錦上添花啦。哈哈!
以為對話就此結束,比我年長一紀、已離婚的堂哥大概怕我會給繼續迫供,說:
"車!唔可以搵返個靚女嘅咩?"為我解圍。
萬謝。不過,我還是要靚仔。(笑)

老少女紅粉緋緋

昨晚,在人家勸酒下喝了一點,少有地。因為,開的是紅酒(果然是奄尖麻煩的老少女。叫啤酒時就扮乖乖牌…)。雖然,喝一小口,就知道不是好東西。(後來果然給我在百雞超市看到,原來是一百零八元三件還要是加量裝的貨品…(好了,你夠了。你是要秀給人家看你有多奄尖麼?)(不,老少女不知多溫順啊~不是都喝了而且當場沒說半句麼?呵呵~ 好好好,入正題。))

席後,老少女到洗手間去,在鏡裡看著那個像塗了胭脂的自己,表情溫柔輕鬆舒泰。在沙發躺著,似乎連日辛勞下的兩肩都無意識的自動放鬆了。而且,放鬆到以四両力串爆了一隻剛踏入青春期的小魔怪。晚上上床就沉沉睡了。雖然早上還是一副作病的身體。但,真好哩。

是為無聊小記。

Wednesday, February 2, 2011

重讀小王子

最近重讀小王子。狐狸的話,總是道理。

1. 馴養

小王子與狐狸相遇。狐狸請小王子馴養牠。小王子不明白馴養的意思。狐狸解釋說:馴養就是建立關係。由成千上萬裡的其中一個,變成世界上的唯一。

於是,小王子馴養了狐狸。一天,要別離了,狐狸難過得快要哭。小王子不明白,以為狐狸是自找苦。但狐狸說,我擁有了,小麥的顏色。原來狐狸是不吃麵包的,小麥對牠沒有用處、沒有意義。但,以後,金黃色麥田,將使牠記起小王子金色的頭髮。

- - -

對。「我擁有了,小麥的顏色。」這就是為甚麼,我們冒著要流淚的危險,馴養彼此。

2. 節日

開始馴養狐狸的時候,狐狸請小王子每天在同一個時間來探訪狐狸,成為他們中間的儀式/節日(ritual)。小王子不明白ritual的意思。狐狸以自己的故事解釋說,獵人們逢周四會去跟村裡的姑娘們跳舞,於是周四就是狐狸的佳節,牠可以放心的散步到葡萄園去。

ritual,就是有個日子跟其他的日子不同,有個小時跟其他的鐘點不同。
- - -

前些日子我在家抺鐵閘,鄰居路過說,你真有心機。過年嘛,我說。鄰居說,唉,我都不管了,抺甚麼啦,挺麻煩的,過年如過日啦。我笑笑,回頭忙自己的,他就走了。

我就是不能同意,每天都不過一樣啦,過年如過日啦,這樣的說話。相信這些說話的人,生活怎會有意義?我覺得,作為香港人/中國人,有一個好處,就是,我們有兩個新年。年終,就是要總結、內省、立志,為新的一年作準備,期望自己能夠在新一年好好學習和成長。

人要自省,要改進,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有兩個新年的好處是,在第一個新年裡思想的事,可以在兩個新年的夾縫中慢慢實踐、修改、調整 (或者野蠻)。去年年終,我學習到立時收拾的好處,但,要得著這好處,前題原是要有整潔的原點。趁著這夾縫,我把從前亂丟的東西漸漸整理。當然,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亂糟糟的東西(汗…自己弄出來的苦果到頭來還是自己吃的…),但,就這一點點收拾,居家和工作間已經清爽得要感動尖叫!工作起來也順心多了。我知道,亂有其好處,潔癖也有其壞處。如何取捨平衡?這陣子較閒,較能實行立時收拾,但較忙的時候要如何?不過,只要記取美好,到時,我就有力量,去面對。其他事情,例如修習、或者關係,也是如此。在夾縫中慢慢實踐、修改、調整。記取美好,獲得力量面對將來。

新年,會好的。一定!

Wednesday, January 19, 2011

陌者,阜百也,二字皆作眾解

我記得,數月前的一件小事。

某天黃昏,我從辦公室怱怱出發到文化中心看演出,上了巴士才赫然發現自己把錢包、零錢包、鎖匙,還有八達通、信用卡和証件等,都留在公司裡。巴士已經關門開動,我只有跟司機說抱歉,心裡在想,要怎麼辦。要先去看演出?還是回公司取回物品?

刹那所有悲傷襲來。
今次有幸公司電腦卡隨身,若連電腦卡也遺下了,若將來工作的地方不是用智能卡、而是由把匙人來鎖門,我豈不是要流落街頭一整晚了?
換別的人或許打個電話給老公就萬事大吉,我呢?要打電話勞動年邁的母親嗎?她終將先我而逝,我要去勞動誰呢?友人家有老少,你要人家晚上跑出來借你錢,為你找開鎖佬麼?

在想著要打電話給那個我最不應該致電的人哭喊撒嬌之時,在一個巴士站的行車時間裡,我忽然當機立斷,回頭取了物品再算。我在第二個站下了車,步行回到公司去。一切都那麼乖乖的躺在那裡。我拿好便走,門前遇上一位在那所九曲十三彎的大樓裡迷了路的陌生人,她問我要如何走出去。「正巧我也要走了,我帶你出去吧!」一起走出大樓門口。分別。再等車。下車。跑著到劇場門口。關門前的一刻,我趕及了。

回想起來,這件小事如同童話故事(fairy tales),充滿喻意。這樣轉折以後,我竟然還能準時入場,我認為,遺留錢包,是遭安排的,因要我作帶路人。我為陌生人引路,而我能得著的安慰,同樣來自陌路人。沒有收到車資的司機說,算了吧,下次再給就是。

我一直認為,親人,總會有離開的一天,朋友,總有自己的生活軌跡,唯有由戀人沈澱而成的新家人,才能在日常中相互靠倚、慰藉。舊人離去,新人位置懸空;這麼卑微,這麼難。我的愛,我的安慰,無論是給予還是收取的,到最後,都只能是陌路人。我的分析,直是自我的喻言。只希望扣織這種陌生人相互扶持安慰的、這些幽微的細絲,不要斷。這是我微小的願望。

可以嗎?

Tuesday, January 4, 2011

floral arrangement miniature




















這盆花兒放在家裡點綴一下,還算不失禮吧…

日前逛超市,經過蔬菜部門(不會買它們的菜啦,所以是經過),看見理貨員把芥蘭的花兒削了下來丟棄在紙箱內,大概是開了花代表芥蘭"老",就削花來騙消費者吧!於是就拾起來,回家找個水樽蓋放點水,隨意擺弄一下就變成了這個floral arrangement miniature了。(笑)

大槪是中了阿莉阿蒂的毒。(再笑)

說起阿莉阿蒂,似乎大家只有一個評語,就是「那不是借東西的小矮人啦,是偷東西耶!」可是,如果「借東西的小矮人」是「偷東西的小矮人」,那麼我們一定是十惡不赦的「強搶東西的大巨人」。不是麼?其實,世界上的所有生物還不是在借來借去中才能活著?植物要借泥土空氣水份陽光、蚊子要借我們的血、蝴蝶要借花蜜、草食動物要借植物的葉子、肉食動物要甚至要借其他動物的肉身。哪一種生物能不依賴任何東西生存?但,我們人類的「借」已經超過了限度,老奉似的強搶豪奪,多少森林多少動物多少美景盡死在人類的自私自利之下…

珍惜,並不因為窮,而是,我們所有的一切,其實並不是自己,是借來的。就算只是微小如一朵半開的菜花,人一無所有而來,擁有這麼豐盛這麼美好的一切,就是要珍惜的理由。

乘客請注意,要乘車,揮揮手

誰說塗鴉必然是破壞?這個塗鴉很有邏輯(一至七項後,加上第八項)、很仔細(真的沒有列在注意事項內,但又真的值得一說的事),在修補官方的文案。
看著看著,我在想像那塗鴉者是誰。是司機叔叔?他看不過眼人們在站頭似要乘車又似不要乘車的模樣兒?是熱心的乘客?是好玩的年輕人?是意見多多的老伯?
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