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飛 / 輕柔溫煦之風 / 學習怎樣學習 / 或者其他… / 是為習習

Thursday, October 21, 2010

好幸福之二:哪一邊

我發現,當我快樂的時候,我的詞彙就會減少,如同返回小學年代。

周六到馬寶寶參加麵包工作坊,就只懂直叫「好幸福」「好幸福」,這樣的幸福一直延續到執筆的現在。然而,「好幸福」背後,似乎都存在著一種無可避免的鬥爭。

無論去菜園村還是馬屎埔,那交通的便利簡直不真實得令人暈眩。火車,轉小巴/巴士,拐個彎就已經是農村了。不少人每天從家裡到公司學校,還不是一樣的路程?市區與鄉郊的近便,一直是香港的福氣。我記得,我考大學時,學系的筆試題是要我們計劃如何推廣香港旅遊業,我考進去靠的就是這個城鄉之近便。我畫了一張海報,上面有一隻樹蛙抱著一幢高樓大廈,示意到香港旅遊,一次過可以感受城市的繁華和郊野的悠閒。不過,這福氣或許很快就要被推土機輾平。可遊可耕可居的郊野與發展到盡,此為鬥爭一。

這次的麵包工作坊,教的並不是現今日式麵包店售賣的軟綿綿香甜空氣麵包,而是外脆內軟實實在在的十年酸種歐式麥包和玉桂卷。工作坊導師Bella講解,吃東西要麼不吃,吃就要吃真的。從前人們怕牛油的膽固醇,於是自作聰明的發明了植物牛油馬芝蓮,結果一併發明的反式脂肪。而且,人類身體沒有能力辨別這些人造物質,吃了好像沒吃過的一樣,慾望就更不能滿足。她建議,孩子們是需要吃油和糖的(不是反式脂肪和玉米糖漿),女生們生理期之前或其間想吃巧克力也是身體所需要的,那就吃真實的東西吧。吃真實的東西,吃一點就能滿足自己的身體。這是一個好的平衡。吃那些人工仿製品反而叫你的慾望不能抒張、愈吃愈多。不過呢,整個食物工業、營養學和廣告業都不是這麼跟你說的。它們還擺出一副專業和關心你健康的模樣。此為鬥爭二。

等待麵包出爐其間,當地居民帶我們落田參觀。同行有參加過TV耕作班的朋友,告訴我兩種不同的有機耕種。對,有機也有分類。一種就是我們在高級超市看見的、拿著有機認証的有機甚麼甚麼。他們拿有機認証的方法是買有機泥、有機肥、有機種子、有機農藥,然後拿著那一大疊invoice向認証機構証明自己多有機 (但不一定低碳、或者對地球好)。另一種,就是馬寶寶現在實行的那種,自己開墾農田,自己收集廚餘和野草來堆肥,自己為植物留種。然而,這些泥土、泥土裡的微生物、蚯蚓、蝸牛,還有植物自己和它們的種子都不會給你開invoice,它們只會自己好好的生長,愈發適應當地的地土環境。不過呢,你何時聽過買有機食品要去探吓農夫、探吓塊田?我們只給教育成要認清各個有機標誌。此為鬥爭三。

不過呢,管他呢,現在的廣告誰還會相信呢?科學?我不懂。反正他們沒有意思要你懂。他們說的,要麼是「現今科學上未能証明是不安全的」(那麼,是要等你証明了我才不吃嗎?),要麼只上網找一下就能找到同樣穿著「科學」這衣衫的反証。對於不認識這些專業的我們而言,大概只淪為信與不信。我只以常識與良心閱讀上列的鬥爭,一切澄明。

你呢?你在哪一邊?

好幸福之一:馬寶寶的菜

一. 馬寶寶的菜

馬寶寶是位於馬屎埔的一個轉型有機中的農場。周六到馬寶寶跟Bella學弄手工麵包,然後順手買了馬寶寶的菜。


這是枸杞。今次買的三種菜中最驚為天人的一種。
媽說,這枸杞的香和嫩,是一般在菜市場買的所沒有的。不說燒好後它是多麼的香軟鮮嫩入口即化,只是把葉子摘下來,洗乾淨,用筲箕盛著放在水橋備用,走進廚房已能嗅到它那獨特的濃濃的香味。


這是枸杞的最頂端最幼嫩的部分,亦是最最驚為天人的部分。眾所周知,吃枸杞只吃葉不吃莖。莖太硬,只能拿來熬湯。但這最頂端的部份,我們把它摘下來,試著與葉同煮。原來,其食味與葉子完全不一樣!它入口即化,滲出一種甘甜,像茶葉,不,是一樣的幽,但比茶葉的更甜。然後,有回甘,沁滿口腔。
回甘!食菜有aftertaste,你試過未?
這也是一般菜市場所沒有的。


枸杞湯餃子。



枸杞蛋花湯。



這是紫皮圓茄子。很可愛。



蒜蓉炒蕃茄紫皮圓茄子肉末。


這是糯米粟。



薯仔紅蘿蔔糯米粟排骨湯。糯米粟不是那種很甜很甜很甜的粟米,但它很鮮,鮮得這窩湯差不多不用下鹽。而且粟如其名,吃下去糯糯的,很有趣。

Wednesday, October 20, 2010

外星人餐廳筆記

外星人今午外出午膳,吃到中途,對面座位來了一位女子。她點了跟外星人一樣的兩個小菜,不一樣的是,外星人點的跟飯,她要淨米粉,走葱走香蔥片。她的餐點到了,她還要了一杯熱開水。她把濃的菜放到淡的菜的汁裡洗一洗,再放到米粉的清湯裡再洗一洗,才放到嘴裡。淡的菜則少了第一道功夫,但還是要洗。吃到一半,她把熱開水倒進淨米粉裡,彷彿淨米粉的味道還不夠淡的那樣。

外星人原本吃的孜孜有味,看著看著興頭都給她洗呀洗的洗去了,三扒兩撥把飯菜吃掉就走。外星人猜,她大概也不會吃的高興。淡而無味的食物如何能使人吃的高興?甚至,她心裡也不會高興。她一點不算胖,可是坐在她對面的外星人比她要瘦,而且恐怖地白飯伴餸汁的,毫不擔心桌上的食物致肥,或甚麼膽固醇/鈉…

Monday, October 18, 2010

剪存(7)

承上。

----------------------

Classical classic—— 十首最愛之宗教音樂﹕孟德爾頌的神劇《以利亞》

(明報) 2010年10月17日 星期日

【明報專訊】孟德爾頌有猶太血統,卻不信猶太教。事實上,孟德爾頌自己在作品上簽名時,簽下的姓,都不是我們現在熟悉的「孟德爾頌」,而是「孟德爾頌——巴托第」,這才是他認定自己的全名。「巴托第」是孟德爾頌的爸爸在放棄猶太教,改宗信仰基督教,受洗後給自己家族加上的姓。不過孟德爾頌的爸爸正式文書上加了「巴托第」,平常卻不太用這個附加姓氏。要到孟德爾頌,才每次簽名都不忘記加上「巴托第」,換句話說,孟德爾頌爸爸更自覺投身加入基督教的陣營,與自己的猶太出身保持距離。

這樣的身分來寫神劇,不免增添了複雜性,畢竟猶太人相信的上帝,和基督教徒相信的,不是同一回事,更麻煩的,基督教徒眼中看到的猶太人,是一個手上沾染耶穌基督鮮血民族。

「復活」了《馬太受難曲》

也許正是身分的敏感考量,讓孟德爾頌對神劇這個形式格外熱中。孟德爾頌的時代,神劇這個形式其實不再流行了。神劇、宗教音樂式微的一個徵兆,就是巴哈的大型宗教作品,長期失去了上演的機會。然而,也就是在孟德爾頌的手上,「復活」了巴哈的《馬太受難曲》,一八二九年,孟德爾頌指揮了巴哈去世(1750年)以來《馬太受難曲》的第一次演出,讓當時人為之驚豔,原來巴哈還寫過這樣一部作品!

不止這樣,孟德爾頌也花了很長時間(他總共才活了38歲)整理韓德爾的神劇作品,交由英國的出版商出版。或許就是因為有整理韓德爾作品的經驗,一八四六年,孟德爾頌獲得了英國方面的邀請,去參加伯明罕音樂節,他特別創作了另外一首大型神劇《以利亞》,帶到英國去發表。

神界對決 宿命莊嚴

以利亞的事記錄在《舊約聖經‧列王紀》裏,他是大約西元前第九世紀曾經統治過以色列的諸王之一。孟德爾頌採用了William Bartholomens寫的英文歌詞。歌詞中突顯了以利亞的戲劇性神奇力量,包括讓死人復活,藉祈禱讓苦旱的以色列獲得雨水的滋潤,還有最終以利亞乘坐輝煌的火焰馬車升天的壯觀景象。

不過《以利亞》全劇中真正的高潮,主角卻不是以利亞。那是以色列人信奉的上帝耶和華現身,和假神巴力對峙,最後終於打敗了巴力,證明其無上的能力與地位。而且《以利亞》劇中還依照聖經記錄,描寫了隨後巴力假神的信徒被帶走屠殺的情節。

雖然發表後第二年,孟德爾頌就因病謝世了,然而這部作品傳留下來,成為他作品中僅次於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意大利〉交響曲,最常被演出的。孟德爾頌掌握宗教音樂的基本語法,極為成熟,放入巴洛克時代宗教音樂傑作中,毫不遜色。而且在表現大氣魄的戲劇張力上,他的音樂出於韓德爾而更有勝之,尤其是在合唱部分千變萬化的寫法,時而四部時而八部,還穿插了只有女聲的三部形式。雖然只有音樂,但聽者彷彿在眼前看到奇觀景象,最神妙的,畢竟還是那天上神界的對決,如此激動,同時卻又如此超越,立即領受其間的衝突個性,但又清澈明白那種衝突,絕對不是街頭打架血濺五步,有奇特的宿命莊嚴。

能寫出神界對決,正因為孟德爾頌的音樂,不只是巴洛克式的了,浪漫主義精神已經浸潤到他的內在,給了他一種巴哈、韓德爾,甚至莫札特、貝多芬都不會有的語彙,一種創造情緒緊張氣氛的語彙,孟德爾頌將之與傳統元素巧妙結合,才有了這樣一部聽來既傳統又新奇的傑作。

文 楊照

Thursday, October 14, 2010

迷你筆記

外星人田野迷你筆記

水吧師傅甲(中年,男)對水吧師傅乙(青年,男)說:唔好咁認真。咁認真我後生嗰時邊有咁我女朋友?認真喎?拖唔拖個女仔隻手都要諗一大餐喎,乜都無啦…


老少女感人至深小場口

一個女人真正的優雅和美麗,不在於年紀,不在於塗脂抹粉,不在於botox和拉面皮﹐而在於她了解歲月流逝,她不在意年華老去,她從容不迫,她依然好奇,樂於學習,並愛。

這是我的老師,一個優雅的女人,教懂我的。雖然,她在課堂裡教的,與此無關。當老師,重要的真的是身教,而非言教。

(外星人插嘴:就是嘛…被小孩子稱作阿姨有何問題?女子在不同的年紀有不同的美。老是要當姐姐、不願變老的女人實在太神經質,如此之女人又何美之有?)

Monday, October 11, 2010

剪存(6):讚美上帝!

承上。

----------------------

讚美上帝!

的確要讚美上帝。最近心情插水,但無論是社會大事還是身邊小事均好事一件接一件,似乎是要衝來支撐我的那模樣。好像直迫我要數算恩典的那樣。好,天父,我完全收到,我唔死住囉。(恩典則希望有空再書,心裡是一直在數算的。感恩。)

p.s.: 我承認,我是一個非常敏感的人。而我完全感覺得到有人在另處過咗我一棟。但管他的。我這又不是學術的,不過是我喜歡,如何?

----------------------

Classical classic—— 十首最愛之宗教音樂﹕海頓的《創世》神劇

(明報) 2010年10月10日 星期日

【明報專訊】海頓的習慣,在每一份完成的樂譜手稿後面,都會寫下﹕「讚美上帝!」意味作品雖然由他的手上完成,能完成作品的本身,就是上帝榮光的顯現。我們算不清海頓究竟在樂譜上寫過多少次「讚美上帝!」。他活得久,個性穩定勤奮,又長期做需要不斷寫作音樂的工作,所以完成的作品當然很多,更重要的,他寫譜很快,通常不需花幾天,就能簽一次「讚美上帝!」。

不過我們卻清楚知道,在他漫長的創作生涯中,耗費最多時間才寫好的作品。從一七九六年十月一直寫到一七九八年的四月,不只如此,創作過程顯然讓他耗盡心神,所以在一七九八年五月指揮公開首演後,海頓大病一場,久久才得以恢復。

那是一部真正「讚美上帝」的作品,他的神劇《創世》。這部作品中文譯名,常有譯作《創世紀》的,神劇歌詞內容,講上帝開天闢地的經過,當然和《聖經‧創世紀》關係密切,但是中間引用的材料,不只是《創世紀》,《聖經‧詩篇》漢彌爾頓的《失樂園》也同樣重要,並不是《創世紀》的音樂版。

韓德爾神劇啟發

海頓的《創世》,又是一部受到韓德爾影響的作品。一七九一、一七九四,海頓兩度渡海訪問英國,在那裏最大的收穫,就包括聽到了韓德爾的大型神劇。對海頓而言,韓德爾的神劇,不論在編制上、在結構上或在精神上,都遠超過他當時在德國、維也納能夠聽到的。

在英國的時候,海頓從一位所羅門先生(Johann Peter Solomon)那裏得贈一份標題為〈世界創生〉的詩篇。所羅門特別告訴海頓,這詩之前曾經呈現給韓德爾做為神劇的歌詞,但最終韓德爾寫出相應的音樂來,理由是﹕如果真要完整譜寫,這首神劇恐怕要演上四小時才能完事。

多大的誘惑、同時是多大的挑戰。將〈世界創生〉帶回維也納之後,海頓找了一個朋友協助將文本譯成德文,順便也就對原文進行了濃縮改寫,瘦身到剩下不到一半的長度。

《創世》共分三部分,第一部描述上帝創造天、地、日、夜、風、水等自然條件的經過。第二部則在上帝手中出現了動物、植物,以及人。第三部中,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裏幸福歡樂地過日子。和《聖經‧創世紀》相比,最特別的,是神劇在人的墮落來臨前就嘎然結束了。沒有蛇的誘惑,沒有偷吃蘋果,當然也就沒有犯下原罪被趕出伊甸園。這是純然幸福的開端,未被沾染的情景。

海頓破紀錄花了一年多創作這部作品,引起了許多人的好奇與期待。以至於到一七九八年四月,先安排的一場必須憑邀請函才能入場的「試聽會」,會場中貴族雲集,會場外群眾袞聚,必須動員三十名警察來維持秩序。

令人驚訝的,這麼高的期待,竟然沒有帶來失望的感受。海頓的音樂,真的比當時最高的期待想像,更崇高更光耀。要做到這點,其中一個比較簡單的秘訣,是動用空前的大編制。一七九九年三月正式公開首演時,一共動員了一百二十位樂器演奏者,和六十位成員的合唱團,這是韓德爾也沒有的大手筆啊!

和聲與形式 發揮到極致

另外比較細膩困難的成功因素,在於音樂本身的和聲與形式。海頓在這裏將他對於大調和弦,乃至於當時對於大調和弦的開展、擴張效果,發揮得淋漓盡致,無以復加。所有和聲的走向,都是朝外、向上的,幾乎沒有任何曖昧迂迴之處,聽者很容易就依照音樂的指引,看到愈來愈寬廣的風景,看到愈來愈光亮的色彩。

這部作品大受歡迎,不到十年間,海頓去世前,在歐洲各地演出了超過八十場。海頓最後一次親自到場聆聽《創世》演出,是一八○八年三月,當時海頓身體已經很虛弱了,是坐在大椅子上被抬進來的,進場時所有觀眾起立鼓掌致敬,海頓沒有說話,只是反覆地以手向上指,應該是在表示﹕「讚美上帝!」吧!

文 楊 照

Monday, October 4, 2010

剪存(4, 5)

承上。

--------------------------------

Classical classic—— 十首最愛之宗教音樂﹕貝多芬的《莊嚴彌撒》

(明報) 2010年9月26日 星期日

【明報專訊】一八一九年四月,奧地利大公魯道夫被教廷選為樞機主教,身為魯道夫音樂老師,也長期接受魯道夫贊助的貝多芬,趕緊寫了一封信給大公,信中提議:魯正式就任樞機主教時,貝多芬要為他寫一首彌撒首供典禮演奏。

樞機主教就職大典在一八二○年三月二十日舉行,那天在歐繆茲大教堂裏演奏的,卻不是貝多芬寫的彌撒曲。貝多芬黃牛了,沒有交出答應的作品,到主教就職,他才寫出〈垂憐曲〉和〈光榮頌〉兩個部分的草稿而已。

還要再等三年,貝多芬才終於寫完他的《莊嚴彌撒》,一八二四年四月在遙遠的俄羅斯聖彼得堡首演,一八二七年,貝多芬臨終前,這部作品的樂譜才完整出版。

衝破陰影

《莊嚴彌撒》為什麼花了那麼久時間才寫出來?一個因素是貝多芬心裏有前面失敗的陰影。他幾年前寫過一部《C大調彌撒曲》,自己很不滿意,從來沒拿去出版發行;同時代聽過、看過這個作品的人,也都沒講什麼好話。《C 大調彌撒曲》不止是貝多芬嘗試的第一部大型宗教音樂,也是他的第一部大型合唱曲。很多人都同意,在這部作品中,貝多芬展現了他對人聲的高度興趣,與驚人的才華。如何將拉丁文的吐字作腔,安排進高低旋律裏,讓人不止聽到清楚的經文內容,還能同時有相應的情緒感應,這方面貝多芬做得很成功。然而也是很多人都同意的,《C 大調彌撒曲》問題反而出在照理應該是貝多芬最擅長的器樂安排方面。《C 大調彌撒曲》屬於貝多芬創作的「中期」時代,和第四、第五、第六號交響曲重疊,正是貝多芬音樂裏「英雄」風格最突出的時期。然而這種「英雄」風格,卻反而成了有效執行「彌撒曲」的障礙,貝多芬寫出來的器樂部分,很多地方感覺邁不開腳步,甚至一拐一拐地不平衡。

過了「英雄」時期,進入更深沉的後期階段, 貝多芬透過創作《莊嚴彌撒》,要摸索解決《C 大調彌撒曲》留下的問題,創造一種新的音樂形式,讓人聲與器樂取得了新的平衡,不要再為了應和人聲而犧牲了豐沛的器樂創意與表現。這需要時間。

另外,挑戰巴哈的前行典範,也需要時間。一八一八年蘇黎士出版商印出了過去長期被忽略,很少人看過、更少人聽過的巴哈《b 小調彌撒曲》,出版社不客氣地宣傳這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音樂作品」。顯然貝多芬在創作《莊嚴彌撒》的時期,接觸到了這部「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音樂作品」。

他不可能不受到巴哈既磅礡又細緻的宗教音樂手法影響,以他的個性,更不可能輕易服輸,拜倒巴哈音樂聖殿前,而不去嘗試挑戰《b 小調彌撒曲》的規模與地位。

費盡心思,貝多芬的確創作出巴哈不會有的複雜音樂。例如說〈光榮頌〉裏,貝多芬讓樂曲從本來的D 大調轉到降E 大調、再轉到F 大調,然後才再轉回D 大調,〈信經〉裏則用上另一種調性的變化。從教會調式(多利安調式)的D 調轉到正常的D 大調,然後再轉d小調。

突破宗教音樂格局

不止調性和聲進行各種變化,樂曲裏使用的節奏,也絕對不像表面上看到的那麼直接、單純。第三樂章的〈信經〉,整個樂章總標是「不太快的快板」,然而開頭快板之後,下一個段落就轉進了「慢板」,再稍微加快些成為「行板」,然後又放慢成為「富表情的慢板」,經過一小段「快板」過門,變成「很快的快板」,轉回「不太快的快板」,再放慢一點點成「不太快的小快板」,然後呢?以「緩板」結束前還先回加一段回到「快板」的演奏!

看得眼花撩亂了?驚人的不在動用這麼多節奏變化,而在以節奏將〈信經〉的長段歌詞仔細安排切分開來,最後讓演出時,歌詞聲音氣氛與節奏充分配合,讓聽眾,不管在教堂裏或音樂廳裏聆聽,都不會覺得繁瑣複雜,更不會覺得奇怪突兀。

這不單是一部宗教音樂,這是突破宗教音樂格局,結合人聲與器樂的革命突破。

文 楊照

--------------------------------

Classical classic—— 十首最愛之宗教音樂﹕莫札特的《安魂曲》

(明報) 2010年10月3日 星期日

【明報專訊】莫札特的《安魂曲》是個神奇的作品。最神奇的有兩件事:第一,竟然至今我們認定它是莫札特的作品;第二,這作品聽起來竟然如此完整。

依照一度極受歡迎的舞台劇,後來還改編成電影拿下多座奧斯卡金像獎,謝弗(Peter Schaffer)的《莫札特傳》,這部作品是一位神祕、蒙面、如同死神般的黑衣人,在暴風雨的夜晚敲開莫札特家門,委託莫札特創作的。這黑衣人的真實身分,是另一位大作曲家沙里耶利,他嫉妒那麼粗俗又沒教養的莫札特,竟然擁有如此不可思議的音樂天才,決定將莫札特毒死,並且要在莫札特死後,將這部《安魂曲》據為己有,向世人宣告他也擁有和莫札特同等的音樂才能。

握草稿死去

如果沙里耶利成功了,這部作品編入他的名下,今天大概就和所有其他沙里耶利的作品一樣,再也沒有機會演出、錄音了吧。

還有另外一個比《莫札特傳》劇情可信的說法是,這部作品是由一位叫華爾色格(Franz von Walsegg)的貴族委託創作的,但是華爾色格並沒有出面,而是以匿名形式要莫札特寫一部《安魂曲》。為什麼要匿名委託?華爾色格的盤算是,等莫札特交出作品,他會選擇在二月十四日亡妻逝世紀念日上,將它當作自己的作品發表。

唉,如果換成是華爾色格計劃得逞的話,那麼這部作品的命運會更淒慘,誰會在乎一個叫華爾色格的人寫給他太太的《安魂曲》呢?

依照莫札特夫人康絲坦斯的說法,莫札特是在一七九一年夏天,接受了這項委託,領到一筆還算豐厚的「前金」。不過他並沒有馬上動手寫《安魂曲》,而是繼續進行手頭上的歌劇《狄托的仁慈》,還去了一趟布拉格。從布拉格回到維也納,莫札特的健康狀急遽變壞,從四肢末梢開始,出現了浮腫症狀。他開始抱怨(或想像?)有人下毒要害他,同時開始撰寫《安魂曲》。《安魂曲》當中描述、撫慰的抽象死亡,和日益逼近他的肉體痛苦,奇妙地重疊在一起了。因而不止一次,他對康絲坦斯說: 「我覺得這《安魂曲》是為我自己寫的。」

十二月五日子夜剛過,莫札特斷氣時,手中仍然握《安魂曲》的草稿。從康絲坦斯的角度看,《安魂曲》未完,莫札特已逝,帶來的非但不是「安魂」,而是「驚魂」。委託人原本承諾的「後謝」,另外一筆對家計大有助益的金額,豈不泡湯了?

驚慌中,康絲坦斯刻意隱瞞《安魂曲》未完的信息, 先後找了艾伯勒(Eybler)和曾經在病榻邊幫忙抄稿的徐士邁爾來補寫。徐士邁爾不畏艱難接下了任務,在很短時間內補好一共十四個樂章的《安魂曲》。徐士邁爾如此積極、勇於任事,動機或許來自他覺得有機會將來讓世人知道:號稱莫札特寫的《安魂曲》,原來是出自他的手筆,一下子就抬高自己音樂創作的地位。

又一次,還好他沒能稱心如意,不然這部作品也要隨徐士邁爾這個名字沉落在歷史的海底了。

作品完整歸功韓德爾

經過那麼多曲折,《安魂曲》聽來竟然不會讓人覺得支離破碎,格外難得。維持《安魂曲》完整的一項關鍵因素,很可能是韓德爾的功勞。一七八九年,莫札特逝世前兩年,曾接受委託改編韓德爾的《彌賽亞》,以因應現實的宮廷編制。在過程中,莫札特對於大型宗教作品的理解,顯然有了飛躍的成長,更清楚其音樂上的結構,尤其重要的,各種樂思如何透過人聲貫串組合起來。

去世之前,莫札特集中先寫了合唱部分,尤其是賦格樂段。因此鋪設了很堅實的基礎,並彰示了樂思發展的明確方向,讓後來的艾伯勒和徐士邁爾有可依循的準據。

《安魂曲》的作者是莫札特,卻又不止莫札特。除了實際動手修補的艾伯勒和徐士邁爾之外,好像也應該將韓德爾及龐大的教堂音樂傳統算進去吧!在這個中古以來的巨大傳統上,病篤體衰的莫札特才得以完成這樣驚人豐沛、震懾心靈又安定亡魂的作品啊!

文 楊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