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飛 / 輕柔溫煦之風 / 學習怎樣學習 / 或者其他… / 是為習習

Sunday, June 25, 2006

歡快的遊館記—記參觀「雖小道,亦可觀:中國古代消閒娛樂」展覽

這個展覽,早已想跑去看,只是事情一件接一件的來,沒有空也沒閒心。結果到現在,餘下兩天就閉館的今天才來看,是有點相逢恨晚了。

從五月中一直下著雨,下得人心也煩,看見藍天伴著幾朵輕盈的白雲,就預感著會有好事情。
從公車站走到文博的一路上,太陽曬得皮膚微微發燙,館外的紫薇如拈著腳的芭蕾舞者奮力希望親近天空。這樣的早晨,很美好。

消閒娛樂之前,得工作。今天我原是要來當導賞員的,是帶兒童探知館。對,我可不是空閒得沒事幹特意乘一小時公車從土瓜灣跑到沙田只為看一個展館的。那團小學生只有二十人。那是館方一向提議的學校團體人數,卻少有學校會聽,總愛帶來四十個小不點,多得老師自己也管不了他們。二十人帶來的是乖巧伶俐和專注。帶這團是從沒有過的暢快。末了老師感謝我的導賞,說很好云云。我卻想,那是你們的好,你們只帶二十人來是太好了,你們把孩子教養得乖巧卻又不失活潑和求知欲是太好了。

工作美滿完成,抱著閒心觀展覽。對這展覽有興趣是不能不曲線地歸功於超哥的,要不是他的課堂和他的筆記清明上河圖啟發我從畫卷中看中國古人生活,我就不會看著館訊上的秋宴圖雙眼發光想著要去要去。中國國家博物館借出的館藏,加上香港博物館一貫的專業展覽佈置安排,可沒有叫我失望。展覽把中國古代從市井到文人到貴族的消閒娛樂一一展現眼前,包括樂舞、博弈、體育、文人的文玩及宴會等。

無法叫我不驚嘆的,是這些消閒娛樂活動所需求的知識和技巧,然而,我卻很喜歡。反觀現在一切玩的消閒的,都把你當成一個低能,大概這樣我們的生活也變得乏味吧。現在,有誰會把玩樂器視為閒?不都為了考個甚麼無聊試,拿張其實對將來沒啥用卻又不知為何如此著緊的証書?又,你能找誰跟你下局棋?至於運動嘛,現在愛瘦的小姐們都不來這套了,去纖體中心做機才in。

古代文人雅士的宴會,我心嚮往之。醉翁亭記記山間宴會一幕,自中學讀後至今未忘:
臨溪而魚,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奕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懽也。
於山間取材的美酒佳餚新鮮天然,自然已叫人聞之而垂涎;更叫人心儀的,卻是那熱鬧的場面:射者中,奕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懽也。這幾句話�u畫的場面,一直印刻在我的腦裡。展覽中,除了看到一些描繪宴會情況的畫作,更看到這場面中的種種物件。射,指的是投壼遊戲,那個壼到底長啥樣子,今天我總算看到了,玩法也知道了:玩者要把箭投進壼中,投不中要罰喝酒。試過投,這個考眼界的遊戲也不易玩的,我想我大概很快會給灌醉。奕,下棋也,展覽中也展示了很多古代的棋,原來象棋從前是用銅製的,像個銅錢。觥是酒杯,而籌是指酒籌。酒籌的樣子也見到了。只是展覽中卻沒有介紹是怎樣玩的,算是小小的敗筆。不過看樣子,我猜是抽一支籌,看上面寫上的句子猜人物或作詩之類,輸了罰飲酒這樣吧。展覽中還看見詩籌,一個扁抽屜櫃子整齊的盛著一片片印上公整單字的木方塊片,單看樣子已經不得了,那種�棬壑云熊媊R已讓我透不過氣,不能想像把它放在山間或中式亭院裡,再加上紅樓般靈秀的人兒在玩鬥詩的模樣。這樣的酒宴,不是比圍在一起看波隊啤,或猜拳玩骰盅有層次有品味多了麼?

雖然歐陽修說宴酣之樂,非絲非竹,然而文人懂琴卻是文人之基本條件,在宴會中撫琴如即席揮毫般是件等閒事,好像詩仙李白就精於琴藝。展覽中除了展出古代中國樂器之模樣,設仿製品給人們玩玩,更找來幾段中樂,像在HMV那樣給人們試聽。其中「流水」以古琴仿流水之奔騰和恬靜,直是入木三分。而以編鐘作主要樂器的「竹枝詞」,亦深得我心,而原因不過是我十分喜歡敲打銅鐘發出的那種清遠的聲音,仿佛有種力量,能把你的思索帶到好遠好遠,把心變清明。

清明的心,配晴朗的天,很好。


* * *
醉翁亭記
歐陽修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深秀者,瑯玡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於負者歌於塗,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魚,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奕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懽也。養顏白髮,頹然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而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DH一週年

不經不覺,一年了。
貼文慶祝吧!

這詩是去年八月的作品,一直沒有給刊登,只在一次街頭活動上唸了一遍,所以就當是新發表吧!
另,歡迎具名廣傳。如果能觸動別人,就是功德吧!
其實我並沒有要封殺它的意思(1.我還是很喜歡它出品的華麗百老匯式音樂劇場面,例如美女與野獸中家具跳舞歡迎貝兒的一幕、獅子王中辛巴長大的一幕、又例如幻想曲和幻想曲2000。日本動畫在這方面是怎樣也及不上,連不少音樂MV都要收皮!我的反對,是基於我的認識和理智。2.畢竟我們倒沒有做甚麼,它已經自己挎了,與別人無干),只是,如果它可以不那麼假惺惺,認認真真的看待企業責任,我想,我會喜歡它多一點。

* * *

布娃娃

「盛惠三百六十八元
謝謝」
附送
一個靈魂

塑料袋和花紙
重重包圍
膠著的空氣
有在工廠裡連續三天每天工作十八小時的味道
漆黑
有死亡之前一剎那的氣息

生日快樂

坐在這孩子的床緣
看著
那白瓷般的小臉
透出薔薇粉紅
酣睡著小手
抓著布娃娃那只圓圓的
黑耳朵微笑
嘴角泛起淺淺的酒窩
是在造一個關於樂園的夢麼

不禁
輕撥孩子額前的一綹髮絲

我的孩子
你在遠方的家裡
好嗎

我這最後的
布娃娃
白色手套下
缺少了的一根手指
跟我一樣
是因工業意外而掉的嗎

這只有四根手指的
小手卻會施展法術吧
叫這孩子鍾愛著
一只老鼠整天
形影不離

然而明天它給
棄於玩具箱的一角只因
耶誕日來了一只沒有嘴巴的
小貓

孩子的生辰與
耶誕節之間
計有
兩個月零十日

Tuesday, June 6, 2006

轉貼(又係智海)

精句1:審美觀因此是由切實動手開始的,是身體力行的體驗,單靠閱讀和辯證並不完整。…想出書的人,請你動手。不要問哪裡有機會發表,不要問怎樣入行。你不落手落腳,請不要說你對創作有興趣。唔該早抖。

精句2:評畫的人不理敘事性故事性的圖像不理漫畫,畫畫的人又只理畫面的意象經營視覺感知的超脫而不理敘事性故事性的鋪展不理漫畫;評文字的人走來評漫畫又只理文字和思考但不理視覺,最好挖掉他們的眼珠!!

原文:http://www.chihoi.net/whisper2006/whisper.htm

畫畫筆記
4 June 2006

圖畫裡沒有「我」。

文字裡說「我」還容易使我認同為書面的「我」,因為它並不具象,指涉的形象就是我。

但圖畫裡,我把「我」的形象都畫了出來,這個在紙上的具象的「我」活靈活現的安放在紙上,在那裡,要把這個紙上的「我」認同是我,還需要更強的、簡接的想像力。怎麼可以把紙上的他說成是我呢?

繪畫往往比攝影的動作更凝聚時間。時間把我變成「他」。

因此自傳漫畫也不能自傳了,只能是「他」的傳記。

M.B.:「有人說,作家放棄說『我』。卡夫卡曾驚訝地、滿懷喜悅地指出,當他能用『他』來替代『我』時,就走進了文學。」

漫畫可能更具備走進文學的條件。

可能漫畫家和作家的自我疏離感相差不遠,但漫畫家面對的自我矛盾卻比較少,因為把「我」畫了出來,脫離己身成為「他」,把矛盾外化了。

這種外化過程強調了藝術的表現性。這表現性彰顯於視覺風格。

因此絕對不能漠視畫面的視覺風格,漫畫不單單是敘事或故事內容的問題,就像文學裡,詞彙的使用面對特定語景發生的互動效應。(當然這是很差的類比)

因為視覺風格的重要,作畫的物料和技巧變得決定性。要留意的是,這裡指的「技巧」,不是「畫功」的意思,不是你有幾精工雕琢的意思,不是你能否圓熟地畫出腦海幻想之物的意思,更不是你能否畫得很像真的意思。

「技巧」這裡指的是,英文「technique」可能比較接近,傾向指畫畫的步驟的意思。例一、用幼滑的紙張和尖細的鋼筆;或例二、用粗糙的紙張和鈍頭的鉛筆;或例三、用水彩畫在水彩紙上;或例四、用塑膠彩畫在帆布上;或例五、用塑膠彩畫在木板上。這些手法將產生的差天共地的視覺風格。

更複雜的技巧,或步驟,包括:例六、先打一塊石膏板,再用刀刻劃幼細的紋理,然後在上面用軟性木顏色畫畫;或例七、在厚身畫紙上,用硬性的鉛筆用力畫畫,然後用膠擦把圖畫擦掉,剩下用力畫畫的痕跡,然後再用軟性的鉛筆,輕力在上面刮呀刮,得出鉛筆痕凹凸不平的效果;或例八、絲網印刷;或例九、木板雕刻拓印;或例十、銅版雕刻拓印等等。這些手法同樣將產生差天共地的視覺風格。

最理想當然是,獨創一種繪畫技巧或步驟,像比利時的Eric Lambé:他用紋理特別的紙張A,在上面畫上塑膠彩或水彩色塊,然後將色塊印在另一張紙張B上,於是紙張A紋理,便顯現在紙張B上。利用不同紋理的紙張和不同色塊的疊印,印出整幅由色塊組成的圖畫,然後在上面有限度地加上黑線,便得出這樣的圖畫,以及一整本漫畫書。

而物料本身也影響作畫的步驟。(物料就是現世所能提供的任何物質。)

如果每個人能獨創自己一套技巧,思考它,鍛鍊它,掌握它,也就能發展自己的視覺審美觀。

審美觀因此是由切實動手開始的,是身體力行的體驗,單靠閱讀和辯證並不完整。這是為什麼塞尚那麼討厭評論人。

想出書的人,請你動手。不要問哪裡有機會發表,不要問怎樣入行。你不落手落腳,請不要說你對創作有興趣。唔該早抖。

另加:智海於留言版上回應:
係好火,很渴望看見漫畫的新生代,認認真真的畫漫畫故事,不是畫繪本那些。再多一本繪本那種新書就想把書店燒掉。
成廿歲的年輕讀者再走來問我「如何開始」但又疊起兩臂,想點!他們到底知不知自己想點!知道想點又唔做o野!好激氣!
喜歡寫字的年輕人還更好,他們都比說自己喜歡畫畫的人更積極,係唔係都寫左先,post係blog度靜靜的等待讀者。
評畫的人不理敘事性故事性的圖像不理漫畫,畫畫的人又只理畫面的意象經營視覺感知的超脫而不理敘事性故事性的鋪展不理漫畫;評文字的人走來評漫畫又只理文字和思考但不理視覺,最好挖掉他們的眼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