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飛 / 輕柔溫煦之風 / 學習怎樣學習 / 或者其他… / 是為習習

Wednesday, February 24, 2010

老細說

我做啦。唔好你做完又俾我改啦。省省人力吧。我能做的我做,省下時間給你看看書豈不更好。而你做就你做,省下時間讓我看看書。

這就是文化消費

這不是一本書。
我正努力為它想出一個用途,把它帶在身邊,炫耀。:p


細活日子


細活,細細地活。
這個假期,都在做細活。休息、練習和沉澱。愛。
可惜只有在假期中才能如此活著。

新年新小物

據說:過年,要換上新裝。

我的錢包忠心的伴著我多年,布邊都給磨壞了,只好就趁新年請它退役。我看了好多好多個錢包,都不合心意。不喜歡皮具的氣味、或間隔不合用、或價錢有點貴。

老少女要寵愛自己,還是要自己動手做的。於是我趁假期縫製它們。現在它們都在我的包包裡,天天伴著我。那溫度跟市售品就是不一樣。


錢包正面,以綿蕾絲縫在絨布上


上面


右側


後面


裡面(右)


裡面(左)


放紙幣的位置1


放紙幣的位置2


可以用絲帶作間隔


掛飾


掛飾背面


零錢包正面,用上羊毛氊和鎖針步製作


背面


裡面有襯裡,橙色好心情


也試做了一個布書套,帶書上路就更安心,不用怕把書的邊角弄壞


縫上絲帶充作書籤


裡面 (右)


裡面 (左)

靜好


攝於深水埗
貓兒在午後陽光下小睡。

字花園相片慢遞

我知道,字花園都已經展完了接近一個月。但我還是要post這些相片。


"坐"


"一頁"

攝於創意書院。

對。「攝於創意書院」才是重點。當日要把展品搬離九龍公園,沒人收留的展品就要直送堆田區。一般機構就是收個送贈的藝術品都需要程序和程序,到了清場日還是程序。幸好創意書院收留了它們。謝謝。現在,若你到創意書院聽講座看演出,你都會看見它們在創意大道上微笑。

而甚受人喜愛的鳥籠,會掛在九龍公園的文物探知館中,直至四月尾。請去探望它吧。

Tuesday, February 16, 2010

以老少女的分析文章向大家拜年

刊2010年2月14日明報世紀版,本來一年前出老少女基地時就該寫的文章(我懶囉…),一年後多得二月十四年初一製造機會,可以重新寫這個議題。又因這一年不同的事件,我多思考了社會、生活、值價觀的轉變,這個時候寫這篇文章(應該)較去年深沉有力。同時亦寫來為各位老少女(老少年適同否?)在充滿不明所以的地球話(中環價值)和幾時到你派利是的"問候"聲中打打氣!

祝福大家新春好!

多謝編輯黃靜姐姐的細心安排,亦多謝師姐借藍屋圖刊出以豐富文章內容。圖見師姐的泊


老少女不識時務

今年年初一碰巧亦是情人節,正當大家都以為煩惱的是如何拜年拍拖兩得宜時,老少女們的煩惱大概是——如何在拜年時應付姨媽姑爹對空白的愛情生活問長問短、又如何調適走在街上碰口碰面都是雙雙對對的心理衝擊。唉……

喜慶節日當前,長嗟短嘆實不識時務。嗯,老少女的確向來都不識時務。就看老少女掌門人Stella So吧!Stella的老少女漫畫在明報星期日生活長畫長有,去年更由三聯出版成書,竟然選在農曆新年推出,無視「輸輸(書)聲唔好聽」。Stella以繪畫城市裡的老舊好東西起家,一向愛記錄和鑽研唐樓的美,而她現居的「姑婆屋」亦是唐樓,早前紅磡剛塌下一幢,她竟然對編輯海倫姐姐說「依然堅信唐樓結構要比新建樓宇有智慧[i]。

不識時務若此,無怪Stella一向被認為是個懷舊者、戀舊物狂,以情感出發、執迷、沒多少理性。的確,她對香港美好舊物的執迷有目共睹:她筆下的囍帖街、民園麵家、天星碼頭等等…,沒有只依記憶或憑空創作的,都是經過長期的觀察和研究,才能如此鉅細無遺地畫出其中的細節和步驟。但把這熱心歸因於純粹懷舊,怎麼看也是很薄弱。

「懷舊」,老少女才能過著juicy的好生活

對於人情和關係,一般的想法是「圍威喂」的。愛,要給家人,要給情人。反之,唯有從家人和情人身上才得到愛。農曆新年和情人節更是這種想法的極致表現。三色台日播夜播農曆新年情人節合體的「溫馨提示」,由不同藝人提醒你要如何在同一天裡兼顧家庭和情人;不同商品的廣告特輯不約而同的教你買物示愛;更絕的是把情人節由一天延展至一個「愛的季節」。底下的法則是,你必須有家人和情人才算有正常。不然有錢亦可,不少金飾鑽飾的廣告都教女人通過買首飾來愛寵自己。整個人情網絡是以個人為的中心,以金錢和商品來表現愛。

老少女們單身,而且都不是大富大貴(若不是拮据的話),可謂雙重缺水。不能通過情人或金錢得到愛的滋潤,但Stella在《老少女基地》中示範了老少女亦能生活得非常juicy。情感上,Stella天天有母親的愛心餸菜、男主人丁丁(貓)的感情慰藉、鄰居的友愛問侯、令人心曠神怡的廣闊無敵維港景和天台上大堆親手打理的植物…金錢上,唐樓樓價較低、撿拾美好舊物和自己動手做的習慣不僅節省金錢,同時亦多了一份樂趣…

這根本是另一種生活觀念:人情網絡是以社區為中心,表現愛的方式是心機和行動。是Stella媽的街坊晨運客朋友的好介紹,Stella才買得到價錢相宜、鄰近老家、景觀一流的老少女基地。是鄰居們的互相信任和責任心,天台才能不成文的成為一個可以自由運用的公用地方:Stella能在天台種滿植物、同時鄰居嬸嬸又能在端午節時上天台包糭,只要他們都打理好自己的部分。表現愛和關心,Stella媽的方法是當Stella的萬能管家、洗衫煮餸執屋滅蟲一手包辦;Stella友人的方法是電話互窒和有好嘢關照(男主人丁丁和不少古老收藏品都是友人通知才拾到)。Stella寵愛自己的方法是以心機粉飾香閨,自己動手做室內設計、改裝沙發、DIY儲物木架、種植和為盆栽分株;是工作中間半小時一次的拉筋運動和準備充足的雪櫃。正因為Stella所實踐的與電視機裡宣揚的不一樣,生活才juicy,只有在主流要求一雙一對的壓力過大和市區重建的陰影下例外。

正在生活 被稱「懷舊」

這種生活觀念和方式決不會受當道的發展主義歡迎:愛可以不用錢來表現,物品和服務可以不需通過購買而獲得,而人們可以活得一樣好、甚至更好。所以明明這是Stella和許多許多人正在的生活,都要被稱為「舊」、被拆毀成「過去」。Stella如此不識時務、不去擁抱發展主義,才被稱為「懷舊」。

但過著這種生活的人的確大都住在舊區,Stella亦的確愛舊東西、舊建築!那是當然的,因為新的建築根本不容讓這種生活發生:新式大型屋苑把整片土地都歸為私人,消滅街道同時消滅街坊;屋苑內的公用地方保安嚴密、規條多多,把鄰里間可能的互動和互信一一化為向管理處的投訴;屋苑樓下的商場則天天鼓勵人們用錢(而不是動手)來解決生活問題、提升生活品質。

而Stella繪畫城市裡美好的老舊建築,未嘗不可閱讀成Stella對這種生活的愛的延伸[ii]。雖然Stella不會在畫作中表明甚麼批判的姿態,但在眾多新漫畫運動(湯幀兆語)的漫畫家當中,Stella是最投入社會運動的一位:在不少社區運動中皆會看見到她的身影、她的畫作更是不少運動中的亮點。她雖然不會站在最前叫口號拉橫額,她也是運動的一員,不過她選擇另一種抗爭模式:默默的仔細的記錄下這種位於弱勢的美好生活。對,是生活。Stella的作品中,重點都是有機物。Stella筆下的唐樓永不缺少窗戶內家家戶戶的日常生活風景,它們會吸引你慢慢的、一格一格窗戶的讀下去,甚至會錯覺整個建築不過是一般漫畫裡的黑色方框線、成為了背景。有時候畫作的重點的確是死物,但她畫起來就是有機的:她臨摹的囍帖街的招牌和橫額,背後是各個街坊小商戶的歷史和奮鬥;她筆下的天星是一株會生長、會結出星星的大樹,溫暖你我、亦是鳥兒們的家。

記得小克在明週的專欄模仿Stella的畫風,起題直指「Stella, So… Complicated」[iii]。這種生活是複雜的,因為人們不單依從經濟原則。當中的鄰里關係、人情友愛、互助關懷、寬容互信、地區網絡、空間運用…複雜如大自然的生態鏈,環環相扣,再仔細的畫面也無法把一切都盛載。但Stella一直在畫,因為由這些幽微的細絲交織起來的生活,才可以讓缺水的老少女們、及其他在舊區生活的人們,較好地在這個城市裡繼續生存下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擇自 黎佩芬,「討回公道」。於明報星期日生活。2010年1月31日。
[ii] 過去對Stella作品的評論中少有將其兩個主題合併閱讀,但《老少女基地》是Stella 對自己生活的描寫,而繪畫一系列繪畫舊建築的的作品則表達Stella對外物的感興,一內一外正好互相補足,同源於對這種生活的愛。
[iii] 刊於明報周刊第2122期。 2009年7月18日。

Monday, February 8, 2010

好文共賞

(分析清楚、闡述明白。這個好的程度要以這畫面形容:水滸傳中起義之士大杯酒大塊肉拍枱大喝一聲好)

不能沉默的憤怒 /黎佩芬

塌樓不過幾天,一切惶恐與愕然已悄悄被吸進生活的巨大漩渦中,回歸寂靜,只剩下失去親人和家園的難屬不能止息的眼淚流淌。生活無庸是沉重的,又或者靜默,只是因為憤怒而無言。對於不由選擇的人們,只有咬緊牙關,直至到無法繼續沉默,像大角嘴橡樹街90號的老街坊。

林鄭月娥局長在立法會上語帶哽咽的說,塌樓不單是舊樓失修的問題,也是社會問題,因為住在失修舊樓的,都是社會上最弱勢的人們。然則,失修舊樓群成了貧民窟。然而,這個社會問題到底是如何產生的呢?是什麼市場的無形之手或政策漏洞,容許業主一邊賺取租值(有說投資舊樓'當刂'房出租收益可高達13厘!)一邊等收購重建而大條道理懶做維修?林太要責成政府各個部門團結,加快重建將舊樓變成一座座豪華巨宅,就能夠解決這個「社會問題」?

憤怒是轉動社會運動的摩打,效果有正面也有負面,今期我們有甘浩望神父的訪問,談到一個運動由憤怒導致的激烈與暴力問題。然後他說,只要是依從自己的良心,就會站到貧者的一邊。

重複城市災難的空間邏輯 /鄧永成、陳劍青

林鄭月娥局長在馬頭圍道塌樓議題上,我們看到了,一支厲害的回力標在舊區上盤旋。她拋出了一個許多局長也會避重就輕、視而不見的社會問題,確認了唐樓內弱勢社群的客觀存在;眾人對她姿態與胸襟上的驚歎,反成為了既往發展模式的助力,這個確認背後飛來的政策建議,卻是讓城市重複苦難的開始。

社會問題的誤判

舊區內貧富懸殊問題的判斷大抵是不會有錯的,因為它其實也是舊區內最顯然易見的視覺現實,然而政府如何理解構成現象背後的原因,卻尤其重要﹕究竟這些問題是生而自存於舊區的,抑或還是經過歷史地理的沉澱,一層又一層地構成的呢?其實,這是學習城市問題第一課的內容,即發展及社會問題呈現於城市空間,空間改變的過程影響社會發展。

塌樓事件的確是各種城市發展問題一次整體爆發,包括在舊區「發現」了公屋政策對單身人士的長期忽視,使這種家庭在舊區大量的聚集;○四年業主及租客條例修改後剝奪了租客租住權,縱容更多私人發展商在舊區的「落釘」行為,讓舊區愈來愈只顧賣錢,漠視日常生活需要;甚至回歸前土地發展公司及現在市區重建局的出現本身就是導致問題的原因——它創造了一個假大空的合理期望,透過描述唐樓殘破的景象及宣布大規模的重建,如10年內要做250個重建項目(雖然實質只做到25個),一方面讓不少業主再無心打理出租的單位,維修意識薄弱,另一方面重建又導致士紳化的情,使租客百上加斤。事實與現時普遍的說法剛剛相反,若果市建局不存在,許多唐樓不會是如此殘破的,尤其是荃灣七街及觀塘裕民坊的例子最是明顯,都是宣布重建後拖了整整十年廿載的現象。

可惜,發展局及旗下的市建局毫不意覺「社會問題」都是他們所代表的發展模式一手釀成。他們繼續在市區覓地(給地產商),如其所言要在城市地圖上尋找貧窮的口袋(Pockets of poverty)。他們仍然認為,現時舊區的貧窮問題是他們發現,而不是由於他們而出現的空間。

空間視野的狹隘

在官員的想像裏,舊樓就如一些獨立的空間容器(spatial container),結構有問題又盛載了大量社會問題,於是消滅這些載體就自然將問題解決。城市地理學家大衛‧哈維曾經提出我們一直都有3種模式去理解空間,包括康德式的科學物理空間(physical space)、從愛因斯坦相對論衍生而成的相對空間(relative space)與有關聯想、記憶、想像與過程的關聯空間(relational space),這種認知是我們討論各種城市問題的前提。

塌樓固然是一個空間的問題,但它不只涉及樓宇結構的物理空間(如內部結構的破壞),也涉及排列式唐樓那些樓與樓之間的相對關係。從「相對」的關係觀之,樓與樓之間是如書架一樣互相依存的,拔去了中間一座將會大大影響旁邊樓宇的結構。以往經驗告訴我們,要求官員有這樣的相對視野是相當困難的,如這些他們一直也聽不懂的「社區網絡」、地區經濟連結的相對空間概念,通常他們的處理,是認為這些「空話」是為了更多賠償,箇中並無意含。是次塌樓問題的其中一個核心,就是這種排列式唐樓在20年前遭到發展商的個別清拆重建,拔去了倒塌唐樓左面的一幢,使塌樓成為可能。近年相鄰的高速重建、打樁,也有份構成「秋天的童話」。這種相對關係理解的忽視,見諸於林鄭月娥仍然執意要推動將強制拍賣由九成轉八成,邀請更多私人發展商割裂舊區的相互依存關係。當然,認為天星、皇后碼頭的歷史記憶可以割裂於環境並在另一處保育重置,以及形塑舊樓空間背後整套城市/社會發展的過程的(刻意)無視,我們不再對他們抱有任何有關聯空間(relational space)視野的奢侈聯想。

究竟是什麼導致官員這種狹隘的空間思想?原因可追溯至官員一直如何理解什麼是「人」。人在他們的眼中是以業權擁有作分類的,他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清晰地以牆劃分,儘管現實從來不是。舊區內只有擁有者、非擁有者及僭建物,箇中千絲萬縷的互動關係卻毫不關注,才會把城市問題看作建築問題、工程問題、及「物理上的」社會問題。

城市災難的回歸

這種只認知空間純粹為物理上的空間,無論是結構或貧富懸殊本身,注定了他們解決社會問題的失敗。由於他們只將舊樓看作物理空間而忽略其他視野,繼續讓人更憂心忡忡的,是這種狹隘的空間意識將會釀成更嚴重的城市災難。高鐵穿過大角嘴只離地面30米地層、土質惡劣的舊樓群,港鐵仍然認為是兩個互不影響的物理空間;發展局透過「九轉八」,縱容私人發展商瓜分城市舊區,對舊區結構將造成災難。

返回社會問題的討論,在發展局的操作及提出中,顯示它非要深究及反思既往發展模式的問題,而是要將這個時刻化作既往發展模式的助力,未有認清問題的本質,就說加速市區重建,這是一種近乎瘋狂的轉化。社會問題成為了這種空間理解不能解決,或者根本不是要去解決的對象,甚至是用以推動既有發展模式的衍生工具。

刊於明報星期日生活20100207

Wednesday, February 3, 2010

花絮才是重點

不知道大家讀過這篇報導沒有。作為土瓜灣街坊,請讓我給大家帶來一個小花絮。

報導中指出特別危險的興仁街、興賢街及忠信街,我們街坊稱之為三街。話說這個三街一早就有集合業權出售給發展商之意:

見圖片:
2007年2月24日攝於白宮冰室門外報紙檔
2008年6月23日攝於白宮冰室對面


網上亦能搜尋到有關消息:
土瓜灣三街取得九成業主意向放售 (您是誰!房地產資訊平台,24-07-2007)
土瓜灣三街舊樓擬聯合出售 (文匯報,24-07-2007)

這個花絮與該報導有何關係?
關係可大了。為什麼「失修樓漠視維修令」?這不單是因為業主(註1)沒錢維修,而是根本沒有人會願意為一幢快要拆卸重建的樓房維修。十三街的情況亦一樣。市建局前身土發公司早已表明有意重建十三街,但無論土發還是市建都一直沒有行動,十三街的樓宇則愈來愈殘破。強制驗樓?都快要拆了,誰會修葺?問題不只在強制驗樓,也在業主的心態呀!而這個「都快要重建啦,還攪什麼」的心態,是誰弄出來的,都十分清楚了吧。

註1:
這些舊樓的業主有部分是住戶,但更多不是住戶、甚至是投資者(就如同買舊金放在保險箱一樣),有些連聯絡方法也沒有。
以下為當年copy下來的一個blog,現在已經不存在了,但可見其中的問題:
發展商有意收購土瓜灣三街,如何找失蹤之業主 ? 2007/01/11 00:13:30
現有發展商對興仁街,興賢街,忠信街有興趣收購,據說住宅樓每呎為$3200 - 3500 (建築面積計算), 約每戶200萬元. 現街坊們正努力找各業主聯系此事宜 . 但最頭痛是有很多戶都是吉屋或出租 , 就算查填土廳也只能得業主名字 , 沒有聯系方法 . 有沒有一些有經驗人士 , 可以賜教一些良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失修樓漠視維修令 屋署懶理 「可變得危險」建築 逾期5月不補救
2010年1月31日 星期日

【明報專訊】土瓜灣發生塌樓慘劇後,記者昨偕專家到同區查察,發現九龍城碼頭一帶有多幢舊樓明顯失修,其中兩幢問題較嚴重的50年樓齡舊樓,不單外牆批盪剝落,更發現長達4層樓高的外牆裂痕及隨時可能下塌的變形石屎簷篷。有工程師懷疑樓宇有結構安全問題,促立即維修。
記者追查下證實,屋宇署 早知兩幢舊樓失修,並於去年初以大廈「可變得危險」為由,發出命令要求業主維修,但現時已過了維修最後限期超過5個月,署方仍未對業主採取行動,住客安全保障成疑。

記者偕專家查察土瓜灣樓

馬頭圍道舊樓倒塌後,記者往區內多幢舊樓觀察,發現距現場約1公里的九龍城碼頭附近多幢同樣約有50年歷史舊樓同樣有失修問題,主要集中在興仁街、興賢街及忠信街一帶,問題包括外牆批盪剝落,甚至露出鋼筋及磚頭等。
當中以3幢舊廈失修問題較矚目,其中興賢街2及4號一幢7層高舊樓,因其外牆有一條垂直裂痕,由地下斷斷續續伸延至4樓,裂痕最闊處達1.5吋,並幾乎「透穿」屋內。有居民指這裂痕存在多時,曾向民政處及屋宇署等求助甚至報警,但因大廈無法團,致維修問題一拖再拖。

工程師﹕須即時檢驗維修

註冊專業工程師陳延年博士觀察後,懷疑大廈其中一條支柱鋼筋因生鏽致「迫裂」外牆石屎,造成裂痕。陳延年認為這屬結構安全問題,因若大廈一條支柱出現問題,有可能連帶其他支柱亦會傾側,認為樓宇須即時作詳細檢驗及維修。

忠信街1號7層高舊樓外牆批盪亦多處剝落,並以一地下快餐店問題最嚴重,除外牆已「露出」磚頭,快餐店頂的石屎簷篷更出現裂縫及被壓至扭曲變形,旁邊牆身亦出現縱向裂縫。陳延年對其安全感憂慮,因他認為整塊5米長的石屎簷篷已被壓至破裂,全靠快餐店安裝了招牌 ,在招牌框架承托下簷篷才不致脫落,但簷篷仍有可能隨時坍塌禍及途人,呼籲部門即時維修。

附近興仁街10及12號大廈批盪剝落嚴重,令外牆恍如月球表面般凹凸不平,連樓下信箱位置亦露出沙石。有老住客指近期收過屋宇署信件要求修葺,但每戶要夾4萬元,根本無力負擔。

住客﹕無力付4萬維修費

綜合居民所言,3幢大廈都曾收過屋宇署維修令,但同因無法團而不了了之。陳延年認為除上述3舊樓,上址一帶多幢舊樓無論是外表及結構上都有問題,都需要維修。

屋宇署昨指會跟進本報查詢,記者查閱土地註冊紀錄則發現,屋宇署早已得悉興賢街4號及忠信街1號兩舊樓有安全問題,並曾於09年2月向兩大廈發出命令,指由於兩大廈「可變得危險」,命令業主必須做維修工程,包括清除批盪及鋼筋混凝土鬆脫、破裂及損毁部分,若有需要須加裝鋼筋或注入新混凝土。

陳延年稱,「可變得危險」這命令反映屋宇署亦認同兩幢舊樓失修問題較嚴重,必須處理,但記者所見,完成上述維修命令原有的最後限期是09年8月25日,即已經過期5個月,但問題仍在。

明報記者 黃雄 陳志偉

Monday, February 1, 2010

聯想

紅磡塌樓,人們的直線聯想是:舊樓很危險,最好快點重建。

stella 師姐又一次中晒point。這還不是主張發展的人們等了又等的千載難逢好機會?
你(這些反對發展的阻住地球轉的八十後),還有甚麼話說?重建不是為了你好?為了大家好?是人命啊~~

對。人命很重要。但不重視人命的,是居於舊樓的居民嗎?不!塌下的那幢樓,新聞裡不是說了,修葺令發下來就做了維修嗎?是所謂反對發展的人們嗎?不!我們只要細心閱讀世界各地的各個保留案例,都有修復工程的部分,而且做的非常認真,不單仔細考慮到樓宇的結構安全,更考慮到修復其間居民的住屋安排。那麼,到底是誰?

在這次塌樓中,為什麼這幢樓修葺了一遍,轉個頭又要再發修葺令?為什麼在地舖裝修的工人會知道樓宇將要倒塌而叫人離開?擴大一點問:為什麼別國的建築可以保留上數百年甚至上千年,香港人的住宅就只四、五十年?

當中環環相扣,每環中都沒有人認為這是人命尤關,每環都是是但但(<--簡直是香港人精神)。修葺的是是但但外表(暫時)唔見裂痕就得啦、建樓房的是是但但建一幢十年八年不會塌的樓就得啦、政府是是但但批就得啦——橫直樓宇建起來就是為了拆的啦,不然有錢人如何可以繼續賺錢、香港如何保持全亞洲貧富懸殊第一名?

為什麼事件發生後,林鄭的回應是要加快加強強制驗樓、驗窗,把責任推給小業主?為什麼市建局官員要把樓宇安全和重建掛鈎(而反對復修)?(見下面的星島報導) 為什麼不是全面檢討修葺人員的水平和專業(不單是裝修工人,更需要有關的工程人員介入,以及更詳細、全面的考量)?

為什麼不是全面提高發展商建樓時嚴緊度、讓我們的住宅可以住上百年(君不見現時新樓入伙沒數年就漏水?再多過幾年會如何了?真是難以想像)?

直線聯想很危險,最危險的地方是,意識形態是自己會獨立運作的機械,一不小心,直線聯想就成為這個機械的機油和電力,最後這個機械的滾輪會把你我都輾平。

換個問題說解釋這番話。你看看新聞裡的塌樓事件中的災民們是甚麼階層的人?你想想這些舊樓在整個社會網絡中所發揮的作用?你以為政府和社福機構的福利和服務很完善嗎?想想如果把所有舊樓裡的人都逼出來,香港真的受得了嗎?直線聯想很簡單但很危險,不是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130/3/gdqh.html

明起巡查四千舊樓

2010年1月31日 星期日 05:30

(星島日報 報道)紅磡塌樓災難轟動全港,發展局明日起巡查全港四千幢五十年樓齡以上舊樓,冀一個月內完成。當局已向法庭申請對附近兩幢樓宇的封樓令,證實安全才會解封。有立法會 議員認為,問題涉及樓宇管理不善,即使政府完成全港舊樓維修,亦無助解決問題,建議政府委託非牟利機構協助業主管理舊樓。

  記者:馬志剛 楊耀登

  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 昨日再次返回塌樓現場視察。她表示,明日開始,屋宇署 將派出四十支由一名專業屋宇測量師或結構工程師,加上一名技術人員組成的小隊,巡查全港四千幢於一九六○年或以前建成的舊樓,期望一個月內完成。

  倘有危險即時維修鞏固

  她又指出,如發現有即時危險會馬上跟進,包括動員屋宇署的承建商進行維修及鞏固工作;沒有即時危險但需維修,則向大廈發出法定維修令。換言之,每隊巡查小組倘一周工作七天,每天要完成三至四幢舊樓檢查。

  林鄭月娥續稱,如業主在組織及資助維修上有困難,局方會積極考慮將這些樓宇納入「樓宇更新大行動」,按機制資助或由業主合資完成。她又表示,會研究縮短強制驗樓、驗窗的立法時間。

  相連兩座已申請封樓令

  屋宇署助理署長許少偉表示,初步檢查與塌樓相連的G及H座,認為損毀嚴重,要進行臨時鞏固後才可入內檢查,證實安全才會解除封樓令。屋宇署會循三個方向調查塌樓原因,包括檢查結構、取樣化驗和找尋目擊者搜集資料。

  民協指出,本港五十年高齡樓分布於深水埗、上環、紅磡等舊區,業主多年紀老邁,或純粹將單位放租,故多數無成立業主立案法團管理和維修樓宇,認為即使政府推行強制驗樓,對欠缺管理的舊樓仍治標不治本。

  民協立法會議員馮檢基 建議,政府委託非牟利機構擔任一個小區內舊樓的管理人,委託管理公司管理舊樓維修、保安和衞生問題;並組織業主成立小區管理委員會,提供管理知識培訓,最終將管理責任轉交小組。

  重建難追樓宇老化速度

  至於市建局 會否加快重建和舊樓維修步伐,市建局發言人邱松鶴稱,本港每年新增五百幢、樓齡踏入五十年的舊樓,即使市建局加上房協、私人發展商等參與重建,亦難以追上香港樓宇的老化速度。「香港普遍要用上六至八年才能完成重建一個中小型項目,光是規劃、收購就要三至四年。」

  邱指出,近年保育、社區文化等呼聲漸高,以復修取代重建的概念不脛而走,希望關注團體不要濫用法定諮詢程序拖慢重建。

  他希望今次事故能喚醒公眾對樓宇安全的意識,「復修只是花數十萬元拖多幾年壽命,亦不是人人有能力支付…不應該以意識形態主導,要面對現實認清安全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