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飛 / 輕柔溫煦之風 / 學習怎樣學習 / 或者其他… / 是為習習

Saturday, December 6, 2014

[稿件收集箱] 古老的手牽引摩登的手 金澤工藝館學藝記

D04 | 世紀 | By 呂文珊 | 2014-11-05 

近年,香港漸漸關注傳統本土工藝。不少團體努力跟進,訪問記錄,收藏展出,為工藝重新包裝,引介師傅到學校授課,與師傅合作開設興趣班……各種工藝也得到更多報道。但是,隨道師傅們老去,這些關注對工藝承傳有多少長遠功效?這樣思考着,碰巧看到上海金澤工藝館的織布班宣傳。筆者喜歡做手作,恰巧有假期,就報名參加了。這織布班為期一周,又因位處巿郊需要留宿,簡直是個織布營!在金澤的短短一星期,我除了學到織布工藝的基本原理與技巧,亦看到他們的保育與承傳模式,或可參考。

文.呂文珊 文化工作者 

金澤工藝館雖然建築雅致、藏品豐富,但基本不對外開放。就是開放日及工作坊,亦須先行報名繳費,填寫表格說明參加目的。它非為牟利,只因人手有限,無法應付大量好奇的觀光客。餘下的都是有心人,就像這次工作坊,學員來自兩岸三地:服裝設計師、研究文化遺產保育的碩士生、以宣揚家鄉手工夏布為業的男生,也有旅行時愛收集各式布料的女子。工作坊最後一天是開放日,訪客是上海某所博物館的策展人,和幾個從事不同藝術∕工藝創作的老外。此外,工藝館亦設留駐計劃,留駐者只需在期內提交研究報告和幫忙館內工作,即可使用館內工作室及研究設施,與館內專業人員互相交流。

織布班的導師張西美,教學最重視看和做。在工作坊裏,她有時給我們先看藏品、講解一下,再做;有時讓我們先試,亂來、犯錯,大家分享經驗後再講解。於是,館藏的織品和書籍成為學習的好幫手。

藏品供觸摸研究 

館藏紡織品都是公眾捐贈或私人收購所得,地方和歷史背景或許不明,衣料或許狀况不佳,甚至可能是贋品。若仿效一般博物館,把它們展示在玻璃箱裏,人們大概只會覺得展覽辦得馬虎、展品太遜。但是,在這裏,它們都有意義。 

我們第一天進藏品室,老師就發給每人一雙白色棉手套,戴上後可以親手摸藏品。原來只有拿着實物,才能真切的看,然後看懂。例如中國的緙絲原來很獨特,織錦(tapestry,與緙絲相似的技術)的不同顏色緯線會在連接部分相交,只有緙絲的緯線連接處沒有交疊,這可要把織品拿起來迎着陽光,才可看到絲線間的空隙。又要分別去摸摸緙絲和織錦,緙絲平滑,織錦交疊處凸起,這才了解緙絲追求什麼。又例如「重經」(即布上只看到經線,緯線都藏在裏面),單以口述只有概念卻無真確認識,但在破損了的布料邊,就能看見緯線,和經緯線的粗細對比。 

直接接觸藏品,感受很深。看百家布拼布學辨別不同布料的織法,我驚歎過去民間對布料的珍惜:拼布的底布竟然是已經用到退色的老舊藍染布。學習紋飾,拿着放大鏡去看實物,加上紡織原理的講解,才了解到紋飾與技術的關係,從此遠離只看圖案的淺薄。只有這些看似不夠珍貴的藏品,才能讓更多在學習路上的人可以翻看實物、親手撫觸,進而深入研究。 

老工匠視野 

至於親手織布,工藝館裏備有兩大類手工織布機,一是日本當代研發的SAORI 織機,一是從國內各地收集的各款老織機。班上,兩種織機都可自由使用。老師在港從事SAORI 織布教學多年,很熟悉SAORI 織機;至於老織機,工藝館請來金澤鎮的兩位阿姨當助教。上一次織布班則請來苗族阿姨。於是,不同老織機都得以使用,這利於織機保養,亦令阿姨們對織布改觀,重新認識工藝以至自身的價值。阿姨們一生在鄉村小鎮生活,認為織布不過是從前生活所需,過去的生活技能。但是,當我們視她們為老師,我們犯錯、求助、發問,她們就了解到當中還是有學問有價值的。 

阿姨們織布,為的是要織出一塊平整堪用的衣料,所以都比較守成,教我們時規矩正經八百。但今天機織布料當道,手工織布實可從實用中解放出來,或為學習織布原理,或為興趣和藝術創作。是以,老師的教學亦比較開放和富實驗性:經線斷了?繼續織吧!看看會發生什麼事?反正緯線由上下兩組經線夾着,所以把什麼(緯線)餵進去都可以啦!老師別開生面的織布教學,大概使她們大開眼界。雖然她們也沒有做出很實驗性的布藝,但也開始漸漸寬心,安然地看着我們亂搞,自己也去試試變換緯線。 

這樣的教授方法,明顯不是要教出一班現代織女,或單單教你織塊布帶回家,而是,從此你對布料開了眼!懂得布疋是怎樣製造的,當中的原料、工序,不同的織造技術,還有布藝的可能性。我這外行人在這幾天收穫良多:能看懂布料的織造方法,分辨綾羅綢緞,知道哪些織法的布料較堅韌哪些較易磨損,也知道修補加固衣服之法,知道織造之緩慢複雜而生惜物之心。對於內行人如服裝設計及布料開發人員,收穫更豐富:老師一再從教授織布中講解布料的內行知識,如怎樣才可能訂製少批量布料、怎樣以最短的時間和資源開發多款新布樣……

創意織布 

所謂熟能生巧,要傳承工藝裏的技術,必須長久的訓練和手把手的教導,傳承者需篤定此為志業。但在現今世代,並不是每項工藝都有條件養活新一代的傳承者。金澤工藝館的織布課,選擇的是另一條路。教授技術,但傳承的重點不在技術本身,保育的重點也不在孕育工藝的社會文化環境,而是工藝裏保存着的各種知識。這些知識,在工業壟斷生產的今天,依然廣泛適用。畢竟人類依然在用各種物料,不過生產方式有別。唯是認真教授技術的工藝教育,才能讓人重新貼近物料。對物料的全然專注和身體經驗,讓人重新獲得對物料∕產品的知覺、知識和情感。在筆者看來,這些跟技術本身同樣珍貴。 

著名工業設計師柳宗理正是這條進路的好例子。柳宗理是日本「民藝」運動創始人柳宗悅之子。柳宗悅提倡欣賞民間工藝之美,就是沒有特意修飾、符合生活所需、健康簡潔、堪用的美。但到了柳宗理的時代,已是工業生產的黃金時代。從柳宗理在1980 年代寫的專欄中,可見他對當時工藝狀况的感慨:工藝品或因收藏家追捧而遠離當下日常,或因一時風潮而變得商業化,甚至淪為粗俗的觀光土產。頂着這樣的景况,他在專欄力排眾議,推介種種工業生產卻具民藝精神的良好設計。事實上,他的設計亦一直恪守父親的民藝美學,意思並不是堅守手工生產,而是以手工生產的精神來設計產品,適合時代和生活需要的產品。他從工藝品中提煉實用之美,堅持設計階段要親手做模型,以便親身感受產品在使用時的觸感和狀况。這些堅持,讓他設計的產品,至今依然得到廣泛愛戴。 

在本土傳統工藝日漸消亡的今天,共勉。
(標題為編輯所擬,原題:深耕工藝 永續承傳)


以上為明報刊登之刪節版,全文配圖簡體字國內版本如下:
深耕工藝 永續承傳——上海金澤工藝館學藝記

Wednesday, October 22, 2014

沒事

這陣子犯咳,今天去看中醫,離開房間前,醫師一句話:唔好太晏瞓呀!嗯。我答。又給她把出來了。現在政局,有誰能早早爬上床安枕無憂一整晚呢?加上感情的膠著,真是無心睡眠的 (又無心工作,唉…)。

一連三晚,早上有夢。

周一。我夢到自己把痰吐出來。一直一直的吐,吐不完似的。吐出來的痰,有些是棗紅色的棕色的,不新鮮的血的顏色。然後,有一隻隻昆蟲包裹在痰內,一隻一隻的吐出。牠們是不同形狀和品種的,夢裡非常清晰地看到牠們的樣子,我竟沒有特別的害怕,反而還在想,我從未見過這麼多品種的昆蟲啊,牠們是怎樣爬進來的呢?我看著吐出來排成一列的昆蟲,就轉醒了。

周二。夢到久未夢到的爸。我知道,爸很好,不好的只是我,男人未能讓我感覺安全。夢裡,我在廳,大槪是剛回家之類,但更像是時空穿梭忽然到達同時忽然入戲。我忘記了是聽到息息索索的聲音,還是母親跟我說父親在我房中找某東西,總之我是立即抓狂走進房裡,看見老爸把我的抽屜拉出來,也在翻架子的東西,我立即瘋掉,你在找甚麼呀!不要亂碰我的東西啊呀!呀呀呀呀呀!!!!!好像還真的叫了出來,因為"呀!!!"完我轉醒,聽到母親似乎走來我房看我。作為獨生女,我很不習慣別人擅自拿我的東西。到底是因為男人表白後卻未能解決舊女友又對我轉趨冷淡而讓我夢到同為生命中重要的男人--父親,還是我不過需要一個場景去讓我發瘋地叫嚷好減去那些無法向他及他人抒發的情緒?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很壓抑就是了。我是多麼多麼的想問他,你今次回去是會跟她說的了的嗎?你不要冷我好不好?我想你了…但是,正因為我們還是甚麼也不是,我不想重蹈覆轍,我不想太主動做些甚麼了。太主動,讓我覺得自己好下賤;不主動,我又鬱到內出血。唉…

那樣的在夢裡大叫,在崩潰邊緣的感覺是挺可怕的。比周一的夢可怕多了,雖然說出來並不覺得,確實感覺卻如是。我在想,我要怎樣做。記起《源場》裡教過,在夢裡可以以意識把夢扭轉從而更新經歷。我記著來入眠。

周三。今天,我夢到我剛收養了一隻寵物。我說我要收養牠。有人跟我說牠太龐大了,你怎能照顧牠呢。我硬頸,說我要為牠搬到馬寶寶。牠如象般大。有人說,馬寶寶的植物要給牠吃光了啦!我不管。我一直想著會沒問題的。夢裡我立即就住在馬寶寶了。(啊!夢裡的世界真好!)而牠,從象的體積變成小刺蝟的體積。原來,也不過如此嘛,不必誇大。牠在馬寶寶的田間跑來跑去,我就醒來了。

真的。其實沒事。我知道,如果我倆要發展,我倆也要經歷很多的難關。他會變成我的象,還是我和他都會因此過著更美好的生活 (馬寶寶的意象)?我不知道。但是,真的不用誇大,不用讓他在現階段佔領我的心/生活。

然後,今天,我看到這篇東西: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83236/?ref=relatedpost
別追求「完美」的自己:吸引到真命天子的四個秘密

1. Stop trying to be that perfect girl, be yourself. 
我相信很多人遇到喜歡的人就會失去自我,用盡力氣想要把自己最好的那一面都給對方看,最好缺點全部藏起來,因為妳怕妳一顯露出真實的「像個人」的自己,對方就會不喜歡妳了。約會的時候妳小心翼翼、做好每個流程、維持笑容展現魅力、努力的不要讓自己出糗,但告訴妳一件事,這樣,對方是沒辦法喜歡上妳的。 
事實一:不要畏懼尷尬、出糗,展現缺點,才是吸引他的關鍵 
不要把妳的能量浪費在怕這個、怕那個上面了,你把能量浪費在「不要做自己」,反而減損自己的魅力。把能量集中在跟對方交流、互動上面,讓他感受妳對生活與生命的熱情,以及對他的熱情。如果你看過魅力學,所謂的臨在感,也就是這個意思,不要把能量浪費在注意自己身上,把能量用在注意對方、跟對方互動上面才是正確的。 
沒有人是完美的,所以大家都喜歡跟自己相似的人,也就是不完美的人。當妳能夠大方的接受妳自己不完美的部分,對方也會覺得妳那些不完美的部分是可愛的。當下感受到什麼,就表現出什麼。 
想想看妳走路不小心被絆到,害羞地臉紅了起來然後尷尬的笑一笑,但不牽掛這件事情,馬上忘記,對方一定覺得妳非常可愛。要是妳持續牽掛被絆到的事情,然後一直覺得不自在,覺得對方會因此而不喜歡妳,妳知道嗎?當妳如此想的時候,對方真的會因為妳一直持續在意表現出來的那個氣場,而無法對妳有感覺了。 
不要怕尷尬,更不會有尷尬出現。即使是尷尬,也對尷尬這件事情產生自在的感覺吧。這樣反而會讓尷尬變成曖昧張力而不是約會扣分的地方。 
2. 不要過度投資、讓對方也投資妳 
不論是外部的投資還是內部的,原則是不要因為妳對他的喜歡程度來選擇投資的程度。妳可以先主動投資一點,但如果對方沒有回饋,請妳不要再持續投資。外部的投資是指妳對他實際的行為,內部的投資是指妳的小劇場、想著他的時間還有對於他的想像,與跟他交往的情景等等。 
事實二:世界上沒有那個「非他不可」的人,真的沒有 
不管他讓你覺得他多麼的好,當妳沒跟他在一起的時候把能量浪費在想他的事情上面,而不是把能量用在自己身上,當然他在妳心目中的重要性就會越來越高,妳自己的小劇場會放大所有他對妳做的好事,與他的連結與交流。 
人們都會重視自己有投資的東西,當妳對他的內部投資越多,當然他的重要性也就越高,讓妳產生「非他不可、沒他就不行」的幻覺。通常當你產生這個幻覺的時候,能夠得到他的機率就會越來越低。妳患得患失、做什麼事都違反了吸引的原則,當然就越來越不可能讓他喜歡上妳。 
我只能告訴你真的沒有非他不可,也許妳現在不懂,但時間會告訴你、經驗也會告訴你這是真的。問題源頭通常是認識的人不夠多、自己的魅力不夠強。妳可以很喜歡很喜歡一個人,但不要因為妳很喜歡,就忽略對方不管有沒有投資妳,妳就不顧一切的投資對方。這樣會使對方感到壓力,潛意識的認為妳是不夠有價值才會這麼做。 
因為愛自己的人絕對不會虧待自己,因為過度投資這種行為太笨又無法達到目的。為了自己好,投資一小部分沒有回饋,她就不會持續再投資。但神奇的是,反而是這樣,才會讓那個人被吸過來。 
3. 不要怕展現對他的喜歡 
事實三、人們都喜歡「喜歡我」的人、事、物 
妳可能會說這跟第二點不是相反嗎?展現喜歡,跟投資不一樣,而是表達自我狀態的一種方式。這有心態上的基本差異,什麼叫做投資?投資一定是期望對方要有所回報才叫做投資,「告白」也算是投資的一種,因為告白大部份的情況是希望對方回應自己的感情。而「展現對對方的好感、喜歡」叫做「傳遞訊息」,告訴對方「你可以來追我喔,但你不追我我也不會怎樣」的一種態度。 
給對方綠燈,他才敢過來嘛,男人其實也非常非常害怕被拒絕,只是因為他們天生是獵人,行動是他們的天性,不易放棄也是他們的天性,但不代表他們就不害怕拒絕喔。條件越好的男人,越害怕被拒絕。所以偷偷告訴妳們,條件好的男人其實都只會挑對自己釋放訊息的女人,即使再正,他們不會盲目去追那些對自己完全沒興趣的女人,絕對不會。 
4. 希望對方來喜歡妳,不如妳先喜歡妳自己 
愛自己,是比任何一種外在條件或能力都還要吸引人的一種特質。這世界上非常少數的人能夠無條件的愛自己,大多數的人都把愛自己跟自身的成就與條件綁在一起,當自己fail了某件事或是條件變差了,他們就會少愛自己一點。我們要學會的是,學會無條件的愛自己,不管自己有什麼樣的缺陷、經過什麼樣悲慘的經驗、不管自己的身材、長相、年齡、能力、物質條件,不管這些客觀的東西到底如何,都不要少愛自己一點。 
愛就跟錢一樣,當妳自己的愛滿出來的時候,妳才有那個能力去把愛分享給別人。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士範
就是這樣,他的所謂女朋友和他的異地煩惱就讓他自己去忙吧。我在這段時間裡好好愛自己就可以了。身體啊,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抱一個啊~

以親切包裝的不平等

昨天看直播,一聽到官員們喊同學們的英文名,我已感到十分反感。但是面書牆似乎很受落,"好sweet"、"避免給人大蝦細的感覺"… 

過了一夜,理智一點說明一下,喊英文名扮親切有何不妥。 

首先,這場對話,應以雙方平等為基礎,因為這是公民與政府的對話。學生的身份並非重點,因官員非係老師。若是真正民主之社會,政府之權為民授,官民對話豈有不平等之理?況且,以「公平」為此場對話之基礎是雙方承諾的。 

學生們以職位稱呼各司局長,是尊重各人乃政府之代表,擁有政府之權力。(而部分面友笑言,學生們不如叫林鄭Auntie Carrie,就是在稱呼上打破其權力,把她回歸為百姓。)反之,官員並無尊重學生之公民身份(甚至沒有尊重其學生身份),是一個可與權力平起平坐討論商議之身份。 甚麼是平起平坐之身份?我們看Harry Potter。上課的時候,老師們是如何稱呼同學們的?是叫「Harry你來答一下這問題」嗎?不!他們在課上一律以Mr/Miss X(姓氏)稱呼學生。只有在課外,老師們與Harry Potter談天時,才會以Harry稱呼他。這是英式教育之傳統,在尊稱有學問者為Professor之同時,此乃尊重學生為一可獨立思考、理性討論之being,大家在課上是交流學問;而非老師高高在上、學生受教之形式。 

為了說明此論點非「外國勢力」,容我再說明漢語之情況(雖然我相信大家已經明白)。我們現時通常稱呼學生為 X(姓氏/全名)同學。同學者,同在一處以學也。與誰同學?稱呼別人者與被稱呼者一同學習也。是以,也是平等的,不論是學生之間,還是老師與學生,或是他人與學生,只要使用「同學」之稱呼,均意味著「我們」一同學習、研究學問。 

官員可以選擇以學聯代表的公民身份稱呼之,如周先生、梁女士,或其學生身份,如岑同學、羅同學,這些都是合宜而平等之稱呼。但是,直呼英文名則不是!這種uncle、auntie式「親切」稱呼,背後的權力不平等你看不見嗎?!?!「呵呵,你們小朋友在鬧脾氣沒關係啦,奶媽我寬宏大量跟你們玩對話遊戲啊~ 你們不懂事小孩只一味心熱,聽不懂我說大人的話說一不二嗎?我耐心給你再說一遍啊~ (錄音機mode on,不贅) 乖孩子,對話遊戲玩過了,好回家去了啊~」這是平等對話嗎?這不就是赤裸的大蝦細?! 

當然,對於在CCTVB或藍絲帶等平衡時空生活之人而言,可能是「嘩!人地政府官員唔清你場,紆尊降貴同你對話,仲咁親切咁對你,你執到啦。」他們要把自己降格到皇權年代的黎民百姓的地位,沒辦法。但係,自己人就唔好自貶身價了,好無?

Tuesday, October 14, 2014

親愛的

忽然覺得,你是無比的陌生。雖然,本來,你就是陌生人。

Saturday, October 4, 2014

剪報:打倒小確幸 張系國

本來不想寫文章談小確幸﹐因為在我看來﹐小確幸根本是不值一談的觀念。 

但是剛才讀了台灣作家劉克襄的文章〈崩壞中的台灣〉﹐覺得台灣有許多人的想法實在增加了自己不幸的感覺。我不是說劉克襄的文章不好﹐事實上我很同意他的觀察﹕許多台灣人原來深信不疑的小確幸﹐最近好像突然都消失了﹗劉文最後結論說﹕「這個政府到底怎麼了﹖」 

〈崩壞中的台灣〉這類文章最近很多很多﹐最後的結論也都很類似﹕「這個政府到底怎麼了﹖」 

的確﹐怪「這個政府」是最容易不過的﹐也不必仔細追究要怪的究竟是「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反正都是「這個政府」的錯就對了。以前稱呼這樣的文章是「守在四夷論」。李樺的〈弔古戰場文〉最後一句是「為之奈何﹖守在四夷﹗」這個結論誰不會講﹐但是有用嗎﹖ 

我倒很好奇﹐為甚麼沒有人怪小確幸﹖在我看來﹐錯就錯在小確幸。 

什麼是小確幸﹖講白了﹐就是「獨善其身」或「各家自掃門前雪」的觀念。不必提什麼村上春樹﹐也不必因為哈日就認為這是什麼了不得的哲學思想。小確幸其實就是最自私的想法﹕「我自己過得還不錯﹐所以我有小確幸﹐哈哈哈真高興你沒有﹐你死活我都不關我的事」。對﹐就這麼簡單。

為什麼小確幸不管用﹖道理也極簡單﹐古人早就說過了﹕「覆巢之下無完卵」。每個人都自私﹐你也小確幸﹐我也小確幸﹐個人要個人的小確幸﹑家庭要家庭的小確幸﹑公司也要公司的小確幸﹐結果呢﹖反而大家一起完蛋﹗ 

只是舉台灣的例子或許比較缺乏說服力﹐換個美國的例子吧。就在我住的匹茲堡﹐每天下午在我家附近一條偏僻的道路旁﹐都會有一﹑兩輛似乎是空的公共汽車停在那裡。但如果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那些公共汽車其實並不是空的﹐有司機坐在駕駛座打盹呢﹗ 

從幾年前起﹐我就改乘公共汽車到學校教書﹐所以對公共汽車的奇異行蹤不能不感到好奇。匹茲堡交通局一直在賠錢﹐公車路線每年裁減﹐怎麼每天下午還會有空的公共汽車停在路邊﹖後來和一位司機聊天﹐方才恍然大悟。原來他們如果太守時﹐班班準點﹐電腦系統反而會增加班次﹐這樣才能夠支援緊張的公車路線。設計電腦系統的人自以為聰明﹐犧牲準點來換取增多班次。可是司機也有辦法反制。他們索性停在路邊睡午覺﹐故意讓公車誤點﹐工作量就不會不斷增加。 

當然這些公車司機不懂得小確幸這個名詞。如果他們懂得什麼是小確幸﹐更可以振振有詞說﹕「每天下午睡個養生午覺﹐這就是我的小確幸啊﹗我有錯嗎﹖」 

的確你不能說他錯。可是如果每個人﹑每個公司﹑每一級的政府等等﹐都在追求小確幸﹐最後當然就是誰也得不到小確幸。匹茲堡交通局年年賠錢﹐賠到最後終於決定裁員。雖然公車司機工會動員起來罷工抗爭﹐但是裁員勢在必行。對那些被裁員的司機而言﹐現在再說不要睡個養生午覺的小確幸﹐恐怕已經來不及了﹗ 

個人追求小確幸還有可說﹐如果整個社會都追求小確幸﹐以之為度量社會幸福的標準﹐那就更加危險。也是古人說的﹕「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一個人也好﹑一個國家也好﹐必須有遠大的理想。如果只希望得到小確幸﹐什麼大理想都不敢談﹑不願談﹐最後就什麼確幸都得不到。這個道理簡單易懂﹐可惜很多人因為種種顧忌故意不談。 

不談﹐其實是死路一條。要救台灣﹐應該發起「打倒小確幸運動」。格局一定要大﹐氣魄一定要大﹐下手不妨精準縮小範圍﹐所謂眼高手低。但是如果格局不夠大﹐氣魄不夠大﹐再混下去也得不到小確幸﹐反而在柏楊所說的醬缸文化裡一窩死。 

其實只要做幾樁大格局﹑大氣魄的事情﹐台灣人的士氣就可以再度振作起來。至於餿水油等倒楣事情﹐我看就不必再多談。說穿了﹐中國人彼此互吃﹐彼此互喂人肉包餿水油等等﹐恐怕已經搞了幾千年都不止。現在是給你知道了﹐如果不知道又當如何﹖就是中國人一句老話﹕「不乾不淨﹐吃了不病」。餿水油吃不死你的﹐反而一天到晚膽戰心驚追求什麼小確幸﹐搞得大家痛苦不堪。 

台灣的年輕人﹐忘記小確幸吧﹐做些大事業吧﹗不論你搞文創﹑搞企業﹑搞革命﹑搞獨立﹑搞統一﹑搞什麼都好。你有大格局﹑大氣魄﹐人家就會跟你走。成敗無所謂﹐至少歷史會記得﹐在台灣崩壞之前﹐有一群人曾經做了這樣的努力。 

原刊:打倒小確幸 - 張系國的部落格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changsk/17346504#ixzz3Dv1ln32j

Monday, September 22, 2014

哪啊哪啊

周末看了《戀上春樹》(極討厭這種港式食字戲名。食食食,食死你呀!),除了戲名,基本屬狂推級別。同為日本作家三浦紫苑之小說改篇電影,我不明白《字裡人間》為何比《戀》得到更多討論和推介。三浦的小說,research非常堅實,會讓你有一種「作者就是行內人」的感覺;電影亦堅持同樣路線,演員都是親身爬樹伐木的。宮崎駿曾說過希望改篇《哪啊哪啊神去村》(《戀》之原著小說) 成動畫,害我一邊看電影一邊在幻想宮崎老爹會如何處理這場景和那場景。不過這些都不是我想說的。

今天是大專罷課之首天。電影裡有一幕,從城巿到深山當林業見習員的小子平野勇氣跟林業老闆一同去賣他們伐下的木材。因為護理有度,他們生產的木材非常優質,競投熱烈,賣得非常可觀的價錢。
勇氣:「嘩!發囉!老闆你砍晒啲樹去賣,Benz都有得坐啦,唔洗坐呢架van~」
老闆:「梗係唔可以啦!我地今日賣嘅木,係阿爺嗰代辛苦種落,一直努力養護,今日我地先至出產到咁靚嘅木。
「種菜嘅人都話可以食返自己種嘅菜。但係我地做林業嘅,當我地嘅努力有成果嘅時候,都已經去咗賣鹹鴨蛋囉。
「我地種樹,係為咗下一代。」

面對「罷課無用」論,其實只要把放眼看遠一點,排隊買iphone所得只係眼前小利,但罷課無論結果,也在維護和建構香港的民主、公義與公民社會。袋住先阿爺開心有錢齊齊搵,但香港放棄了民主和法治的基石,其實跟把山上的樹林一口氣伐光沒分別。香港人,真係唔係乜嘢都可以走精面搵著數架!啲學生唔同你一齊賣港一齊癲,走去罷課,你唔同意都好,起碼唔好阻、唔好小呀。

My salute to the students on strike!

Friday, September 12, 2014

人生十大書單

(fb post 存檔)

感謝 Fiona Luk 和 Amy Why tag我。兩位的rule有一點不一樣,我選了用follow Amy的rules,因為 “books that made such a huge impression on you either in terms of the way you see things or appreciate things in life”,也算是 “books that have stayed with you in some way” 吧~ 

這個遊戲在面書流傳了一段時間,看見一些朋友在share書單,對於被tag我是既期待又恐懼。期待只是希望自己在別人眼中是“會看書的人”,不過虛榮;恐懼則是…要知道,公開這樣一條書單簡直如祼身而行。書,永遠是最隱秘和私密的朋友,而友如鏡。 

最後還是豁出去,發現這遊戲竟然讓我更多地了解自己。列這份書單時,回看己身,才發現對我影響最深的書,都是早期看的書,在同一範疇最早接觸的那一本,未必是最好,也沒有特別艱深,但這些書就開拓了我的看法,成為閱讀其他書籍或看待事物的基石。

 Rules : 10 favourite books you have read and the books that made such a huge impression on you either in terms of the way you see things or appreciate things in life... just like my choices as listed below, 

1. The Holy Bible《聖經》
從幼稚園開始在基督教學校唸書,又返過多年教會,聖經於我一定是具有頭號影響力的書籍。至今,耶穌依然是我的榜樣。I will follow him. (耶穌與耶撚/右基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生物,敬希垂注,謝謝) 

2. 《西遊記》 吳承恩
又是一本從小時候一直反覆看的書 (也包括動畫和電視劇集,推薦版本分別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及六小齡童)。小學時是插圖撮寫本,高中在中國文學科還是讀畢全書來交閱讀報告。其實,喜歡的就只是大聖爺被壓在五指山之前的部分,其他的,都只是一個社化的過程… 

3. 《風之谷》 宮崎駿
這裡指的是漫畫版。我這一代人,基本都是看吉卜力動畫長大的吧。我也不例外。小時候沒多少零用錢,這套漫畫出版時沒有買下來,直到後來在漫畫店看見整套減價發售,才咬緊牙關把它買下來。此書並非電影的漫畫版,而是更深刻複雜的故事。大自然的力量、反戰、對自然的崇敬、對飛翔的熱愛…宮崎駿的主題,都在這裡得到最佳的發揮。這書於我的震撼在自然與人類的關係方面,是對環境/自然生態之愛的開端之書。還有,這漫畫是宮崎老爹親手畫的啊

4. Clover Clamp
日本少女漫畫組合Clamp比較具實驗性的作品。當年Clamp由華麗風格改為清新簡約,不少漫畫迷詬病為 “為咗快啲交貨”。但此作的分鏡具實驗性之餘,效果亦奇佳。此書為我開拓眼界,去看之後的本地獨立漫畫,及獨立漫畫與主流結合等事情。(所以阿德的錦鏽藍田及智海的默示錄就不在此list了。) 至於內容被我私下拿來自傷自憐那些,就按下不表啦。 

5. 《練習簿》(=《紀念冊》+《小冬校園》+《家課冊》) 董啟章 我讀的,其實是《紀念冊》+《小冬校園》+《家課冊》,後來書都絕版了,結集起來又出版了《練習簿》。董啟章是我閱讀 (香港) 文學的開端。 [後補:《安卓珍尼》 董啟章——回頭看一次書單,發現竟然忘了寫《安卓珍尼》,董啟章除了是文學的開端,亦是理論的開端,早在學feminism之前就讀了此書,所以在理論面前也沒有感覺很震撼…] 

6. 《頭髮》 衛斯理 / 《我城》 西西 /《金鎖記》 張愛玲
三本都是文學作品,應該只選一本,但最後還是割捨不了。就讓它們一起佔著這位置吧! 《頭髮》:個人認為衛斯理最好的作品。我在中學的時候花了太多時間在讀衛斯理,多得我有點後悔,所以還是不能不列一本出來吧… 《我城》:相逢恨晚之書。中學課文和中文的教學方法叫我恨透西西:大佬,散文嚟架,點背呀?要我背咗佢嚟答你啲修詞呀句式呀,你係咪癡線架!但《我城》之後,西西成為我最喜愛的作家之一。當然,《我城》同時也是開啓本土意識之書。 《金鎖記》:嗯…跟在它之後的一本是纳博科夫的Lolita。我沒有補充了。 

7. 《不只中國木建築》 超廣超 開啓對中國文化及視訊設計的眼界。一洗當年中化科給人中國文化=老套的形象。後來在學院裡有幸受業於作者本尊,則是後話了。 

8. 《小王子》 聖修伯里
讀此書,保赤子之心。 

9. 《戀人絮語》 羅蘭巴特
唉…個個文青戀愛唔順利都睇呢本架啦,仲要先隊咗本少年維特的煩惱先可以睇呢本戀人絮語,幾神心!同時,每個人都會講睇完都係無用嘅,戀愛並不會因此一帆風順。(那是當然的吧!) 但是,登登~ 看完就會明白符號學啦~ yeah! 

10. 《天國在你們心中》 托爾斯泰
把我從教會團契解經解放出來的書。

 聽CD都有hidden bonus tracks,俾多兩個quota我啦:

11. The Introvert Advantage : How to Thrive in an Extrovert World 《內向者求生術:內向者如何在外向的世界嶄露鋒芒》 Marti Olsen Laney
作為無可救藥之內向者,此書讓我認識和接受自己。It says, it is absolutely fine to be you! I am so blessed that I met this book.

12. Time's Up! Pens Down
人生第一本書(合著),怎樣爛也是對自己影響深遠吧!大學實習時的作品,感謝游靜老師介紹我到進一步實習,也感謝江大姐的教導。出版的知識一直受用至今。我還記得她第一句就說:“出書不是浪漫的事!”對!就是這樣啊~ 

在這個以私隱交換私隱,互相偷窺的面書世界,我當然是會tag大家囉 (見comment)!被tag的朋友請交出你的人生十大書單啊~ 如果已寫/不喜歡這個小遊戲,可以不回應的,也抱歉打擾啦。

Monday, September 1, 2014

[稿件收集箱]評明報改版

(我又抵唔住頸寫免費文了,頂!文字有價,我要稿費啊!) 

是次頭版改版,全個版面以塊狀相片組合成索引,除報頭外均採用黑字體,明顯受電腦 (尤其window8作業系統) 的版面設計影響。一改電腦中的視覺設計受實體影響之常態,這一方面証明電腦/網路/軟件視覺設計已趨成熟,另一方面則是展示紙媒對己身的信心匱乏、反過來要在虛擬世界提取養份。

頭版的作用不外乎營銷和傳達資訊。報紙每早都給陳列在報攤及便利店,於是頭版的受眾不單是付費購買的讀者,更是一般大眾:大家能在經過報檔的瞬間從各報頭版簡單了解新聞大事。是次改版後,摺起來 (即在報攤的展示狀態) 的遠看效果十分簡潔,就是報頭和頭條標題。於是頭條的相片變成最主要的吸睛工具。報紙這樣進一步圖像化後,要吸引讀者購買,就要倚重攝記及美術。這在 (對游離讀者的) 營銷上是得是失,長遠還看標題與攝影功力,但記者角色肯定被削弱,因其文章及小標題已無法置在頭版直面公眾。



在傳遞資訊上,明報是次是大刀闊斧的改革:把頭版原來可以乘載新聞內容的位置悉數讓出成為全報的索引。只是,這個索引摺疊起來後只餘下頭條,未能把索引功能延伸到廣告/銷售報張內頁內容的效果,這對副刊強勁的明報而言尤其可惜。此外,若然是索引,索引與內容之連繫為何?如果這索引是明報app的首面,指頭一按就能立即跳到新聞內容,這可非常合理。但是這是一份實體報章,於是又回到傳統的方法:請翻去XX頁吧!對於這樣大刀闊斧卻新瓶舊酒了無新意,是有點失望。如果說報紙要玩index,似乎多年前陳幼堅在原研哉策劃的redesign展覽中的朝日新聞版面設計作品更有心思。



再看細仔的位置調度與資訊設計。
個人感覺上,明報報頭改為紅底白字甚不舒服,一來明報二字稍微縮小、再加上色底在印刷和視覺上均會令文字感覺變幼,紅地過份搶鏡,明報二字沒有從前的版頭來得大氣 (這是因為以圖像為index的全頁在視覺上太吵而不能不作出的改動吧?),二是紅底白字與最近關於明報的新聞在腦中牽扯後得出「這是宣告投誠嗎」的想像 (<--希望是想太多吧…)
雖文字力量減弱,但報頭整體而言還是突出,除了大紅色地,把旁邊的資訊刪除亦記一功。天氣給直接刪除,日期搬到A1版頭,這倒沒關係,反正其他頁面的日期也刊在每頁版頭,問題在於報頭現在已沒有附加資訊的空間。例如今天需附加「隨報附送」的說明,就給硬塞到A1版頭 (即湖水綠色地) 的中間位置。雖然未改版前,那個說明也是放在該位置,但當時設計在視覺上把橙線以上的東西統一為報頭部分,現在的設計卻以色塊把報頭和A1版頭硬生分開,再放在同一位置就使資訊層次變得混亂。
既是索引式設計,資訊應設計得更易讀,但這頭版裡每格的標題一時橫排一時直排,標示頁碼的小氣泡則在四角隨便浮沉,視線需在每個方塊裡走來走去才能把資訊找回來,累。

這次改版展示紙媒直面網絡衝擊之勇氣,可惜未有仔細考量紙品與電子閱讀之別,使得是次改動只得網媒之形而未得其神,期望還是先重新發掘紙品閱讀的習慣與優勢,再循此改動為尚。


Thursday, August 28, 2014

旅滬無聊筆記之五——陌生人的善意

其一。去程航班延誤,未能在預定時限到酒店,需致電通知。我並無當地電話號碼,不欲打昂貴長途電話,就要開口問人借電話。在地鐵站等車期間,旁邊來了一對拿著提琴的父子,我向該父說明借電話的原因,他要我拿出旅店的電話號碼並為我撥出,接聽確認是該旅店後,就把電話遞給我。然後有車,他與兒子徑自上車。咦?我還拿著他的電話在跟旅店談耶!如果我不上車,車門一關,那麼他的手機不就…這是對我這個陌生人多大的信任呀!當然,我是跟在他倆後頭上車,並把手機還他,我說非常感謝,他很英氣地回「沒事」。

其二。我拉著行李去搭地鐵。上海的地鐵不如香港,下去的部分只有樓梯而無扶手電梯,升降機更是隱蔽到看不見,並且需要工作人員來特別操作。是的,是我不好,沒有預先去了解情況的同時又買了書,行李這麼重我是抬不下樓梯的了。在地鐵站口我問了警衛先生,他指我過馬路去找升降機,但是過馬路後東張西望,又在路上問了幾個人,給指得團團轉,反覆走在路上,升降機還是看不見,又拉著行李回到只有樓梯下去的地鐵入口。「我還是找不到…」「沒找到呀,來,我帶你…還是不好了,我幫你拿下去就是。」「重耶!」「沒事。」他就一口氣給我把行李拿下兩大段樓梯到入口層。不斷說感謝,還是得到英氣地揚手回應說「沒事」。

其三。旅程中不免俗地去了豫園,去豫園則不免俗地去南翔小籠包店。地下外賣部是長長的人龍,選擇去一樓坐下來吃,還是免不了要等座位。等位無聊,就跟旁邊的先生攀談起來。沒想到對方竟是本地人,做廣告的,午休自己一人過來吃午餐。我從他口中了解更多上海人如何看自己居住的城巿,而且他還推介我去不同的地方。「我今天下午要開會不能陪你,但是明天的話我可以帶你去濱江大道。」可惜我是在旅程倒數第二天才遇見他,最後一天我留了給上海博物館,濱江大道沒去得成。但是,那是多大的善意,才能提出為一個剛認識的旅人當免費嚮導啊!後來他更發訊息來關心我是否已平安回港。

其四。在地鐵往機場的路上。上海的地鐵基本上都是常滿,都沒空位的,拉著行李的待遇當然一樣。站著站著,一位坐著的女子揚手叫我,原來她往旁邊擠了擠,擠出一個大槪能容納我屁股的空間,請我過去坐。當然是不太舒適,但她願意為了一個站著的陌生人犠牲/分享自己的舒適,非常感恩。後來換車,我也有位子了,我再次看到她擠出位置給一小孩。 (關於地鐵,順帶一提,旅程中我親眼看見一父親叮囑其小女兒不要在車廂裡吃東西,要把食物袋好、拎著,離開後才能吃。跟在香港看見的內地自由行完全兩樣。)

這篇應是旅滬無聊筆記的最後一篇(是的,還有正經的要寫),書寫時心情非常沉重:人大定出的普選決定草案,指鹿為馬,根本毫無普選可言,簡直是在宣告已無商量餘地,間接啟動佔中;同時可預見本土右派將更民粹,進一步地劃分敵我、抹黑大陸人。在旅程之中遇見的這些良善之人,是要提醒我把國家與個人分開,把個人劣行與其國族分開。當權者要壓迫民主發展,並不是全國人民要與你為敵,部分自由行的不當行為,亦非代表中國人皆是如此。

我們必須時時認清,我們反對的是獨裁霸權,我們討厭的是不文明的行為,而非糾纏在兩地(或在香港的不同信念的)人民之間的泥漿摔角中。

在風雨飄搖之日,書此為記。

Tuesday, August 26, 2014

旅滬無聊筆記之四——平衡時空

Photo

看見這張相片,說一個故事吧!
相中的阿姨是在小鎮上聘請回來協助教我們織布的。她們年少的時候,織布就是生存所必要。
我們在弄的小織布機並不是阿姨們慣用的,她就閒閒的坐在一邊看我們弄。

「你們一起的嗎?」
「?」我。
「你們之前是認識的嗎?一起來的嗎?」
「沒有,我們每個同學都是不認識的。來到這裡上課才認識的。」

「啊,你怎麼來學這個?這個都是小姑娘做的啊~」阿姨轉移目標,問我的好組員。
「…」
見空氣凝結,趕緊給組員解團。「他是做夏布生意的,他要知道布是怎樣織的,所以來學這個啊~」
其實,就算只是興趣也沒關係吧。老師在課上給我們看圖片,原來這世界上,有些文化從來就是男子來做編織的。性別定型只是文化使然,而非必然。

但阿姨們對我的關懷未完。最後一天,在她們再次問過我從哪裡來,怎樣知道這個課後,就來一個告別關心:
「有男朋友了沒?」
「沒有呀~」
「要交個男朋友啦。要結婚啊。」
「啊!這在香港沒所謂的呀!找到喜歡的就結緍吧~ 沒有也沒關係的。」(除了農曆新年那幾天,要去給那些姨媽姑爹拜年時)
「要結婚的!要生個孩子嘛!」
「帶小孩子不是很辛苦嘛?」
「不辛苦的。好玩的!玩著唄~」
「那麼阿姨有孩子嗎?」
「有呀。有兩個。」
Ok you win! 親手帶大兩個孩子的辛勞,竟然以「玩著唄~」來形容。好吧,如果有那麼一天我再考慮一下吧哈哈。

她們除了活活的記載著織布之法,亦是過去社會觀念的載體。我與她們活在平衡時空,竟在課上相遇。以人類學田野觀察之心境與她們相交,倒覺有趣。阿姨們生活簡單、規律,又樂在加諸她們身上的社會觀念之中,看似幸福。願她們在這世代依然活得快樂自在。

Friday, August 22, 2014

旅滬無聊筆記之三——年齡的衝擊

是命中注定要由上海來給我年齡的衝擊嗎?

首次去上海是唸大學本科時的study trip,那時在水鄉,帶著孩子的大媽們教孩子叫我和同學們「阿姨」!阿姨?我那時才20歲耶!我這就老去了嗎?晴天霹靂啊!

而今次竟又有很大反差:走到哪裡,哪裡都稱呼你「姑娘」,甚至「小姑娘」。我正在狐疑「姑娘」是不是等於英語"Miss"的用法、「小姑娘」或許等於「小姐」的時候,竟給我聽見一個店員在跟孩媽說:「你們家的小姑娘……」天哪!我的臉沒娃娃到小女孩的地步吧…這…這…

是的,「看上去比真實年齡輕」的確讓人心花怒放 (例如問我是不是九十後~啦~啦~啦~),畢竟社會歌頌年輕。但是,如果要以刪除經驗值來換取「年輕」,我是萬二分不願意的。那些聲聲喊著小姑娘的,通常伴隨她們作為「阿姨」的意見,「嗨!小姑娘!我看你也帶點這個啦,這個好啊~」。老娘買東西要你教?

在香港,孩媽一律教小孩呼未婚友人「姐姐」、已婚友人「姨姨」,良好意願 (未婚更需要「年輕」這本錢以獲取戀愛-->婚姻的機會) 之外,背後亦是那套刪除經驗值邏輯:「姨姨」是媽媽的同輩,「姐姐」則是與孩子同輩。我離開了孩子的歲月好久了好不好!而且誰說年輕才能戀愛的?

(註:在香港,姑娘通常是對護士或社工的稱呼,但也知道可作未婚女子之代稱)

-----
內地同學補充:
上大学时我才知道,在称呼前加一个“小”字表示亲近、喜欢,比如“阿姨”就很客气,“小阿姨”就显得亲昵。另外,大陆的长辈管后生称呼,也喜欢加“小”,比如小吕、小易什么的。

Thursday, August 21, 2014

旅滬無聊筆記之二——哇塞

[繼續筆記無聊事]
班上一大陸同學口邊常掛著一句口頭蟬:「哇塞!(請看官自行轉普通話台)」都在表達驚嘆時用。老師(香港人)聽著聽著就嚷著要學這新詞,各內地同學七嘴八舌地地解釋和教授正確讀音,其中談到這感嘆詞的風行原因,竟然還跟香港文化有關!

「是周星馳的電影這樣用呀!」
「沒可能!100%沒可能!周星馳沒有說哇塞!」我。
「是大陸配音版本這樣配的。就流行起來了。」

後來我在街上逛,留心聽聽也真聽見不少人在「哇塞!」。再後來我又google一下「哇塞」,原來是源自粗口,現在似乎有點漂白了。這大槪是,翻譯忠於周星馳(當年)電影的草根巿井味,而不巧引申的效果?

Wednesday, August 20, 2014

旅滬無聊筆記之一

正經的旅程回顧還未有空寫,但先草記無聊事兩筆:
一/
話說學習中我可用當地的老織布機,而老織布機的腳踏需要很用力地踏下去。經過一天踏呀踏之後,回到宿舍更衣,竟發現馬甲線明顯地跑出來了!!!課程結束後好像就消失了。(沒賺到…) 雖然瑜伽老師有說過,用力踏好腳尾趾能修馬甲線 (真的嗎?),但我到現在還是懷疑是不是光線的問題,還是我踏織布機踏過頭了眼花花呢?
二/
同學以毛絨線織布,我看見了說:「哇!像毛公仔一樣啊~ (普通話台) 」來自國內的同學臉上出現疑問的表情,一問之下,原來大陸台灣均沒有毛公仔一詞 (同學來自兩岸三地),只叫玩偶。我以為洋娃娃或硬公仔才叫玩偶,但看來他們都不分,人形動物形玩具均叫玩偶。後來逛街時看見毛公仔的商品標籤,寫的是「毛絨玩偶」,真是一點都不可愛。
方言是多麼的寶貴啊!
又,飯中閒談,一位在香港讀過書工作過的內地女孩說,她在學習廣東話時,才發現廣東話是多麼的古雅 (例子我都忘了,但翻看「國師」的書應該不難理解)。又有一次閒談中提及古詩,被同學叫我即席以廣東話唸一遍,「嘩!真的押韻!」是啊!方言保留了語言的歷史和多樣性,大家都支持方言的發展多好啊 <3

Tuesday, July 29, 2014

Monday, July 28, 2014

後主場

主場新聞結束營業。除了驚訝(因為消息突然)和驚慌(是怎樣的壓力和恐懼致使這突然的決定?),更重要是,這事展示了網路媒體的虛無:無論你click哪一篇主場新聞的link,它都給你同一篇結業聲明。兩年來這麼多人寫過的文字,一秒蒸發。紙媒除了留有紙張的實證,更有圖書館堅實的收藏體系。但網媒真的可以消失得無影無蹤。你可以說還有google的cached data,但是,別忘了google跟主場一樣,是一盤生意。

/////
[蔡東豪的主場結業聲明]
http://thehousenews.com/

給關心主場新聞的人:

各位,主場新聞今天要結束了!

辦主場新聞是出於簡單信念,「為香港做點事」,推動社會前進,同時希望像美國Huffington Post一樣,創造一個成功的媒體生意,打開新局面。

「為香港做點事」,背後沒什麼偉大使命,只是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儘量關心社會,做一個正常公民應做的事。我生於1964年,今年50歲,趕上嬰兒潮最後一班車,受惠香港八九十年代經濟起飛,把握了向上流動力的機會,就如普通香港人,年青時埋首事業,到略有小成,想利用自己商界的經驗、人脈及知識,走向社會。

我恐懼

原來今天的香港已經變了,做一個正常公民、做一個正常媒體、為社會做一點正當的事,實在不容易,甚至感到恐懼 — 不是陌生,而是恐懼。由於當前政治鬥爭氣氛令人極度不安,多位民主派人士,被跟蹤、被抹黑、被翻舊賬,一股白色恐怖氛圍在社會瀰漫,我亦感覺到這種壓力。還有,作為一個經常往返內地公幹的商人,我得承認,每次過境都會提心吊膽,但這是我過分疑神疑鬼嗎?那種感覺,根本不可能向外人説得清楚。

令我最不安,是家人也感受到這股壓力,終日替我擔心。隨著社會氣氛逐漸緊張,這股壓力在我身邊蔓延的程度令我日益困擾。在家吃飯,我堅持不開電視,因為我不想面對面跟家人討論社會話題,我知道他們只會愈來愈擔心。家人因我憂慮,我傷心。

我誤判

兩年前,我和幾位朋友一同創辦主場新聞,我們以理性為起點,相信包容是香港最重要價值,以博客和新聞策展為基石,創造全新媒體形式。根據最新數據,主場新聞上月平均每日「獨立瀏覽人次」(Unique Visitor)有30萬人,表現可算理想。從開始,我們當一盤正常生意來做,可是,在不正常的社會及市場氣氛下,主場新聞的廣告收入跟它的影響力,不成比例。主場新聞小本經營(很多熟悉我們的博客可作證),但創辦至今,每月從未達至收支平衡。最大問題是在可見將來,香港社會氣氛只會更見緊張,從生意角度,主場新聞實在看不到曙光。有人問我,主場新聞有沒有出現抽廣告情況,答案是沒有,從未落,何來抽?香港不單止核心價值被扭曲,市場也被扭曲。

我愧疚

我的恐懼及誤判,源於我曾一度相信香港還是一個正常的地方,一心以為可做一個關心香港的公民、一個相信市場的商人,很明顯,我錯了。在一個不正常的社會和市場,做一個正常的公民和商人,原來竟是錯誤的幻想。

對於兩年來努力拼搏的同事,我很內疚,因為大家年中無休,義無反顧地用行動來支持主場新聞的信念。對於家人的包容,我更內疚,讓妳們為我憂慮了這麼長的時間。對於支持主場的博客、海內外讀者,你們終於發現,原來我也只不過是個普通人。我實在盡了力,也只能走到這麽遠。

主場新聞由即日起正式結束,再見!

蔡東豪

2014年7月26日

///
後主場必讀兩篇 (一)
[葉一知:1984的來臨,暨悼主場]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24751

前言

這篇文章就近月發生的事情作出分析,幾日前起了草稿,準備於周末有空時整理,並計劃於主場新聞發表。想不到,文章還未整理,主場已成過去!本文提出的其中一個預測,就是中共必會收伏網絡媒體,想不到還未發表,一個很多中產朋友看的網媒便已倒下。沒錯,蔡東豪說那是營運問題,但從主場新聞發表的聲明,以及近月發生的種種,可清晰感到蔡東豪受到的壓力,無論那是有形還是無形的白色恐怖。

一. 謊言成事實,歪理成真理
近幾個月,親共派可說已發動大規模攻擊,乘白皮書之勢,挾反佔中之機,高調走出來反擊追求普選的聲音。但今次的形式和以往最大的分別是,他們用上最大的無恥和厚顏來迎接一切批評和質疑,無論你如何反駁,無論如何指出他們理虧,無論提出多少疑點,無論找到多少證據,他們會完全無視,不但不會回應任何質疑,還當沒事發生,自說自話,你有你繼續質疑,他繼續不斷說謊耍蠻,實行將謊言說一百次,誓要將之說成事實。

這種角色最初由一些丑角擔當,最聞名的是陳淨心、高達斌、傅振中等幾個,但由於他們太入形入格,無法脫離丑角味道,故只能欺騙最愚蠢那群少數人。近月,中共明顯加大力道,一些見得人的親共派開始活躍,其中周融就是台柱,在旁助攻的包括蔣麗芸、梁美芬等。理性點看,你認為他們真的蠢得不知道自己在說歪理嗎?他們肯定不會是蠢到這種程度的人,但他們甘願當這個最大的醜人,無視自己必成人民公敵、歷史罪人,也要完成「任務」。

這種策略的最直接效果,就是令人厭戰,厭倦說理。當大家不斷撕破他們的面具,卻發現他的面具有一百層,撕完一次,他們完全不當一回事,撕極也撕不完,撕到你手也倦了,他繼續無恥口顏,你覺得再撕也沒有意思,於是放軟手腳了,那麼他們慢慢便贏得一批不蠢但不聰明或聰明而怠於思考的支持者。

二. 消滅蘋果
反駁的聲音會否因為厭戰而就此消失呢?部分人覺得厭煩而不再理,可以理解,但如果說大部分人都厭倦而不再發聲,未免太悲觀,因為這批人都明白,爭取民主普選從來是慢長和艱苦的戰鬥,特別當你的對手是中共。

派一批願當歷史罪人的親共人物出來天天大說歪理,令人厭戰只是副作用,而非主要目的。什麼是主要目的呢?觀乎形勢,筆者認為是將歪理取代真理,將親共派用種種方法扭曲的事實,變成主流,改寫現在發生的事,那麼就可以主導歷史,掌管未來。

奧威爾的《1984》非常準確描述了共產極權的特質,其中有一句名言:「誰掌握了過去,便掌握了未來。誰掌握了現在,便掌握了過去。」以反佔中簽名為例,種種質疑都顯示,這種簽名活動不值一哂,完全沒有公信力,例如重複簽名無從核對、全宇宙的人都可以簽署、呼籲人簽名往往以「反暴力」來扭曲「和平佔中」的意義來作誤導、商業機構向員工施壓簽名等等,但無論如何質疑,無論找到多少證據,他們完全不理,每天仍然為反佔中的簽名人數「自豪」一番。只要這個數字造得夠大,便會掩蓋經嚴謹操作的622全民公投結果,「歷史」上就會記下「反佔中人數遠遠多於支持佔中的人數」,將來佔中真的要發生,那就會被「歷史」定性為「逆民意而行」。

誰掌握了過去,便掌握了未來,這就是一種透過操控歷史而影響未來的策略。不過,單這一招還不會成功,上段的「歷史」用了引號,因為中共還未能撐握過去,原因就是他還未完全撐握現在。
上文已指出,對歪理和謊言的反駁,每天都在發生,歪理和謊言並未能輕易成為「歷史」,要做到這點,最重要就是將反駁和對抗的聲音減至最低,甚至消音。

很不幸,中共在這方面也跨了很大的一步。早幾天,《文匯報》、《大公報》、《明報》、《東方日報》、《星島日報》及《頭條日報》均以頭版報道壹傳媒主席黎智英向泛民各政黨捐款共四千萬元。黎智英向泛民捐款,是什麼秘聞?政治捐獻算是什麼新聞?犯了什麼罪?道德上又有什麼錯?如果沒有政治捐獻,你認為某幾份報章是如何可以在如此低銷量、少讀者、缺廣告的情況下出版幾十年?如果黎智英捐四千萬給民建聯,那才值得大做吧?
但如此一件無甚看頭的新聞,就是因為主角是壹傳媒老闆,便有六份報章以頭版叫陣,以此方便繼後的舉報、抹黑行動,便知道輿論陣地已被收伏一半以上。電台已沒有咪,免費電視台更成了維穩工具,報章也失陷逾半,如果你看蘋果日報,你還會聽到很多反歪理的聲音,但如果你看其他報章,看免費電視台,看到種種宣揚歪理當持平客觀的報道,你接觸的就是不一樣的社會。

在其他傳媒歸順下,成為「真理部」的工具時,如果能成功消滅蘋果,在親共傳媒的操作和篩選下,一切反駁聲音便會消失泰半。到時,周融等人厚着面皮宣掦的歪理,在沒有「對手」下,便會自動成為歷史的真理。

因此,不難看到,對蘋果的打擊是如何全方位進行中――先是商戶抽廣告,繼而是黑客攻擊,現在是利用所謂政治捐獻(還被扭曲為「黑金政治」),在資源上削弱(斷其資金),在運作上打擊(增加成本),並在道德上抹黑(撲滅同情),全方位開動,誓要殺之而後快。

三. 中共必會開闢第二戰線:攻陷網媒
當然,今天還有互聯網。網媒越來越多,網絡成為「第五權」,不單協助監察政府,連傳媒也成為監察對象。網媒眾多,個別更甚具影響力。但正因如此,可以預期,中共在宣揚歪理和統戰傳統傳媒有了初步成效時,必會針對網絡開戰,就如登陸諾曼第,開闢第二戰場,兩面夾攻,將網絡勢力消滅。要打擊網絡,其實甚易,例如用黑客不斷攻擊,便是低成本而效用大的打擊――網絡媒體向來資金不多,暫時也未見發展出什麼獲利模式,就算有廣告,在中共施壓下,商業機構連蘋果這樣讀者群眾多的媒體也抽廣告,更加不會在讀者人數相差很遠的反共網媒落廣告。

筆者預期,這一場硬仗必會出現,只要沒有壹傳媒報系和網絡媒體,中共便可掌握輿論,長久便能做到愚民政策,到時不用再麻煩搞洗腦國民教育了。當反駁質疑都好像在社會消失了,周融式歪理便可一天一天宣揚下去,香港從此「天下太平」。1984描述的世界,很快就會開始。

走筆至此,真不禁倒抽一口涼氣!

後記
想不到,這篇文章未出街,文中所指「甚具影響力的網媒」(其實就是指主場新聞)就率先倒下。香港,還有出路嗎?很多年前,黃毓民還未成為「教主」,筆者還是他聽眾時,他在商台節目引用John Donne的一段詩,印象極深: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當喪鐘敲響的時候,不要問喪鐘為誰而敲,喪鐘為你我而敲。

在主場失利的一天,重溫這幾句說話,有如無聲處聽驚雷,響徹耳際,卻又奪魄驚心!

///
後主場必讀兩篇 (二)
[吳靄儀:致蔡東豪——普通人的歷史旅程]
http://www.pentoy.hk/社會/n189/2014/07/27/吳靄儀:致蔡東豪-普通人的歷史旅程/

東豪:

我是《主場新聞》的熱心讀者,間中投稿,很感謝有這麼一個場地,在關鍵時刻撐住香港的言論自由。看到你的結刊書,覺得除了致謝之外,還有些話必須說,回應你告別的最後幾句。「原來我也只不過是個普通人,我實在盡了力,也只能走到這麼遠。」

你知道這幾句話多麼意義重大嗎?你為自己「只不過」是個普通人而感到沮喪,但我正是相信你是個普通人,而一個普通人在香港的重要關頭可以冒出來負起這個責任,承接了「香港我主場」的口號,建立了有實質內容的主流思想價值。揹著這個美麗的擔子,活活潑潑地走了這兩年,你不覺得其中有了不起的訊息嗎?

這告訴我們,香港民主不需要女神,不需要魅力領袖,民主真正需要的是每個普通人都有能力有志氣發揮作用。我們不必等待明君聖王,明君聖王就在每個普通人的心中。慶幸你原來只不過是個普通人,或許你的條件比一般人好一點,但像你那樣的香港人應不少,如果一個蔡東豪可以撐得起這一段路的《主場》,十個、一百個蔡東豪能做到的不是無可限量嗎?

你「只能走到這麼遠」,已盡了力了,走不下去了,有什麼好內疚的?我做議員做了十七年,可能還有餘力多做一會,但我選擇不做,我無愧於心,因為世上還有其他人可以出力,我們不必效法偉人,不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我們的責任在於做自己可以做到的,令薪火相傳,讓後繼有人。我看到七月二日凌晨被捕的一位年輕女子的文章(就刊在《主場新聞》),她說,父母給了她一個富裕的家,她的報答,是為下一代爭取一個更公義的社會。我真的滿心喜悅,感動無已,香港人成熟了!我們新的一代,不再嚅嚅說「人微言輕」,做不到什麼,而是說:我願意做我能做的,未做完,還有後來的人。你走到這麼遠就這麼遠好了,叫別的普通人接力走下去嘛!以他們選擇的方式,走下去!

我不是批評你,但是你說話的背後,是否有一點點覺得你應該走到目的地?你知道嗎,鄧小平逝世的時候,我的感觸是,他看不到他設計的「一國兩制」了,根正苗紅的廖瑤珠,當年為香港回歸做統戰工作不遺餘力,她看不到香港回歸就逝世了。我不認同共產黨,但這是人生於世的悲哀。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上天讓他未到達迦南就死了。我們不是摩西不是鄧小平不是廖瑤珠,我們是遮打道上那名年輕女子。你不甘於這個角色嗎?

如果嫌太平凡,或可換個角度。你看戰爭歷史嗎?有時一隊兵死守橋頭堡,強弱懸殊,注定最後也會全數犧牲,但他們守住多一分鐘,傷敵多一名,就愈大機會讓救兵趕到,扭轉形勢。犧牲的士兵,泥土封閉了眼睛,永遠不會看到勝利與和平了,但他們的盡責不會因此而失去意義。我用這麼大的題目,只為謙卑地說,撐得一時是一時,我們不知道下一秒鐘會出現的事,能走一段路,就是令下一段路接得下去,不走這一段路,路就斷了。

這一刻,或者你只覺得心力交瘁,你不需要像我這樣不相干的人勸慰你,你會休息你會做很多你能做的有意義的事。我的嘮叨,是為了看到你的告別書的人,我盼望他們從這個角度看你的故事,欣賞你欣賞一個香港普通人,了解普通人的恐懼普通人的挫敗感,然後重新肯定我們主場我們會走下去。

吳靄儀
七月二十七日

遲晒大到,依家先講思源黑

因為想自己實測過才說話,所以一直沒有談由google及adobe一起開發的免費字體思源黑體。終於試用了,以下一段是寫給非專業設計師及無錢買字體的普通人/ngo人/社運人看的。

1/ 這套字體各種字重齊備(即不同粗幼),收字廣(即包含不常用的字/香港字),如果用來製作標題/橫額文字或資訊圖像都適合,尤其可以善用不同字重來展示資訊層次,增加版面的一致感。

2/ 這套文字暫時不適合直接應用作書籍排版。首先,它的逗點有bug,都飛到字格的上方去了,閱讀起來不太舒服。此外,它的標點在排版軟件裡都是半形(即只佔半個中文字的空間),全段文字看起來會比較密,而且也不是我們習慣的閱讀方式。最後是我個人偏見,我是老派人,老派人傾向覺得長篇文章都是要用宋體或楷體才好讀,黑體好像會讀得比較慢、不夠順暢。

3/ 一般而言,黑體是比較沒有性格的字體,是當代的字型,角色通常是忠實傳遞文字符號。(相反的例子:仿宋有著秀氣的性格) 但是,太粗的字或會給人的壓迫感,未必是最佳的標題/橫額用字。

更詳細和專業的分析,可見julius的文章:http://www.typeisbeautiful.com/2014/07/8035/ (原本主場有刊登過正體字版本的…) 珠玉在前,本應不用再寫甚麼,只是,我看見ngo/社運朋友也在share這條免費字體的消息,所以簡單寫幾句充作選字參考,希望思源黑不會變成另一條康熙字典體,遭過分濫用亂用致令人厭。

題外話:非常欣賞julius的詳盡分析。
一般人對設計的誤解或不認識,在於沒有受過相關教育或受到錯誤教育 (例如媒體錯將設計等同有型、標奇立異、得個樣,而少有介紹設計在實用方面的貢獻),公眾的設計賞析教育(或用原研哉的「慾望的教育」) 在華文社會差不多是空白 (也有中央聖學子等人在努力的),不然就是設計人自己自high。博客來的那個書設計專欄,盡是設計師們在自述設計理念,看得我反白眼!有哪個創作領域的人會這麼喜歡自己談自己的創作理念?詩人會自己跑出來說我這首詩用了甚麼意像、甚麼音律嗎?一個創作的好壞不是由自己說的,是由別人來評價的。
除了需要如《啊!設計》(http://designah.pts.org.tw/,原為日本電視節目) 這種簡單易明的設計賞析入門,我們亦需要深度的評論。深度的評論可提升觀者的觀賞能力,從而提升業界的質素。期望有更多人寫設計評論,而且文章能夠廣泛傳播。

[下載思源黑體: http://www.google.com/get/noto/#/family/noto-sans-hant]

Wednesday, June 25, 2014

抄書唔洗擇日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36316-786730.html

這個爺爺留下來的最後一封信會改變你的一生

親愛的瑞恩,康納爾,布倫丹,查理,和瑪麗凱瑟琳,
我的聰慧和懂事的女兒瑞秋鼓勵我為你們寫下我一輩子所學到關於生命的一切。我是在2012年4月8號,我的72歲生日這天開始寫的。

1. 當你感到低落或是絕望時,你一定要記得,你們每一個都是上帝給你的家人跟世界的禮物。

2. 你要把你的生命活得充實,不要害怕任何人或是任何一件事情。不管你的夢想多困難或是跟其他人不一樣,絕對不要放棄你的夢想。太多人沒有辦法這樣做因為他們太在意其他人的想法。記得,如果他們不會在你生病的時候送雞湯給你,或是當你有困難時來支持你的時候,那你不需要這個人在你的生命中。遠離那些酸葡萄而且還會一直打擊你的夢想的人。有夢想就一定要馬上做!生命中最糟糕的事情就是當你回頭看時發現你一直在對自己說 “我應該、我其實可以、我早就該…"。學會多冒險,多犯錯。

3. 世界上每個人都是一個普通人。有一些人會對一些名人或是頭銜很大的人膽怯。不要相信這個亂象。他們跟你一樣,有著同樣的疑慮、恐懼及希望。他們也要吃、喝、睡和像所有人 (跟你我一樣也會放屁)。挑戰強權,但是方式要圓滑,而且要有智慧。

4. 把你生命中所有想要做的事情寫下來。旅行、學習一個技能、學會一個新的語言、認識一個特別的人。寫下很多個,然後每年做一點。不要一直對自己說 “我明天再做" (或是下個月或是明年)。那就是確定會失敗的方法。你沒有明天,沒有"對"的時間。你現在就要開始做。

5. 練習愛爾蘭的這句 “Moi an olge agus tiocfaidh sí"。 (讚美孩子,她將蓬勃發展)

6. 一定要善待其他人,和把他們的需要擺在你自己前面。特別是弱勢的、恐懼的,和孩童。每一個人都帶著他們自己的悲傷,他們每個人都需要你的關懷。

7. 絕對不要從軍或是加入任何會叫你殺人的組織。戰爭是邪惡的。所有的戰爭都是一些會強迫或是欺騙年輕人去殺其他人的老傢伙。這些老傢伙會存活,然後,就像他們用筆跟紙開始戰爭,他們也會用同樣的方法結束戰爭。好多的好人跟無辜的人因此死亡。如果戰爭這麼好而且又有意義,為什麼那些開始戰爭的人不在最前線衝鋒陷陣?

8. 念書,念很多的書。它門是知識、快樂、靈感的來源。你不需要電池或是網路。它們可以跟著你到處走。

9. 一定要誠實。

10. 旅行: 而且在你年輕的時候一定要一天到晚旅行。不要等到你有"足夠"的錢或是等到一切都已經"就緒"。那永遠都不會發生的。快點開始打包行李。

11. 選一個你熱愛的工作。當然,每個工作都一定有他辛苦的地方,但是你的工作一定要帶給你快樂。你一定要小心不要找到一個只有讓你賺很多錢但是會讓你不愉快的工作 – 那會把你的靈魂都摧毀掉。

12. 不要吼叫。這永遠都不管用。它會傷到你自己跟其他人。我每怒吼一次,我就輸一次。

13. 永遠守住你對孩童的承諾。當你的意思是"不"的時候,絕對不要說"我們再看看"。孩子希望聽到真話。跟他們說的時候要充滿愛跟善意。

14. 如果你不愛一個人了話,絕對不要跟他說你愛他。

15. 要跟大自然多接觸: 去戶外、森林、山裡、海浬、沙漠。這是你的靈魂的能量。

16. 去看看愛爾蘭。這是我們家族靈魂的出生地 – 特別是西邊: 羅斯康,可萊爾、凱莉 (Roscommon, Clare, and Kerry)。(TEEPR: 當然我們的發源地不一定是那裡,但是我一直很像要去看愛爾蘭!SO…Okay!)

17. 要記得擁抱你愛的人。跟他們說他們對你有多麼的重要。不要等到為時已晚。

18. 要心存感激。有一個愛爾蘭的俗話: “這是我們生命中的一天,它去了就再也不會回來了。" 每天都要記得這一點。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2014/03/17/life-advice_n_4979765.html

In honor of St. Patrick's Day, we're revisiting a post we ran originally in 2012 in which an Irish grandfather wrote a letter of advice to his five grandkids just months before his untimely passing. Among his shared wisdom: "Be grateful. There is an Irish saying: 'This is a day in our lives, and it will not come again.' Live every day with this in mind."

On Sept. 3, 2012, James K. Flanagan of West Long Branch, N.J., died unexpectedly of a heart attack. He wrote this letter to his five grandchildren just months earlier and it is reprinted here with the permission of his daughter Rachel Creighton.

Dear Ryan, Conor, Brendan, Charlie, and Mary Catherine,
My wise and thoughtful daughter Rachel urged me to write down some advice for you, the important things that I have learned about life. I am beginning this on 8 April 2012, the eve of my 72nd birthday.
1. Each one of you is a wonderful gift of God both to your family and to all the world. Remember it always, especially when the cold winds of doubt and discouragement fall upon your life.
2. Be not afraid . . . of anyone or of anything when it comes to living your life most fully. Pursue your hopes and your dreams no matter how difficult or "different" they may seem to others. Far too many people don't do what they want or should do because of what they imagine others may think or say. Remember, if they don't bring you chicken soup when you're sick or stand by you when you're in trouble, they don't matter. Avoid those sour-souled pessimists who listen to your dreams then say, "Yeah, but what if . . ." The heck with "what if. . ." Do it! The worst thing in life is to look back and say: "I would have; I could have; I should have." Take risks, make mistakes.
3. Everyone in the world is just an ordinary person. Some people may wear fancy hats or have big titles or (temporarily) have power and want you to think they are above the rest. Don't believe them. They have the same doubts, fears, and hopes; they eat, drink, sleep, and fart like everyone else. Question authority always but be wise and careful about the way you do it.
4. Make a Life List of all those things you want to do: travel to places; learn a skill; master a language; meet someone special. Make it long and do some things from it every year. Don't say "I'll do it tomorrow" (or next month or next year). That is the surest way to fail to do something. There is no tomorrow, and there is no "right" time to begin something except now.
5. Practice the Irish proverb: Moi an olge agus tiocfaidh sí "Praise the child and she will flourish."
6. Be kind and go out of your way to help people -- especially the weak, the fearful, and children. Everyone is carrying a special sorrow, and they need our compassion.
7. Don't join the military or any organization that trains you to kill. War is evil. All wars are started by old men who force or fool young men to hate and to kill each other. The old men survive, and, just as they started the war with pen and paper, they end it the same way. So many good and innocent people die. If wars are so good and noble, why aren't those leaders who start wars right up there fighting?
8. Read books, as many as you can. They are a wonderful source of delight, wisdom, and inspiration. They need no batteries or connections, and they can go anywhere.
9. Be truthful.
10. Travel: always but especially when you are young. Don't wait until you have "enough" money or until everything is "just right." That never happens. Get your passport today.
11. Pick your job or profession because you love to do it. Sure, there will be some things hard about it, but a job must be a joy. Beware of taking a job for money alone -- it will cripple your soul.
12. Don't yell. It never works, and it hurts both yourself and others. Every time I have yelled, I have failed.
13. Always keep promises to children. Don't say "we'll see" when you mean "no." Children expect the truth; give it to them with love and kindness.
14. Never tell anyone you love them when you don't.
15. Live in harmony with Nature: go into the outdoors, woods, mountains, sea, desert. It's important for your soul.
16. Visit Ireland. It's where the soul of our family was born -- especially the West: Roscommon, Clare, and Kerry.
17. Hug people you love. Tell them how much they mean to you now; don't wait until it's too late.
18. Be grateful. There is an Irish saying: "This is a day in our lives, and it will not come again." Live every day with this in mind.

As was written in his obituary, James K. Flanagan "was proudly liberal and fought unyieldingly for the underdog. He was an accomplished author, poet, and seanchai -- Irish storyteller; he reveled in recounting the joy of growing up Catholic in Jersey City and his adventures in the Adirondack Mountains and on the Western coast of Ireland. His greatest love was spending time with his family, most of all his five grandchildren" Ryan (11); Conor (10); Brendan (9); Charles (8); and Mary Catherine (5)."

Monday, June 2, 2014

師說 (瑜伽篇)

上美人魚爸爸的課,又是金剛座。今次有新同學,他說:
係咪好痛好辛苦?辛苦係付出,唔辛苦即係你無付出過。而付出,先至會有收獲。

慘…中箭。金剛座對我而言已如吃生菜,一點不辛苦,那麼我是否有負練習瑜伽的時光?再說,我現在活的有點太舒服了吧…最近的比較大的風浪還不過是一個緊急應變,我還嫌自己不夠冷靜。當然,在瑜伽課中,並不是思己過的時候,就立即收拾心情,專注式子練習。

不一會,我就得到回應了。首先,在plank pose的時候,美人魚爸爸來糾正我的頭頸。"要練習頭和背要成一直線,不要低頭。" 再來做拜日式,老師竟然要求八點到地的動作以額頭 (而非平日的下巴)著地,也就是說,在plank的基礎上,雙膝著地,臀部保持plank pose的高度,屈曲雙手,胸口與額頭著地。完.全.做.不.到…鼻子扁了也做不到。然後,從八點到地到cobra,還要保持臀部高度,用雙手撐起身體,才放下臀部 (而非平日把身體先平躺在蓆上再撐起)。又是做不到。課後問美人魚爸爸,他說我手臂不夠力、胸口也未抬得夠高。

於是,你就知道,在練習瑜伽上,自己還有要努力的地方。那麼,在日常又是甚麼呢?你自己也是知道的。

Wednesday, May 28, 2014

晚上

(太多其他事情要做,本不該在這裡寫甚麼,但是今天的工作效率奇低,與其繼續浪費時間,不如在這裡寫寫吧~ )

昨晚到電影中心看東京小屋。離開已是12時,匆匆乘巴士回去。我本應於總站下車,但忽然被海洋吸引過去,在碼頭站就下車了。步向碼頭,海面漆黑如鏡,映著對岸的光。對岸。他住的地方。不。他不在了。是他的媽與姊住的地方。對呢,他沒有爸爸。我也沒有。但是,不像我,還在他很小很小的時候,他的爸爸就不在了。沒有爸爸,我只是沒人寵愛、沒人保護,但是,他沒有了他的role model。我不能想像,如果我媽很早就不在,我要怎樣學做一個女子。不知道他在哪裡學習當一個男子,或者學校,或者媒體。他很努力很努力的去做好一個風度男子的角色,我知道。記得一次,我倆坐在某地方喝茶,我忽然看見一個身材很美好的女子,脫口就說:嘩!佢身材好靚呀!他則一臉尷尬,眼睛完全不敢望向我看著的地方。當時的他非常可愛。其實那女子只是衡秤、線條優美,並沒有很色,但是他努力保持正直的樣子,我今天還記得。雖然,在街上看看皎好的女子也沒有甚麼嘛…但是,他就是這樣,努力以他不知道怎樣學回來的定義來活出好男人,然後,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吸引了變態的女子,無法跟第一任女友好好愛下去,又留不住第二任女友。我的表白又是另一次傷害。我有做了甚麼令你誤會嗎,他問。他是多麼的希望自己正直不柯,圓融得體。看著海洋,我好想擁抱著他,說,你已經很努力了,對不起,我的出現讓你質疑自己。沒有,你沒有做了甚麼不好的。但是,請你一定要聆聽自己的內心,不要再被這些好男人啊風度啊正直啊付出啊等等的標籤綑綁著,原諒自己,好好活出自己。這樣的話,我也會快樂的。我看著海洋,心裡想著這些,願海水為我把訊息傳他。

(p.s.: 去程在彌敦道眾坊街站下車,嗅到白蘭的清香,好奇張望,發現原來那裡有一整列的白蘭樹!就在天后廟對出的小球場外的休憩地方。平日對樹們毫不認識的我,樹們就以花來向我展示它們的存在和個性。)

Tuesday, May 6, 2014

洗衣機被宣告壞掉。已在電器店訂了新的,日內送貨。但是,我生氣我的無力。買新電器非我所願。不是因為需要花費,而是因為這很浪費資源。洗衣機的金屬塑膠電路版全都是資源。而新的與舊的毫無差別!(還不是洗衣服,難道會變出金子來?) 只要你不願意買新東西,你就會發現面前有一整個系統跟你作對:請師傅上門檢查,既要付上數百元的上門費(零件另計),亦要等上數天。等到師傅來了,他以他的專業眼睛一看,就告訴你要把電器拿回廠大修,先付運費、運輸工則數天後才會到、回廠又要數天才能更換掉明顯壞掉的零件,之後才能再檢查,或者有更多地方壞掉也說不定,到時再報價。但是,修好以後,只保零件一個月。而師傅明言,機已舊,其他部分很有可能會陸續壞掉,現在修好,將來一年半載也會陸續有問題。而這意味,又要重複以上的步驟。機壞掉、衣服洗了一半、水排不掉,已是煩;打電話約師傅、幾天無洗衣機用,又是煩;還要加上超級昂貴的費用(如果我做以上全餐,是機價的一半以上!!!) ——這就是一層接一層壓下來,要你順服在他們的秩序:買新機。

於是,去買新機,而那部壞掉的東西,機身光潔如新,壽命只有四年半。

原來,無論你如何愛惜手上之物,只要在系統之下,你就只有無力。買電器有能源標籤、慳水標籤,卻沒有耐用標籤。這就是廠家和消費者委員會的環保邏輯:不停丟掉舊東西,再買新東西來慳多啲啲水慳多啲啲電啦。這樣的「環保」如果不是邏輯繆誤的話,我都不知道是甚麼了。但是他們覺得這樣非常正常。無力,就是要向以為自己正常的瘋子說明他們不正常的不可能。

(收集不同廠牌和型號的電器的壽命,再公開給公眾知道,是可能的事嗎?)

Friday, May 2, 2014

蜜漬檸檬薑

(也記錄一下美好。那天是我的生日,仗著無聊藉口拉著宅母同去郊遊。同日在山上看見一群活潑的猴子。是比去海洋公園更好的選擇。
以下抄自細活fb page:)

早些天去了永和蜂場參觀。永和是香港本地的養蜂場,出產蜂蜜和相關產品。因為家裡的蜜糖剛吃完,就想換成是本地出產的,而且順道去郊遊 (其實可以電話訂貨)。蜂場在山上,蜜蜂自由進出養蜂的木箱子。我問要怎樣知道何時才能採蜜。蜂場主人說,打開蜂箱來看呀,滿了就採。現在牠們都不理你的,周圍都是花,牠們能再採回來嘛。但是冬天的時候,打開蜂箱牠們就會叮你,怕你搶了牠們的食物呀!冬天無花嘛。牠們知道的。


回家把檸檬洗淨、切片,加一點薑,一層檸檬一層蜜糖的做成蜜漬檸檬薑。能夠一次過處理多個問題:
- 不少店子的檸檬都是三個一份的賣,做成蜜漬可以把用不完的檸檬一次處理掉
- 自己在家裡沖檸茶/檸水,一次用不了一個檸檬,餘下的部分零零丁丁不知要怎樣保存,但做成蜜漬後要多少用多少,餘下的都在罐子裡,放回雪櫃就ok~簡單無手尾
- 用蜜漬檸檬沖檸茶/檸水,一次過攪定檸檬和糖兩件事,方便~ (其實我更多時候都直接當成零嘴或配著生果來吃,好好味~)

感謝小蜜蜂們的慷慨,讓人類能分著牠們的努力成果,非常感恩。我們人類可以為牠們保留採蜜的一片綠,不要一味把土地都拿去建樓嗎?

Tuesday, April 29, 2014

長大

(不得不寫)

四月二十八日周一,老一歲之後的第一天。早上在一片死啦死啦的聲音中醒過來。發出聲音的是我母,原因是洗衣機不動,而她把冬天的被單放了進去。比平日起床的時間要早,我爬起來,找說明書,閱讀可能的問題。同時請她先準備早餐,不吃早餐沒有力氣搬動洗衣機查看問題吧。早餐後,查看了可能出問題的部分,洗衣機好像會動了,我更衣準備上班。洗衣機再耍性子。老板的學生來電,請我處理某些事務。母因洗衣機不動而瘋掉。瘋掉的洗衣機,要由專人來看才行吧;但,瘋掉的母,要自己承受。我把維修公司的電話和洗衣機型號寫得大大隻的交給我母。出門上班去。剛上巴士,母就來電。我心想,打電話約維修這麼快就攪定了嗎。原來不。母一開口就說:要你打電話才行,是那種要按很多一二三的電話。那你按他指示按就是了。我按了就miss了一段指示,他在說甚麼電話號碼。甚麼甚麼電話號碼?你一直聽下去就是了。我不懂啊!那你告訴我電話號碼吧。我知道我再說甚麼都是無用。我覺得很可怕。這個女人,就是這樣的依賴著自己。不過電器失靈,不過打一通電腦錄音的電話。我覺得我的人生就要給毀在這個女人的手上。就只因為她自己沒有愛好、沒有人生目標、不懂快樂,她就要把我變成她的一切,拉著不放。只要有一小點東西脫離了她設定的軌跡,明明是小事,她卻偏要看成是天大的事,要發瘋,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死啦,再把這些情緒感染我。我知道她會這樣的拉著我,直到她死掉。我一直感受不到她的愛,她對我的照顧只不過是她活著的手段,她要我以方便她照顧我的樣式存在,好讓她能好好的工作,繼續她活著的意義。但是她並不可能是我活著的意義。我要如何克盡女兒的孝道,同時離開這病態的魔爪?(同時,我又開始懷疑,我其實會不會也是母的翻版。所以他不接受我。的確,沒有人會愛不自愛的人。她是我的母親,我不能不愛她,不接受她,通過面對,學習,我信我能成長。但別人真的毫無必要承受這些。是不是這樣呢?不知道。他從來沒有解釋言說。對,他也無須教精你的。祝福他吧,在他方安好、康健。)

然後,血在泊泊流出,腰很酸,人很困,周期的首天很叫人難受。我籍口工作跑到圖書館睡了一覺。是自己不好,沒有好好照顧自己。你明知甚麼對自己有益,卻只在做讓自己快樂的事。休息的時候不停在做乳品。好玩、好吃、快樂,卻對身體無益,也讓自己失去了很多休息的時間。這是自食其果。你知道的,對於你而言,你要的不是刹那的快活,而是長久的憩靜心清、細活慢活。這才是真樂。身體,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

第一天,就是這樣。自身的,母親的,你要學習面對、承受和解決,而你,雖然又老了一歲,只要未死,還是有時間,去學習和實踐。好好的愛自己。先好好地去愛自己,再說吧。

Thursday, March 27, 2014

奇怪的夢

大槪是春困,又在趕電影節,世界與螢幕均很沉重,似乎沒有睡好,有夢。

夢一
學生們在我座位旁的玻璃牆外敲門,我走去門口開門,他們說,可以現在tutorial嗎?為時晚上八時許,我說不,太晚了,我要走了。
但是我感覺到夢裡的我心有不忍。

是因為昨天晚上我在老闆的課室,看著老闆如何耍學生?還是因為我離開時碰見自己的學生?還是因為今年那位該死的所謂lecturer令我覺得對學生有欠?我不知道…

夢二
我在做我的phd,我視老闆如無物,心想:你讓我做我的事情就可以了,反正你就是不懂。我在讀某本經典,把書裡的論點一一列出,想法是,依著經典的做法,把經典推翻。(可恨我不知道夢裡的我到底在做甚麼,不然我醒來跑去做出來就是了。) 然後場景一轉,好像是在跟友人談,又好像是在自言自語:你呢個實爆,你mphil已經做咗嗰個 (就是在真實世界在腦海中漸漸看見一點點樣子,卻又未能真正捕捉,像首幾周的腹中嬰孩(或曰細胞們)一樣。我最近是有為此不安的,太大,我覺得這想法這範圍太大,而我又不知道要怎樣和在哪裡能獲取養份孕育它,同時又怕它會流走。它是多麼的新鮮多麼的龐大,我多麼的希望它能成形,我多麼的希望這將會是我的phd(或者是將來的路向甚麼也好)。因為著緊,所以不安。但是,夢裡我竟然已經輕鬆完成,還不過是個mphil。),再加埋依家呢個 (到底是甚麼!真實的我好想知,為甚麼不讓我知T^T),直頭位列經典,啲學校排隊請你啦。而夢中的我心裡還是串爆的想:我只想做我想做的。

真實的我對這個夢裡的我很抓狂,不,其實是對自己現在半天吊的狀態很抓狂。但是,如果那是一個孩子,也就安心安胎好了,親愛的。抓狂不好,對胎兒不好。它在,它要來的,讓它一點一點的成長吧。一步一步來,就好。

夢三
我夢見我設計了夜燈鐵馬,取代現在加在鐵馬上的閃閃黃燈。

早天,我在電影完結的半夜,從那in the middle of no where的九龍站回家,沿路一直都看見這些代表翻天覆地的工程進行中的黃色閃燈,它們組成長長的發光帶,像為道路鑲上閃邊。我卻因為地方的變天而感到憂愁。像在派對上的孤獨感。

我卻沒想到,會變出一項設計來。不是這樣啊白癡!很抓狂…

Wednesday, March 5, 2014

抄書:給未來男友的信

來源:http://womany.net/read/article/4037

因為這也是我心裡的說話,怕網路上的東西會隨時消失,就抄到這裡來。如果你覺得有意思希望分享,請分享原link吧。這裡只充作剪貼簿。

女孩寫給未來男友的信:你的愛會讓我成長嗎?

給未來的親愛的你,

一直以來,我在愛情裡最追求的一件事,就是我們能互相激勵對方成長。

我其實並不在乎你怎麼規劃你的私人時間,你不需要亦步亦趨的陪在我身邊,我們不是彼此養的寵物,我希望你擁有你自己的興趣。如果我們兩個有一樣的興趣,那很棒,因為我們能因為一個共同的理由而笑著;如果沒有,只要你做著的事讓你開心以及成長,我同樣會替你開心。

我其實並不在乎你有沒有高學歷,累積知識對於我來說是一件重要的事,但上學並不是累積知識唯一的方法,生活裡處處都可以學習;我並不在乎你做什麼工作,我只希望你選的工作是你真正喜歡的,我希望當你在做你的工作時,你的臉上會散發著光彩。

這些話,我想一說再說,因為我真的在乎。我在乎每一個面向的你,即便是那些我希望自己不要耿耿於懷,或是你希望我忽略的面向,因為這都是你。我想瞭解你,想記得每一個曾發生在你生命裡的小細節,想瞭解那些最重要的小事。到最後,即便你不是那個我最初替自己設想的一百分先生,即便你不見得擁有所有我對於男友偷偷設下的條件,你不見得堅強、不見得很負責、不見得這麼有男子氣概,都沒有關係。只有一件事情,我無法妥協:親愛的未來的你,我希望你是可以激勵我的人 i need you to inspire me。

我希望你能夠激勵我,讓我能成為更好的人。希望你在我的職業、教育、信仰、文化、價值觀上激勵我。我希望你能激勵我勇敢踏出第一步去探索未知,去做那些我從來不願嘗試的事、看那些我以前不會喜歡的書、遊覽那些我以前不感興趣的地方、去吃那些我總是排斥的食物。我需要你激勵我,成為更好的更不一樣的人。在我自己激勵自己的時候,如果我偶爾偷懶停了下來,如果我暫時迷失了方向,我希望有一個人可以跑在我身邊,告訴我我該繼續前進,我能夠跨越重重難關。

而我希望那個人是你。

同樣,我也希望我是那個能夠激勵你的人。我想做鼓舞你成長的力量,打破你對自己的框架,拉你一起跑出舒適圈,探索更大的世界。激勵的力量像一顆種子,讓我們肆意地長也成長茁壯,突破我們對自己現有的想像。當我們能夠彼此激勵,我們成為彼此成長的養分,因著對方,我們都成為更好的人。我們總能去嘗試新的事物,並帶著自己走向更高,看往更遠的風景。一起進步的感覺,是這麼美好。

這是我對於愛情的想像,或許你覺得不切實際,但我相信我可以找到這樣的一個人。

愛情是流動的,在兩人關係裡,我們當然不會一直都是同一個樣子,最好的愛,不是一成不變,而是一起在愛情裡成長,最好的方向,是我們都成為了更好的人。激勵的力量,讓我們願意起身做點什麼,讓我們拋開負面情緒,讓我們累積生活經驗與知識,讓我們發現原來自己是這樣的值得被愛。這不也是一段健康的兩性關係的忠旨嗎?另一個人讓我們感受到幸福與愛、讓我們學會放下自己,因為生命裡原來有另一個人比自己還要更重要,讓我們願意打破對自己的想像,相信自己可以成為更好的人,同時也鼓舞身邊的人一起更好。

什麼樣叫愛呢?我想我會說,愛是我在你的身上,看見自己可以更好的力量。 愛情,偶爾也是互相拉鋸的過程吧,有時候你走在前頭,我禁不住的快步追上你,偶爾是我拉著你往前跑。

其實我們都還在等,等著那個能夠激勵我們的人,而在世上的每一個人,或許也都等著那個能夠激勵他的人出現。那個人可能已經出現,或許還在燈火闌珊處,他期待能夠激勵你同樣也被你激勵,期待能和你一起遇見自己更好的樣子。

親愛的未來的你,在遇見你之前,我會努力把自己裝滿,那麼在遇見你的時候,我可以很堅定地說,我是能夠讓你成長的女人,而你,會是那個讓我成長的人嗎?

Love,
努力把自己填滿中的女孩

Thursday, February 27, 2014

大人與細路

昨天,我閱讀多年的報章的前總編給人以黑社會的手法斬了六刀,心情在地底。我們一次又一次呼喊、擁抱,結果還是落得如此,頭上一張無形的刀。然後,有人說,我們要維持日常,有人說,不。其實或許就是,維持日常沒有恐懼的心,不要做一隻寒蟬,但不能真的無視現在已經把我們煮到熟透的溫水。

放工回家,途經超級市場。它把自己變成街坊日常的通道,為求街坊路過順手買點甚麼。我如常進入。入口是鮮貨區,兩孩子在生果攤玩,沒有大人。我踏進去即見男孩把兩三個橙拿起,模仿雜耍一樣,要同時拋接玩弄於掌間。當然,小男孩沒有這樣的能耐,橙都丟在地上了。其實,只是李先生的財產,幾個橙於他根本甚麼也不是,但是,我心疼不幸買到這些橙的婆婆媽媽,我開口唸了孩子:你不能這樣拿生果來玩。這男孩竟然走去女孩身邊,低聲說,好煩呀。我看著口型,也聽見了,直盯著他,說,那麼你想想是不是你錯。孩子別過臉去,背著我。周圍沒有孩子的家長。我期望他是因為明白自己的過錯而別過臉去。

小時候我給陌生人在街上唸,我會怕得不知道要怎樣做,我會記得自己犯的錯。我驚訝為何現在的孩子只會覺得「好煩」。只要是防礙著他的隨心所欲,就是好煩嗎?那麼,要管治這些孩子多麼的簡單,給他們星星、泳衣女、淘宝,他們就可以浸在裡面不出來了。很美好,沒有煩。只是,這已不再是香港了。

曉蕾昨晚在面書上回應事件,說了一句「與其詛咒黑暗,不如燃燒自己」。是的,我還是會出聲,我還是會做自己。雖然我只是做小事的,但我相信,微小的力量。

p.s.: 最近老得曉蕾的鼓勵,非常感謝。雖然她其實也沒有特別為我做了甚麼。
p.s.s.: 雖然好像寫得非常堅強,我卻是非常難過。如同雲先生給撤專欄一事一樣難過。雲先生後來變成了無法理解的國師,與這不無關係。今次不知道要變出甚麼事來。我好想打電話給他,聽到他的聲音,聽他的想法,好像這樣子就能讓我安定下來。但是沒有。沒有他,也沒有另一個能夠這樣親近的在電話裡談這些事的人。他已經在外地,如果不打算回來,大槪也不用再面對這些吧。

[初心日語] 半lung kung

廣東話口語裡,不上不下卡在中間,工作做到一半,路程走了一半,會用"半lung kung"這個詞語來形容。而在背日文詞語的時候,發現"お腹(onaka)"中,naka的聲音跟"lung kung"有點像,而且胃/腹部都是在身體的中間,連意思也相似。再後來發現,原來日文中,"なか(naka)"就是"中"!這…大槪不只是巧合吧…日語裡的漢語跟中文發音相似並不是新鮮事,但這樣轉了幾圈的關係卻還是能鈎起我的興趣。我在想,到底是哪邊影響哪邊?這字的傳播背後又是甚麼一些故事?

Tuesday, February 18, 2014

好好生活,就是又要有得食,又要有得住

都是能夠在本地種出來的正菜 (是某個未出版的出版計劃的插畫,先賣關子)

反對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宣傳,亮出一幅又一幅的漂亮相片,說明香港還有這麼美麗的地方,香港還有除了城市打工仔生活以外的可能,請求大家反對政府這個破壞新界環境的發展方案。

可是,對於居於城市窩居、不特別喜愛郊野的小市民,說上這些,好像都是無干的。甚至,或者有那麼一些心胸狹窄的,眼紅相片中的人們可以住在環境這麼優美的地方,反而支持政府的方案,讓所有住的地方都變成「豪宅」裡的狹小單位,就最「公平」。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作為一個四體不勤的城市宅女,新界東北發展不發展或怎樣發展都似乎與自己沒有直接關係,但是,我還是要反對新界東北的發展計劃。

新界東北與糧食自主
首先,就我所知,香港不少的農田都在新界東北。還有需要大量空曠空間的工業,如醬園和木廠等,都在新界東北。當然,現在是一個甚麼都可以進口的年代,但,正是這麼一個年代,我們更要思考,自給的可能性。因為,這些進口的供應是非常脆弱的。也不要談食物里程這等環保問題了。

脆弱,一方面是運輸成本的問題。石油並不是無限的能源,當石油短缺,其他國家或地方的政府,會優先將石油編配給食物出口嗎?到時要從外地運送食物到港,那些食物,我們還負擔得來嗎?另一方面則是供應的問題。別的國家有責任要供應食物給香港嗎?沒有。如果,假如,萬一,中日開戰,歐美站在日本的一方的話,還有誰給香港供應食物?你打算依靠「偉大的袓國」嗎?我們看見的,卻是現今和平日子裡,中國大陸的人們也要來港購買糧食,因為他們自己生產的,連他們自己也不放心吃。而且,中國自己的糧食自給率也不足。你真的打算依靠「袓國」接濟?就算你很愛國,對國家很有信心,你真的打算自己毫無後備,單單靠中國接濟?中國十多億人口,打仗又要先支持軍糧供應穩定,你還要阿爺擔心你有無得食?「不孝啊你!」香港,絕對應該考量自身的糧食供給問題。

香港的財政儲備包括不同的投資以分散風險,但為何糧食的儲備只是一些白米,而不作多方面的考量,去保留一些有生產能力的農人和農地,作為香港糧食自給的長遠投資?當然,香港不太可能在糧食上完全自給自足,但在完全沒有和完全自足之間,「有好大嘅空間」。多一分的自給可能,多一分保障。

如果把新界的土地都拿來建屋,那地就不可能逆轉回農地。我們將變成.沒.有.後.著。* 這是一個成熟和負責任的政府應該做的事嗎?

(*現時是有一些工廠水耕菜,但這些生產需要投入大量能源,在能源短缺時就會變得無用武之地。即係,一斷你電,你都乜唔洗種啦。)


新界東北與居住問題的迷思
然後,這就變成一個「有無得食」vs「有無得住」的問題。我們現在能源沒問題,也沒有打仗,食物供應也很好,環球美食都食得到,但市民買唔起樓!所以就是要拿新界東北的地來建樓!真的是這樣嗎?供應食物的空間 (和其他產業的生存空間及一些人的生活空間)與香港人的居住空間真的是對立的嗎?香港是不夠地方住,還是很多人支付不了租金/樓價,有樓無人住?你來告訴我,這些鬼城是甚麼一回事!那些一直一直在曬太陽的地皮是甚麼一回事!

住屋,是人的基本權利是一。但是,在香港,房屋是商品,多於是必需品。有錢的人,可以一買再買,當成投資項目,空置著,再待價而沽。如果香港政府不去處理租金過高和空置樓房地皮等問題,再去攪甚麼新界發展都只會是徒勞無功!

對,樓房的炒賣、空置和租金問題都不易處理,因為既得利益者眾。但,請問是管理這些困難?還是把石屎地變回豐腴農地困難?如果政府認為是後者容易,大概可以變一塊豐腴農地出來給市民看看;否則請別把自己應該要做的工作轉化成過分簡單的發展邏輯,把保留多元生活的土地與發展對立,硬要市民相信「發展是硬道理」。這是無道理!

到最後,這樣的發展只會把香港變成既無得住、亦無得食的死城。這樣的發展計劃,能不反對麼?

Saturday, February 15, 2014

Whisper

Before the end of today, I want to say, I miss you.

How are you? I am fine.

What a long day today! Having flu with the office under constructions, moving around in the campus, from the doctor to the library and back to office... I am just too ordinary that I sometimes would hate myself for not walking on a way like you, but I am fine. Yes! Trust me. And I met someone like you, traveling to a new place for his life and his career. This is his first day in hong kong. I will do good to him, because of you, he makes me think of you, although you both got nothing alike. I know, we are becoming strangers, without communication, what else are we except strangers? This is what you and him are alike, strangers to me. Billiant strangers.

Will we meet 19 years later? I don't know. What I only know is, for now, I am such a silly little girl who is alone missing a stranger, and hoping him all the best. Yes, I am still missing you, my dear prince. Take good care of yourself, many many blessings from this silly girl. I miss you. For I cannot say I love a stranger (as it doesn't make sense at all, right?) , may I say it again and again, I miss you, I miss you, I miss you. 

Wednesday, February 12, 2014

小提醒

在素黑的面書上看到她寫的這段話,抄下來提醒自己: 

當你覺得事事不順心,再努力也沒多大效果時,別先歸究命運或怨神,問題的根源可能就是因為你所做的根本不是你喜歡做的事情。這是振頻不對無法產生共振的結果,再科學不過。你要不對所做的培育愛,要不索性做別的。

https://www.facebook.com/blacksoblack/posts/810531985628662

Sunday, February 2, 2014

大年初二豐富蔬食開年飯

大年初二豐富蔬食開年飯:
鴻運當頭豐盛蔬菜湯 配 輕鬆免搓手工芝麻麵包


蔬菜湯裡的主角紅菜頭,是鄰居早些天送來的有機自耕成果。他們是周末農夫,我家則常常因近水流台,五體不勤也能白白受益,實在感激不盡。有了紅菜頭,素湯怎樣煲都是甜,保證好吃。胡亂把家裡存了的番茄、薯仔、紅蘿蔔、西芹、椰菜、馬蹄都下一點點,再加一些薑和迷迭香來去寒添香,最後加油加鹽,簡單完成。

至於麵包,早前買了教做免揉麵包的書,都沒有時間去試,今天趁有一點空,就試著做。我把食譜改了一點,減少了酵母的分量,添了一點酸種 (就是馬寶寶的這是麵包!班裡分給學員的老酸種啊)。很幸運的,第一次嘗試就成功,這樣做出來的麵包似乎比自己搓的更鬆軟,但發酵是一樣的成熟不黏糊,彈性彈性的~ 這樣做麵包感覺更幸福:手搓的麵包很有一種自己餵養自己、努力過後能夠享受自己辛勤成果(雖然有時會失敗…)的意味,但免揉麵包則是把發酵形成麵筋的工作交由時間來處理,同樣烤出好麵包來,似乎在述說天地照料看顧的美好。當然,開發這種做包方式的人們,功不可沒。

輕鬆、豐盛、味美,感受著天地的餵養和人間溫暖的開年飯,非常美好。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