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正!
benny au做出了1+1=3的效果,把詩的內容發揮得很好。
想起早些年曾德平與小西攪的那個設計師crossover詩人的一系列詩集,但直接以字體設計來演繹詩句的切入好像更直接(還是更抽象?(笑)),像書法…
回到今期的造字,雖然詩題是"到七一的路",但放在這幾天看也是合宜的:
" 燭光那麼虛弱,/火柴與手指的距離太短/沒有燒著什麼,/還是一切都點燃了"
詩裡所寫的是,很微弱的東西,但力量很大。(無論是兩個十年前的事,還是昨天網路上的事都合用吧,強大的東西要以這些小人方法來對付各個無權無勢的個體,証明微弱的東西力量強大)
而benny au 在字體的設計上,如何演繹這詩句呢。灰色黑幼斜線的底色配白字固然是黑暗中的燭光的隱喻,更考妙的是,benny充分利用了字體的特色,抽取了中文 "有腳字" 字型的核心/精髓,以最微弱的方式呈現:所有白字其實只有直、斜線,和一只只的 "腳" ,沒有橫線,但文字依然能完整而有力地在版面上呈現!於是,我們了解,那些微弱的東西之所以能讓一切都點燃,是因為它們抓住了某一些重心,直直地劃破黑暗!
詩句與設計於是互相呼應,讓詩的韻味更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