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飛 / 輕柔溫煦之風 / 學習怎樣學習 / 或者其他… / 是為習習

Sunday, March 2, 2008

早春好天氣,我卻覺得很冷

1.
今天去看月滿了。包殊老師的名氣果然不虛。舞台上舞者揮舞著他們的肢體,舞衣和水。美麗、激情。我卻覺得他們很孤單。這是關於(兩性?)關係的作品,男女舞者離離合合,這一秒跟他親吻,下一秒轉身又跟另一個他擁抱,這是孤單。最後一幕群舞,舞者空群而出,一個個分別坐在地上,激烈地擺動肢體,並無踫觸交流。我們的愛戀和慾望,是不是也就是這樣,是一個人的想象、快樂、興奮與幽愁?
2.
土瓜灣區現在又開始"重建"了。周五午間聽到消息,心裡已經不安了。那邊有好多小店子…
周日主日返教會,聽到教友們對這事的想法,我是心寒的。心寒為何主內的人那麼冷漠、那麼自私。
他們高興得像股票大升,又帶半點失落:如果我哋(教會會址)"中奬"就好啦,不過,依家重建土瓜灣嘅樓價都會升(我地會址會值多d$$,可以賣出加$$換大d的會堂),真係感恩,主有聽禱告(祈求擴充會堂)。重建後又有多d人入嚟住(可以傳褔音)。
如果只是街坊,這樣想也不能怪。但,這是教會。為何會沒有同理心?老人家們要搬屋是一件苦事,你不能想像嗎?就算他的居住環境會變好,那搬屋的過程呢?那對新社區、新環境的適應呢?那需要重新(/不能夠)建立的鄰居朋友街坊網絡呢?還有小商戶呢?他們努努力力老老實實做街坊小生意做了半輩子,現在老了給錢他們搬走,他們是不是能夠重新再來?還是要成為大財團裡的清潔工和看更?重建後會有多些人住進來。但難道現在土瓜灣是死城了啦?還是所有人都是基督徒了?為何放著需要幫助的人、貧窮的人不顧,而去想望著將來住進來比較有錢的人?聖經不是這樣教我們的。我們最小的弟兄,落在他們眼睛的盲點裡。
另外,潮囍酒家結業,我的教友也感恩。感恩是因為,他們考慮過,要在潮囍酒家擺堂慶聚餐,後來卻沒有選擇這所酒家。在這所酒家工作的工人被欠薪,而且因此而失業了。還有心情感恩?涼薄呀…
心裡很痛,這就是我的教會。這就是我的教會了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