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我開始故態復萌,又記條子筆記。是因為沒有讀者而胡來吧。
1. 又去看寫給羅志華各篇悼文,為甚麼呢?總覺得很悲。
2. 如果歷史如班雅明所言是已經失落了的提醒,讓我們再一次看過去的事來獲取教訓吧。杜象的便池後來竟然可以成為藝術館和收藏家認可之物,這不是直接使其失去了原初的意義嗎?樂活呀,在消費主義社會裡,會不會同樣給消解掉?
3.昨晚去了st john cathedral聽中世紀無伴奏聖樂/民歌演唱。對於前後只以中場休息間隔的聖樂和民歌high low art mix and match,我自己還是感到錯愕的。另,聽過這次演唱,我完全明白班雅明說的藝術品光環了。那已經列入古蹟的大教堂,她們三人在場地裡以不同排列演唱,那是不能重覆的經驗,不能在cd片中感受的經驗:她們三人在觀眾席中排成三角型向著不同方向唱詠。我能想像坐在另一角落的觀眾擁有跟我不一樣的經驗…還有,無伴奏聖樂的優美實在…讓我以為這是天籟。我開始明白為何我們上教會要唱阿門頌,瑜伽後要唱om,我開始明白,聲音對心靈的關係和重要。感謝天父!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