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公布了一段時間了。但這個可是不能不寫吧…舊的已經夠核突。新?不如舊啦~ 醜得要死了!醜得不願認自己是香港人…(剛剪了個低能草菇妹頭,不如扮日本人?Konnichi-wa)
單論美學設計方面,以下這篇報導都已十不離九了: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327/4/h8b1.html
設計講師﹕新舊元素不協調
(明報)2010年3月28日 星期日 05:10
【明報專訊】政府花費140萬元更新飛龍標誌,但無論是設計系教師還是網民,都不讚賞新飛龍標誌。知專設計學院設計系高級講師陳光耀認為,原有飛龍由一間設計公司負責,更新飛龍標誌的則是著名設計師陳幼堅,一看新標誌便感覺有分別,他認為彩帶和飛龍不協調,有點不規則,「感覺好濕碎」,亦難以應用在宣傳品上。不過,亦有市民認為新飛龍能推廣香港,140萬元設計費亦是值得。
多色難應用 信息不明顯
陳光耀認為,新的飛龍標誌幼長,看起來像橫額多於標誌,在應用上有困難,如難以製作襟章、手表標誌等。新飛龍由多種顏色組成,單是彩帶便有橙、紅、藍、青、綠等顏色,在應用上難以配襯,「如果環保署 的刊物是綠色底色,加條飛龍上去,便會隱沒有其中一條彩帶,或者飛龍使用時,只能用白色底」。
至於陳幼堅指新飛龍三條彩帶有不同意思,包括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及獅子山剪影象徵香港拼搏精神,陳光耀直言難以看得出飛龍想帶出的信息,因為標誌明顯出自兩人手筆。
網民﹕飛龍落荒而逃 無霸氣
新飛龍亦不獲網民正面評價,有網民認為新飛龍「無晒霸氣」、「好似條龍落荒而逃咁」,認為不值140萬元;亦有網民認為三條彩帶大過條龍是「喧賓奪主」、「放喺機場實笑大人個口」,更有網民「惡搞」新飛龍,為新飛龍改圖變成四不像。

再補充一點吧。上圖取自其網頁,是其CI manual cover,其問題清楚可見:三條彩帶軟弱無力,所謂保留的舊元素飛龍,細到認唔出。而且標誌的重點在於見到即收到,這個標誌明顯太貪心:又龍又hk又藍天又可持續發展又獅子山又應變靈活又富活力多元化,結果係乜都收唔到,只係收到好核突囉!(而且藍綠二色彩帶去到條龍度就唔見咗,唔通係代表香港無藍天同可持續發展呢?(嘿嘿!此謂鬼拍後尾枕也~))
當年landor設計原版飛龍,江湖傳聞為landor申冤,說原有百多個不同的設計初稿云云。但為何在不同的設計概念下,就是要選cliche到暈的龍?客戶可是關鍵。
citysuper的logo可是堅叔公司的出品,如今水平會跌至如此?今次可謂玩死陳幼堅。真想聽聽背後的故事。
話說客戶。此logo更得嚇人的是其(希望傳遞的)訊息,即客戶(政府)想說甚麼。以下是官網裡的描述:
「香港品牌」更新後的形象標誌保留了原來的飛龍圖案,但看起來更富現代感。帶有神話色彩、充滿力量的飛龍,把這個城市的歷史背景、動力和時代氣息結合起來,並巧妙地嵌進了香港英文名稱的縮寫「HK」。
由飛龍延伸出來的藍、綠彩帶,分別代表藍天綠地和可持續發展的環境;紅色彩帶則勾劃出獅子山山脊線,象徵香港人「我做得到」的拼搏精神。彩帶飄逸靈動,代表香港人應變靈活。而繽紛的色彩則代表這個城市多元化、富活力。
品牌設計abc:品牌是同時對外和對內的。外國人不會認得獅子山脊線,最多只會以為是自然風光,加上藍綠二色,可見政府在環保上的關注。以香港空氣之差,竟敢以藍天綠地作品牌?!但只吹吹水/牛也不算嚇人,嚇人的是,獅子山下價值(獅子山脊線)竟然取代了中環價值(維多利亞海景)。而這明顯是對內的。這裡的獅子山價值不是說政府忽然開竅了解保育真正的重要性在於社區網絡(發夢無咁早!)。政府的獅子山價值與歲月神偷甚至1881是一脈相承的。就是那一套「我地當年得兩間大學咋,我地都…,你依家…」、「我地當年n個兄弟姊妹一張床,…,你地依家幾幸福?」(下刪十萬個例子)。這套東西其實是中環價值的遮醜布。中環價值底下有無盡的失敗者和被壓迫者。獅子山下價值告訴他們:不要緊的,你努力努力再努力吧,總有一天你會變成李家誠。要以這塊遮醜布作為香港價值,可見香港有多少「核心矛盾」了。此遮醜布之好用,在於它與其「矛盾」有表面上的相通:你們愛舊嘢愛保育(在社區內的網絡和多元生存空間)嘛,我也愛舊嘢愛保育(建築物,變身商場賺錢)。這無疑會使社運朋友在傳遞其訊息時更困難。你,準備好未?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